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昌盛,積累深厚。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古箏,作為我國民族樂器之一,同時也反映這種文化現象的一個側面,它的發展軌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兩千餘年來的發展。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箏就已經在當時的秦國(今陝西省)廣為流行,史稱“秦箏”。以後逐漸東移,紮根鄭、衛、齊、魯(今河南、山東)。南北朝時期傳至高麗(今朝鮮)。唐代東渡日本,元朝時期北展蒙古草原,唐宋以後逐漸南拓,積聚閩浙、粵東地區,形成了今天以地域劃分的多種流派的局面。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一些地區的古箏流派瀕臨湮沒。至上世紀上半葉,有影響的漢族古箏流派只有四大家兩大派,即以河南、山東箏派為代表的北方箏派和以潮州、客家箏派為代表的南方箏派,我們常稱後者為“南派古箏”或“嶺南古箏”。

一個流派的形成,往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這個過程大概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樂種的形成。由人在勞動中產生的樂調,加上外來音樂文化的滲透,融會形成的特有腔調發展至成熟階段的樂調體系時,便定型為樂種。其次,是演繹樂種中不同樂調的樂器在演奏實踐中所形成的演奏風格。所以說,流派具有十分明顯的地域語言、生活習慣、文化風俗的特徵,它不可能自編自創,甚至是由某個人物來下定義的。南派古箏的形成,也是循著這條規律的。

就南派古箏而言,潮州箏依附於潮州音樂這個樂種,客家箏則依附於客家漢調音樂這個樂種。兩個樂種均有其不同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和發展過程,既有共性風格又有個性風格。從地域範圍來說,兩個樂種均生長並紮根於韓江流域,可說是同飲韓江水,生活習慣和風俗觀念有許多相似之處。音樂所反映出來的古樸、典雅、細膩以及品位標準也是共通的,但由於方言的不同,其音樂線條、韻味、演奏程式則有其各自的特點。由於樂種的不同特點,其派生出來的古箏演奏風格也就有所區別。

南派古箏繼承秦箏正統,是秦箏的餘緒。經過千百年的繁衍傳承,終於在粵地紮下根來,形成流派。它積聚了大量的民間樂曲,群眾基礎廣泛深厚,地方風格鮮明,湧現出許多代表人物,具備了確立流派風格的四大支柱。

拿客家漢樂來說,已出版的樂曲就有600餘首,潮州音樂也有七八百首之多。這些樂曲,用箏單獨演奏,就成箏曲。客家箏以“工尺譜”為其記譜形式,用普通話朗讀,有明顯的外來痕跡。調式為硬線、軟線和反線。曲體結構屬六八板的稱為大調,非六八板的稱為串調。演奏程式由慢至塊,音調由繁至簡,逐漸減字,直至結束。潮州箏以“二四譜”為其記譜形式,用潮州方言朗讀,是地道的“本地貨”。自“工尺譜”傳入以後,部分樂曲也沿用“工尺譜”,調式為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輕三重六調和反線調五種,以上諸調的命名,均來自“二四”譜的音名。曲體結構屬六八板的稱大套曲,分二板(慢板)、拷拍、三板三個部分,演奏程式由慢至快,有“曲速三變”之說。節奏多以變奏為主,有單摧、雙摧、雙疊摧、駐六摧等幾十種之多。它與客家漢樂一樣,也可以由若干首曲組合在一起聯奏,稱為“套曲”。

業餘音樂社團在潮、客屬地區均十分普遍,每個鄉村都有其組織,最早出現在清代,以奏樂為主,有時也清唱戲曲。農閒時大家聚在一起娛樂,溝通感情,互通信息,對音樂的普及和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古箏演奏水平也同時獲得很大提高。這種業餘音樂社團,多由富貴人家出資,不分貧富,人人都可參與,能者為師,既會樂又聽樂,悉聽尊便。遇上節日,玩上幾天幾夜都是常事。對於民間曲調,從長者到青年到婦孺,幾乎是無人不曉,脫口哼上幾句都是家常便飯的事。

"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昌盛,積累深厚。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古箏,作為我國民族樂器之一,同時也反映這種文化現象的一個側面,它的發展軌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兩千餘年來的發展。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箏就已經在當時的秦國(今陝西省)廣為流行,史稱“秦箏”。以後逐漸東移,紮根鄭、衛、齊、魯(今河南、山東)。南北朝時期傳至高麗(今朝鮮)。唐代東渡日本,元朝時期北展蒙古草原,唐宋以後逐漸南拓,積聚閩浙、粵東地區,形成了今天以地域劃分的多種流派的局面。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一些地區的古箏流派瀕臨湮沒。至上世紀上半葉,有影響的漢族古箏流派只有四大家兩大派,即以河南、山東箏派為代表的北方箏派和以潮州、客家箏派為代表的南方箏派,我們常稱後者為“南派古箏”或“嶺南古箏”。

一個流派的形成,往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這個過程大概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樂種的形成。由人在勞動中產生的樂調,加上外來音樂文化的滲透,融會形成的特有腔調發展至成熟階段的樂調體系時,便定型為樂種。其次,是演繹樂種中不同樂調的樂器在演奏實踐中所形成的演奏風格。所以說,流派具有十分明顯的地域語言、生活習慣、文化風俗的特徵,它不可能自編自創,甚至是由某個人物來下定義的。南派古箏的形成,也是循著這條規律的。

就南派古箏而言,潮州箏依附於潮州音樂這個樂種,客家箏則依附於客家漢調音樂這個樂種。兩個樂種均有其不同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和發展過程,既有共性風格又有個性風格。從地域範圍來說,兩個樂種均生長並紮根於韓江流域,可說是同飲韓江水,生活習慣和風俗觀念有許多相似之處。音樂所反映出來的古樸、典雅、細膩以及品位標準也是共通的,但由於方言的不同,其音樂線條、韻味、演奏程式則有其各自的特點。由於樂種的不同特點,其派生出來的古箏演奏風格也就有所區別。

南派古箏繼承秦箏正統,是秦箏的餘緒。經過千百年的繁衍傳承,終於在粵地紮下根來,形成流派。它積聚了大量的民間樂曲,群眾基礎廣泛深厚,地方風格鮮明,湧現出許多代表人物,具備了確立流派風格的四大支柱。

拿客家漢樂來說,已出版的樂曲就有600餘首,潮州音樂也有七八百首之多。這些樂曲,用箏單獨演奏,就成箏曲。客家箏以“工尺譜”為其記譜形式,用普通話朗讀,有明顯的外來痕跡。調式為硬線、軟線和反線。曲體結構屬六八板的稱為大調,非六八板的稱為串調。演奏程式由慢至塊,音調由繁至簡,逐漸減字,直至結束。潮州箏以“二四譜”為其記譜形式,用潮州方言朗讀,是地道的“本地貨”。自“工尺譜”傳入以後,部分樂曲也沿用“工尺譜”,調式為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輕三重六調和反線調五種,以上諸調的命名,均來自“二四”譜的音名。曲體結構屬六八板的稱大套曲,分二板(慢板)、拷拍、三板三個部分,演奏程式由慢至快,有“曲速三變”之說。節奏多以變奏為主,有單摧、雙摧、雙疊摧、駐六摧等幾十種之多。它與客家漢樂一樣,也可以由若干首曲組合在一起聯奏,稱為“套曲”。

業餘音樂社團在潮、客屬地區均十分普遍,每個鄉村都有其組織,最早出現在清代,以奏樂為主,有時也清唱戲曲。農閒時大家聚在一起娛樂,溝通感情,互通信息,對音樂的普及和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古箏演奏水平也同時獲得很大提高。這種業餘音樂社團,多由富貴人家出資,不分貧富,人人都可參與,能者為師,既會樂又聽樂,悉聽尊便。遇上節日,玩上幾天幾夜都是常事。對於民間曲調,從長者到青年到婦孺,幾乎是無人不曉,脫口哼上幾句都是家常便飯的事。

古箏門派之!南方箏派漫談

民間音樂的普及,造就了許多有才華的演奏者,他們從各種樂器的演奏中脫穎而出,不僅教授後學、傳宗接代,而且蒐集散失在民間的音樂古譜,整理成曲,影響遐邇,最終成為流派的代表人物。像潮州箏的代表人物就有洪沛臣、李嘉聽、張漢齋、肖韻閣、徐滌生等。客家箏的代表人物就有何育齋、羅仙疇、羅及時、羅九香、饒競雄等。這些民間古箏界泰斗對古箏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均有著歷史性的貢獻。

鮮明的地方風格是古箏流派的靈魂。地方風格包括的內容很多,如記譜法、音調特點、演奏規律與程式、旋法、曲體結構、指法、音色、韻味等,其中數音色和韻味最重要,是靈魂中的靈魂。

相對北方箏派音色剛勁、粗獷而言,南方箏派音色顯得柔和、細膩、含蓄、甜美,讓人像品嚐功夫茶一樣,心境平和、氣息自如,細心探求其間甘、甜、苦、澀的餘香。彈奏這種音色的奧祕,在於指甲觸弦的面積要大,緊貼、平穩,角度先下壓後慢提起,儘量延長指甲貼弦的時間,使手指在做功時增大對琴碼的壓力,傳至面板增大共振幅度。這種彈法與北方箏差別較大。一些北方箏友在彈奏南派箏曲時常忽略這個問題。

“韻”是通過左手在琴碼左側的弦段上作按、顫、揉、滑所發出的餘音的效果。潮州箏有“一聲三韻”之說,即是發一聲後還有三種效果的餘音,人們稱為“做韻”。做韻修養極深,因人而異,深邃而不可測,其藝術魅力也在於此。古箏的滑音本身就是在做韻,有上下二三度滑音,上下回滑等。比如客家箏,有一種滑音4 35,是二度短下滑後上滑小三度,前者為虛,後者為實,其它箏派極少見,給人以委婉纏綿的感受。在顫音方面,客家箏的“一按即顫”或“按顫同步”的效果也尤其突出,其方法是在按弦之前,必須聚氣,隨著按音把氣下沉,凝聚在密度極大的顫音點上,使音色雄渾深沉,這個發音穿透力極強,即使弱彈,其效果也是如此。

以上只是舉幾個做韻的例子,實際上韻味的發揮並不是千篇一律,修養高深的人做起韻來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受地域語言、人文性格、風俗觀念和生活習慣所制約的北方箏派,在藝術風格上與南方箏派就大不相同。性格豪爽的山東人,有少時習武的傳統,演奏古箏大刀闊斧,音樂線條粗獷,音樂鏗鏘有力,重顫音用得極多,滑音一步到位,優柔寡斷的彈奏極其罕見。像耿直的河南人,在粗獷彈奏風格的背景下略顯含蓄,上下三度滑音頗多,滑速稍微緩慢,線條清晰動聽,按、顫、揉、滑變化明顯。豫東南與魯西南在地圖上看,連成一片,只是中間隔著一條省線,就變成不同的省份。此兩地均是音樂之鄉,由於性格、語言的關係,反映在音樂風格上也略有差距,它們的民間音樂資源極其豐富,群眾基礎厚實。像山東鄆城地區就有"書山曲海"之美譽,可見其文化底蘊之深厚。其代表人物眾多,像山東箏派就有樊西雨、黎連俊、張為昭等;河南箏派就有曹東扶、任清芝、王省吾等。

古箏在歷史長河中已走過兩千餘個春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陋到精美,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歷無數滄桑,受歷史洗禮。今天是現代,明天便是傳統,每個時期都鐫刻著時代的烙印。不管是樂器、作品,還是演奏技術,它都是在不斷地進步。所以我們提倡:承先賢之雅韻,開時代之新聲。換句話說,就是繼承傳統,開創未來。發展始終是硬道理。

當今古箏作品大量湧現,新的演奏技法也層出不窮,各種體裁、各種音調琳琅滿目、色彩斑斕。受西方音樂的影響,從作品到技術,有許多已突破傳統的界限,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或進入新的另一境界。湧現出來的新作品、新技術是否能夠繁衍下去,這要經過歷史的檢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隨著交通發達,人們交流頻繁,地域的概念逐漸淡化,生活習慣會逐漸接近,尤其全國推廣普通話,語言的統一使地域方言的差別逐漸縮小,古箏流派的差異將會逐漸減弱。展望未來,古箏流派的特徵將趨向統一,成為中華全民族的古箏大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