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爭議的中醫 (01):劑量之爭,古之一兩今之一錢?

這個話題,可謂爭論上千年。現在暫且拋開“因人因病制方”,某方某藥是否劑量超大等臨床因素。我們需要弄明白漢代末期《傷寒雜病論》之1兩,到底摺合現在多少克?

起因大概源於醫聖張仲景作《傷寒雜病論》,後人以為神,祕而不示。後歷經王莽穿越,改制度量衡。再經黃巾起義,三國分治、魏晉、五胡十六國、南北兩朝、,曾經的統一大國,分崩離析,諸侯混戰。為劫奪名利,補充軍餉,諸侯自制度量衡。

典型的就是劉備在蜀地所鑄貨幣“直百錢”。就是一枚金屬錢幣抵幣值一百。《資治通鑑》載:“軍用不足, 備甚憂之。劉巴曰:‘此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 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這些年,真是亂遭七八,只有歷史學家能搞明白。誰還管漢末的度量衡,諸侯小國自己說了算。不過在唐朝,應該還有參照。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以及當時的國家藥典《唐新本草》,還是以兩為單位。孫思邈晚年才發現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甚為感嘆,乃續作《千金翼方》,一是補《千金要方》之不足,二是比較完整的收錄了他所見到的《傷寒雜病論》。這個時期,度量衡應該得到了統一和認可。

但是,接著又是戰火重燃。接著五代十國,宋金元明,特別是金元時期,度量衡進一步混亂。金元時期的方劑,也發生了很大改變,散劑居多,這可能與遊牧民族,便於攜帶服用有關。

這些,可算是把明朝的李時珍搞得成了丈二和尚,他在編寫《本草綱目》時,實在沒有辦法統一前面這些難以統計的度量衡,於是做了個調停裁決,“古之一兩今之一錢”(資料顯示,此言為最早的文字記載)。

於是“古之一兩今之一錢”,被中醫界視為“金科玉律”。誰都不敢觸及,觸之則為“大不道”!

有爭議的中醫 (01):劑量之爭,古之一兩今之一錢?

直到近代通過考古和古文考證,特別是漢代“權”的挖掘,這事似乎有點眉目。1981年考古發現漢代度量衡器“權”,以此推算古方劑量,解決了歷史上古方劑量的一大疑案,對仲景學說的教學、科研、攻關、臨床意義重大。西漢和東漢都是16兩秤,即一斤等於十六兩,但西漢時一斤是250g,而東漢是220g,那麼這麼算下來,張仲景是東漢人,所以又學界傾向一兩等於13.8g。總之,比3克大的多。

有些人質疑,你們中醫連劑量都搞不清楚,怎麼開的方子,這也成為中醫被黑的證據之一。那麼,李時珍以後的度量衡難道就沒有變化了?清代的“兩”,和現在的“兩”,也不是一個量級!

本人學習經方,比較傾向15克左右。臨床一般用5克,這個劑量。一是不被藥師討厭,開3克,藥師還得過過腦子;二是和3克相對接近,距離法律糾紛遠一點,療效尚好;三是在保持療效基礎上,價格相對適中。

有爭議的中醫 (01):劑量之爭,古之一兩今之一錢?

以上關於劑量的粗淺體會,不一定準確,期望權威部門組織課題組論證,給《傷寒雜病論》的“兩”一個明確身份,給中醫界的劑量爭論畫上句號!

附:柯雪帆、李可、郝萬山等專家關於劑量的考證,供經方朋友參考。

漢代與現代處方劑量換算關係

1 石 = 四鈞 = 29760 克

1 鈞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兩 = 248 克= 液體250 毫升

1 兩 = 24 銖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類2.74 克= 藥末約2 克= 草木類藥末約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錢匙= 1.5 克

一錢匙 = 1.5-1.8 克

一銖 = 0.65 克

一銖 = 100 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鬥 = 20000 毫升

1 鬥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1 引 = 10 丈 = 2310 釐米

1 丈 = 10 尺 = 231 釐米

1 尺 = 10 寸 = 23.1 釐米

1 寸 = 10 分 = 2.31 釐米

1 分 = 0.231 釐米

梧桐子大 = 黃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藶子一升 = 60 克

吳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蟲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強烏頭1 枚小者 = 3 克

強烏頭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梔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蔞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實1 枚約14.4 克

石膏雞蛋大1 枚約40 克

厚朴1 尺約30 克

竹葉一握約12 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