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試試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湯治療坐骨神經痛

作者/朱正慶


筆者近兩年來應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十餘例坐骨神經痛患者,收效滿意,介皁角刺治療坐骨神經痛有良效紹如下:

方藥:獨活、杜仲、秦艽、防風、白芍各9克,桑寄生18克,淮牛膝、乾地黃各15克,細辛3克,肉桂2克,茯苓12克,川芎、甘草各6克,人蔘、當歸各12克。水煎服。疼痛劇烈者,加白花蛇、制川烏、地龍、紅花;腰痛明顯者,加川斷、補骨脂;遇陰冷疼痛加劇者,加防己、薏米;體虛者加黃芪。


坐骨神經痛,試試獨活寄生湯


典型病例:高×,男,34歲。1987年5月7日診。一個多月前,患者騎摩托車不慎跌傷,引起右側腰腿痛。經某醫院外科檢查,診為:腰四、五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住院二十餘天,罔效,後轉來我院住院治療,先行骨盆牽引(20公斤),兩週後去除骨盆牽引,右側腰腿痛略有減輕,繼而採用獨活寄生湯治療。服藥八劑後疼痛明顯減輕;在原方的基礎上隨症加減,又服20餘劑後,腰腿痛完全消失,活動自如,隨訪兩年未復發。

【討論】坐骨神經痛屬中醫痺證範疇。《內經》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腰為腎之府”、“肝主筋”。竊以為該病的發生是先有肝腎不足的內在因素,後由腰部外傷及風溼邪侵襲下肢經脈,致使經脈中氣血鬱滯不通所形成。故治宜“扶正祛邪,行氣活血,化瘀通絡。一旦正氣得復,氣血調達,寒溼解除,經絡通暢,自然通而不痛。


獨活寄生湯治驗四則

作者/巴海燕、叢惠芳


獨活寄生湯系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運用此方治驗四則,報告如下。

1慢性風溼性關節炎

杜×,女,46歲,農民。1986年10月9日初診。自述:腰腿關節疼痛已20年。時輕時重、遇冷加重。嚴重時活動受限。舌淡紅,苔白,脈沉弦。經市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為慢性風溼性關節炎。據症分析:發病日久正氣必虛,遇冷加重肢體沉重亦與風寒溼有關。治以扶正祛邪,溫經散寒為法。方擬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秦艽、川芎、桂枝、鹽炒杜仲、牛膝、熟地各15g,桑寄生、太子參、山藥各30g,當歸12g,細辛5g,白芍20g,連服7劑疼痛緩解。

遵上方繼用7劑臨床治癒,令服小活絡丹以鞏固療效。

2坐骨神經痛

王×,男,32歲,幹部。1986年8月11日就診。患者主訴腰腿疼痛2周。因受涼致腰痛,呈進行性加重,並向下肢放射至足背外側。呈持續性鈍痛。活動受限,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緊。檢查右側環跳穴、委中穴、承山穴、崑崙穴壓痛陽性,跟腱反射減弱。經外科會診診斷為坐骨神經痛,中醫辨證為風寒溼痺。治以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緩急止痛。方擬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秦艽、防風、續斷、當歸、蒼朮、乳香各15g,牛膝、川芎、木瓜、延胡索各10g,桑寄生30g,細辛5g。服用10劑,疼痛明顯減輕。繼服上方10劑而愈。


坐骨神經痛,試試獨活寄生湯


3肩關節周圍炎

宋×,女,45歲,工人。1984年10月18日就診。主訴右肩關節陣發性疼痛2周。活動受限,上肢不能外展、上舉,肩胛及肱三頭肌壓痛。舌質紅,苔薄微黃,脈象弦緊。辨證為風寒溼阻滯經絡所致。治以通經散寒,活絡止痛。方擬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羌活、桂枝、當歸、威仙靈各15g,防風12g,白芍10g,細辛5g,桑枝30g。配合按摩加強功能鍛鍊。連服16劑而愈。

4腰肌勞損

吳×,男,36歲,工人。1985年8月20日就診。自述:10年前由於工作不慎,腰部扭傷後,每遇氣候變化及勞累即發腰痛。時輕時重,嚴重時活動受限,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緊。西醫診斷為腰肌勞損。中醫辨證為腎氣虧損,風寒溼侵。治法祛溼止痛,益腎通痺。方擬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秦艽、防風、川芎、白芍、威仙靈、續斷各15,杜仲(鹽炒)、熟地各20g,山藥、桑寄生各25g。7劑,二診疼痛緩解,能夠彎腰活動。上方去防風、川芎,加肉桂10,細辛5g。繼服10劑臨床治癒。

今日專家推薦

坐骨神經痛,試試獨活寄生湯

任德廣,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著名骨傷科專家,師承國醫大師顏正華,30餘年,兼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委員,是中醫撥針治療骨病的提倡與領導者,孟河醫派第四代傳人弟子,師承國醫大師顏正華,有30餘年骨科臨床經驗,發表骨科疾病相關論文十餘篇,擁有多項省部級科研成果,還曾受邀參加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

擅長診治: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勞損、腰椎間盤狹窄、腰椎間盤膨出、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關節炎等骨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於大部分骨傷科疾病的治療都有獨到的見解與治療手法。

如果您有更多相關骨病健康問題,可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諮詢專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