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是道光想吃片兒湯,內務府馬上投其所好,請旨撥款擴建御膳房。而且訛的還挺狠,開口就是若干萬金,每年還得數千金維持...

捨不得錢卻還是想吃?道光就說去前門“某個店”點個外賣不就成了,而且就四十文還不貴。卻得到了“早已關門”的答覆。結果直到最後,道光這碗片兒湯也沒吃成...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是道光想吃片兒湯,內務府馬上投其所好,請旨撥款擴建御膳房。而且訛的還挺狠,開口就是若干萬金,每年還得數千金維持...

捨不得錢卻還是想吃?道光就說去前門“某個店”點個外賣不就成了,而且就四十文還不貴。卻得到了“早已關門”的答覆。結果直到最後,道光這碗片兒湯也沒吃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放在御膳房,怎麼著也得一百兩一碗

御膳房的雞蛋

內務府(御膳房歸它管)上訛皇帝、下詐群臣,說起來也是個神奇的存在。關於“御膳房雞蛋十兩銀子一個”的故事,想來大家也耳熟能詳。而這也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類。

「乾隆朝,大學士汪文端公由敦一日召見,高宗從容問曰:卿昧爽趨朝,在家曾吃點心否?文端對曰:臣家貧,晨餐不過雞蛋四枚而已。上愕然曰:雞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則四十金矣。朕尚不敢如此縱慾,卿乃自言貧乎?文端不敢質言,則詭詞以對曰:外間所售雞蛋,皆殘破不中上供者,臣故能以賤直得之,每枚不過數文而已。上頷之。」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是道光想吃片兒湯,內務府馬上投其所好,請旨撥款擴建御膳房。而且訛的還挺狠,開口就是若干萬金,每年還得數千金維持...

捨不得錢卻還是想吃?道光就說去前門“某個店”點個外賣不就成了,而且就四十文還不貴。卻得到了“早已關門”的答覆。結果直到最後,道光這碗片兒湯也沒吃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放在御膳房,怎麼著也得一百兩一碗

御膳房的雞蛋

內務府(御膳房歸它管)上訛皇帝、下詐群臣,說起來也是個神奇的存在。關於“御膳房雞蛋十兩銀子一個”的故事,想來大家也耳熟能詳。而這也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類。

「乾隆朝,大學士汪文端公由敦一日召見,高宗從容問曰:卿昧爽趨朝,在家曾吃點心否?文端對曰:臣家貧,晨餐不過雞蛋四枚而已。上愕然曰:雞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則四十金矣。朕尚不敢如此縱慾,卿乃自言貧乎?文端不敢質言,則詭詞以對曰:外間所售雞蛋,皆殘破不中上供者,臣故能以賤直得之,每枚不過數文而已。上頷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汪由敦說自己窮,早飯只吃了四個雞蛋。殊不知在乾隆那裡,雞蛋值十兩銀子一個,四個雞蛋、四十兩銀子,連皇帝自己都捨不得這麼“鋪張”。這樣還敢在皇帝面前哭窮?

最後,汪由敦不得不以雞蛋“殘破”糊弄過去,不然丟官事小,鬧不好連命都賠在這小小的雞蛋上了...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是道光想吃片兒湯,內務府馬上投其所好,請旨撥款擴建御膳房。而且訛的還挺狠,開口就是若干萬金,每年還得數千金維持...

捨不得錢卻還是想吃?道光就說去前門“某個店”點個外賣不就成了,而且就四十文還不貴。卻得到了“早已關門”的答覆。結果直到最後,道光這碗片兒湯也沒吃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放在御膳房,怎麼著也得一百兩一碗

御膳房的雞蛋

內務府(御膳房歸它管)上訛皇帝、下詐群臣,說起來也是個神奇的存在。關於“御膳房雞蛋十兩銀子一個”的故事,想來大家也耳熟能詳。而這也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類。

「乾隆朝,大學士汪文端公由敦一日召見,高宗從容問曰:卿昧爽趨朝,在家曾吃點心否?文端對曰:臣家貧,晨餐不過雞蛋四枚而已。上愕然曰:雞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則四十金矣。朕尚不敢如此縱慾,卿乃自言貧乎?文端不敢質言,則詭詞以對曰:外間所售雞蛋,皆殘破不中上供者,臣故能以賤直得之,每枚不過數文而已。上頷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汪由敦說自己窮,早飯只吃了四個雞蛋。殊不知在乾隆那裡,雞蛋值十兩銀子一個,四個雞蛋、四十兩銀子,連皇帝自己都捨不得這麼“鋪張”。這樣還敢在皇帝面前哭窮?

最後,汪由敦不得不以雞蛋“殘破”糊弄過去,不然丟官事小,鬧不好連命都賠在這小小的雞蛋上了...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如果把皇帝的頭像雕在雞蛋上,也許就值十兩了

同樣因為吃雞蛋而引發皇帝“遐想”的,還有翁同龢。《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德宗嘗問翁叔平相國曰:南方餚饌極佳,師傅何所食?翁以雞蛋對,帝深詫之。蓋御膳若進雞蛋,每枚須銀四兩,不常御也。較之乾隆朝,則廉矣。」

帝師翁同龢吃個雞蛋讓光緒皇帝深感差異,還不得不感嘆一句,御膳用的雞蛋每個四兩,雖然貴可比乾隆朝便宜多了...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是道光想吃片兒湯,內務府馬上投其所好,請旨撥款擴建御膳房。而且訛的還挺狠,開口就是若干萬金,每年還得數千金維持...

捨不得錢卻還是想吃?道光就說去前門“某個店”點個外賣不就成了,而且就四十文還不貴。卻得到了“早已關門”的答覆。結果直到最後,道光這碗片兒湯也沒吃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放在御膳房,怎麼著也得一百兩一碗

御膳房的雞蛋

內務府(御膳房歸它管)上訛皇帝、下詐群臣,說起來也是個神奇的存在。關於“御膳房雞蛋十兩銀子一個”的故事,想來大家也耳熟能詳。而這也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類。

「乾隆朝,大學士汪文端公由敦一日召見,高宗從容問曰:卿昧爽趨朝,在家曾吃點心否?文端對曰:臣家貧,晨餐不過雞蛋四枚而已。上愕然曰:雞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則四十金矣。朕尚不敢如此縱慾,卿乃自言貧乎?文端不敢質言,則詭詞以對曰:外間所售雞蛋,皆殘破不中上供者,臣故能以賤直得之,每枚不過數文而已。上頷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汪由敦說自己窮,早飯只吃了四個雞蛋。殊不知在乾隆那裡,雞蛋值十兩銀子一個,四個雞蛋、四十兩銀子,連皇帝自己都捨不得這麼“鋪張”。這樣還敢在皇帝面前哭窮?

最後,汪由敦不得不以雞蛋“殘破”糊弄過去,不然丟官事小,鬧不好連命都賠在這小小的雞蛋上了...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如果把皇帝的頭像雕在雞蛋上,也許就值十兩了

同樣因為吃雞蛋而引發皇帝“遐想”的,還有翁同龢。《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德宗嘗問翁叔平相國曰:南方餚饌極佳,師傅何所食?翁以雞蛋對,帝深詫之。蓋御膳若進雞蛋,每枚須銀四兩,不常御也。較之乾隆朝,則廉矣。」

帝師翁同龢吃個雞蛋讓光緒皇帝深感差異,還不得不感嘆一句,御膳用的雞蛋每個四兩,雖然貴可比乾隆朝便宜多了...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便宜不少,不知算內務府良心發現,還是他管理有方?

光緒吃草具

還是光緒皇帝,不僅位子上坐的憋屈,就連吃的也很憋屈。畢竟內外大權都掌握在慈溪太后手中,內務府的心思也根本不在他身上...所以每餐食“草具”(粗劣的飯食)。

「德宗受制於孝欽後,雖飲食品,亦不令太監以新鮮者進。一日,覲孝欽,微言所進者為草具,孝欽曰:為人上者亦講求口腹之末耶?奈何獨背祖宗遺訓!言時聲色俱厲,德宗遂默不敢聲。」

結果一次見慈溪時抱怨了幾句,就被訓斥到“逞口腹之慾,違背祖訓”,嚇得光緒不敢出聲...

"

說起歷史上的吃,“官修正史”中的材料自然是最佳研究對象。一些野史軼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清代朝野故事彙編而成的《清稗類鈔》,內容涉及廣泛、編者態度嚴肅,很多資料可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其中一個範例就是壓軸的“飲食類”一節,當中包含了各種菜譜、各方飲食習慣,甚至還對比了中西方飲食的不同。

既然是“包羅萬象”,自然也就少不了“宮廷飲食”以及一些“皇帝和吃的故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一日兩餐”秀優越

先說清代比較著名的康熙皇帝...《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皇帝御膳”後清晰的記載了清聖祖(康熙)一日二餐的習慣,還附帶了一則故事...

康熙晚年,張鵬翮(文端公)偕九卿上奏祈雨。康熙覽後,口出驚人之語:

「“不雨,米價騰貴......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食,奈何其不然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意思就是,漢人一日三餐,晚上還要喝酒(糧食釀酒),消耗太多。而自己(康熙)一天兩頓,當年親征時一天就一頓。

而且連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帶兵也是如此...漢人要如此,原來一天的量就夠兩天,咋就不向自己學習學習呢?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康熙戎裝像(中間端坐者)

康熙這番話,頗有些“何不食肉糜”之風。其實裡外就透著一個字“秀”!(《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連祈雨的功勞也都歸在自己頭上)張鵬翮自然也不敢反駁,只能說“小民不知蓄積,一歲所收,隨便耗盡,習慣使然”。

或許是從張鵬翮那裡收穫了滿足感,康熙繼續自己的“表演”,大秀自己的養生之道...

「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總之,全然忘記了自己吃的與百姓們吃的是不同的...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張鵬翮像

皇帝賞賜要花錢買?

《清稗類鈔》飲食類的末尾處,記載了“八寶豆腐”的做法,康熙與“御膳”的另一個故事就源自這裡...

「以豆腐嫩片切碎,加香蕈屑、藦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肉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燒滾起鍋。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出御膳房費銀一千兩。」

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康熙曾賞賜“八寶豆腐”配方與刑部尚書徐健庵。結果取方時御膳房說這配方不白給,反而訛了徐健庵一千兩。

想想清朝皇帝吃“天價雞蛋”的故事,這一千兩估計還得算友情價。好在這一千兩也確實不白花,多年後終成浙江蕭山名菜“王太守八寶豆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乾隆喜歡吃素?

康熙皇帝頗有“何不食肉糜”之風,他的孫子清高宗乾隆又是另一番風格。《清稗類鈔》飲食類中有兩處關於乾隆“吃素”的記載:

「高宗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嘗微行出京......既而帝及文和、二監赴寒山寺,僧以為中丞之戚也,供膳。帝謂吾等夙喜素餐,第供素饌足矣。」

「高宗南巡,至常州,嘗幸天寧寺,進午膳。主僧以素餚進,食而甘之,乃笑語主僧曰: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

蔬食勝鹿脯、熊掌萬萬?想來可能是乾隆皇帝在宮裡山珍海味吃多了的緣故,畢竟御膳房膽子再大也不敢隨隨便便讓皇帝“吃素”...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為一碗片兒湯忍著

再到乾隆的孫子清宣宗道光,這位以“吝嗇、摳門”著稱的皇帝,也曾為吃的問題犯過愁...《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一日,上思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內務府即奏請設置御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干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上乃曰:毋爾,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盌值四十文耳,可令內監往購之。半日復奏曰:某飯館巳關閉多年矣。上無如何,但太息曰:朕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也。」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大致是道光想吃片兒湯,內務府馬上投其所好,請旨撥款擴建御膳房。而且訛的還挺狠,開口就是若干萬金,每年還得數千金維持...

捨不得錢卻還是想吃?道光就說去前門“某個店”點個外賣不就成了,而且就四十文還不貴。卻得到了“早已關門”的答覆。結果直到最後,道光這碗片兒湯也沒吃成...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放在御膳房,怎麼著也得一百兩一碗

御膳房的雞蛋

內務府(御膳房歸它管)上訛皇帝、下詐群臣,說起來也是個神奇的存在。關於“御膳房雞蛋十兩銀子一個”的故事,想來大家也耳熟能詳。而這也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類。

「乾隆朝,大學士汪文端公由敦一日召見,高宗從容問曰:卿昧爽趨朝,在家曾吃點心否?文端對曰:臣家貧,晨餐不過雞蛋四枚而已。上愕然曰:雞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則四十金矣。朕尚不敢如此縱慾,卿乃自言貧乎?文端不敢質言,則詭詞以對曰:外間所售雞蛋,皆殘破不中上供者,臣故能以賤直得之,每枚不過數文而已。上頷之。」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汪由敦說自己窮,早飯只吃了四個雞蛋。殊不知在乾隆那裡,雞蛋值十兩銀子一個,四個雞蛋、四十兩銀子,連皇帝自己都捨不得這麼“鋪張”。這樣還敢在皇帝面前哭窮?

最後,汪由敦不得不以雞蛋“殘破”糊弄過去,不然丟官事小,鬧不好連命都賠在這小小的雞蛋上了...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如果把皇帝的頭像雕在雞蛋上,也許就值十兩了

同樣因為吃雞蛋而引發皇帝“遐想”的,還有翁同龢。《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德宗嘗問翁叔平相國曰:南方餚饌極佳,師傅何所食?翁以雞蛋對,帝深詫之。蓋御膳若進雞蛋,每枚須銀四兩,不常御也。較之乾隆朝,則廉矣。」

帝師翁同龢吃個雞蛋讓光緒皇帝深感差異,還不得不感嘆一句,御膳用的雞蛋每個四兩,雖然貴可比乾隆朝便宜多了...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便宜不少,不知算內務府良心發現,還是他管理有方?

光緒吃草具

還是光緒皇帝,不僅位子上坐的憋屈,就連吃的也很憋屈。畢竟內外大權都掌握在慈溪太后手中,內務府的心思也根本不在他身上...所以每餐食“草具”(粗劣的飯食)。

「德宗受制於孝欽後,雖飲食品,亦不令太監以新鮮者進。一日,覲孝欽,微言所進者為草具,孝欽曰:為人上者亦講求口腹之末耶?奈何獨背祖宗遺訓!言時聲色俱厲,德宗遂默不敢聲。」

結果一次見慈溪時抱怨了幾句,就被訓斥到“逞口腹之慾,違背祖訓”,嚇得光緒不敢出聲...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部野史彙編,記載了清宮哪些飲食軼事?

《清稗類鈔》飲食類還記載:

「光緒戊戌,德宗被幽瀛臺,每膳雖有饌數十品,離座稍遠者半已臭腐,蓋連日呈進,飾觀而已,無所易也。餘亦乾冷,不可口,故每食不飽。偶欲令御膳房易一品,御膳房必奏明孝欽,孝欽輒以儉德責之,竟不敢言。」

也就是說,光緒被囚在瀛臺甚至連吃都吃不飽,還不敢吱聲。因為但凡換個菜都要跟慈溪報告,然後就招致一通責罵。皇帝當到這份兒上也是沒誰了...

光緒之後再過些年,王朝覆滅了,“御膳”也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