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歐洲其實也一樣

那殖民地社會呢?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殖民地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歐洲其實也一樣

那殖民地社會呢?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殖民地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它其實就是兩種社會形態都具備,它經濟、政治、文化上其實已經受到殖民者很大控制,但是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這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情況。

比如舉個例子,印度,印度是英國殖民地,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也就是說,理論上,英國女皇是印度國家元首,即使英國人的統治機關裡面也有一些印度人,但這些人名義上是屬於英國女皇的臣子。

但中國不一樣,中國雖然從1840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中國的國家元首一直是本國的皇帝(在後期也可以說是慈禧太后),名義上,中國仍然是一個和英國,法國等列強一樣的政治實體,李鴻章等出國訪問,代表的也是大清的皇帝而不是其它什麼人,名義上和英皇是平等的。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歐洲其實也一樣

那殖民地社會呢?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殖民地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它其實就是兩種社會形態都具備,它經濟、政治、文化上其實已經受到殖民者很大控制,但是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這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情況。

比如舉個例子,印度,印度是英國殖民地,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也就是說,理論上,英國女皇是印度國家元首,即使英國人的統治機關裡面也有一些印度人,但這些人名義上是屬於英國女皇的臣子。

但中國不一樣,中國雖然從1840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中國的國家元首一直是本國的皇帝(在後期也可以說是慈禧太后),名義上,中國仍然是一個和英國,法國等列強一樣的政治實體,李鴻章等出國訪問,代表的也是大清的皇帝而不是其它什麼人,名義上和英皇是平等的。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這個時候的清王朝和之前的歷代王朝顯然不一樣,之前的中國,皇帝可以說是最高權威,經濟也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文化上封建統治者推崇的“儒家思想”是絕對主流,中國境內的經濟,文化,外交等權利,完全是由中國人(朝廷)控制的,當然,這個朝廷的水平不怎麼樣,但也輪不到洋人說三道四。

但是1840年之後,情況變了,雖然名義上還是大清朝廷統治中國,但這個朝廷受外國人影響越來越深,經濟上,之前以家庭為主要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相當一批人開始為西方資本家生產商品,淪為他們經濟體系中的附庸;而在國家主權上,海關,稅務,內河航行,司法,宗教管理等主權也漸漸喪失;文化上,西方殖民者也開始進行滲透。

這就形成一種情況,名義上中國是獨立的國家,但是這個“獨立”並不完全,政府很多權利事實上已經喪失,也就是說,這個朝廷可以認為是殖民者對中國進行統治的“代理工具”,1900年《辛丑條約》後尤其如此,朝廷是有,但是本質上是“洋人的朝廷”;而在經濟上,中國事實上淪為了西方經濟的附庸(當然,由於中國體量過於龐大,所以小農經濟也一直沒有根除,還在頑強抵抗,也就是“封建經濟”還有相當基礎)。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歐洲其實也一樣

那殖民地社會呢?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殖民地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它其實就是兩種社會形態都具備,它經濟、政治、文化上其實已經受到殖民者很大控制,但是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這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情況。

比如舉個例子,印度,印度是英國殖民地,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也就是說,理論上,英國女皇是印度國家元首,即使英國人的統治機關裡面也有一些印度人,但這些人名義上是屬於英國女皇的臣子。

但中國不一樣,中國雖然從1840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中國的國家元首一直是本國的皇帝(在後期也可以說是慈禧太后),名義上,中國仍然是一個和英國,法國等列強一樣的政治實體,李鴻章等出國訪問,代表的也是大清的皇帝而不是其它什麼人,名義上和英皇是平等的。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這個時候的清王朝和之前的歷代王朝顯然不一樣,之前的中國,皇帝可以說是最高權威,經濟也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文化上封建統治者推崇的“儒家思想”是絕對主流,中國境內的經濟,文化,外交等權利,完全是由中國人(朝廷)控制的,當然,這個朝廷的水平不怎麼樣,但也輪不到洋人說三道四。

但是1840年之後,情況變了,雖然名義上還是大清朝廷統治中國,但這個朝廷受外國人影響越來越深,經濟上,之前以家庭為主要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相當一批人開始為西方資本家生產商品,淪為他們經濟體系中的附庸;而在國家主權上,海關,稅務,內河航行,司法,宗教管理等主權也漸漸喪失;文化上,西方殖民者也開始進行滲透。

這就形成一種情況,名義上中國是獨立的國家,但是這個“獨立”並不完全,政府很多權利事實上已經喪失,也就是說,這個朝廷可以認為是殖民者對中國進行統治的“代理工具”,1900年《辛丑條約》後尤其如此,朝廷是有,但是本質上是“洋人的朝廷”;而在經濟上,中國事實上淪為了西方經濟的附庸(當然,由於中國體量過於龐大,所以小農經濟也一直沒有根除,還在頑強抵抗,也就是“封建經濟”還有相當基礎)。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漫畫《扯線木偶》,表明清政府事實上已經是洋人的朝廷

在統治機構上,有一個很典型的情況就是“總理衙門”(全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立,它事實上不是一個正規的政府部門,而更類似軍機處的下屬機構及且是較臨時性的機構,因此它沒有正式的官品和編制。但到了後來卻成了清王朝事實上最重要的行政機構,象徵著清政府很大程度上已經是“為外國人服務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於是,一方面這個國家還和之前一樣,有著體量很大的小農經濟,以此為基礎的舊體制還沒有崩盤;另一方面,殖民者帶來了改變,這個國家很大程度已經被控制。即使是民國建立了,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因為封建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這就是所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歎,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

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我們先要說說啥叫封建社會,漢語語境的“封建社會”,指的是: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結合,大部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地主階級掌握大部分資源,指的是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其實戰國時代就已經基本封建化了)。

很拗口吧,簡單點說,就是農民給地主種田,交稅,然後統治機關(國家政權)是這些地主階級的代理人。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歐洲其實也一樣

那殖民地社會呢?這其實是西方的觀念,如果從本意理解,所謂“殖民”,就是屯墾,移民到新的地方,比如秦朝移民開放兩廣,中國近代開發東北(闖關東),日本開發北海道…但近代西方的殖民地指的不是這種的(或者說不僅僅是這種),他們不是要土地本身,而是希望帶來利益,殖民地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宗主國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對它們進行商品傾銷,並努力在文化上同化。

殖民地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它其實就是兩種社會形態都具備,它經濟、政治、文化上其實已經受到殖民者很大控制,但是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這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情況。

比如舉個例子,印度,印度是英國殖民地,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也就是說,理論上,英國女皇是印度國家元首,即使英國人的統治機關裡面也有一些印度人,但這些人名義上是屬於英國女皇的臣子。

但中國不一樣,中國雖然從1840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中國的國家元首一直是本國的皇帝(在後期也可以說是慈禧太后),名義上,中國仍然是一個和英國,法國等列強一樣的政治實體,李鴻章等出國訪問,代表的也是大清的皇帝而不是其它什麼人,名義上和英皇是平等的。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這個時候的清王朝和之前的歷代王朝顯然不一樣,之前的中國,皇帝可以說是最高權威,經濟也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文化上封建統治者推崇的“儒家思想”是絕對主流,中國境內的經濟,文化,外交等權利,完全是由中國人(朝廷)控制的,當然,這個朝廷的水平不怎麼樣,但也輪不到洋人說三道四。

但是1840年之後,情況變了,雖然名義上還是大清朝廷統治中國,但這個朝廷受外國人影響越來越深,經濟上,之前以家庭為主要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相當一批人開始為西方資本家生產商品,淪為他們經濟體系中的附庸;而在國家主權上,海關,稅務,內河航行,司法,宗教管理等主權也漸漸喪失;文化上,西方殖民者也開始進行滲透。

這就形成一種情況,名義上中國是獨立的國家,但是這個“獨立”並不完全,政府很多權利事實上已經喪失,也就是說,這個朝廷可以認為是殖民者對中國進行統治的“代理工具”,1900年《辛丑條約》後尤其如此,朝廷是有,但是本質上是“洋人的朝廷”;而在經濟上,中國事實上淪為了西方經濟的附庸(當然,由於中國體量過於龐大,所以小農經濟也一直沒有根除,還在頑強抵抗,也就是“封建經濟”還有相當基礎)。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漫畫《扯線木偶》,表明清政府事實上已經是洋人的朝廷

在統治機構上,有一個很典型的情況就是“總理衙門”(全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立,它事實上不是一個正規的政府部門,而更類似軍機處的下屬機構及且是較臨時性的機構,因此它沒有正式的官品和編制。但到了後來卻成了清王朝事實上最重要的行政機構,象徵著清政府很大程度上已經是“為外國人服務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於是,一方面這個國家還和之前一樣,有著體量很大的小農經濟,以此為基礎的舊體制還沒有崩盤;另一方面,殖民者帶來了改變,這個國家很大程度已經被控制。即使是民國建立了,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因為封建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這就是所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後期清廷官員完全不敢得罪洋人

那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還有其它代表嗎?還是有的,典型的就是泰國,20世紀初期,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就剩3個地方有名義的國家主權了,一個是日本,成了列強;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泰國(暹羅),泰國名義上也是獨立的,但1855年開始,英國政府和暹羅簽訂了《英暹通商條約》,整個條約破壞了暹羅傳統的司法獨立、關稅自主和宮廷壟斷對外貿易的情況,之後列強紛紛效仿,所以泰國也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作者:雲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