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中餐 川菜 小吃 江湖饕客 江湖饕客 2017-10-16

在中國烹飪文化和飲食文化中,從民間九大碗、壩壩宴,到清代滿漢全席;從金瓶梅、紅樓夢之奢華席宴,到隨園食坊文風雅宴;從孔府家宴、譚氏官府席宴,到今天的鬆雲澤川菜傳統席宴,無疑是中華烹飪技藝表現的最佳形式。其席宴格調則是中華禮儀文化與飲食文化最高境界。

1912-1980年代,四川最頂級的川菜包席館便是一代川菜奇人藍光鑑所創建的榮樂園,以“美食美器”“重味重湯”而著稱。不僅如此,藍光鑑一舉確立了川菜菜系之格局,從而雄踞中華四大菜系。並在由他創建和改良的“川版滿漢全席”基礎上,進行精兵簡政,確定了川菜席宴之格調與標準。

此後,無論是在北京四川飯店,還是在聯合國中國代表團駐地及紐約榮樂園川菜館,都是以此套席宴格調與規格宴請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尤為從1950年到1980年代,在成都金牛賓館或錦江賓館,都以此套席宴規格接待和宴請中央領導和來川的外國首腦、貴賓。贏得了廣泛的讚譽,為弘揚、傳播川菜技藝與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1980年代初,在省商務廳和省飲食公司敦促下,這套席宴格調與標準,由曾參與藍光鑑“川版滿漢全席”製作的一代宗師張鬆雲(王開發恩師 張元富師爺)和孔道生重新修訂。80年代末隨著粵菜海鮮的迅猛入侵,川菜陷入低迷,這套傳統席宴也落入冷宮。

尤其是近20多年來,大眾川菜、市井川菜鋪天蓋地,粗製濫造、濫用辣麻,忽悠了廣大食客,玷汙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菜系特色,酒樓席宴雖名目繁多,卻都是隨配合菜,沒有格調、沒有禮儀,沒有文化內涵之雜菜堆積。於是社會上“川菜皆辣麻”“川菜上不了大雅之堂”“國宴無川菜”之說甚囂塵上。

當下,王開發、張元富聯袂掌門鬆雲澤包席館,全力挖掘、復興當年先師們留下的傳統席宴格式,並作了精心改良,以其至尊格調與榮光禮儀,高品相、高品位、高品質之美食美器,全方位一展川菜烹調技藝風采,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極致川菜,奢侈美味;同時也展現了川菜席宴文化之氣場,一舉顛覆海內外食客對川菜的認知,改變了二十多年來食肆無川菜傳統席宴之尷尬局面,從根本上有力衝擊了川菜當下浮躁與亂象。

鬆雲澤將此套席宴格調與禮儀設計為10道流程,50-60種吃食,席宴美食美器,起承轉合,抑揚頓挫,交相輝映,和腸娛胃,充分展現出席宴格調、禮儀,帶給客人的自尊與榮光,感受到川菜傳統席宴之絢麗多彩。

四圍碟:即由4X4碟乾果、蜜餞、水果、糕點組合,作為茶點讓客人在餐前閒吃交流,頤養輕鬆慢食氛圍;

碗:即甜羹,餐前養心填胃,以免空腹飲酒引起不適;

四涼碟:由4X4,12-16涼菜,食材及色香味形各異的下酒菜,第一巡酒開席,樽酒舉杯,佐酒助興;

湯:調節冷酒涼菜,暖腸娛胃,湯品隨季節而定,濃而不膩、鮮香醇厚;像雞牛湯、龍鳳湯;

四熱碟:即四熱菜,小煎小炒、乾燒乾煸、蒸燒燜燴等,展現川菜烹調技法和家常經典,亦是酒飲二巡之佐酒佳餚;

菜:為席宴大菜,絕跡食肆三十年以上的傳統經典名菜,席宴檔次決定頭菜及其他主菜品位;

八熱菜:含頭菜,即傳統支撐檯面的四柱菜和四行菜,以頭菜為首陸續上席,客人吃情高漲,酒到三巡,達到高潮;

湯:改口調味,提升食情之羹湯,像翡翠豆花羹、苕菜蹄燕羹;

點:6-10款風味小吃,隨主菜穿插而上,展現川菜席點小吃之風味風貌,增添吃情食趣;

湯:精緻素湯,解酒除膩,爽口清心;

隨飯菜:家常美味,主食伴侶,朵頤舒展,完美收官。

席宴格調與流程圖片欣賞——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一:四圍碟之乾果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二:糖碗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三:四涼碟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四:頭湯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五:四熱碟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六:八大菜之四柱菜(含頭菜)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七:二湯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八:八大菜之四行菜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九:風味小吃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十:清口素湯

養眼洗腦的川菜席宴——鬆雲澤川菜席宴格調賞析

流程十一:隨飯菜及主食

中國川菜文化人《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

《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本篇圖文 向 東

20171012 於成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