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虐待兒童、沒有名額、收費太高……尋覓半年後我決定自己辦家庭幼兒園'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7年第50期,原文標題《我為什麼自己辦家庭幼兒園?》,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左潔茹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7年第50期,原文標題《我為什麼自己辦家庭幼兒園?》,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左潔茹

幼兒園虐待兒童、沒有名額、收費太高……尋覓半年後我決定自己辦家庭幼兒園

左潔茹和她的兩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一起開了一所小小的家庭幼兒園(於楚眾 攝)

我是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我的原專業是臨床醫學,婦產科方向。因為專業原因,我曾無數次跟孕產婦講母乳餵養的意義和必要性,所以在我準備當媽媽後,我會不自主地花很長時間,去準備及嘗試很多方法保證我的孩子全母乳餵養。比如我諳熟兒童感知覺的發展對孩子一生的意義,就會花很多時間陪孩子爬、讀書、戶外散步、遠足……在孩子出生的前兩年裡,我沒有遇到太難的養育問題,我和我小孩互相依戀著順利地走過了頭兩年,我的孩子也結實、健康、聰敏。

在孩子2歲生日過後,我開始為他尋找合適的幼兒園。事實上,我家附近就有一所非常好的公立幼兒園。這所幼兒園有非常美的環境設施,即便現在,我也認為這所公立幼兒園淡雅得像藝術館一樣的裝修和陳設,比很多“貴族”幼兒園看上去好太多了。我挺著大肚子的時候,就一趟趟在幼兒園門前走過,幸福地看幼兒園外牆上,一面面的錦旗和國內外專家、領導到園所參觀的留影,想象我的孩子以後在這兒生活的美好畫面。

只是還沒到我為孩子搬小板凳排隊報名的時候,我對這所幼兒園的美夢就幻滅了。

我的一名在這所幼兒園實習的學生(我在幼師學校講授“兒童衛生學”課程)告訴我她所在班級的情況:主班老師會把一個發育遲緩的小孩關在睡眠室,這名老師會因為自己心情不好,把這個小孩關在睡眠室揪這個小孩的頭髮。她跟我邊講邊哭,我提議去告訴園長,可得到的答案是:多次反映,卻只是讓她自己的處境越來越尷尬,而那名孩子的遭遇一點也沒有改變。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看了周圍同事對待孩子們的簡單粗暴,她也忍不住會用同樣“有效”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後來,這位老師轉行去做別的了。

震驚痛心之餘,我是無論如何不會把孩子送進這樣一所幼兒園的。我開始了尋找幼兒園的旅途。我家附近除了一所公立幼兒園外,還有兩所民辦幼兒園。其中一所民辦園,我自始至終就沒能進到園裡。所有的諮詢都是隔著大鐵門完成的,得到的信息有限且讓人沮喪:沒有名額,需要排隊。我放棄了排隊。我的孩子本來就如此弱小,他需要一個能平視他張開懷抱迎接他,而不是冷冰冰俯視他,愛來不來,反正有的是人來的環境。

另外一所民辦園,國際班尚有名額。這是一所以潛能開發為主要教育主張的幼兒園,我在瞭解完課程之後,就不太想把孩子送進去了。我不太想讓他的“潛能”被“開發”。現在的孩子都已經那麼聰明瞭,我更願意他不那麼“聰明”“小人精”。認知神經科學也有關於兒童期要保護兒童全腦思維,過早過度刺激強化某一區域神經元,其他區域神經元則會衰退的研究。人的兒童期,像包在石裡的璞玉,這個時期可以風吹,可以日晒。但不雕不琢不磨,保護好他璞玉的狀態,或許是那麼小的他更願意經歷的事。

我開始擴大找幼兒園的範疇。在收費過萬的“IB”國際幼兒園裡,幾次的親子活動中,從招生老師到上課的老師,沒有人講清楚過什麼是“IB”;在蒙氏幼兒園裡,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不可以用全手觸摸棕色梯的邊和麵,而一定要用兩根手指,我甚至不明白為什麼要屏息凝神地用兩根手指去撫摸一個教具,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玩去搭建難道感受不到這個教具的形態麼?

而真正讓人沮喪的是,有一天看到一條視頻,一位父親在鏡頭前說:“在北京,我連一個有塊草地的幼兒園都找不到。在充斥塑膠味的跑道上,我的女兒想呼吸一口有植物、泥土芳香的空氣都不可能。可這,不是一個生命最低的需求嗎?所以,我離開了北京去了大理……”

但是,我沒有辦法離開北京。在我為孩子上幼兒園尋覓了半年之後,我和兩個朋友湊了孩子們原本要上幼兒園的錢,和我的兩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一起開了一所小小的家庭幼兒園。我所開的這所小小家庭園,後來被很多人喜愛。這裡的孩子健康、幸福,一如他/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那麼聰敏、可愛;從這兒畢業的孩子也順利地進入小學,表現出了更強的適應性和樂觀的精神。可我始終認為:我所開辦的並不是一個高端的、貴族的幼兒園。這個幼兒園滿足的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可以晒太陽、聞花香,可以奔跑、爬樹、玩泥巴,可以畫畫和讀書,有愛他們的、溫暖的、有經驗的專業幼兒教師陪伴他們成長。僅此而已。

可是在我看來簡單的幼兒園,卻得到了家長們真誠的、無私的支持和愛。園裡的每一位家長都非常好,沒有一位家長跟我們說過一句不好聽的話。我們並不總是做得好。辦園快四年,我們的骨幹老師沒有換過,中間經歷她們戀愛、結婚、生子,人手不夠時也手忙腳亂:孩子衣服袖子溼了沒來得及換,誰誰誰的衣服、襪子被誰誰誰帶走了……家長們一如老師們微笑著等孩子們出門前換衣服那樣:看著他們忙亂又熱鬧,卻也只是微笑著耐心等待。等待我們走過一段又一段的時光。

一位已經不在這兒讀書的小朋友的媽媽,總是會成箱成袋地往幼兒園送水果和各種好吃的,除了我,沒有人知道這些東西是誰送的。一位媽媽,總是會往幼兒園送繪本,一本又一本地,“送給幼兒園就有更多孩子讀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內心有時候都會惶恐。我和我的同事們難道不是隻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嗎?難道我們的孩子不應該就這樣在愛中、在大自然中快樂地奔跑著長大,同時能有精神的引領嗎?什麼時候我們對幼兒園的要求降到了:不受虐就行?!

在這所安然居於社區一個小小角落的幼兒園裡,老師的工作也並不如傳說中那麼艱辛和不堪。當然也有富有挑戰的時候,比如在吃中午飯的時候,要去處理小朋友拉在褲子裡的臭粑粑;對於剛入園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老師們午睡時會一抱一兩個小時地抱著睡,因為剛入園的孩子總是會有更多精力消耗,如果不能小睡一會兒,會陷入“過度疲憊”的狀態,進而引起孩子的情緒、身體有一些糟糕的反應。

但是幾乎一整天的時間,我們都在愉悅中度過。清晨,孩子們閃亮著眼睛一頭頭小鹿一樣撲到我們懷裡開始一天的生活:給窗前陽光裡的植物澆澆水,搭搭積木,或者在記錄本上畫一畫今天打算做的事情並告訴老師。然後從熟悉的廚師阿姨手裡接過暖暖的有機營養早餐,孩子和老師會一起做餐前感恩:“感謝天,給我們陽光、雨露和風;感謝土地,給萬物營養;感謝水,滋潤每一個生命……感謝烹煮的人為我們奉上美味,感謝夥伴陪我同進美好一餐……”

早餐過後,老師和孩子們就一起準備外出的東西,一般會帶上水、水果、圖書、放大鏡等,穿上戶外的衣服,去我們樓後面大約2公里長、三四米寬的“祕密花園”(小區綠化帶)開始上課:我們在這兒上過跳水窪課,看螞蟻課,爬樹課,自然數學課,自然藝術課,閱讀課,建構課……如果陽光好,我們就可以在戶外待一個上午,如果是霧霾或者惡劣的天氣,我們就回教室讀書、做瑜伽,大班的孩子會寫毛筆字,小班的孩子會練習水墨畫。

我們和孩子一起認真地生活,在生活中發展鍛鍊我們的肢體、頭腦、情感、意志,在一點點擴大的生活範圍和認知範圍中,建構我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們的生活純淨、溫暖而豐富。

明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這所因他而開辦的幼兒園,因為最近一系列的惡性事件而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檢查,目前,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我也會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她繼續辦下去。即便不能,也覺得曾經有這樣的嘗試和經驗非常有趣。感謝因此相遇的每一個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