蘆筍的生物學性狀—種植蘆筍與水的關係

種植業 蘆筍 生物 農業 青錢柳 青錢柳 2017-11-02

蘆筍的生物學性狀—種植蘆筍與水的關係

蘆筍的耐旱能力較強。主要是因為蘆筍真葉已退化,擬葉又呈針狀,且表面有一層蠟質,植株的蒸騰量較小。蘆筍有龐大的根系,貯藏根內含有大量水分,少量根並能深入地下2米含水量較多的土層內,遇旱時能自行調節。但由於蘆筍吸收根不發達,吸水能力弱,因此,過於乾旱易造成蘆筍減產。特別是在採收期遇旱,嫩莖變細且不易抽發,空心筍、畸形筍增多,散頭率高,易老化,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當土壤含水量低於16%時,要及時澆水。。在莖葉生長期尤其是同化產物積累盛期遇旱,光合作用不能正常常進行,貯藏根內養分積累量少,造成翌年減產。

蘆筍生長最適宜的土壤持水量是20% - 30%。土壤持水量過大、地下水位過高、雨後積水等,易使土壤中氧氣不足,造成根系腐爛,導致整株死亡。因此,蘆筍最怕澇。空氣溼度過大,再遇高溫,易導致蘆筍病害大量發生。如1990年、1993年,山東夏季雨水偏多,又適逢高溫,造成蘆筍莖枯病大發生。致使當時濟南、泰安兩地的十萬畝蘆筍毀損。2003-2005年是幾十年不遇的多雨年,導致北方几省蘆筍大面積發病。另外,由於2003年非典疫情的發生,交通運輸受阻,蘆筍基地的原料運不出去,出現蘆筍原料價格低,賣筍難的情況,挫傷了農民種筍的積極性,放棄管理,套種現象嚴重,致使全國的面積減少30%-40%。

蘆筍的生物學性狀—種植蘆筍與水的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