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

而後,兩千步卒攜帶百餘張巨型弓弩快速登岸,每輛戰車在7人的基礎上再增加二十人,並於車前佈置盾牌,車後張弩待敵。

施展“精騎踐踏”的北魏騎兵在前期衝鋒之時,晉軍則以弱弓弱弩對敵,示弱於敵、引敵圍攻。

北魏騎兵近前、結陣衝殺之時,卻月陣的晉軍則施以巨弩大箭、大量殺傷。

敵騎抵進卻月陣前、肉搏纏鬥之時,晉軍則以錘擊大槊洞穿魏軍,“一槊輒洞貫三四人”。

魏騎攻不能克,離陣奔潰之時,再大張弓弩以射之,同時車兵、步兵推進攻擊。

另,劉裕再派徐猗之率五千騎兵,越河突襲北魏後方陣地,騎兵、步兵、車兵交互配合,把鮮卑精騎打成大敗、打得流血、打出恐懼,成為潰軍、不敢回顧黃河。

水兵、車兵、步兵、弓弩兵以及騎兵,晉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完勝鮮卑精騎的結陣衝殺。

劉裕以少勝多,殲滅北魏有生力量之後,便徹底甩開鮮卑人的糾纏。

而後快速抵達洛陽,並於公元417年8月抵達潼關前線。

第二個壯士是沈田子。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

而後,兩千步卒攜帶百餘張巨型弓弩快速登岸,每輛戰車在7人的基礎上再增加二十人,並於車前佈置盾牌,車後張弩待敵。

施展“精騎踐踏”的北魏騎兵在前期衝鋒之時,晉軍則以弱弓弱弩對敵,示弱於敵、引敵圍攻。

北魏騎兵近前、結陣衝殺之時,卻月陣的晉軍則施以巨弩大箭、大量殺傷。

敵騎抵進卻月陣前、肉搏纏鬥之時,晉軍則以錘擊大槊洞穿魏軍,“一槊輒洞貫三四人”。

魏騎攻不能克,離陣奔潰之時,再大張弓弩以射之,同時車兵、步兵推進攻擊。

另,劉裕再派徐猗之率五千騎兵,越河突襲北魏後方陣地,騎兵、步兵、車兵交互配合,把鮮卑精騎打成大敗、打得流血、打出恐懼,成為潰軍、不敢回顧黃河。

水兵、車兵、步兵、弓弩兵以及騎兵,晉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完勝鮮卑精騎的結陣衝殺。

劉裕以少勝多,殲滅北魏有生力量之後,便徹底甩開鮮卑人的糾纏。

而後快速抵達洛陽,並於公元417年8月抵達潼關前線。

第二個壯士是沈田子。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田子

本與傅弘之率兵千餘人,入武關、向嶢柳。

這只是一支偏師疑兵,目標是配合主力、牽制敵軍。

田子本為疑兵,所領裁千餘人

而結果卻是:偏師疑兵竟打出了主力的攻勢。

偏師疑兵的作用,在於吸引敵軍,這一點沈田子確實做到了。

他引來了前秦數萬精騎,而且是後秦皇帝姚泓御駕親征。

李陵五千步卒於浚稽山遭遇單于十萬主力,結果全軍覆沒。

沈田子,可能要做李陵第二了。

但處於攻勢的北伐晉軍,不是退卻而是進攻,不是且戰且退而是擂鼓衝鋒。

田子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且今眾寡相懸,勢不兩立,若彼結圍既固,則我無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營陳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

於是,沈田子振臂高呼“死生一決,封侯之業於此在矣”。

千餘晉戰士喊殺聲震天、無不以一當百,斬首虜秦軍萬餘人。

青泥遭遇戰,在沈林子的援軍到來之前,沈田子部便已擊潰後秦主力大軍。

後秦皇帝姚泓,狼狽不堪地退回長安。

第三個壯士是王鎮惡。

王鎮惡充分利用東晉水軍的兵種優勢,由黃河入渭河,從水路進擊關中。

這是攻略關中的創新之舉。

後秦姚難部率軍西撤之時,王鎮惡部迅速跟進,一直追到涇上,並與前秦大軍接火陣戰,王鎮惡的部將毛德祖將前秦大軍擊敗,掃蕩了長安外圍。

公元417年8月23日,王鎮惡的水軍抵達渭橋。

在渭水湍急、艦皆隨流的不利局面下,王鎮惡率軍登陸,在渭橋之戰,攻破後秦姚丕部。

鎮惡諭士卒曰:“吾屬並家在江南,此為長安北門,去家萬里,舟楫、衣糧皆已隨流。今進戰而勝,則功名俱顯;不勝,則骸骨不返,無它歧矣。卿等勉之!”

此時此勢,已是死地:艦船、糧食和物資已隨流而去,戰勝則功名顯耀、戰敗則骸骨不返。所以,戰士們只有努力殺敵。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

而後,兩千步卒攜帶百餘張巨型弓弩快速登岸,每輛戰車在7人的基礎上再增加二十人,並於車前佈置盾牌,車後張弩待敵。

施展“精騎踐踏”的北魏騎兵在前期衝鋒之時,晉軍則以弱弓弱弩對敵,示弱於敵、引敵圍攻。

北魏騎兵近前、結陣衝殺之時,卻月陣的晉軍則施以巨弩大箭、大量殺傷。

敵騎抵進卻月陣前、肉搏纏鬥之時,晉軍則以錘擊大槊洞穿魏軍,“一槊輒洞貫三四人”。

魏騎攻不能克,離陣奔潰之時,再大張弓弩以射之,同時車兵、步兵推進攻擊。

另,劉裕再派徐猗之率五千騎兵,越河突襲北魏後方陣地,騎兵、步兵、車兵交互配合,把鮮卑精騎打成大敗、打得流血、打出恐懼,成為潰軍、不敢回顧黃河。

水兵、車兵、步兵、弓弩兵以及騎兵,晉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完勝鮮卑精騎的結陣衝殺。

劉裕以少勝多,殲滅北魏有生力量之後,便徹底甩開鮮卑人的糾纏。

而後快速抵達洛陽,並於公元417年8月抵達潼關前線。

第二個壯士是沈田子。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田子

本與傅弘之率兵千餘人,入武關、向嶢柳。

這只是一支偏師疑兵,目標是配合主力、牽制敵軍。

田子本為疑兵,所領裁千餘人

而結果卻是:偏師疑兵竟打出了主力的攻勢。

偏師疑兵的作用,在於吸引敵軍,這一點沈田子確實做到了。

他引來了前秦數萬精騎,而且是後秦皇帝姚泓御駕親征。

李陵五千步卒於浚稽山遭遇單于十萬主力,結果全軍覆沒。

沈田子,可能要做李陵第二了。

但處於攻勢的北伐晉軍,不是退卻而是進攻,不是且戰且退而是擂鼓衝鋒。

田子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且今眾寡相懸,勢不兩立,若彼結圍既固,則我無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營陳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

於是,沈田子振臂高呼“死生一決,封侯之業於此在矣”。

千餘晉戰士喊殺聲震天、無不以一當百,斬首虜秦軍萬餘人。

青泥遭遇戰,在沈林子的援軍到來之前,沈田子部便已擊潰後秦主力大軍。

後秦皇帝姚泓,狼狽不堪地退回長安。

第三個壯士是王鎮惡。

王鎮惡充分利用東晉水軍的兵種優勢,由黃河入渭河,從水路進擊關中。

這是攻略關中的創新之舉。

後秦姚難部率軍西撤之時,王鎮惡部迅速跟進,一直追到涇上,並與前秦大軍接火陣戰,王鎮惡的部將毛德祖將前秦大軍擊敗,掃蕩了長安外圍。

公元417年8月23日,王鎮惡的水軍抵達渭橋。

在渭水湍急、艦皆隨流的不利局面下,王鎮惡率軍登陸,在渭橋之戰,攻破後秦姚丕部。

鎮惡諭士卒曰:“吾屬並家在江南,此為長安北門,去家萬里,舟楫、衣糧皆已隨流。今進戰而勝,則功名俱顯;不勝,則骸骨不返,無它歧矣。卿等勉之!”

此時此勢,已是死地:艦船、糧食和物資已隨流而去,戰勝則功名顯耀、戰敗則骸骨不返。所以,戰士們只有努力殺敵。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出征之時,王鎮惡對劉穆之言: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兵至長安,王鎮惡自不食言,不僅自己“不克關中、不復長江”,而且勉勵將士與己同心求戰。

將死戰,兵亦死戰。

生死存亡之時,最好的政治工作的就是將軍的死戰決心。

王鎮惡身先士卒,東晉戰士騰踴爭進,不僅攻破姚丕部,同時衝潰了後秦皇帝姚泓的援兵。

而更彪悍的則是:王鎮惡領軍直入平朔門,一戰定長安。

公元417年8月24日,後秦皇帝姚泓向王鎮惡投降。

泓將妻子、群臣詣鎮惡壘門請降,鎮惡以屬吏。

7.後記:冷眼劉裕滅秦的博士祭酒

公元415年10月,後秦送西平公主入北魏,成為魏主拓跋嗣的夫人。

所以,劉裕北伐後秦之前,秦、魏已是姻親之國。

然而,稱雄北方的鮮卑鐵騎,為何放任劉裕滅秦呢?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

而後,兩千步卒攜帶百餘張巨型弓弩快速登岸,每輛戰車在7人的基礎上再增加二十人,並於車前佈置盾牌,車後張弩待敵。

施展“精騎踐踏”的北魏騎兵在前期衝鋒之時,晉軍則以弱弓弱弩對敵,示弱於敵、引敵圍攻。

北魏騎兵近前、結陣衝殺之時,卻月陣的晉軍則施以巨弩大箭、大量殺傷。

敵騎抵進卻月陣前、肉搏纏鬥之時,晉軍則以錘擊大槊洞穿魏軍,“一槊輒洞貫三四人”。

魏騎攻不能克,離陣奔潰之時,再大張弓弩以射之,同時車兵、步兵推進攻擊。

另,劉裕再派徐猗之率五千騎兵,越河突襲北魏後方陣地,騎兵、步兵、車兵交互配合,把鮮卑精騎打成大敗、打得流血、打出恐懼,成為潰軍、不敢回顧黃河。

水兵、車兵、步兵、弓弩兵以及騎兵,晉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完勝鮮卑精騎的結陣衝殺。

劉裕以少勝多,殲滅北魏有生力量之後,便徹底甩開鮮卑人的糾纏。

而後快速抵達洛陽,並於公元417年8月抵達潼關前線。

第二個壯士是沈田子。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田子

本與傅弘之率兵千餘人,入武關、向嶢柳。

這只是一支偏師疑兵,目標是配合主力、牽制敵軍。

田子本為疑兵,所領裁千餘人

而結果卻是:偏師疑兵竟打出了主力的攻勢。

偏師疑兵的作用,在於吸引敵軍,這一點沈田子確實做到了。

他引來了前秦數萬精騎,而且是後秦皇帝姚泓御駕親征。

李陵五千步卒於浚稽山遭遇單于十萬主力,結果全軍覆沒。

沈田子,可能要做李陵第二了。

但處於攻勢的北伐晉軍,不是退卻而是進攻,不是且戰且退而是擂鼓衝鋒。

田子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且今眾寡相懸,勢不兩立,若彼結圍既固,則我無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營陳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

於是,沈田子振臂高呼“死生一決,封侯之業於此在矣”。

千餘晉戰士喊殺聲震天、無不以一當百,斬首虜秦軍萬餘人。

青泥遭遇戰,在沈林子的援軍到來之前,沈田子部便已擊潰後秦主力大軍。

後秦皇帝姚泓,狼狽不堪地退回長安。

第三個壯士是王鎮惡。

王鎮惡充分利用東晉水軍的兵種優勢,由黃河入渭河,從水路進擊關中。

這是攻略關中的創新之舉。

後秦姚難部率軍西撤之時,王鎮惡部迅速跟進,一直追到涇上,並與前秦大軍接火陣戰,王鎮惡的部將毛德祖將前秦大軍擊敗,掃蕩了長安外圍。

公元417年8月23日,王鎮惡的水軍抵達渭橋。

在渭水湍急、艦皆隨流的不利局面下,王鎮惡率軍登陸,在渭橋之戰,攻破後秦姚丕部。

鎮惡諭士卒曰:“吾屬並家在江南,此為長安北門,去家萬里,舟楫、衣糧皆已隨流。今進戰而勝,則功名俱顯;不勝,則骸骨不返,無它歧矣。卿等勉之!”

此時此勢,已是死地:艦船、糧食和物資已隨流而去,戰勝則功名顯耀、戰敗則骸骨不返。所以,戰士們只有努力殺敵。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出征之時,王鎮惡對劉穆之言: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兵至長安,王鎮惡自不食言,不僅自己“不克關中、不復長江”,而且勉勵將士與己同心求戰。

將死戰,兵亦死戰。

生死存亡之時,最好的政治工作的就是將軍的死戰決心。

王鎮惡身先士卒,東晉戰士騰踴爭進,不僅攻破姚丕部,同時衝潰了後秦皇帝姚泓的援兵。

而更彪悍的則是:王鎮惡領軍直入平朔門,一戰定長安。

公元417年8月24日,後秦皇帝姚泓向王鎮惡投降。

泓將妻子、群臣詣鎮惡壘門請降,鎮惡以屬吏。

7.後記:冷眼劉裕滅秦的博士祭酒

公元415年10月,後秦送西平公主入北魏,成為魏主拓跋嗣的夫人。

所以,劉裕北伐後秦之前,秦、魏已是姻親之國。

然而,稱雄北方的鮮卑鐵騎,為何放任劉裕滅秦呢?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北魏博士祭酒崔浩,替拓跋氏盯著劉裕,他冷眼著劉裕北伐。

崔浩有三個判斷,決定了之後的天下形勢。

第一個判斷:劉裕是英雄。

魏主拓跋嗣,要崔浩比較鮮卑英雄慕容垂與劉裕,誰更勝一籌。

崔浩指出:劉裕勝之。

原因是慕容垂倚仗父兄威名,所以起兵稱雄、宰割天下;而劉裕卻是“奮起寒微,不階尺土”,成此功名必是非常之才。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

而後,兩千步卒攜帶百餘張巨型弓弩快速登岸,每輛戰車在7人的基礎上再增加二十人,並於車前佈置盾牌,車後張弩待敵。

施展“精騎踐踏”的北魏騎兵在前期衝鋒之時,晉軍則以弱弓弱弩對敵,示弱於敵、引敵圍攻。

北魏騎兵近前、結陣衝殺之時,卻月陣的晉軍則施以巨弩大箭、大量殺傷。

敵騎抵進卻月陣前、肉搏纏鬥之時,晉軍則以錘擊大槊洞穿魏軍,“一槊輒洞貫三四人”。

魏騎攻不能克,離陣奔潰之時,再大張弓弩以射之,同時車兵、步兵推進攻擊。

另,劉裕再派徐猗之率五千騎兵,越河突襲北魏後方陣地,騎兵、步兵、車兵交互配合,把鮮卑精騎打成大敗、打得流血、打出恐懼,成為潰軍、不敢回顧黃河。

水兵、車兵、步兵、弓弩兵以及騎兵,晉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完勝鮮卑精騎的結陣衝殺。

劉裕以少勝多,殲滅北魏有生力量之後,便徹底甩開鮮卑人的糾纏。

而後快速抵達洛陽,並於公元417年8月抵達潼關前線。

第二個壯士是沈田子。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田子

本與傅弘之率兵千餘人,入武關、向嶢柳。

這只是一支偏師疑兵,目標是配合主力、牽制敵軍。

田子本為疑兵,所領裁千餘人

而結果卻是:偏師疑兵竟打出了主力的攻勢。

偏師疑兵的作用,在於吸引敵軍,這一點沈田子確實做到了。

他引來了前秦數萬精騎,而且是後秦皇帝姚泓御駕親征。

李陵五千步卒於浚稽山遭遇單于十萬主力,結果全軍覆沒。

沈田子,可能要做李陵第二了。

但處於攻勢的北伐晉軍,不是退卻而是進攻,不是且戰且退而是擂鼓衝鋒。

田子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且今眾寡相懸,勢不兩立,若彼結圍既固,則我無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營陳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

於是,沈田子振臂高呼“死生一決,封侯之業於此在矣”。

千餘晉戰士喊殺聲震天、無不以一當百,斬首虜秦軍萬餘人。

青泥遭遇戰,在沈林子的援軍到來之前,沈田子部便已擊潰後秦主力大軍。

後秦皇帝姚泓,狼狽不堪地退回長安。

第三個壯士是王鎮惡。

王鎮惡充分利用東晉水軍的兵種優勢,由黃河入渭河,從水路進擊關中。

這是攻略關中的創新之舉。

後秦姚難部率軍西撤之時,王鎮惡部迅速跟進,一直追到涇上,並與前秦大軍接火陣戰,王鎮惡的部將毛德祖將前秦大軍擊敗,掃蕩了長安外圍。

公元417年8月23日,王鎮惡的水軍抵達渭橋。

在渭水湍急、艦皆隨流的不利局面下,王鎮惡率軍登陸,在渭橋之戰,攻破後秦姚丕部。

鎮惡諭士卒曰:“吾屬並家在江南,此為長安北門,去家萬里,舟楫、衣糧皆已隨流。今進戰而勝,則功名俱顯;不勝,則骸骨不返,無它歧矣。卿等勉之!”

此時此勢,已是死地:艦船、糧食和物資已隨流而去,戰勝則功名顯耀、戰敗則骸骨不返。所以,戰士們只有努力殺敵。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出征之時,王鎮惡對劉穆之言: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兵至長安,王鎮惡自不食言,不僅自己“不克關中、不復長江”,而且勉勵將士與己同心求戰。

將死戰,兵亦死戰。

生死存亡之時,最好的政治工作的就是將軍的死戰決心。

王鎮惡身先士卒,東晉戰士騰踴爭進,不僅攻破姚丕部,同時衝潰了後秦皇帝姚泓的援兵。

而更彪悍的則是:王鎮惡領軍直入平朔門,一戰定長安。

公元417年8月24日,後秦皇帝姚泓向王鎮惡投降。

泓將妻子、群臣詣鎮惡壘門請降,鎮惡以屬吏。

7.後記:冷眼劉裕滅秦的博士祭酒

公元415年10月,後秦送西平公主入北魏,成為魏主拓跋嗣的夫人。

所以,劉裕北伐後秦之前,秦、魏已是姻親之國。

然而,稱雄北方的鮮卑鐵騎,為何放任劉裕滅秦呢?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北魏博士祭酒崔浩,替拓跋氏盯著劉裕,他冷眼著劉裕北伐。

崔浩有三個判斷,決定了之後的天下形勢。

第一個判斷:劉裕是英雄。

魏主拓跋嗣,要崔浩比較鮮卑英雄慕容垂與劉裕,誰更勝一籌。

崔浩指出:劉裕勝之。

原因是慕容垂倚仗父兄威名,所以起兵稱雄、宰割天下;而劉裕卻是“奮起寒微,不階尺土”,成此功名必是非常之才。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慕容垂

所以,死了的、活著的鮮卑精英,都不是劉裕的對手。

第二個判斷:劉裕必克後秦。

昔姚興好事虛名而少實用,子泓懦而多病,兄弟乖爭。裕乘其危,兵精將勇,何故不克!

以整攻亂、以強凌弱,英雄蓋天地的劉裕必勝後秦。

拓跋魏從中作梗,其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

北魏自身也有問題:西有屈丐,北有柔然,所以無法興師南征。

而更關鍵的還是內因:北魏朝中無大將,沒有橫掃天下、與劉裕爭鋒的將軍。

所以,與其作梗北伐,不如借道於晉、使其滅秦。

第三個判斷:劉裕無法坐穩關中、無心稱雄北方。

首先是以北魏自己做類比。

北魏能夠控制恆山以北,即草原;卻只能威勢恆山以南,即中原。

原因就是南北異俗。

北魏這個草原政權,還沒有學會如何處理中原事務。

所以,北魏不能遷都鄴城,只能威勢河北而不能控制,北魏現在要做的就是學習。

以此類比,劉裕也是如此。

吳越風華,處理不了已經華戎雜居的關中之地。

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其次是對劉裕的定位分析。

前秦,王猛是苻堅的管仲;前燕,慕容恪是慕容暐的周公。

而劉裕卻是東晉皇帝司馬德宗的曹操。

比北伐和統一更重要的事情是篡位,北伐後秦之後,劉裕定然回國篡位。

所以,只要待時,擅長處理胡人關係的北魏,定會坐擁關中。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是北魏的股肱之臣。

"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自始皇帝一統山河後,華夏天下就是中央集權和皇帝政治。

不是皇帝政治有多好,而是它能夠解決龐大帝國的可統治性問題。

而草原呢?

為了匹敵中原、為了跨越長城,草原則是單于政治,一種不成熟的集權。

集權模式下,難免會削弱個性,個人和個性都得服從於大局大勢。

但是,東漢之後的天下形勢發生了劇變:

兩晉羸弱,皇帝政治瓦解、士族政治腐敗。

五胡亂華,單于政治不再、以亂易整而集權難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於是,一股新的風格,一番新的氣派,更是一種新的情懷,在混亂的局面下生長起來。

六百年後,我們得見一種春秋節義、一種戰國爭心,得見滿滿的英雄情懷。

1.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大舉北伐的東晉將士

公元416年8月,即將北伐後秦的東晉太尉劉裕,得到一件寶貝。

寧州官員向他進獻了一件用琥珀製成的枕頭。

得到琥珀枕的劉裕,大喜過望。

他當即命人將琥珀枕搗碎,分賜給即將北征的東晉將士。

因為劉裕認為琥珀能夠醫治刀箭之傷,所以晶瑩剔透的琥珀枕不珍貴,但能救將士性命的琥珀才最珍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沒有讀過太多的書。

但是,滿腹經綸的謙謙君子們,果真能做出此等仁義之舉嗎?

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王鎮惡先鋒,這是北伐後秦的三個關鍵人物。

劉穆之,是蕭何式的人物,“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

有劉穆之在,劉裕才敢北伐、也才能北伐。

王鎮惡,是曹參式的人物,陣戰殺伐、侵略如火。

他是劉裕所倚重的北伐第一先鋒。

出征之前,劉穆之就叮囑後生王鎮惡:今日劉公委你重任,你一定要努力啊!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穆之

鎮惡曰:“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如果不能攻克關中,那我王鎮惡發誓不再渡過長江,就戰死在關中沙場。

上為北伐不愛珍寶,下為北伐不惜性命。

北伐將士,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未見北伐的金戈鐵馬,竟已凜然感受到劉寄奴和王鎮惡的氣吞萬里如虎。

爭心滿滿的十萬將士渡過長江,他們諸路並進,皆是英雄。

第一路:先鋒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自淮河、淝水出兵,直擊許昌、洛陽一線。

第二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向陽城推進,匯兵成皋、滎陽一線。

第三路: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自襄陽向武關推進。

第四路: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由水路出擊,由汴河入成皋、滎陽。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劉裕自建康至彭城、再由彭城至洛陽,總攬全軍。

2.春秋節義:無論華夷,皆是丈夫情懷

後秦窘境:外有赫連勃勃連番征伐,內有宗室大臣心懷叵測,舊主姚興新死、國君姚泓新立。

於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晉軍主力先鋒王鎮惡和檀道濟部,所向披靡。

後秦的一眾帶兵將軍、郡守刺史,紛紛投降。

成皋、滎陽一線,本是戰略要衝、天下要害,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硬是在這裡打了將近三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但是,王鎮惡和檀道濟部卻是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招降納叛,如烈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爭霸要地。

之後,曾經的西晉故都洛陽,門戶大開,完全暴露在北伐晉軍的刀劍之前。

洛陽既是中原腹地,又是關中門戶,所以這裡只能惡戰一場。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建議拒守金墉城(曹魏時在洛陽西北所建),以待關中援軍。

此時,後秦閻生部的三千騎兵、姚益男部的一萬步卒,正在星夜兼馳、趕赴洛陽。

但是,坐鎮洛陽的後秦徵南將軍姚洸,卻聽從司馬姚禹陰、主簿閻恢等人的建議,分兵拒守柏谷塢和鞏城一線。

所謂棄守堅城、示強於敵,這實際就是要與兵鋒正銳的晉軍正面作戰。

而姚禹陰之所以會如此建言,是因為早已暗中投降了晉軍將領檀道濟。

這是一夥東晉間諜在指揮後秦的洛陽保衛戰。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所以,勝敗結果也就毫無懸念了。

後秦寧朔將軍趙玄,明知主將已為奸人所誤,但仍舊含淚引兵、拒守柏谷塢。

而結果:後秦趙玄所部,被北伐的先鋒兵團徹底擊潰。

但是,趙玄敗得慷慨、輸得豪邁、死得悲壯。

明知此戰必敗,但為報國恩,將軍必戰!

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有死耳。

明知強敵劍利,但壯士易水,視死如歸!

玄兵敗,被十餘創,據地大呼。

明知死戰徒勞,但同袍兄弟,誰能棄之!

玄司馬蹇鑑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創已重,君宜速去!”鑑曰:“將軍不濟,鑑去安之!”與之皆死。

後秦將軍趙玄和司馬蹇鑑,雙雙殞命沙場,雖戰敗、亦英雄。

趙玄之後,洛陽保衛戰的後秦守軍便再無英雄,姚洸舉城投降。

洛陽的四千後秦戰士,皆為晉軍俘虜。

“議者欲盡坑之以為京觀”,胡人踐踏華夏河山,漢人坑殺胡敵甲士,既是報仇雪恨又是震懾戎狄。

道濟曰:“伐罪弔民,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夷、夏感悅,歸之者甚眾。

後秦將軍趙玄,以死報國;東晉將軍檀道濟,伐罪弔民。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只知殺人略地的戰爭,是亂。

兼有壯士悲歌和大義情懷的戰爭,才是一種止戈為武、才是一種以整代亂。

秦晉洛陽之戰,自有一番春秋節義的氣象。

3.春秋無義戰:後秦之亂的亡國自取

春秋無義戰,但放眼戰國,春秋之戰當算仁義,因為還有秩序。

戰國無義戰,但放眼秦末,戰國之戰尚屬節制,因為鮮有屠民。

之後的戰爭,難言道義鮮有情懷,殺戮一直是王道。

如果說千百年後再放眼“無義戰”,那麼後秦內亂就最能詮釋什麼叫無義。

後秦亡國,跟八王之亂的西晉一樣,都是咎由自取。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後秦皇帝姚泓

公元416年8月,劉裕大軍建康出征,這就是滅國戰爭。

公元416年9月,劉裕大軍抵達彭城,這就是大兵壓境

公元416年10月,東晉先鋒王鎮惡、檀道濟部會師成皋,兵向洛陽,並於月底攻下洛陽。

而這個時候,後秦在幹什麼?

他們確實是在組織軍隊、抵擋東晉的北伐大軍。

但是,還有兩件大事,就當真不是什麼抵禦外辱了,而是純粹的內亂。

一是公元416年年底,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太原公姚懿,自立為帝,起兵謀反。正值外敵寇境之時,皇帝的弟弟竟造反了。

二是公元417年正月,抵抗大夏赫連勃勃的後秦徵北將軍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兵向長安。他要清君側,而實際卻是篡位奪權。

後秦新主姚泓,雖然怯懦無能,卻有一個能幹的叔公姚紹,東征西討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後秦內亂。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姚紹

但是,後秦這艘大船是行駛在風浪之中的,你們內部亂戰,外部的東晉北伐軍可是在侵略如火。

4.膽氣、膽氣、膽氣:這是逆轉乾坤的力量

王鎮惡、檀道濟佔據洛陽後,見後秦內亂如此,便不顧劉裕軍令,於417年2月分兵兩路、進擊後秦。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鎮惡

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略澠池,兵向潼關(今山西潼關北)。

一路由檀道濟和沈林子率領,渡黃河,兵向蒲阪(今山西永濟)。

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這是劉裕囑咐,但好像王鎮惡從來就不把劉裕的囑咐當回事。

江陵之戰,本是去燒船的王鎮惡,不僅燒了船而且一日下江陵,全然不顧劉裕的江上待軍的囑咐。

北伐之戰,王鎮惡也是原樣炮製,攻佔洛陽之後,便分路扣關,勢要複製江陵一日。

但是,劉裕是一名優秀的戰略家。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他深知打仗不能靠對手腦殘,更不能靠老天運氣,必須得統籌全局、縝密籌算。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關中後秦,卻顧不得雄踞河北的拓跋魏。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與鮮卑人周旋應付。

為將的王鎮惡,只看到了後秦內亂、一觸即潰,卻不知關中形勝。

但是,為帥的劉裕,不僅得看到,而且還要反覆叮囑拼命先鋒王鎮惡:等我大軍。

膽氣過人的王鎮惡,全然不顧劉裕的戰前部署,直接扣兵關中。

而結果卻是:王鎮惡困於潼關,進不得進、退不得退。

前有潼關的銅牆鐵壁,後有後秦的奇兵斷糧。

前後交困的王鎮惡,只能派出使者向劉裕求援,催促自己的好領導趕緊派兵派糧。

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對著王鎮惡的使者就是一通罵,讓你王鎮惡等、你不等,看看岸上的北魏騎兵,我哪有軍隊支援你。

此時的劉裕正在與北魏的軍隊隔河作戰,真心無法支援王鎮惡。

領導不幫忙,但是隊友卻來幫忙了。

兵向蒲阪的檀道濟和沈林子部,見蒲阪一線難有收穫,而且王鎮惡已經孤軍深入,所以趕緊奔赴潼關助戰。

檀道濟和沈林子的軍隊,不重要;重要的是沈林子來了。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林子

這是一個比王鎮惡更有膽氣的狠角色。

王鎮惡膽氣過人,一支偏軍就敢扣關攻秦。

而沈林子膽氣過王鎮惡,既然兵進關中、錯已成舟,那就錯上加錯、必要拿下潼關要塞。

所以,沈林子剛至,便會同王鎮惡部,一戰破姚紹,佔定潼關。

雖然兩軍匯合、擊破後秦姚紹,但孤懸在外、前後交困的窘境,並未改變。

於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多人開始籌謀向劉裕的主力大軍靠攏。

沈林子按劍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濟否,繫於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

部將慫了、士兵慫了,王鎮惡也慫了,所以“欲棄輜重還赴大軍”。

而膽氣蓋天地的沈林子,按劍怒斥:大捷在即,豈可言退;大軍尚遠,如何得赴;敵軍正盛,怎能得脫,所以兩軍相遇勇者勝。

正是沈林子的膽氣怒斥,重新搬回了晉軍士氣,硬是把一個潼關困局打成了凌厲攻勢:北征將士劍指長安。

5.英雄情懷:流血的戰爭中最可寶貴的價值

王鎮惡,有膽氣,更有幸運。

若不是後秦皇叔姚紹,東抗晉軍、西平內亂的兩線撲救,也許冒進的王鎮惡只能喋血潼關。

後秦內亂,幫了王鎮惡一把。

若不是沈林子按劍怒斥,回狂瀾於既倒,也許王鎮惡只能冒險退出潼關,再向劉裕奉上一封請罪書。

沈林子,這個隊友著實給力。

王鎮惡和沈林子都是有情懷的英雄,這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北伐將士慨當以慷,中原的胡人和漢人,也是性情中人。

鎮惡乃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弘農是楊氏郡望,士族大家之地才有積蓄之糧;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名相威名就是借糧籌碼。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王猛

中原百姓“競送義租”,在乎的不是統一大義,而是英雄情懷。

潼關既克,攻堅戰就變成了膠著站。

晉軍之前是潼關以西的姚紹主力秦軍,目的是堅城拒守。

晉軍側後是黃河以北的姚鸞部及之後的姚贊部和姚治部,目的是襲擾晉軍後路

所以,兵向關中的晉軍前鋒,必須率先肅清側後。

三姚(即姚鸞部、姚贊部、姚治部),均為沈林子所破。

按劍怒斥的沈林子是一個不讓王鎮惡的英雄,不僅有膽氣而且有韜略。

晉軍有英雄,秦軍也有丈夫。

秦將尹雅,為晉軍所俘。

而這位胡人將軍的節義,同樣凜然天地間。

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之臣乎!

“夷、夏雖殊,君臣之義一也”,難道姚秦就沒有守節之臣嗎?

有,而這個人就是我尹雅。

滅南燕之戰、滅後秦之戰,之所以可以觀之、思之,就是因為這裡面有英雄、有情懷。

非獨東晉將士如此,南燕後秦也如此,而且同樣可歌可泣。

英雄惜英雄,沈林子和王鎮惡是英雄,所以不忍英雄徒然喋血,於是“乃免之”。

潼關之戰,是充滿英雄情懷的戰役,而整個滅後秦之戰也是如此。

6.皆是壯士:後秦舉國投降

第一個壯士是劉裕。

這個全軍主帥,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擂鼓點兵。

公元417年4月,劉裕與北魏打了一場大仗,徹底打消了鮮卑人作梗北伐的圖謀。

掌握制水權的劉裕大軍,派兵七百、戰車百輛,登陸黃河北岸,而後迅速在河岸灘頭佈置卻月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

而後,兩千步卒攜帶百餘張巨型弓弩快速登岸,每輛戰車在7人的基礎上再增加二十人,並於車前佈置盾牌,車後張弩待敵。

施展“精騎踐踏”的北魏騎兵在前期衝鋒之時,晉軍則以弱弓弱弩對敵,示弱於敵、引敵圍攻。

北魏騎兵近前、結陣衝殺之時,卻月陣的晉軍則施以巨弩大箭、大量殺傷。

敵騎抵進卻月陣前、肉搏纏鬥之時,晉軍則以錘擊大槊洞穿魏軍,“一槊輒洞貫三四人”。

魏騎攻不能克,離陣奔潰之時,再大張弓弩以射之,同時車兵、步兵推進攻擊。

另,劉裕再派徐猗之率五千騎兵,越河突襲北魏後方陣地,騎兵、步兵、車兵交互配合,把鮮卑精騎打成大敗、打得流血、打出恐懼,成為潰軍、不敢回顧黃河。

水兵、車兵、步兵、弓弩兵以及騎兵,晉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完勝鮮卑精騎的結陣衝殺。

劉裕以少勝多,殲滅北魏有生力量之後,便徹底甩開鮮卑人的糾纏。

而後快速抵達洛陽,並於公元417年8月抵達潼關前線。

第二個壯士是沈田子。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沈田子

本與傅弘之率兵千餘人,入武關、向嶢柳。

這只是一支偏師疑兵,目標是配合主力、牽制敵軍。

田子本為疑兵,所領裁千餘人

而結果卻是:偏師疑兵竟打出了主力的攻勢。

偏師疑兵的作用,在於吸引敵軍,這一點沈田子確實做到了。

他引來了前秦數萬精騎,而且是後秦皇帝姚泓御駕親征。

李陵五千步卒於浚稽山遭遇單于十萬主力,結果全軍覆沒。

沈田子,可能要做李陵第二了。

但處於攻勢的北伐晉軍,不是退卻而是進攻,不是且戰且退而是擂鼓衝鋒。

田子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且今眾寡相懸,勢不兩立,若彼結圍既固,則我無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營陳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

於是,沈田子振臂高呼“死生一決,封侯之業於此在矣”。

千餘晉戰士喊殺聲震天、無不以一當百,斬首虜秦軍萬餘人。

青泥遭遇戰,在沈林子的援軍到來之前,沈田子部便已擊潰後秦主力大軍。

後秦皇帝姚泓,狼狽不堪地退回長安。

第三個壯士是王鎮惡。

王鎮惡充分利用東晉水軍的兵種優勢,由黃河入渭河,從水路進擊關中。

這是攻略關中的創新之舉。

後秦姚難部率軍西撤之時,王鎮惡部迅速跟進,一直追到涇上,並與前秦大軍接火陣戰,王鎮惡的部將毛德祖將前秦大軍擊敗,掃蕩了長安外圍。

公元417年8月23日,王鎮惡的水軍抵達渭橋。

在渭水湍急、艦皆隨流的不利局面下,王鎮惡率軍登陸,在渭橋之戰,攻破後秦姚丕部。

鎮惡諭士卒曰:“吾屬並家在江南,此為長安北門,去家萬里,舟楫、衣糧皆已隨流。今進戰而勝,則功名俱顯;不勝,則骸骨不返,無它歧矣。卿等勉之!”

此時此勢,已是死地:艦船、糧食和物資已隨流而去,戰勝則功名顯耀、戰敗則骸骨不返。所以,戰士們只有努力殺敵。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出征之時,王鎮惡對劉穆之言:吾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兵至長安,王鎮惡自不食言,不僅自己“不克關中、不復長江”,而且勉勵將士與己同心求戰。

將死戰,兵亦死戰。

生死存亡之時,最好的政治工作的就是將軍的死戰決心。

王鎮惡身先士卒,東晉戰士騰踴爭進,不僅攻破姚丕部,同時衝潰了後秦皇帝姚泓的援兵。

而更彪悍的則是:王鎮惡領軍直入平朔門,一戰定長安。

公元417年8月24日,後秦皇帝姚泓向王鎮惡投降。

泓將妻子、群臣詣鎮惡壘門請降,鎮惡以屬吏。

7.後記:冷眼劉裕滅秦的博士祭酒

公元415年10月,後秦送西平公主入北魏,成為魏主拓跋嗣的夫人。

所以,劉裕北伐後秦之前,秦、魏已是姻親之國。

然而,稱雄北方的鮮卑鐵騎,為何放任劉裕滅秦呢?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北魏博士祭酒崔浩,替拓跋氏盯著劉裕,他冷眼著劉裕北伐。

崔浩有三個判斷,決定了之後的天下形勢。

第一個判斷:劉裕是英雄。

魏主拓跋嗣,要崔浩比較鮮卑英雄慕容垂與劉裕,誰更勝一籌。

崔浩指出:劉裕勝之。

原因是慕容垂倚仗父兄威名,所以起兵稱雄、宰割天下;而劉裕卻是“奮起寒微,不階尺土”,成此功名必是非常之才。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慕容垂

所以,死了的、活著的鮮卑精英,都不是劉裕的對手。

第二個判斷:劉裕必克後秦。

昔姚興好事虛名而少實用,子泓懦而多病,兄弟乖爭。裕乘其危,兵精將勇,何故不克!

以整攻亂、以強凌弱,英雄蓋天地的劉裕必勝後秦。

拓跋魏從中作梗,其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

北魏自身也有問題:西有屈丐,北有柔然,所以無法興師南征。

而更關鍵的還是內因:北魏朝中無大將,沒有橫掃天下、與劉裕爭鋒的將軍。

所以,與其作梗北伐,不如借道於晉、使其滅秦。

第三個判斷:劉裕無法坐穩關中、無心稱雄北方。

首先是以北魏自己做類比。

北魏能夠控制恆山以北,即草原;卻只能威勢恆山以南,即中原。

原因就是南北異俗。

北魏這個草原政權,還沒有學會如何處理中原事務。

所以,北魏不能遷都鄴城,只能威勢河北而不能控制,北魏現在要做的就是學習。

以此類比,劉裕也是如此。

吳越風華,處理不了已經華戎雜居的關中之地。

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其次是對劉裕的定位分析。

前秦,王猛是苻堅的管仲;前燕,慕容恪是慕容暐的周公。

而劉裕卻是東晉皇帝司馬德宗的曹操。

比北伐和統一更重要的事情是篡位,北伐後秦之後,劉裕定然回國篡位。

所以,只要待時,擅長處理胡人關係的北魏,定會坐擁關中。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是北魏的股肱之臣。

劉裕滅後秦之戰:六百年後得見春秋節義、戰國爭心,得見英雄情懷

崔浩

此等見識,我們是不是能夠端詳到幾分戰國縱橫家的風範。

他的三個判斷,斷定了之後數百年的天下大勢:南北繼續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