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苜蓿有幾種,以紫苜蓿最常見,我縣人說苜蓿就是指的紫苜蓿,今天就說紫苜蓿。下文簡稱“苜蓿”。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提到苜蓿,那種愛與恨、苦與甜、美味與充飢百感交集。如果說現在苜蓿拌菜。涼菜是美味,那麼曾經的苜蓿窩窩頭作為主食就是苦澀和無奈的回憶了。在饑荒的歲月,能有苜蓿窩窩頭是不錯的家庭了,苜蓿在“千奇百怪”的野菜中算是上品,我想它比起“玉米杆澱粉”,榆樹皮等等要好下口的多;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現在的生活?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以糧為綱”的歲月,生產隊種植有少量的紫花苜蓿,主要是為了養生產隊那幾頭牛。但是每年春天“偷苜蓿”的人此起披伏。膽大的人能吃到苜蓿窩窩頭。膽小的人只能吃其它野菜了。苜蓿和野菜除了充飢,還能滿足和彌補因貧窮而嘗不到新鮮蔬菜的味蕾。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春天“頭茬”苜蓿,手“掐”嫩尖是無疑是最好吃的。可以拌菜、涼拌菜、做窩窩頭、苜蓿面片等等吃法。二茬、三茬的時候就不太好吃了,除了吃不飽的年代,現在幾乎沒有人吃二茬、三茬的苜蓿了。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我縣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種植苜蓿,即使是養牛戶,他們也是用發酵的玉米杆為主要飼料。不過偶然可以看見一塊管理不錯的苜蓿。現在苜蓿多為半野生狀態,也就是以前種植的現在放棄不再管理,野草與苜蓿混生。或為苜蓿子散落在田邊、小塊荒地,由於是多年生草本,非常耐旱,荒地裡的苜蓿生長的也不錯。(苜蓿宿根可以成活20年以上,據說它的根可以深入地下15米,生長2個月時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個月時達180公分(6尺)就是耐旱的原因。)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看葉,苜蓿屬的特點“小葉3”

大家知道苜蓿是優良的牧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過它還可以作為中藥使用。主要有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石的功效。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質、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維生素C、E、K及鐵等多種微量營養素,不僅可用於家畜飼養,也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一、苜蓿:

(一)《中華本草》: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

【性味】苦;平;無毒

【歸經】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清脾胃;清溼熱;利尿;消腫。主尿結石;膀胱結石;水腫;淋症;消渴。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半野生狀態的苜蓿(以前種植的,放棄管理了)

(二)【各家論述】:

1.孟詵:利五臟,洗去脾胃間邪氣,諸惡熱毒。

2.《日華子本草》:去腹藏邪氣,脾胃間熱氣,通小腸。

3.《本草衍義》:利大小腸。

4. 《現代實用中藥》:治尿酸性膀胱結石。

5.《本草綱目》:「釋名」木粟、光風草。「主治」脾胃間邪熱氣、小腸各種熱毒。用根搗汁煎飲,可治沙石淋痛。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苜蓿根

二、苜蓿根:

《中華本草》

【性味】苦;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通淋排石。主熱病煩滿;黃疸;尿路結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

二、【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酒疸,搗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

2.《本草綱目》:搗汁煎飲,治砂石淋痛。

充飢與美味的記憶--紫苜蓿,也是中藥

近年“泌尿繫結石”有增加的趨勢,大家不妨多吃一點苜蓿。增加膳食纖維,“去腹藏邪氣,脾胃間熱氣”。無疑對健康是有益的。

作者聲明:中醫藥的單驗方雖然有很好的臨床的療效,但是也需要“辨證施治”,需要“望聞問切”(需要見面)。如需要使用中藥,請諮詢中醫醫師,謹遵醫囑。本文章不構成用藥建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