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小吃 賈平凹 魯迅 燒鴨 夜半不留客 2017-04-07
  1. 汪曾祺——鹹鴨蛋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說起作家筆下的美食,出現在腦海裡的就是上學時一篇文章裡寫到的鹹鴨蛋。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鹹鴨蛋,卻看著課文留下了口水。甚至湧起讓母親買幾個鹹鴨蛋來嚐嚐的念頭。後來,終於遲到了鹹鴨蛋,卻發現根本不是心心念唸的味道啊!真的太他媽鹹了!!!我想我可能吃到了假得鹹鴨蛋吧!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原文:

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醃鴨蛋。高郵鹹鴨蛋於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鹹鴨蛋!”上海的賣醃臘的店鋪裡也賣鹹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後,裡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

2.池莉——熱乾麵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作家池莉是武漢人,也是當代文學作家裡面極具特色的一位。她的許多作品中都能夠看到武漢的影子。而熱乾麵作為武漢最著名的美食,自然也未能逃脫她的筆下。別得不多說,我先吃一碗熱乾麵為敬!

原文:

熱乾麵配雞蛋米酒;熱乾麵配清米酒;熱乾麵加一隻面窩配雞蛋米酒;熱乾麵加一根油條再配清米酒;這是武漢人圍繞熱乾麵的種種絕配。不是武漢人吃熱乾麵也輕易吃不出好來,美食也是環肥燕瘦的。武漢人為吃到一口正宗熱乾麵配一碗米酒,可以跑很遠的路。

3.賈平凹——羊肉泡饃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賈平凹是陝西的作家。他的《秦腔》、《廢都》,都是極好的作品。賈平凹也喜歡寫吃、更喜歡寫陝西的美食。羊肉泡饃就是其中之一啦!看著他寫的羊肉泡饃,各位恐怕要忍不住打飛滴來趟陝西了呢!

原文:

骨,羊骨,全羊骨,置清水鍋裡大火燉煮,兩時後起浮沫,撇之遺淨。放舊調料袋提味,下肉塊,換新調料袋加味。以肉板壓實加蓋。後,武火燒溢,嘭嘭作響,再後,文火燉之,人可熄燈入睡。一覺醒來,滿屋醇香,起看肉爛湯濃,其色如奶。此羊肉製法。

十分之九麵粉,十分之一酵面。摻和,攪勻,揉到。做饃胚二兩一個,若[左食右乇][左食右乇]狀,[左食右乇]邊起稜。下鏊烘烤,可悠悠溫酒,酒未熱,則開鏊,取之平放手心,在上騷騷,手心則感應發癢,此饃餅製法。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食客,出錢並非飯來張口,淨手掰饃,碎如蜂[左月右上夭下韭]。一是體驗手工藝之趣,二是會朋友談藝文敘家常拉生意,饃掰如何,大、小、粗、細,足可見食者性情;烹飪師按其饃形,分口湯、幹泡、水圍城、單走諸法烹製,且以饃定湯,以湯調料,武火急煮,適時裝碗。烹飪十年,身在操作室,便知每一進餐人音容相貌,妙絕比柳莊麻衣相師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安五味巷有一翁,高壽七十。二十年前起,每日來餐一次,饃掰碎後等候烹飪,又買三饃掰碎,食過一碗,將掰碎的饃帶回。明日,將碎饃烹飪,又買新饃掰。如此反覆,不曾中斷。臨終,死於掰饃時,家人將碎饃放頭側入棺。

4.梁實秋——北京烤鴨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汪曾祺都寫了,竟然不提專門另外一個“吃貨”——梁實秋先生?

我表示第一個不服!

同學們,掏出你的錢包,來來來,一人一本《雅舍談吃》了啊!讓梁實秋先生告訴你,什麼才叫好吃!什麼才叫會吃!什麼才叫美食!!!看看人家這把北京烤鴨寫得:

原文:

北平燒鴨,除了專門賣鴨的餐館如全聚德之外,是由便宜坊(即醬肘子鋪)發售的。在館子裡亦可吃燒鴨,例如在福全館宴客,就可以叫右邊鄰近的一家便宜坊送了過來。自從宣外的老便宜坊關張以後,要以東城的金魚衚衕口的寶華春為後起之秀,樓下門市,樓上小樓一角最是吃燒鴨的好地方。在家裡,打一個電話,寶華春就會派一個小利巴,用保溫的鉛鐵桶送來一隻才出爐的燒鴨,油淋淋的,燙手熱的。附帶著他還帶來蒸荷葉餅蔥醬之類。他在席旁小桌上當眾片鴨,手藝不錯,講究片得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隨後一盤瘦肉,最後是鴨頭鴨尖,大功告成。主人高興,賞錢兩吊,小利巴歡天喜地稱謝而去。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所謂一鴨三吃,那是廣告噱頭。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有一副鴨架裝。鴨油可以蒸蛋羹,鴨架裝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湯打滷。館子裡的鴨架裝熬白菜,可能是預先煮好的大鍋茶,稀湯寡水,索然寡味。會吃的人要把整個的架裝帶回家裡去煮。這一鍋湯,若是加口蘑(不是冬菇,不是香蕈)打滷,滷上再加一勺炸花椒油,吃打滷麵,其味之美無與倫比。

5.魯迅——茴香豆

魯迅、賈平凹等作家筆下的美食——只看文章就已經在流口水了

最後,壓軸的來了!!!有哪個人敢說他不知道這個作家!!!!本寶寶就問你,茴字有幾種寫法?

孔乙己( )出九文大錢。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當然了,作為一枚正經兒的吃貨,對《孔乙己》中的茴香豆當然是記憶尤深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