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陵全魚席到平江十大碗,從“官宴”到“情席”...地道岳陽人真會吃'

"
"
從巴陵全魚席到平江十大碗,從“官宴”到“情席”...地道岳陽人真會吃

平江十大碗

"
從巴陵全魚席到平江十大碗,從“官宴”到“情席”...地道岳陽人真會吃

平江十大碗

從巴陵全魚席到平江十大碗,從“官宴”到“情席”...地道岳陽人真會吃

洞庭湖漁產豐富 姚 毅 攝

□潘剛強

湘菜,由湘江流域、湘西山區和洞庭湖區三大派系組成。前兩種,極符合人們對湘菜的固有認知——“辣”字當頭;後者則以擅長烹製水產的岳陽菜為代表,其菜色鮮有“火辣之色”——正所謂“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鮮”,唯有“鮮”,才是岳陽味道的基調。

岳陽,瀕洞庭,臨長江,湘、資、沅、澧四水皆匯於此,再經城北的三江口西入長江——水,是岳陽文化的根基,也是這座古城的靈氣之源。正如文正公范仲淹說的那樣:“吾觀乎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呑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自古以來,矗立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都是各路文人墨客心中“把酒臨風”的高樓敞軒。前有唐代“詩聖”杜甫的《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後有明代“布衣巡撫”魏允貞的《岳陽樓》:“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如今,來到古城岳陽,除了登上岳陽名樓,體會詩人“慣看秋月春風”的心境之外,還可與老友故人相約於“樓外之樓”,來個“一壺濁酒喜相逢”。自南嶽坡出發,過瞻嶽門後,即可抵達洞庭湖畔,沿岸一帶,酒肆林列,魚品飄香——街河口、魚巷子、汴河街和洞庭路都是吃魚的好去處,當然還有“詩仙”李白賒月買酒的南湖美食街、“湘夫人”二妃望君採桑的六門閘。因此,無論是獨行或是邀友,不妨選個臨窗雅座,一邊觀湖光天色,一邊品魚鮮酒美。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鮮

依江抱湖的岳陽,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因此,“飯稻羹魚”自古便是岳陽人餐桌上不變的主題。對此,秦國《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道:“魚之美者,洞庭之鮒。”唐朝詩人李商隱則寫道:“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鬧若雨前蚊,多如秋後蠅。”大讚洞庭湖漁產豐富。

洞庭湖的魚,一般分為江海洄游型、江湖洄游型和湖泊定居型三種生態類型:以鰣魚、刀鱭為首的江海洄游型,通常會從海洋上溯到長江淡水中繁殖,產後再返回海洋;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等品種,屬於江湖洄游型,它們喜歡在長江裡繁殖,在湖泊中育肥;湖泊定居型魚類,如鯉魚、鯽魚、黃顙魚、舫魚、鯰魚等,都是土生土長的湖魚,喜歡待在靜水湖泊中,幾乎不會進行長距離、大規模的遷移。

“青、草、鰱、鱅”,是岳陽人最常吃的魚種,因此它們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四大家魚”。它們雖然被冠以“家魚”之名,其產卵過程講究“中游擊水”——它們要流到長江中水流最為湍急的地方,以尋求刺激與快感,水越大,流越急,臨產的母魚就越亢奮,產出的卵也就越多;反過來,如果水流平靜,母魚就會覺得使不上勁兒,自然也就產不出卵來。正是這種愛運動的生活方式,才使得洞庭湖的“四大家魚”體健肉緊,吃起來味道鮮美、口感極佳。

洞庭湖裡的肥魚大概有三百多種,其中,要數銀魚最為金貴。洞庭湖的銀魚有四種:體長四至五寸的大銀魚,以及體長二至三寸的長江銀魚、寡齒短吻銀魚、太湖短吻銀魚等。每年春節前後,大雪紛飛,寬闊的長江水面上,滿是浮冰積雪,這正是銀魚產卵的好時機——只見那一串接一串的潔白微粒,剛一離開母體,就被冰雪包裹了起來,凝成冰凌。這看似寒冷無情的冰雪,竟成了那些幼小而無助的漂浮卵的保護膜;接著,卵盡氣絕的母魚,就化作一攤雪水,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那些“冰魚卵”,則會靜待春回大地、冰雪消融之際,一邊孵化成幼魚苗,一邊隨著長江水下洩,向洞庭湖游去。小小的銀魚承擔起了生命之重,不禁讓人心生敬意,對此,將銀魚品嚐到極致的“詩聖”杜甫,留下了《白小》一詩讚道:“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入肆銀花亂,傾箱雪片虛。生成猶舍卵,盡取義何如。”

金牌湘菜——巴陵全魚席

正應了那句“靠水吃水”的老話,岳陽菜多以烹製湖鮮及水產見長,烹飪手法通常採用燉、燒、炒、煎、爆等,調味上注重香、鮮、酸、辣及原汁原味,其成品或芡大油厚,或鹹辣軟糯,或湯清如鏡。據明代隆慶《嶽州府志》記載:“湘湖間賓客宴席,供魚清羹。”——凡正規酒宴,必定講究“桌面有魚”,即取“綽綽有餘”之意,後來則逐步形成“滿桌盤中皆有魚”的巴陵全魚席。

不過,客觀地來說,自清朝末年至20世紀40年代,岳陽的飲食文化並無突破性的發展,但好在本地廚師堅守匠人之心,將岳陽魚餚的烹飪技藝一代代地傳承了下來,其中,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湘菜大師張克亮。張克亮從事烹飪60餘年,擅長紅案,尤其對大江大湖的魚餚情有獨鍾。帶著這份熱愛,張克亮苦心鑽研魚餚的烹製技藝,他不僅精準地剖析了同樣一種魚在什麼季節吃最肥美、不同部位的魚肉以何種烹飪手法處理口感最佳等問題,還在保留岳陽風味的基礎上,兼收幷蓄京、蘇、粵、川等地的風味,從而逐步創造出了上百種形態、色彩、味別、技法絕不雷同的魚餚。同時,他還參照“滿漢全席”的格局,全新解讀了“食魚不見魚,知味不見形”的巴陵全魚席。1989年,在張克亮的努力下,巴陵全魚席一炮打響,斬獲湘菜金牌。

且先看巴陵全魚席的開席架勢:將魷魚巧雕成金魚狀,再任其嬉戲於以雞蛋、蝦料子和青豆等食材製成的群蓮之中,此為“一花拼”——金魚戲蓮。而後亮相的是由五彩魚鬆、水晶魚凍、麻香魚脆、蔥酥鯽魚、油爆大蝦、五香薰魚、紅油刨花魚、怪味魚條組成的“八圍碟”,它們或麻香爽口,或油辣刺激,或五味俱全,或鮮味盡顯,無不讓人胃口大開。接著,是毫不示弱的“四熱炒”——鹹鮮香軟的鍋貼魚片、口感滑嫩的五彩魚絲、清香回甜的青豆蝦仁、醬香四溢的茄子菊花魚球。最後靚麗登場的是壓軸的“十大菜”——大燴荷花鮰魚肚、網油叉燒鱖魚、翠竹粉蒸鮰魚、銀針雞汁魚皮、乾貝繡球魚、魚脂湘蓮甜泥、龍女一斛珠、紅燉洞庭金龜、蒜球清蒸白鱔、龍舟競渡。

作為嶽州古城的頭牌美味,巴陵全魚席不僅享有“八百里洞庭特長聚一桌,三千里湖湘風味在其中”的美譽,其菜名也帶有不少傳奇色彩:“麻香魚脆”取自君山斑竹淚的故事;“紅油刨花魚”則與“建築鼻祖”魯班大師修築岳陽樓的歷史有關;“龍女一斛珠”還代表著越劇竺派的代表作——《柳毅傳書》的神奇傳說……

情席:平江十大碗

如果說巴陵全魚席是典型的“官府宴”,那麼被稱為“情席”的平江十大碗,則是接地氣的“大眾宴”。平江十大碗,發源於距嶽州古城約兩小時車程的平江縣,九曲十八彎的汨羅江帶著“獨醒士”屈原的詩魂橫貫全縣,使這座地緣偏僻、交通閉塞的小城成了湘楚文化的源頭之一,也成了享有“藍墨水的上游”之美譽的詩詞之鄉。與此同時,這裡也孕育出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族宴文化。

對於平江人來說,平江十大碗是一場富有人情味的“情義盛宴”,因此每逢重大節日或喬遷賀壽、拜師敬祖等喜慶大事時,這凝聚著濃濃鄉情、親情、友情、師生情的平江十大碗,便成了主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同時,它也是我國曆史上流傳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禮儀性宴飲活動之一。此外,清同治年間的《平江縣誌·禮儀志》,曾詳細地記述過這種“鄉飲酒禮”的公典程序——從邀請、迎客、落座到上菜、動筷、敬酒,都自有一套古老的宴席禮儀。而平江十大碗的食材及做法,不僅會隨著時令季節而變化,與宴請事由、主人家境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聽老輩人說,過去那些望門貴族家的魚翅席、殷實人家的海蔘席、普通百姓擺的蟶虷席,均為海派宴席;而若是換到了內陸山區,誰家要是以海鮮入菜,那必定是極盡富貴的人家。

如今的平江十大碗,依然遵循著“頭碗菜是炸肉,先人留下幾千秋”的傳說。這道菜雖名為“炸肉”,其形似酥肉,但主料卻是麵粉與雞蛋,據說這是源自於貧窮人家的自嘲叫法。炸肉的擺盤講究層層堆疊——油滋滋、金燦燦的“肉塔”,就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一般,象徵著人們年年高升的期盼。在平江十大碗排名“老二”的是象徵著大吉大利的雞肉,其做法通常是將提前燉爛的雞肉拆骨並切成小塊,再碼入小碗內壓實,然後倒扣進盛有湯汁的大碗中,此處的“小碗扣大碗”,取得是“掌握時機、抓住機遇”之意。接著登場的是爆炒菜,象徵步步高昇的筍乾和暗含當地民諺“石膏只願豆腐攏”的百葉。

當然,一場完美的宴席自然少不了“大葷”的硬菜,居中上桌的第五碗是紅燒丸,其做法是將五花肉剁碎成糜,再加入適量的糯米粉和燒餅粉,用以增加肉丸的黏合度,而後拌入各色調料並掛上稀麵糊,這碗象徵甜蜜美滿的丸子就成型了。肉菜之後,需以溫補的豬肚湯和爽口的幹撈粉絲清清口,才能更好地迎接下一道大菜。

“皮圓肉方”的扣肉,在平江十大碗中位列第八,其形取自諺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早年間的平江扣肉,以冬瓜為主料,素菜葷做,如今則以四寸見方的五花肉入菜,先燉至入味,再在肉皮上刷一層蜂蜜,入油鍋大火炸至外皮出現褶皺並呈醬油色後,就可取出切片了,最後將切好的肉片整齊地排在碗中並上籠蒸到軟糯即可。經水烹、油炸、燜蒸後的扣肉,色澤紅亮,吃起來入口即化,回味中微鹹帶甜。一席平江十大碗,最講究的就是“魚到酒止”,因此第九碗——魚餚,不僅成了席上的壓軸菜,還象徵著“長久有餘”。最後,再吃一碗“四方來財”的時令青菜,才算是一席圓滿而完整的平江十大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