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說到蘑菇老白多說一嘴,蘑菇雖都這麼叫,實際上蘑是蘑菇是菇,這是兩種菌菇,蘑多產在北方如白蘑,菇多產在南方如香菇,蘑多長在地下土裡,菇多長在木上。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讚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出自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這詩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說到蘑菇老白多說一嘴,蘑菇雖都這麼叫,實際上蘑是蘑菇是菇,這是兩種菌菇,蘑多產在北方如白蘑,菇多產在南方如香菇,蘑多長在地下土裡,菇多長在木上。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讚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出自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這詩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真菌門、擔子菌綱、口蘑科、口蘑屬。又名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雲盤蘑、銀盤等。子實體傘狀。主要產地:內蒙古: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河北張家口地區,而且口蘑也並非一種,乃是集散地彙集起來的許多蘑菇的統稱。按傳統的叫法,至少還有以下多種:青腿子蘑、香杏、黑蘑、雞腿子、水晶蕈、水銀盤、馬蓮杆、蒙西白蘑等等。銀盤也叫營盤,是口蘑中的最上品。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說到蘑菇老白多說一嘴,蘑菇雖都這麼叫,實際上蘑是蘑菇是菇,這是兩種菌菇,蘑多產在北方如白蘑,菇多產在南方如香菇,蘑多長在地下土裡,菇多長在木上。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讚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出自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這詩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真菌門、擔子菌綱、口蘑科、口蘑屬。又名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雲盤蘑、銀盤等。子實體傘狀。主要產地:內蒙古: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河北張家口地區,而且口蘑也並非一種,乃是集散地彙集起來的許多蘑菇的統稱。按傳統的叫法,至少還有以下多種:青腿子蘑、香杏、黑蘑、雞腿子、水晶蕈、水銀盤、馬蓮杆、蒙西白蘑等等。銀盤也叫營盤,是口蘑中的最上品。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夏秋兩季雨後,尤其在立秋前後大量地產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 檢這種磨菇要順著圈撿,圈有大圈小圈,有時還圈套圈,這是因為蒙古包是圓的,牛羊就拴在蒙古包四周,牧民又有遊牧習俗而產生的。口蘑除了在當地鮮食外,太多是晒乾,晒時分類,所以口蘑有蘑菇大、蘑菇中、蘑菇丁等品種,其中蘑菇丁最珍貴,過去老北京打滷麵的滷,口蘑是至關重要的,講究的人家,非口蘑不打滷,絕不以南方香菇代替。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說到蘑菇老白多說一嘴,蘑菇雖都這麼叫,實際上蘑是蘑菇是菇,這是兩種菌菇,蘑多產在北方如白蘑,菇多產在南方如香菇,蘑多長在地下土裡,菇多長在木上。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讚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出自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這詩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真菌門、擔子菌綱、口蘑科、口蘑屬。又名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雲盤蘑、銀盤等。子實體傘狀。主要產地:內蒙古: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河北張家口地區,而且口蘑也並非一種,乃是集散地彙集起來的許多蘑菇的統稱。按傳統的叫法,至少還有以下多種:青腿子蘑、香杏、黑蘑、雞腿子、水晶蕈、水銀盤、馬蓮杆、蒙西白蘑等等。銀盤也叫營盤,是口蘑中的最上品。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夏秋兩季雨後,尤其在立秋前後大量地產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 檢這種磨菇要順著圈撿,圈有大圈小圈,有時還圈套圈,這是因為蒙古包是圓的,牛羊就拴在蒙古包四周,牧民又有遊牧習俗而產生的。口蘑除了在當地鮮食外,太多是晒乾,晒時分類,所以口蘑有蘑菇大、蘑菇中、蘑菇丁等品種,其中蘑菇丁最珍貴,過去老北京打滷麵的滷,口蘑是至關重要的,講究的人家,非口蘑不打滷,絕不以南方香菇代替。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為什麼?口蘑香唄,給您說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專賣口蘑的商人,帶著上等白蘑,坐輪船從天津港出發南行。一路上蘑香四溢,引得海中魚蝦成群結隊繞船而遊。船老闆擔心魚群圍聚過多,造成翻船事故,遂願出重金在旅客中求得驅趕魚群的良策。 這個商人見此機會既可以宣傳自己的口蘑又可以得到賞金,於是便將口蘑說成是魚群追逐的對象,船老闆於是以高價買下口蘑商所帶的全部口蘑並拋入海中,果然,魚群都追逐隨波漂流的片片口蘑而散去。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說到蘑菇老白多說一嘴,蘑菇雖都這麼叫,實際上蘑是蘑菇是菇,這是兩種菌菇,蘑多產在北方如白蘑,菇多產在南方如香菇,蘑多長在地下土裡,菇多長在木上。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讚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出自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這詩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真菌門、擔子菌綱、口蘑科、口蘑屬。又名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雲盤蘑、銀盤等。子實體傘狀。主要產地:內蒙古: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河北張家口地區,而且口蘑也並非一種,乃是集散地彙集起來的許多蘑菇的統稱。按傳統的叫法,至少還有以下多種:青腿子蘑、香杏、黑蘑、雞腿子、水晶蕈、水銀盤、馬蓮杆、蒙西白蘑等等。銀盤也叫營盤,是口蘑中的最上品。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夏秋兩季雨後,尤其在立秋前後大量地產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 檢這種磨菇要順著圈撿,圈有大圈小圈,有時還圈套圈,這是因為蒙古包是圓的,牛羊就拴在蒙古包四周,牧民又有遊牧習俗而產生的。口蘑除了在當地鮮食外,太多是晒乾,晒時分類,所以口蘑有蘑菇大、蘑菇中、蘑菇丁等品種,其中蘑菇丁最珍貴,過去老北京打滷麵的滷,口蘑是至關重要的,講究的人家,非口蘑不打滷,絕不以南方香菇代替。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為什麼?口蘑香唄,給您說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專賣口蘑的商人,帶著上等白蘑,坐輪船從天津港出發南行。一路上蘑香四溢,引得海中魚蝦成群結隊繞船而遊。船老闆擔心魚群圍聚過多,造成翻船事故,遂願出重金在旅客中求得驅趕魚群的良策。 這個商人見此機會既可以宣傳自己的口蘑又可以得到賞金,於是便將口蘑說成是魚群追逐的對象,船老闆於是以高價買下口蘑商所帶的全部口蘑並拋入海中,果然,魚群都追逐隨波漂流的片片口蘑而散去。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珍貴,鮮食更鮮,名菜燒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將它們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鍋煸炒,加上一些調料和鮮湯,燒開勾芡,淋上雞油即成。此菜色澤銀紅,鮮美爽口,香味濃烈。椐老人講在北京西山有一種大白蘑,這種蘑是可遇不可求,山裡人發展後,就在邊上搭個窩棚看著,怕讓別人給採了去,也怕讓野貓兔子啥的給糟踏了,等到蘑菇長成臉盆大小,蘑菇的傘不能長開的時候最好,長開了就不值錢了,這時採下來送到京城王府大老爺家賣個好價錢,一般人吃不起,貴人吃貴物,說來也怪,現在滿世界兒也找不到這口吃食了。

"

原文:[蘑菇煨雞]:口蘑菇四兩,開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兩炮透,加酒噴。將雞斬塊放鍋內,滾去沫,下甜酒、清醬,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筍、蔥、椒起鍋,不用水,加冰糖三錢。

淸 袁枚《隨園食單》羽族單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隨園食單有道蘑菇煨雞,從原料到製法極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很有北方的生活氣息。此菜是用蘑菇、雞肉煨制而成。蘑菇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不過為什麼這道經典的東北菜,會在隨園食單中出現,這兩菜之間又有什麼淵源和不同呢?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菜。東北四大燉菜之一,2018奧運會那年,“中國菜”正式發佈,“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瀋陽又名“奉天府”,是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一說起源滿清,但不管何時起源,肯定是東北菜,大清順治爺進關,滿人一統天下,東北菜亦隨八旗軍到了北京,東北滿人粗獷悍勇,由於是遊牧民族,吃食飲食善燒烤,東北天氣寒冷還愛吃燉煮,熱熱乎乎又入味又解饞,東北有“三大缸”和“四大燉”,三大缸是醬缸、酸菜缸、鹹菜缸,四大燉是:酸菜燉白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過去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孃家人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新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裡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麼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道的新姑爺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裡又不是那麼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孃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所以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那此菜又是如何端上隨園的餐桌呢,說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隨園菜,有人問隨園菜是那方菜呀?是不是淮楊菜?是不是金陵菜呀?準確的回答: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隨園在江南,在南京,按區域分隨園菜是淮楊菜,金陵菜的一部分。說不是,因為隨園食單是袁枚先生集四十年時間寫的,袁枚不會作菜,但他愛吃會吃懂吃,每吃到好菜記下來,遇到中意的吃食,還派廚師去人家廚房去學習,四十佘年收集了康乾盛世流行的 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當然實際要多,因為有的菜一款就是二個至更多,如海蔘三法,魚翅二法,端州三種肉等,這裡面有杭州、徽州、楊州、蘇州、定州以至京城等地風味菜,也有很多官府名菜,所以隨園菜不是單一區域的菜,而裡集大成的美食。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在袁枚先先生交往中,有許多高官大員是滿人,像兩江總督尹繼善大人,鄂爾泰大人以至京城的福王爺,這些人都是來自白山黑水,雖然官居一品,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有一節,無論是誰,對自己的家鄉味是忘不了的,就像北京人到了紐約,天天菲力牛排,紅酒沙拉吃著,但心中難忘的卻是那一碗炸醬麵,當年我曾去東北葫蘆島司廚,那時我做的是杭州菜,費盡心思做了一桌菜,勁沒少費,什麼西湖醋魚、蝦爆鱔、幹炸響鈴啥的都上了,您猜怎著,最後老闆讓當地廚子做了一鍋亂燉說,那桌菜雖然好吃好看,但吃飽還得這亂燉,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最好吃的菜是家鄉菜。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小雞燉蘑菇好吃,是東北傳統名菜。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璞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袁枚認識的這些大官雖在南方吃香喝辣的,時不時也燒些家鄉菜吃,他們也不拿袁枚當外人。趕上就端上來,袁枚一吃,嘿,味還真捧,於是就記下來收錄在隨園食單,不過在隨園食單的名字不叫小雞燉蘑菇,而叫蘑菇煨雞。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以前咱們聊過,在隨園煨法最多,很多菜製法不同但都叫煨,因為在三百年前人們對技法分的沒有現在那麼祥細,還有一節,就是語言習俗,就如杭州管什麼都叫燒,那怕是煮碗麵都叫燒面,北京什麼都是炒,說請您吃炒菜,只不定吃什麼呢。那小雞燉蘑菇與隨園的蘑菇煨雞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二個菜基本相同,區別在用料上,首先東北一般用豆油,南方做菜一般用菜油,用這二種油,做出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其次小雞燉蘑菇用的裡東北榛蘑,蘑菇煨雞用的是口蘑菇。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說到蘑菇老白多說一嘴,蘑菇雖都這麼叫,實際上蘑是蘑菇是菇,這是兩種菌菇,蘑多產在北方如白蘑,菇多產在南方如香菇,蘑多長在地下土裡,菇多長在木上。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讚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出自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這詩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真菌門、擔子菌綱、口蘑科、口蘑屬。又名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雲盤蘑、銀盤等。子實體傘狀。主要產地:內蒙古: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河北張家口地區,而且口蘑也並非一種,乃是集散地彙集起來的許多蘑菇的統稱。按傳統的叫法,至少還有以下多種:青腿子蘑、香杏、黑蘑、雞腿子、水晶蕈、水銀盤、馬蓮杆、蒙西白蘑等等。銀盤也叫營盤,是口蘑中的最上品。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夏秋兩季雨後,尤其在立秋前後大量地產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 檢這種磨菇要順著圈撿,圈有大圈小圈,有時還圈套圈,這是因為蒙古包是圓的,牛羊就拴在蒙古包四周,牧民又有遊牧習俗而產生的。口蘑除了在當地鮮食外,太多是晒乾,晒時分類,所以口蘑有蘑菇大、蘑菇中、蘑菇丁等品種,其中蘑菇丁最珍貴,過去老北京打滷麵的滷,口蘑是至關重要的,講究的人家,非口蘑不打滷,絕不以南方香菇代替。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為什麼?口蘑香唄,給您說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專賣口蘑的商人,帶著上等白蘑,坐輪船從天津港出發南行。一路上蘑香四溢,引得海中魚蝦成群結隊繞船而遊。船老闆擔心魚群圍聚過多,造成翻船事故,遂願出重金在旅客中求得驅趕魚群的良策。 這個商人見此機會既可以宣傳自己的口蘑又可以得到賞金,於是便將口蘑說成是魚群追逐的對象,船老闆於是以高價買下口蘑商所帶的全部口蘑並拋入海中,果然,魚群都追逐隨波漂流的片片口蘑而散去。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口蘑珍貴,鮮食更鮮,名菜燒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將它們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鍋煸炒,加上一些調料和鮮湯,燒開勾芡,淋上雞油即成。此菜色澤銀紅,鮮美爽口,香味濃烈。椐老人講在北京西山有一種大白蘑,這種蘑是可遇不可求,山裡人發展後,就在邊上搭個窩棚看著,怕讓別人給採了去,也怕讓野貓兔子啥的給糟踏了,等到蘑菇長成臉盆大小,蘑菇的傘不能長開的時候最好,長開了就不值錢了,這時採下來送到京城王府大老爺家賣個好價錢,一般人吃不起,貴人吃貴物,說來也怪,現在滿世界兒也找不到這口吃食了。

蘑菇煨雞隻加酒不用水

下面製做隨園菜蘑菇煨雞,蘑菇煨雞用口蘑而不用榛蘑,一隻雞用口蘑菇四兩,口蘑用熱水泡發,留泡蘑菇原湯,用冷水漂洗,用牙刷細擦,反覆去砂,再用清水漂洗四次,鍋中用菜油二兩燒六七成熱下蘑菇炒,噴黃酒,加泡蘑菇原湯煨至蘑菇味出來侍用。雞剁塊,下鍋中用油炮透,就是炒透變色,下大量甜酒、清醬,注意隨園蘑菇煨雞隻加酒不加水,酒用甜酒即糯米酒,加入剛才煨的蘑菇連湯倒入,燒開改中小煨八分熟時,加筍、冰糖,再煨二分至湯汁濃稠時放香蔥、椒起鍋。此菜蘑菇鮮香、雞肉香嫩、口味濃郁、原汁原味。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絡,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