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烹飪》雜誌首發:幹鍋醬、幹鍋油調製配方與技術揭祕

製作幹鍋菜,一般都要預製幹鍋醬和幹鍋油,這樣既可以提高出菜的效率,也便於味道的穩定。幹鍋菜的味型變化多端,有孜然香辣味、泡椒味、醬香味、煳辣荔枝味、麻辣味等,可以說無所不包。每種味道,所用的幹鍋醬都不同,這裡說說孜然香辣味醬料的製作方法。

《四川烹飪》雜誌首發:幹鍋醬、幹鍋油調製配方與技術揭祕

幹鍋醬

《四川烹飪》雜誌首發:幹鍋醬、幹鍋油調製配方與技術揭祕

幹鍋菜

炒制幹鍋醬

炒制幹鍋醬,要根據主料特性、成菜特點、製作數量、食俗習慣、季節等多種因素來確定配方。

原料:幹辣椒節6000克郫縣豆瓣18千克幹大紅袍花椒2000克幹青花椒500克薑片600克洋蔥顆500克蒜顆300克蔥顆300克泡子姜1000克泡辣椒1000克野山椒1000克冰糖400克豆豉2200克白酒500毫升熟菜油(或調合油) 40升化豬油2000克化雞油3000克

香料:八角500 克肉桂180 克草果160 克山柰100克丁香75克豆蔻30克砂仁95克白芷65克陳皮65克木香95克肉豆蔻95克羅漢果60克甜當歸75克乾薑95 克良姜75 克山楂45 克甘草80 克小茴香115 克月桂葉95克靈草150克

製法:

1.首先把八角、肉桂分別掰成小塊,草果、砂仁、白芷、陳皮、木香、肉豆蔻、甜當歸、良姜分別切碎,豆蔻、羅漢果分別拍破,並和其他香料(除靈草) 一起裝入盛器。靈草剪成長約0.5釐米的節,裝入另一盛器中。將裝有靈草和其他香料的盛器,分別加入清水,以完全淹沒香料為度,香料洗淨後瀝乾,分別加工成粗粉(比米粒稍微小一點),即成靈草粉和香料粉。

2.鍋置爐具上,注入清水,旺火燒沸後下幹辣椒節推勻,迅速撈出(作為底料的辣椒煮久了,辣味會不夠),立即用清水沖洗至水色清亮,瀝盡水後用絞肉機加工成粗塊,即成餈粑辣椒。乾花椒沖洗瀝乾,入絞肉機絞一下,利於麻味溢出。如沒有絞肉機則瀝乾後保持粒狀。然後把泡子姜沖洗瀝乾,加工成小顆粒。泡辣椒、野山椒沖洗瀝乾,加工成細塊。冰糖敲成蠶豆大小。

3.底料炒制:淨鍋置火上,開中火燒熱後關火,放入熟菜油(或調和油),用旺火或中火(量大用旺火,量小用中火)加熱,待油溫加熱至180~190℃時,慢慢下薑片,以防溢鍋,用中火或小火(量大用中火,量小用小火) 翻炸至薑片表面微微收縮時,放入洋蔥顆、蒜顆推勻,再放入蔥顆推勻,用中火或小火翻炸至鍋內原料水分基本幹、蒜呈淡黃色時關火,濾去料渣待用。

鍋內加化豬油、化雞油,開火加熱至160~170℃,待油煉香時,關火(如果油溫加熱至160~170℃時還沒香味,就要繼續加熱至香味出來後才關火,再等油溫降至160~170℃),舀出適量的油,分別放入盛有郫縣豆瓣和餈粑辣椒的盛器中,並分別攪勻。

淨鍋倒油,油的用量以全部淹沒花椒、且還有一點油為度。以量大用旺火,量小用中火為參考,油溫加熱至230~240℃或190~200℃ (因230~240℃下花椒,麻味濃,但微有澀口;190~200℃下花椒,則麻味稍輕,沒澀味) 時,改用微火下入幹大紅袍花椒和幹青花椒,並快速鏟勻(如用勺就推勻),炸至麻香濃郁時,立即下泡子姜粒,炒至泡子姜香氣濃郁且不幹時,下加工成細塊的泡辣椒和野山椒鏟勻,用旺火或中火炒至香氣濃郁不幹時(如果泡辣椒、野山椒炒至香氣濃郁後油溫高於120℃。應立即關火,慢慢烹入適量白酒,以便降溫;如果野山椒炒至香氣濃郁後油溫不高於120℃就不關火),馬上放入冰糖、餈粑辣椒鏟勻,用旺火炒至油麵沸騰(須保持鍋內三分之二油脂呈沸騰狀),立即改用中小火,炒至辣椒表皮水分基本幹、辣椒色澤深且不發黑、辣香味剛出來時,油溫若高於120℃就須關火,慢慢烹入適量白酒,以利於油溫降至120℃,油溫若低於120℃就不關火。

接著,下郫縣豆瓣和豆豉,再用旺火炒至三分之二油麵沸騰時,改用中小火炒至豆瓣吐油並下香料粉,用旺火或中火炒至三分之二油麵沸騰時,立即改用中小火炒至豆瓣瓣粒表皮緊皮、微收縮時,下靈草粉炒至香氣濃郁,然後烹入白酒一起炒勻,待白酒水分完全蒸發時關火。

待炒好的料不產生熱氣時,放入盛器中,加蓋密封,或涼透後入絞肉機絞碎,入盛器中密封。

至此,幹鍋底料便製成,置放5~6日後方可使用。

煉製幹鍋油

原料:菜油1 升色拉油10 升豆瓣1500 克豆豉150克姜粒1000克蒜粒1500克洋蔥粒1750克小蔥節2500克辣椒麵250克香料粉125克孜然粉150克花椒麵100克白酒100 毫升鹽100 克味精200 克糖100 克醪糟150克

製法:

1.香料粉用白酒、醪糟和勻備用。

2.菜油煉熟,加入色拉油燒熱至240℃時,下洋蔥粒和小蔥節炸黃至微煳時撈出,再放入姜蒜粒炸黃撈出備用。

3.下豆瓣炸約10分鐘出香,再下豆豉炒至酥香,立即關火。然後下用白酒、醪糟和勻的香料粉攪拌約15分鐘,再加辣椒麵、花椒麵、孜然粉、炸黃的姜蒜粒及鹽、味精、糖和勻,靜置,用時取油裝盛器即可。

製作關鍵

1.生菜油須煉成熟菜油後方能使用。

2.應根據幹鍋原料、成菜特點等多種因素選擇幹辣椒品種。需辣味濃郁者可選小米椒、新一代辣椒等。需香辣味濃郁者可用朝天椒、子彈頭辣椒等,也可幾者混用。需青花椒味突出,青花椒的用量可適量加大,幹大紅袍花椒的用量可適量減少或只用青花椒。

3.煮幹辣椒時清水宜多,且須推勻。

4.炒制幹鍋底料時只能用鐵鍋,且鐵鍋應大,須考慮下了油脂和其他原料後油麵與鍋口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若鐵鍋小,可按比例分批次炒制,避免下原料和油脂沸騰後,油脂溢鍋、濺鍋。

5.測量油溫用紅外線測溫儀,油溫為鍋內油脂中心油溫,操作環境溫度低,製作製品的油溫要高;操作環境溫度高,製作製品的油溫要低。

6.炒制時,須用鐵鏟從鍋底、中間、四周不停地均勻鏟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避免粘鍋、煳鍋。

7.下泡姜、泡辣椒、野山椒、薑片、洋蔥顆、蒜顆、蔥顆、豆瓣、辣椒、花椒、香料、白酒等原料入油鍋時,應慢慢下,以防溢鍋。

8.幹鍋底料炒制完成後,必須待底料涼透後方可絞成粗塊,底料有熱氣時水分較多,此時絞碎會使底料的水分增多。

9. 幹鍋底料須置放5~6 日再用,方能香氣濃郁,味濃不燥。

夏紅亮/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