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不吃賈赦的菜,不只是偏心這麼簡單,而是暗藏玄機

賈母不吃賈赦的菜,不只是偏心這麼簡單,而是暗藏玄機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賈赦孝敬給母親兩盤菜,賈母也就看了一眼,就說了:“將那兩樣著人送回去,就說我吃了,以後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來要。”賈母讓人把菜送回去這個舉動可太過分了,不過兩盤菜,吃不吃的,哪裡有必要送回去,賞下人吃也代表收下了。估計賈赦看到自己的心意被退回,這種打臉內心一定不痛快。

一個人的好惡一般是掩飾不住的,地位越高的人越是如此,賈母也一樣,你看寶玉心血來潮派丫鬟給賈母送了一瓶花,把賈母高興的,不但重重的賞丫鬟,還滿世界的顯擺寶玉有孝心,小小一件事搞出來的動靜挺大,為啥呀?自己的寶貝孫子幹啥都順眼唄。

賈赦就不同了,賈母偏心,對這個大兒子怎麼看都覺得不順眼,賈赦的確比較混蛋,可是對於同樣混蛋關係也遠得多的賈珍,賈母稱他“珍哥兒、珍兒”,對於孫子賈璉與混帳女人偷吃,她說“小孩子家,饞嘴貓似的”。都是一派寵溺,對這個大兒子,卻讓讀者感受不到母子親情。這也導致賈赦除了不得不進行的請安和禮節,很少到母親跟前去,影響的邢夫人也一樣,在婆婆跟前很沒有自信,能躲則躲。

賈母不吃賈赦的菜,不只是偏心這麼簡單,而是暗藏玄機

按說都是自己的孩子,父母都是愛的,可是賈赦作為襲承家族爵位的長子,卻沒有居住代表正統的榮國府邸、奉養老母,而是別院另居,這本身就不符合封建禮制和宗族規矩,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局面,讓賈赦和母親如此疏離呢?屏山分析可能性的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賈赦曾經犯過大錯誤。

賈赦可能犯過大錯誤,而且這個錯誤要麼足以讓家族身敗名裂,要麼是忤逆的大罪。而且,賈赦所犯的事還不能張揚,只能在家族內部消化,就是《紅樓夢》裡著名的“胳膊折在袖子裡”,根據原著裡一些奇怪關係的分析,大膽猜測:

賈惜春會不會是賈赦的親生女兒呢?理由有五條:一、賈赦很無恥具備幹違揹人倫之事的人格條件;二、賈府有養小叔子之說;三是賈敬過生日不見惜春,連死後也不見女兒惜春行孝女之儀,這不合封建禮制;四、賈赦的胡鬧導致賈敬的離家。而賈敬的離開對家族的打擊更大;五、醜事太醜導致失去榮國府第一男主人的地位,不配繼承和掌管家族財產。

還有賈赦有無可能忤逆過父母呢?如果是這種情況,尤其是封建大家族,賈赦和父母之間就是有了一道裂痕,很難修復。

賈母不吃賈赦的菜,不只是偏心這麼簡單,而是暗藏玄機

第二種、賈赦不是賈母親生。

榮國府第二代榮國公賈代善是有好幾房姨娘的,而這些姨娘有的也生了兒女,證據就是賈敏還有三個姐姐,這些姐姐也有可能有寧國府的小姐,更大的可能是兩府都有。賈府的爺們兒到了一定的年紀,沒娶親前,屋裡就會放上兩個丫頭,賈代善當然也不例外,這些姨娘生下的兒女比賈母的孩子大完全有可能,如果賈赦是姨娘所生,又是長子,賈母作為嫡妻,生下的嫡子屈居老二,長子繼承爵位,嫡子繼承更為實惠的家產,在長子和嫡子之間找這麼一個平衡,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也解釋了為什麼賈母跟著小兒子,而將長子遷出府外,也算符合情理。

可是小說裡明明寫著賈赦是賈母所生呀,這又怎麼解釋呢?也很好解釋,《紅樓夢》重要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目前一般認為這個原型就是康熙年間的江寧織造府,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將這個嫡庶關係在小說裡很不好體現,只好就這麼彆扭的存在著了。只要不影響小說要表達的主題,比如紅樓人物的年齡也是相當的混亂。這些瑕疵,並不影響讀者對這部小說的熱愛。

賈母不吃賈赦的菜,不只是偏心這麼簡單,而是暗藏玄機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