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烹飪技巧 日本 火鍋 本草綱目 吃貨的享受 2018-12-13

俗話說:“不食河豚,不知魚味”。提起河豚,很多人都會想起鄰國日本,拼死也吃河豚。但很多人都知道它有毒,可鄰國的日本人是如何處理這個有毒的食材呢?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河豚魚

河豚,外形呆萌,它全身佈滿了各種顏色的斑點,生氣的時候,把乳白色的肚子漲得鼓鼓的,十分有趣。但其血液和內臟都有輕易置人於死地的毒素。

古時中國江南地區,有每年清明前後開始食用河豚的習慣。如今在國內,河豚也被解禁,是可以食用養殖河豚。

《本草綱目》中記載過河豚

河豚是棲息在溫帶及亞熱帶近海低層的魚類,學名是“河魨”,有傳聞稱河豚因捕獲出水時,會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

河豚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事情有兩點,其一是遇到危險或刺激時,全身會充氣膨脹數倍用於自衛,宛若一隻氣球;其二,便是河豚的血液和內臟大多含有毒性極強的毒素。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河豚魚受刺激會膨脹

早在3000年前,中國就曾出現過食用河豚的記載。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時代,長江下游沿岸的人們就品嚐過河豚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一代盛產河豚,河豚魚肝被稱之為“西施肝”,河豚魚精巢被稱之為“西施乳”。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提到,河豚魚名“鈰魚”,吳人說它的血有毒,肝臟吃下去舌頭就發麻,魚子吃下去肚子發脹,眼睛吃下去就看不見東西了。

日本:河豚刺身受歡迎

在鄰國日本,早在平安時期(公元795年至1192年)就有記載有吃河豚的歷史。到了近代,因為經常出現有人食用河豚中毒的情況,政府下令禁止食用河豚,一旦被發現,還要沒收全部財產。

有傳聞稱,日本人吃河豚禁令的打破,是因為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某次,伊藤博文偶然吃到了河豚,發現其味道特別鮮美,於是在山口縣首先解除了吃河豚的禁令。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日本現在仍有河豚魚雕像

現在,隨著養殖技術和烹飪技術的提高,日本各地都開始科學地吃起了河豚,河豚逐漸成為日本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到日本吃河豚魚

在日本烹飪河豚廚師必須經過嚴格培訓並取得國家認可的執業資格證,烹飪河豚的料理師不僅要擁有兩年以上的加工經歷,還要到政府開辦的學校進一步深造,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規程。

日韓兩地如何做河豚魚

1.河豚刺身

河豚做成刺身的方式最為常見。因為河豚的魚肉沒有刺,且肉質優良,非常適合製作刺身。

廚師將處理好的河豚魚肉,精緻地處理片成一片片晶瑩剔透的薄片,每一片不僅不能斷,薄度還要能夠透光。河豚肉軟硬適中,很有韌勁,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異味,魚皮部分會比較彈牙,嚼勁十足。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除了處理魚肉外,河豚的擺盤在日本也是極其重要的。講究的餐館會把河豚魚片擺成仙鶴和菊花等特別的圖案,給顧客營造不一樣的美妙觀感。

2.河豚火鍋

河豚做火鍋,不僅是魚肉和魚皮,連魚骨和一些無毒或去毒的內臟也可使用。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將處理好的魚肉和內臟切成2、3釐米的小塊,和豆腐、蘿蔔和日常蔬菜煮後涮食。

吃完河豚魚火鍋的湯也有妙用,加入海苔、雞蛋和米飯煮成的粥,原湯化原食,同樣很受歡迎。

3.河豚蘿蔔絲湯

這道菜比較常見,可以將河豚的鮮味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傳說中“拼死吃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選取處理好的河豚魚,不需要將魚身切斷,保持魚的原型。

起鍋放入大豆油燒至五成熟,放入河豚魚稍煎,加入適量開水、調料煮20分鐘。

將河豚移入砂鍋,放進白蘿蔔絲,再熟10分鐘,湯變成奶白色即可上桌。

提醒

雖然河豚可以食用,但還是注意河豚的處理,需要專業的有執業資格證的人才可以處理河豚。

所以,對待河豚,仍要小心謹慎。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