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

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2019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19初伏時間:2019年7月12日庚辰

2019中伏時間:2019年7月22日庚戌

2019末伏時間:2019年8月11日庚午


"

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2019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19初伏時間:2019年7月12日庚辰

2019中伏時間:2019年7月22日庚戌

2019末伏時間:2019年8月11日庚午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這30天時間,請不要食冰鎮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請對身體且行且珍惜!

"

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2019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19初伏時間:2019年7月12日庚辰

2019中伏時間:2019年7月22日庚戌

2019末伏時間:2019年8月11日庚午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這30天時間,請不要食冰鎮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請對身體且行且珍惜!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什麼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裡暑邪會逐漸的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後,這些病會反覆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裡。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養生必須從當下做起。

三伏天治療: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亦即“三伏貼”)。

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溼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在這個時節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菸。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麼?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麵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悅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吃麵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具體到吃什麼,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乾淨、補水養生。

"

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2019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19初伏時間:2019年7月12日庚辰

2019中伏時間:2019年7月22日庚戌

2019末伏時間:2019年8月11日庚午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這30天時間,請不要食冰鎮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請對身體且行且珍惜!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什麼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裡暑邪會逐漸的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後,這些病會反覆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裡。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養生必須從當下做起。

三伏天治療: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亦即“三伏貼”)。

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溼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在這個時節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菸。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麼?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麵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悅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吃麵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具體到吃什麼,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乾淨、補水養生。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三伏飲食——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溼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等。

三伏飲食——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飲食——新鮮乾淨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三伏飲食——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