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汪曾祺家宴

說來揚州是最有資格復原汪曾祺家宴的地方。傳統上,這裡不僅是淮揚菜的中心發源地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史上幾部傳世的經典著作,諸如袁子才的《隨園食單》,李笠翁的《閒情偶寄》等無一不涉及揚州飲食。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研究認為,《紅樓夢》裡許多精緻菜餚,都是淮揚菜系,有一部分菜至今揚州還很風行。許多人誤以為"滿漢全席"源於宮廷,實事並非如此。其最早出自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據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席也。"此中還記有當時的揚州菜餚一百餘款。由此可見,自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始,歷來國宴菜品多以淮揚菜體系為主選,不無道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州飲食界在馮其庸、王世襄、楊仁愷等著名文化學者的推動下,歷經20年時間,研製恢復推出了"紅樓宴",一時風靡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美食界。馮老時有詩讚曰:"天下珍饈屬揚州,三套鴨子燴魚頭。紅樓昨夜開嘉宴,饞煞九州饕餮候。"陳萬慶即是此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紅樓宴"無疑曾是達官貴胄的豪門盛宴,其奢華當不可避免。然汪曾祺家宴,乃普通文人之私廚小饌,定不會搞出什麼大菜,必以尋常家鄉小餚為主打,粗菜細做。這個定位,"揚州宴"的當家人拿捏精準。

"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汪曾祺家宴

說來揚州是最有資格復原汪曾祺家宴的地方。傳統上,這裡不僅是淮揚菜的中心發源地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史上幾部傳世的經典著作,諸如袁子才的《隨園食單》,李笠翁的《閒情偶寄》等無一不涉及揚州飲食。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研究認為,《紅樓夢》裡許多精緻菜餚,都是淮揚菜系,有一部分菜至今揚州還很風行。許多人誤以為"滿漢全席"源於宮廷,實事並非如此。其最早出自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據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席也。"此中還記有當時的揚州菜餚一百餘款。由此可見,自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始,歷來國宴菜品多以淮揚菜體系為主選,不無道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州飲食界在馮其庸、王世襄、楊仁愷等著名文化學者的推動下,歷經20年時間,研製恢復推出了"紅樓宴",一時風靡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美食界。馮老時有詩讚曰:"天下珍饈屬揚州,三套鴨子燴魚頭。紅樓昨夜開嘉宴,饞煞九州饕餮候。"陳萬慶即是此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紅樓宴"無疑曾是達官貴胄的豪門盛宴,其奢華當不可避免。然汪曾祺家宴,乃普通文人之私廚小饌,定不會搞出什麼大菜,必以尋常家鄉小餚為主打,粗菜細做。這個定位,"揚州宴"的當家人拿捏精準。

汪曾祺家宴

家宴的程序頗有儀式感。菜單的題目定為《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家宴》。其中涼菜八味,分別呈現:煮蠶豆、鹹菜小魚、南乳蝦、界首茶幹、小蘿蔔、鹹風鵝、梳衣黃瓜和滷味拼盤。另有一隻精緻果蔬提籃,紅肥綠瘦,畫龍點睛。

此中印象至深者,當屬竹籃盛器中不起眼的鹹菜小魚。魚是高郵湖出產的鯿魚,經滷製風乾,加入黃豆、紹酒同燒後,涼吃。魚肉選取肚襠部位,吃口好,有韌勁,兼有魚凍。糯香、酒香、鮮香交織,食來回味無窮,滿口留芳。主持場面的萬慶兄禁不住連聲叫好,遂又叫添了一份。對於嘴巴天天與各色美食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來說,此舉超乎尋常。

"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汪曾祺家宴

說來揚州是最有資格復原汪曾祺家宴的地方。傳統上,這裡不僅是淮揚菜的中心發源地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史上幾部傳世的經典著作,諸如袁子才的《隨園食單》,李笠翁的《閒情偶寄》等無一不涉及揚州飲食。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研究認為,《紅樓夢》裡許多精緻菜餚,都是淮揚菜系,有一部分菜至今揚州還很風行。許多人誤以為"滿漢全席"源於宮廷,實事並非如此。其最早出自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據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席也。"此中還記有當時的揚州菜餚一百餘款。由此可見,自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始,歷來國宴菜品多以淮揚菜體系為主選,不無道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州飲食界在馮其庸、王世襄、楊仁愷等著名文化學者的推動下,歷經20年時間,研製恢復推出了"紅樓宴",一時風靡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美食界。馮老時有詩讚曰:"天下珍饈屬揚州,三套鴨子燴魚頭。紅樓昨夜開嘉宴,饞煞九州饕餮候。"陳萬慶即是此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紅樓宴"無疑曾是達官貴胄的豪門盛宴,其奢華當不可避免。然汪曾祺家宴,乃普通文人之私廚小饌,定不會搞出什麼大菜,必以尋常家鄉小餚為主打,粗菜細做。這個定位,"揚州宴"的當家人拿捏精準。

汪曾祺家宴

家宴的程序頗有儀式感。菜單的題目定為《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家宴》。其中涼菜八味,分別呈現:煮蠶豆、鹹菜小魚、南乳蝦、界首茶幹、小蘿蔔、鹹風鵝、梳衣黃瓜和滷味拼盤。另有一隻精緻果蔬提籃,紅肥綠瘦,畫龍點睛。

此中印象至深者,當屬竹籃盛器中不起眼的鹹菜小魚。魚是高郵湖出產的鯿魚,經滷製風乾,加入黃豆、紹酒同燒後,涼吃。魚肉選取肚襠部位,吃口好,有韌勁,兼有魚凍。糯香、酒香、鮮香交織,食來回味無窮,滿口留芳。主持場面的萬慶兄禁不住連聲叫好,遂又叫添了一份。對於嘴巴天天與各色美食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來說,此舉超乎尋常。

汪曾祺家宴

界首茶幹是高郵名產,清代曾為乾隆貢品。汪曾祺亦在著作中多有提及。茶幹切成細絲與芫荽同拌,筋道爽口,是絕好的下酒小餚;南乳蝦,用紅腐乳汁兌白酒,醉嗆高郵湖活蝦;選用初春的小紅丁蘿蔔,拍扁後用糖醋汁醃漬,紅彤彤的可愛,脆生生的爽口。餘之滷水揚州老鵝拼盤等,皆如藝術品般裝盤,刀功一絲不苟,各傳鄉味,挑逗味蕾。揚州三把刀中的廚刀,果真非是浪得虛名。

涼菜用來開場熱身,好比是丫環先行亮相報個幕。熱菜才是主角兒,當是閨中群芳出場壓臺。其共推8款:高郵湖胖頭魚湯、傳統淮揚軟兜、蒜香蟹黃粉皮、鹹肉燒冬筍、雞湯煮小慈姑、小土豆燒牛腩、菜薹紅燒肉絲和鹹香腸蒸鱖魚。

高郵湖胖頭魚湯率先打頭陣。雪白似乳的湯中兼有胖鰱魚頭和Q軟大魚圓,火候老道,土腥味盡去,味極鮮。熱炒陸續出爐,此中尤以蒜香蟹黃粉皮和雞湯煮小慈姑兩道,初次嘗試,口留異香。

"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汪曾祺家宴

說來揚州是最有資格復原汪曾祺家宴的地方。傳統上,這裡不僅是淮揚菜的中心發源地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史上幾部傳世的經典著作,諸如袁子才的《隨園食單》,李笠翁的《閒情偶寄》等無一不涉及揚州飲食。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研究認為,《紅樓夢》裡許多精緻菜餚,都是淮揚菜系,有一部分菜至今揚州還很風行。許多人誤以為"滿漢全席"源於宮廷,實事並非如此。其最早出自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據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席也。"此中還記有當時的揚州菜餚一百餘款。由此可見,自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始,歷來國宴菜品多以淮揚菜體系為主選,不無道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州飲食界在馮其庸、王世襄、楊仁愷等著名文化學者的推動下,歷經20年時間,研製恢復推出了"紅樓宴",一時風靡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美食界。馮老時有詩讚曰:"天下珍饈屬揚州,三套鴨子燴魚頭。紅樓昨夜開嘉宴,饞煞九州饕餮候。"陳萬慶即是此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紅樓宴"無疑曾是達官貴胄的豪門盛宴,其奢華當不可避免。然汪曾祺家宴,乃普通文人之私廚小饌,定不會搞出什麼大菜,必以尋常家鄉小餚為主打,粗菜細做。這個定位,"揚州宴"的當家人拿捏精準。

汪曾祺家宴

家宴的程序頗有儀式感。菜單的題目定為《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家宴》。其中涼菜八味,分別呈現:煮蠶豆、鹹菜小魚、南乳蝦、界首茶幹、小蘿蔔、鹹風鵝、梳衣黃瓜和滷味拼盤。另有一隻精緻果蔬提籃,紅肥綠瘦,畫龍點睛。

此中印象至深者,當屬竹籃盛器中不起眼的鹹菜小魚。魚是高郵湖出產的鯿魚,經滷製風乾,加入黃豆、紹酒同燒後,涼吃。魚肉選取肚襠部位,吃口好,有韌勁,兼有魚凍。糯香、酒香、鮮香交織,食來回味無窮,滿口留芳。主持場面的萬慶兄禁不住連聲叫好,遂又叫添了一份。對於嘴巴天天與各色美食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來說,此舉超乎尋常。

汪曾祺家宴

界首茶幹是高郵名產,清代曾為乾隆貢品。汪曾祺亦在著作中多有提及。茶幹切成細絲與芫荽同拌,筋道爽口,是絕好的下酒小餚;南乳蝦,用紅腐乳汁兌白酒,醉嗆高郵湖活蝦;選用初春的小紅丁蘿蔔,拍扁後用糖醋汁醃漬,紅彤彤的可愛,脆生生的爽口。餘之滷水揚州老鵝拼盤等,皆如藝術品般裝盤,刀功一絲不苟,各傳鄉味,挑逗味蕾。揚州三把刀中的廚刀,果真非是浪得虛名。

涼菜用來開場熱身,好比是丫環先行亮相報個幕。熱菜才是主角兒,當是閨中群芳出場壓臺。其共推8款:高郵湖胖頭魚湯、傳統淮揚軟兜、蒜香蟹黃粉皮、鹹肉燒冬筍、雞湯煮小慈姑、小土豆燒牛腩、菜薹紅燒肉絲和鹹香腸蒸鱖魚。

高郵湖胖頭魚湯率先打頭陣。雪白似乳的湯中兼有胖鰱魚頭和Q軟大魚圓,火候老道,土腥味盡去,味極鮮。熱炒陸續出爐,此中尤以蒜香蟹黃粉皮和雞湯煮小慈姑兩道,初次嘗試,口留異香。

汪曾祺家宴

汪曾祺在《故鄉的食物中》,屢次提及家鄉的慈姑,並專門寫有《鹹菜慈姑湯》一文介紹。慈姑也做茨菇。汪曾祺家宴中的慈姑湯正是據此所研推。餐廳一角,碩大的砂鍋中,咕咕咕的冒著熱氣,燉著一隻老母雞。選取吃口更佳的小慈姑,適時於雞湯同煲。小慈姑的苦味散去,兼吸附了雞湯的精華。再敲一隻雞蛋入鍋,快速打成散花。一碗蛋花慈姑雞湯下肚,後頸竟微微沁汗。此時,我記起了汪曾祺的老師沈從文先生對慈姑的評價:"這個好!格比土豆高。"

說實話,原本"蒜香蟹黃粉皮"這道菜我是不想動筷的,我的目光一直盯著桌上那盤活色生香的淮揚軟兜,此種口味和食材才是我的至愛。我不動聲色的已夾了三四筷之多。此是淮揚菜系中最為經典之品,多選取上佳的黃鱔頸背肉,遵傳統之法烹製而成。如果擱在平時,僅此一菜,再配上一碗白米飯,已然是黃金搭檔,無上妙品了。

萬慶兄笑著建議我不妨淺嘗一下。這一試,便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此菜主料取材地產綠豆粉皮,輔料是高郵湖大閘蟹蟹黃和湖蝦仁,佐以大蒜瓣於砂鍋中同燒。粉皮軟爛而保持其形,蟹香、蝦香、蒜香完美浸入粉皮之中,入嘴如食熱涼粉般嫩滑。其味之鮮,無以形容。惟有多食幾匙,以彰其美。

"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汪曾祺家宴

說來揚州是最有資格復原汪曾祺家宴的地方。傳統上,這裡不僅是淮揚菜的中心發源地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史上幾部傳世的經典著作,諸如袁子才的《隨園食單》,李笠翁的《閒情偶寄》等無一不涉及揚州飲食。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研究認為,《紅樓夢》裡許多精緻菜餚,都是淮揚菜系,有一部分菜至今揚州還很風行。許多人誤以為"滿漢全席"源於宮廷,實事並非如此。其最早出自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據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席也。"此中還記有當時的揚州菜餚一百餘款。由此可見,自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始,歷來國宴菜品多以淮揚菜體系為主選,不無道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州飲食界在馮其庸、王世襄、楊仁愷等著名文化學者的推動下,歷經20年時間,研製恢復推出了"紅樓宴",一時風靡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美食界。馮老時有詩讚曰:"天下珍饈屬揚州,三套鴨子燴魚頭。紅樓昨夜開嘉宴,饞煞九州饕餮候。"陳萬慶即是此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紅樓宴"無疑曾是達官貴胄的豪門盛宴,其奢華當不可避免。然汪曾祺家宴,乃普通文人之私廚小饌,定不會搞出什麼大菜,必以尋常家鄉小餚為主打,粗菜細做。這個定位,"揚州宴"的當家人拿捏精準。

汪曾祺家宴

家宴的程序頗有儀式感。菜單的題目定為《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家宴》。其中涼菜八味,分別呈現:煮蠶豆、鹹菜小魚、南乳蝦、界首茶幹、小蘿蔔、鹹風鵝、梳衣黃瓜和滷味拼盤。另有一隻精緻果蔬提籃,紅肥綠瘦,畫龍點睛。

此中印象至深者,當屬竹籃盛器中不起眼的鹹菜小魚。魚是高郵湖出產的鯿魚,經滷製風乾,加入黃豆、紹酒同燒後,涼吃。魚肉選取肚襠部位,吃口好,有韌勁,兼有魚凍。糯香、酒香、鮮香交織,食來回味無窮,滿口留芳。主持場面的萬慶兄禁不住連聲叫好,遂又叫添了一份。對於嘴巴天天與各色美食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來說,此舉超乎尋常。

汪曾祺家宴

界首茶幹是高郵名產,清代曾為乾隆貢品。汪曾祺亦在著作中多有提及。茶幹切成細絲與芫荽同拌,筋道爽口,是絕好的下酒小餚;南乳蝦,用紅腐乳汁兌白酒,醉嗆高郵湖活蝦;選用初春的小紅丁蘿蔔,拍扁後用糖醋汁醃漬,紅彤彤的可愛,脆生生的爽口。餘之滷水揚州老鵝拼盤等,皆如藝術品般裝盤,刀功一絲不苟,各傳鄉味,挑逗味蕾。揚州三把刀中的廚刀,果真非是浪得虛名。

涼菜用來開場熱身,好比是丫環先行亮相報個幕。熱菜才是主角兒,當是閨中群芳出場壓臺。其共推8款:高郵湖胖頭魚湯、傳統淮揚軟兜、蒜香蟹黃粉皮、鹹肉燒冬筍、雞湯煮小慈姑、小土豆燒牛腩、菜薹紅燒肉絲和鹹香腸蒸鱖魚。

高郵湖胖頭魚湯率先打頭陣。雪白似乳的湯中兼有胖鰱魚頭和Q軟大魚圓,火候老道,土腥味盡去,味極鮮。熱炒陸續出爐,此中尤以蒜香蟹黃粉皮和雞湯煮小慈姑兩道,初次嘗試,口留異香。

汪曾祺家宴

汪曾祺在《故鄉的食物中》,屢次提及家鄉的慈姑,並專門寫有《鹹菜慈姑湯》一文介紹。慈姑也做茨菇。汪曾祺家宴中的慈姑湯正是據此所研推。餐廳一角,碩大的砂鍋中,咕咕咕的冒著熱氣,燉著一隻老母雞。選取吃口更佳的小慈姑,適時於雞湯同煲。小慈姑的苦味散去,兼吸附了雞湯的精華。再敲一隻雞蛋入鍋,快速打成散花。一碗蛋花慈姑雞湯下肚,後頸竟微微沁汗。此時,我記起了汪曾祺的老師沈從文先生對慈姑的評價:"這個好!格比土豆高。"

說實話,原本"蒜香蟹黃粉皮"這道菜我是不想動筷的,我的目光一直盯著桌上那盤活色生香的淮揚軟兜,此種口味和食材才是我的至愛。我不動聲色的已夾了三四筷之多。此是淮揚菜系中最為經典之品,多選取上佳的黃鱔頸背肉,遵傳統之法烹製而成。如果擱在平時,僅此一菜,再配上一碗白米飯,已然是黃金搭檔,無上妙品了。

萬慶兄笑著建議我不妨淺嘗一下。這一試,便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此菜主料取材地產綠豆粉皮,輔料是高郵湖大閘蟹蟹黃和湖蝦仁,佐以大蒜瓣於砂鍋中同燒。粉皮軟爛而保持其形,蟹香、蝦香、蒜香完美浸入粉皮之中,入嘴如食熱涼粉般嫩滑。其味之鮮,無以形容。惟有多食幾匙,以彰其美。

汪曾祺家宴

點心是汪曾祺家宴的點晴之筆,名曰"薺菜大湯圓",每碗一隻。選取初春的嫩薺菜入餡,其鮮可鑑。是打耳光也不放手的美食。然此僅供搭搭滋味,絕不譁眾取寵、喧賓奪主。

汪曾祺家宴的高潮,是由"淮左雅廚"陶曉東師傅現場烹製"揚州炒飯"收官。若不在現場觀摩,始不知其製作如此之繁複。配料如下:長粒白米飯、金華火腿、雞丁、高郵湖蝦仁、冬菇、冬筍、海蔘丁、元貝絲、嫩青豆、蔥花、雞蛋、XO醬等,以高郵湖雙黃鴨蛋油炒成。此中的雞蛋完全見不到蛋白蛋黃,精妙的廚藝用蛋黃將每粒大米完全包裹,黃澄澄的賣相極佳,即是俗稱的"金包銀"。口味特別的祕笈,是出鍋前再淋上少許高度白酒。揚州炒飯做為享譽世界的一道美食風景線,以此壓軸,當是美食之都揚州對汪曾祺家宴的一種致敬吧!

"

唐宋詩詞中,揚州是出鏡率極高的城市之一。我識揚州,先由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起始。後又自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中,加深了對這座精巧別緻江南小城的喜愛。此去經年間,亦曾十數次往來於這座"綠揚城郭",探訪淮東美景,尋味舌尖美食。並由此結緣眾多同行友人,詩詞唱和之餘,共同品鑑淮揚經典菜品,每有收穫,樂此不疲。

聞說"揚州宴"餐廳開張不久,即與同為"揚城一味"旗下的"趣園"餐廳,雙雙入選中國黑珍珠餐廳評選的"二鑽"名錄,佔據江蘇省僅有的三席之二,殊為不易。己亥春節,在古色古香、洋溢著濃厚江南文化氣息的"揚州宴"餐廳,意外邂逅了其精心研製推出的"汪曾祺家宴",令我這資深吃貨的"汪粉"驚喜之中,大飽眼欲口福,思來猶有餘香。

汪曾祺的家宴,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好客的主人替我解開了心結。呈奉此宴的主創者、淮揚菜傳承人陳萬慶大師,除是位鐵桿的"汪粉"之外,亦是汪曾褀先生的高郵同鄉,兼與汪老的後人過從甚密。前些日子,《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揚州拍攝美食專題片《風味人間》時,曾由陳萬慶引路,謁拜過高郵汪曾祺故居。復原部分汪曾祺書中所描述過的家鄉小菜,多年來一直是陳萬慶的夙願。

原來如此。

汪曾祺家宴

說來揚州是最有資格復原汪曾祺家宴的地方。傳統上,這裡不僅是淮揚菜的中心發源地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史上幾部傳世的經典著作,諸如袁子才的《隨園食單》,李笠翁的《閒情偶寄》等無一不涉及揚州飲食。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研究認為,《紅樓夢》裡許多精緻菜餚,都是淮揚菜系,有一部分菜至今揚州還很風行。許多人誤以為"滿漢全席"源於宮廷,實事並非如此。其最早出自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據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席也。"此中還記有當時的揚州菜餚一百餘款。由此可見,自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始,歷來國宴菜品多以淮揚菜體系為主選,不無道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州飲食界在馮其庸、王世襄、楊仁愷等著名文化學者的推動下,歷經20年時間,研製恢復推出了"紅樓宴",一時風靡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美食界。馮老時有詩讚曰:"天下珍饈屬揚州,三套鴨子燴魚頭。紅樓昨夜開嘉宴,饞煞九州饕餮候。"陳萬慶即是此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紅樓宴"無疑曾是達官貴胄的豪門盛宴,其奢華當不可避免。然汪曾祺家宴,乃普通文人之私廚小饌,定不會搞出什麼大菜,必以尋常家鄉小餚為主打,粗菜細做。這個定位,"揚州宴"的當家人拿捏精準。

汪曾祺家宴

家宴的程序頗有儀式感。菜單的題目定為《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家宴》。其中涼菜八味,分別呈現:煮蠶豆、鹹菜小魚、南乳蝦、界首茶幹、小蘿蔔、鹹風鵝、梳衣黃瓜和滷味拼盤。另有一隻精緻果蔬提籃,紅肥綠瘦,畫龍點睛。

此中印象至深者,當屬竹籃盛器中不起眼的鹹菜小魚。魚是高郵湖出產的鯿魚,經滷製風乾,加入黃豆、紹酒同燒後,涼吃。魚肉選取肚襠部位,吃口好,有韌勁,兼有魚凍。糯香、酒香、鮮香交織,食來回味無窮,滿口留芳。主持場面的萬慶兄禁不住連聲叫好,遂又叫添了一份。對於嘴巴天天與各色美食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來說,此舉超乎尋常。

汪曾祺家宴

界首茶幹是高郵名產,清代曾為乾隆貢品。汪曾祺亦在著作中多有提及。茶幹切成細絲與芫荽同拌,筋道爽口,是絕好的下酒小餚;南乳蝦,用紅腐乳汁兌白酒,醉嗆高郵湖活蝦;選用初春的小紅丁蘿蔔,拍扁後用糖醋汁醃漬,紅彤彤的可愛,脆生生的爽口。餘之滷水揚州老鵝拼盤等,皆如藝術品般裝盤,刀功一絲不苟,各傳鄉味,挑逗味蕾。揚州三把刀中的廚刀,果真非是浪得虛名。

涼菜用來開場熱身,好比是丫環先行亮相報個幕。熱菜才是主角兒,當是閨中群芳出場壓臺。其共推8款:高郵湖胖頭魚湯、傳統淮揚軟兜、蒜香蟹黃粉皮、鹹肉燒冬筍、雞湯煮小慈姑、小土豆燒牛腩、菜薹紅燒肉絲和鹹香腸蒸鱖魚。

高郵湖胖頭魚湯率先打頭陣。雪白似乳的湯中兼有胖鰱魚頭和Q軟大魚圓,火候老道,土腥味盡去,味極鮮。熱炒陸續出爐,此中尤以蒜香蟹黃粉皮和雞湯煮小慈姑兩道,初次嘗試,口留異香。

汪曾祺家宴

汪曾祺在《故鄉的食物中》,屢次提及家鄉的慈姑,並專門寫有《鹹菜慈姑湯》一文介紹。慈姑也做茨菇。汪曾祺家宴中的慈姑湯正是據此所研推。餐廳一角,碩大的砂鍋中,咕咕咕的冒著熱氣,燉著一隻老母雞。選取吃口更佳的小慈姑,適時於雞湯同煲。小慈姑的苦味散去,兼吸附了雞湯的精華。再敲一隻雞蛋入鍋,快速打成散花。一碗蛋花慈姑雞湯下肚,後頸竟微微沁汗。此時,我記起了汪曾祺的老師沈從文先生對慈姑的評價:"這個好!格比土豆高。"

說實話,原本"蒜香蟹黃粉皮"這道菜我是不想動筷的,我的目光一直盯著桌上那盤活色生香的淮揚軟兜,此種口味和食材才是我的至愛。我不動聲色的已夾了三四筷之多。此是淮揚菜系中最為經典之品,多選取上佳的黃鱔頸背肉,遵傳統之法烹製而成。如果擱在平時,僅此一菜,再配上一碗白米飯,已然是黃金搭檔,無上妙品了。

萬慶兄笑著建議我不妨淺嘗一下。這一試,便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此菜主料取材地產綠豆粉皮,輔料是高郵湖大閘蟹蟹黃和湖蝦仁,佐以大蒜瓣於砂鍋中同燒。粉皮軟爛而保持其形,蟹香、蝦香、蒜香完美浸入粉皮之中,入嘴如食熱涼粉般嫩滑。其味之鮮,無以形容。惟有多食幾匙,以彰其美。

汪曾祺家宴

點心是汪曾祺家宴的點晴之筆,名曰"薺菜大湯圓",每碗一隻。選取初春的嫩薺菜入餡,其鮮可鑑。是打耳光也不放手的美食。然此僅供搭搭滋味,絕不譁眾取寵、喧賓奪主。

汪曾祺家宴的高潮,是由"淮左雅廚"陶曉東師傅現場烹製"揚州炒飯"收官。若不在現場觀摩,始不知其製作如此之繁複。配料如下:長粒白米飯、金華火腿、雞丁、高郵湖蝦仁、冬菇、冬筍、海蔘丁、元貝絲、嫩青豆、蔥花、雞蛋、XO醬等,以高郵湖雙黃鴨蛋油炒成。此中的雞蛋完全見不到蛋白蛋黃,精妙的廚藝用蛋黃將每粒大米完全包裹,黃澄澄的賣相極佳,即是俗稱的"金包銀"。口味特別的祕笈,是出鍋前再淋上少許高度白酒。揚州炒飯做為享譽世界的一道美食風景線,以此壓軸,當是美食之都揚州對汪曾祺家宴的一種致敬吧!

汪曾祺家宴

興盡意闌時,恍惚間,我彷彿看到汪曾祺先生正端著小酒盅,眯著眼晴衝我俏皮的笑問:"怎麼樣,味道還不賴吧?"

"那當然",我心滿意足的應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