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

文/炒米視角

衝上次拿了周海嬰的新書,這題炒米也來吐槽兩句。

炒米寫文章的時候,因為有些史料裡沒有明確的內容,只是提了個“大概率”怎樣怎樣,都會被吐槽。若是這個“大約的確”是本人寫的,一定會被罵出翔。

"

文/炒米視角

衝上次拿了周海嬰的新書,這題炒米也來吐槽兩句。

炒米寫文章的時候,因為有些史料裡沒有明確的內容,只是提了個“大概率”怎樣怎樣,都會被吐槽。若是這個“大約的確”是本人寫的,一定會被罵出翔。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大約”和“的確”放在同一個句子裡,從我們現在的語文課的教給我們的認知,那就是典型的語病,這沒問題。

但是那是近百年前魯迅先生寫的,那個時候,沒有魯迅先生這輩先驅,白話文還不知道在哪裡?我們交流可能還用的是文言文。

那個時代,魯迅先生們寫白話文文章沒有什麼具體語法邏輯作為參考標準,一切都是由他們在創造一種新的書寫文字的方式方法。

所以“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放在現代任何一篇文章中都是有問題的,至少是個病句。但是我們不能拿現在的語法標準去衡量“新文化”時期的文章。

"

文/炒米視角

衝上次拿了周海嬰的新書,這題炒米也來吐槽兩句。

炒米寫文章的時候,因為有些史料裡沒有明確的內容,只是提了個“大概率”怎樣怎樣,都會被吐槽。若是這個“大約的確”是本人寫的,一定會被罵出翔。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大約”和“的確”放在同一個句子裡,從我們現在的語文課的教給我們的認知,那就是典型的語病,這沒問題。

但是那是近百年前魯迅先生寫的,那個時候,沒有魯迅先生這輩先驅,白話文還不知道在哪裡?我們交流可能還用的是文言文。

那個時代,魯迅先生們寫白話文文章沒有什麼具體語法邏輯作為參考標準,一切都是由他們在創造一種新的書寫文字的方式方法。

所以“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放在現代任何一篇文章中都是有問題的,至少是個病句。但是我們不能拿現在的語法標準去衡量“新文化”時期的文章。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但是如果真的說到“批判文學”,魯迅時期的批判文學要遠遠優秀於現在的所謂批判文學。

“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這個“病句”,實際上要表達的是,孔乙己這個虛擬的角色大約死了,但是造就孔乙己這類人的科舉制度的確已經滅亡了。

然而把兩層意思分開闡述,顯然達不到批判文學所要表達的效果。而這個表達方式是現在語文語法中無法逾越的瓶頸。

因為在你還沒有考慮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含義的時候,就已經被當作病句給否決了。

實際上魯迅先生很多文字你甚至覺得很拗口,這些都是當面在白話文探索過程中形成的形象。所以有些問題不必刻板較真,用不同的文化規則和概念去解釋不同的文章內容,得到的肯定是和你現在的邏輯背道而馳的東西。

"

文/炒米視角

衝上次拿了周海嬰的新書,這題炒米也來吐槽兩句。

炒米寫文章的時候,因為有些史料裡沒有明確的內容,只是提了個“大概率”怎樣怎樣,都會被吐槽。若是這個“大約的確”是本人寫的,一定會被罵出翔。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大約”和“的確”放在同一個句子裡,從我們現在的語文課的教給我們的認知,那就是典型的語病,這沒問題。

但是那是近百年前魯迅先生寫的,那個時候,沒有魯迅先生這輩先驅,白話文還不知道在哪裡?我們交流可能還用的是文言文。

那個時代,魯迅先生們寫白話文文章沒有什麼具體語法邏輯作為參考標準,一切都是由他們在創造一種新的書寫文字的方式方法。

所以“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放在現代任何一篇文章中都是有問題的,至少是個病句。但是我們不能拿現在的語法標準去衡量“新文化”時期的文章。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但是如果真的說到“批判文學”,魯迅時期的批判文學要遠遠優秀於現在的所謂批判文學。

“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這個“病句”,實際上要表達的是,孔乙己這個虛擬的角色大約死了,但是造就孔乙己這類人的科舉制度的確已經滅亡了。

然而把兩層意思分開闡述,顯然達不到批判文學所要表達的效果。而這個表達方式是現在語文語法中無法逾越的瓶頸。

因為在你還沒有考慮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含義的時候,就已經被當作病句給否決了。

實際上魯迅先生很多文字你甚至覺得很拗口,這些都是當面在白話文探索過程中形成的形象。所以有些問題不必刻板較真,用不同的文化規則和概念去解釋不同的文章內容,得到的肯定是和你現在的邏輯背道而馳的東西。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所以什麼《記念劉和珍君》,別嘲笑魯迅寫錯字了,因為那會用的真不是“紀念”這詞;所以“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這種叫“情境即視感”的表述,或許真的不是魯迅為了多賺幾毛錢才刻意這麼寫的。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

文/炒米視角

衝上次拿了周海嬰的新書,這題炒米也來吐槽兩句。

炒米寫文章的時候,因為有些史料裡沒有明確的內容,只是提了個“大概率”怎樣怎樣,都會被吐槽。若是這個“大約的確”是本人寫的,一定會被罵出翔。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大約”和“的確”放在同一個句子裡,從我們現在的語文課的教給我們的認知,那就是典型的語病,這沒問題。

但是那是近百年前魯迅先生寫的,那個時候,沒有魯迅先生這輩先驅,白話文還不知道在哪裡?我們交流可能還用的是文言文。

那個時代,魯迅先生們寫白話文文章沒有什麼具體語法邏輯作為參考標準,一切都是由他們在創造一種新的書寫文字的方式方法。

所以“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放在現代任何一篇文章中都是有問題的,至少是個病句。但是我們不能拿現在的語法標準去衡量“新文化”時期的文章。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但是如果真的說到“批判文學”,魯迅時期的批判文學要遠遠優秀於現在的所謂批判文學。

“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這個“病句”,實際上要表達的是,孔乙己這個虛擬的角色大約死了,但是造就孔乙己這類人的科舉制度的確已經滅亡了。

然而把兩層意思分開闡述,顯然達不到批判文學所要表達的效果。而這個表達方式是現在語文語法中無法逾越的瓶頸。

因為在你還沒有考慮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含義的時候,就已經被當作病句給否決了。

實際上魯迅先生很多文字你甚至覺得很拗口,這些都是當面在白話文探索過程中形成的形象。所以有些問題不必刻板較真,用不同的文化規則和概念去解釋不同的文章內容,得到的肯定是和你現在的邏輯背道而馳的東西。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所以什麼《記念劉和珍君》,別嘲笑魯迅寫錯字了,因為那會用的真不是“紀念”這詞;所以“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這種叫“情境即視感”的表述,或許真的不是魯迅為了多賺幾毛錢才刻意這麼寫的。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道“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什麼意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