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滿,你需要了解的知識在這裡~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5月21日15時59分迎來“小滿”節氣。專家提示說,小滿節氣標誌炎夏開始,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適時補水。

據瞭解,每年陽曆的5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其實還只灌了個“半飽”,還未成熟,故稱“小滿”。此時節,各地農民抓時令忙生產,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意思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花呈現出秀麗景色;喜陰的一些草類開始枯死;麥子快要到收穫的季節。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充滿了夏日風情。“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宋代詩人翁卷在《鄉村四月》中寥寥數筆,如詩如畫的初夏美景躍然紙上。

節氣農事

我國南北地域跨度大,各地的氣候、農業生產、主要農作物品種及其生長狀況有明顯的不同,左河水“江南沃野過插秧,江北麥麩便灌漿。西子湖邊人好客,茶商腳走款絲商。”之句,則道出了小滿時節大江兩岸水稻小麥的生產生長狀況,包括著名茶葉、蠶絲產區的商貿活動。

小麥產區

此時宜抓緊麥田蟲害的防治,預防乾熱風和突如其來的雷雨大風、冰雹的襲擊。南方宜抓緊水稻的追肥、耘禾,抓緊晴天進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這一時期,一定要注意澆好“麥黃水”,抓緊麥田蟲害的防治,以增強麥子的長勢,同時還應採取一些有效的防風措施預防乾熱風和突如其來的雷雨大風的襲擊。

水稻產區

因為“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華南的夏旱嚴重與否,和水稻栽插面積的多少,有直接的關係;而栽插的遲早,又與水稻單產的高低密切相關。華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幹春旱,大雨來臨又較遲,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姍姍而來,最晚甚至可遲至7月。加之常年小滿節氣雨量不多,平均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滿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華南中部夏旱更為嚴重。俗話說:“蓄水如蓄糧”,"保水如保糧"。

為了抗禦乾旱,除了改進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樹造林外,特別需要注意抓好頭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現的連續陰雨天氣,對小春作物收晒的影響。西北高原山地區,這時多已進入雨季,作物生長旺盛,欣欣向榮。但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時,使贛、浙、閩、粵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於20℃,日最低氣溫低於17℃的低溫陰雨天氣,會影響這些地區的早稻稻穗發育和揚花受粉。俗稱"五月寒",又稱為"小滿寒"。

蔬菜農事

繼續加強大棚作物培育管理,注意通風換氣,特別是雨過天晴,及時揭膜,降低棚內溫溼度。同時,注意加強病蟲防治。

做好露地蔬菜瓜果的培育管理,及時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蟲。

果樹農事

柑橘:繼續做好保花保果和病蟲害防治,重點是瘡痂病、樹脂病(黑點病)及紅蜘蛛、蚧(矢尖蚧)類、卷葉蛾等病蟲害。注意排水,防止澇害和水土流失。

楊梅:繼續抓好保果治蟲為中心的管理。適時疏果,克服大小年。疏果標準一般為:每6條結果枝中留3條結果枝,3條疏去,留下的3條結果枝,每枝留2個果實。病蟲防治參照上一節氣。

畜牧農事

養兔專業戶如生產需要,小滿前後還可配一胎,可以保證仔兔安全度夏。要保持兔舍乾燥環境,首先搞好兔舍清潔衛生。

加強夏季牧草種植工作(墨西哥玉米、飼用高粱)與蚊蠅滅除工作,在飼料中應添加驅蟲劑。繼續防止乙腦、細小病毒病的發生,及過敏性皮炎的發生。

節氣氣象

小滿前後的主要天氣特點就是高溫高溼多雨。因此防熱防溼顯得極為重要, 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黴。此外, 小滿前後, 冷暖交匯頻繁, 強對流天氣也時有發生, 要特別警惕暴雨、狂風、雷電等天氣。

一般來說, 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 南方暖溼氣流也強盛的話, 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 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節氣習俗

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傳說“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硯湧旺的意思。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溫、溼度,桑葉的冷、熟、幹、溼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節氣養生

小滿時節,天氣日漸悶熱潮溼,公眾需做好“防熱防溼”準備。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示,夏季天氣悶熱,容易心情煩躁,可提前準備提神醒腦、防暑降溫用品;飲食要講求清爽、清淡、清熱,可多吃絲瓜、冬瓜、蘿蔔、西瓜等蔬菜和水果,少吃海魚、生薑、芥末等生溼燥熱的食品。

來源:新華社 百度百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