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選樹道德典型,弘揚傳統美德,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評選活動。經各地各部門推薦、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評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候選人36名。為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現將候選人名單及簡要事蹟(附後)在廣東文明網和“文明廣東”微信上予以公示,聽取公眾意見。

公示時間為2019年6月24日至6月30日。請廣大群眾以來函來電的形式實事求是地反映入選者的情況和問題。

聯繫人:許琦,電話:020-87185228,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合群三馬路省委大院內省文明辦,郵編:510082,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公示名單

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19年6月24日

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公示名單

一、助人為樂好人(8名)

許應裘 廣州凱源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振芳 深圳市航鵬海洋環保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 靖 深圳市國米米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郭偉健】 生前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大二學生

何秀紅 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竹樓村婦聯原主任

朱保才 惠州市惠東縣鄉村醫生協會石塘杉園梓橫分會原理事長

陳永洪 中山市殯儀館社會工作師兼後勤服務部部長

何永雄 雲浮市雲安區都楊鎮桔坡村民委員會委員、第二黨支部書記

二、見義勇為好人(4名)

賴達怡 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謝王平 河源市龍川縣黃石鎮村民

【李淦倫】 生前為梅州澣博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教練

郭浩傑 中山市粵升土方工程公司運輸車司機

三、誠實守信好人(4名)

蔡結容 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張玉芳 湛江雷州市雷高鎮雷高居委會婦女主任

彭智勇 肇慶市匯福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恆亮 華南師範大學在讀研究生

四、敬業奉獻好人(15名)

【王 磊】 生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

孫永彬 廣州市白雲區京溪街道辦事處禁毒辦負責人

宋耀平 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炭步初級中學老師

張寶蘭 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沈迦南 南海救助局救助飛行隊飛行管理部部長

管延萍 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衛生院醫生

馬學傑 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蔣 耘 廣東省委臺辦交流交往處副處長、韶關樂昌市五山鎮小山村扶貧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

劉 東 河源消防支隊和平消防大隊裝備技師

袁宇靜 河源市源城區殘疾人聯合會股長

黃志平 廣東振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四〇一廠廠長

黃月娥 湛江市麻章區黃外社區委員、婦聯主席

何秋梅 肇慶市德慶縣香山中學教研室副主任

聶桂清 肇慶市德慶縣公安局官圩派出所科員

蔡幸生 民盟揭陽市委會主委,揭陽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五、孝老愛親好人(5名)

何玉英 韶關市翁源縣新江鎮上壩村壩脣組村民

鍾飛娟 河源市龍川縣老隆城鎮居民

歐鐗歡 中山市東昇鎮殘疾人聯合會專職委員

馬越甜 江門臺山市汶村鎮五鄉白沙新村村民

陳華玉 湛江雷州市附城鎮城東村委會東門中村村民

關於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的公示

簡要事蹟

關於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的公示

助人為樂類

1、許應裘,男,1935年5月生,廣州凱源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應裘是廣東豐順人,為回報桑梓,他從1993年起,先後斥資捐建了球山中學堅真教學大樓、堅真科學館、湯坑堅真紀念亭、堅真韓江大橋、堅真大道、潭江堅真紀念亭和堅真詩廊、堅真韓江第一大橋、堅真留隍中心小學等“二十四建”,捐獻數額近10億元。許應裘把捐助的大部分項目命名為“堅真”,是為了感恩革命前輩李堅真大姐生前對他的關懷和教誨。許應裘於2016年成立了“廣東省見真慈善基金會”並宣佈:要將企業利潤扣除稅費和職工福利後的百分之八十捐獻給基金會做慈善。2017年10月,許應裘在廣州組織籌建“華夏女傑李堅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8年,豐順縣扶貧濟困日活動上,許應裘捐資1.5億元。2019年1月7日,豐順縣堅真文體中心項目開工儀式在豐順縣舉行,項目總投資5.5億元為許應裘全額捐資,這是梅州市迄今單筆捐資數額最大項目。

2018年9月,許應裘被評為梅州市“客都好鄉賢”。

2、林振芳,男,1960年10月生,深圳市航鵬海洋環保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振芳是潮州市饒平縣新塘人,在深圳創業有成後,為家鄉為社會慷慨出資。據統計,10多年來,林振芳已累計捐資6000多萬元支持家鄉饒平及社會公益事業。他資助家鄉教育事業,捐資696萬元支持新塘中學和西石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出資2500多萬元興建具備省級幼兒園標準的新塘鎮中心幼兒園,發起成立了新塘林振芳教育促進會和石壁鄉教育理事會,資金分10年實施獎教獎學。他支持家鄉經濟發展建設,捐款350萬元支持新樓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近年來又投資450萬元建設王美自然村水電站,幫助提高新樓村集體經濟收入。他為文化事業貢獻力量,2009年至2011年,捐資150萬元支持建設張競生文化公園,捐資315萬元支持修復潮州牌坊街等文化建築。2008年他成立深圳市韓江文化研究會,截至目前,研究會共捐贈各種扶貧賑災項目50多個,扶貧賑災金額超一億元。

林振芳榮獲首批“南粵新鄉賢”榮譽稱號,2011年、2013年、2014年分別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銅杯、銀盃、銅杯。

3、郭靖,男,1946年4月生,深圳市國米米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郭靖為改善家鄉教育教學環境,從2008年到2018年,捐款1700多萬元,把原先破舊的陸豐市內湖鎮三陂小學,重建成九年一貫制的學校。期間,他還設立三陂村教育基金會,作為學校的“獎教獎學基金”和外鎮教師的生活補助。為捐資建校,2010年郭靖住院治療期間,在自有資金週轉不暢的情況下,他向銀行抵押貸款200萬元用於學校建設;2011年在公司轉變經營方式需要大量資金週轉的情況下,他依然擠出170萬元建了兩棟生活設施完善的教師宿舍樓。除興建學校外,郭靖還曾在1998年長江水災時,捐款20萬元支援災區重建;在2004年捐資57萬元,完成全長2公里多的三陂大道硬底化。2012年,他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建設三坡大橋,為保障大橋的質量,他早出晚歸,日復一日泡在工地上監督施工。

郭靖榮獲2011年廣東省扶貧濟困紅棉杯金獎。

4、【郭偉健】,男,1998年10月生,生前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大二學生。

2019年3月21日,郭偉健在學校操場跑步時,心跳驟停,倒地不起,兩天後被認定腦死亡。經過慎重考慮,郭偉健的父母決定捐出偉健的肝臟、心臟、雙腎和眼角膜,讓偉健以另一種形式繼續留在這世上。藉助郭偉健捐獻的器官,廣州四所醫院裡終末期肝病、腎病、心臟病以及失去光明的6位患者中,4人重獲新生,2人重見光明。郭偉健生前熱心公益,去世前已累計無償獻血1300毫升,還曾去醫院當志願者。

5、何秀紅,女,1953年8月生,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竹樓村婦聯原主任。

何秀紅於1990年創立媽咪愛心互助服務中心,成員由熱愛公益事業及文體事業的婦女群體組成,致力於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失獨家庭、殘疾人士、貧困婦女兒童等。在何秀紅的帶領下,服務中心成員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150多人,每年堅持開展公益愛心活動48次以上,幫扶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600多人。何秀紅關愛鄰里鄉親及身邊的弱勢群體,是大家的知心大姐,在她擔任竹樓村婦女主任時,幫助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矛盾百餘宗,對有生活困難的群眾,經常登門探訪,瞭解他們的難處,幫助其走出困境。1996年,何秀紅的兒子遭遇車禍,1998年丈夫因病去世。在消沉一段時間後,何秀紅決定以社會為家,全身心投入公益,帶領團隊幫助更多身處困境的人。

何秀紅被評為2018年河源市最美志願者;2017年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河源好人”、河源市優秀志願者;2016年河源市三八紅旗手。

6、朱保才,男,1942年7月生,惠州市惠東縣鄉村醫生協會石塘杉園梓橫分會原理事長。

朱保才是惠州市惠東縣安墩鎮梓橫村的一名赤腳醫生,他紮根農村50年,為村民提供常見病和多發病醫療服務,診療過的病人約21萬人次,疑難雜症約800人次。朱保才醫德高尚,體恤疾苦,遇到家庭困難的患者,他通常不收費或少收費;他醫者仁心,就算村民住得再遠,求醫再晚,他總是有求必應,隨叫隨到;他醫術精湛,治癒一例又一例疑難雜症,讓許多慕名而來、瀕臨絕境的病人重燃生活的希望,深受村民好評和上級充分肯定。

朱保才被評為2018年第四季度“惠州好人”。

7、陳永洪,男,1971年1月生,中山市殯儀館社會工作師兼後勤服務部部長。

自1998年來,陳永洪堅持獻血至今已達21年,捐血總次數151次,其中捐獻全血24次,共8400毫升,成分血捐獻高達127次。他把對生命的熱情寄情於無償獻血事業,是中山市無償獻血的模範人物和捐獻成分血志願者招募人。因為長期捐獻血小板,陳永洪的兩個手臂密佈的針孔痕跡隱約可見,有的地方甚至已經起了疤痕。他熱忱公益事業,參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超過3500個小時,還帶動了妻子和身邊朋友加入無償獻血。2015年9月,陳永洪調往中山市殯儀館工作,任職社會工作師,在這特殊行業的社工崗位上,他悉心陪伴喪屬渡過悲傷的時刻,對他們進行哀傷輔導、情感支持,儘量讓他們從最悲痛、最激動的狀態中慢慢恢復過來,得到了群眾高度讚譽。

陳永洪被評為2018年度“中山好人”,第三屆“中山市道德模範”,榮獲“中華骨髓五星級志願者”“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終身榮譽獎”等榮譽。

8、何永雄,男,1971年5月生,雲浮市雲安區都楊鎮桔坡村民委員會委員、第二黨支部書記。

多年來,何永雄把自己的業餘時間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中,他組建了雲浮市紅十字會志願者服務大隊第一隊、社區博愛志願者大隊,牽頭髮動企業家為村學校捐建了6間電子書屋、支持援建了雲安縣思茅坪博愛新村、羅定市古薄塘小學圍牆、云城區楊柳衛生院的門診樓翻修等公益工程;在“百里嘉”、“山竹”颱風等救災行動中,也總是一馬當先帶著救災物資奔赴受災地區。2017年和2018年,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何永雄聯繫社會愛心人士,帶著志願服務團隊深入到雲安區高村鎮白梅、石牛、譚翁、司馬、六馬、清水、大田等村開展公益助學行動,走訪慰問了20多戶困難家庭。

何永雄被評為廣東省 “最美志願者”,雲浮市第二屆道德模範“傑出紳士”,“雲浮好人”。

見義勇為類

9、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一邊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一邊大聲呼喊,以喚醒樓裡的居民趕緊撤離。終於,被吵醒的一名男子抱著一個孩子從二樓屋裡跑了出來。當得知裡面還有人後,賴達怡不顧危險,衝入濃煙中,攙扶已被煙燻得神志不清一名女子和一名6歲男童逃出居民樓。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這不是賴達怡第一次見義勇為,2016年7月30日的夜晚,他駕駛車輛經過廣州新光隧道路段時,路遇一臺私家車起火,而且著火的部位靠近油箱。他協助車主將車內兩名不到5歲的女童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後,及時撲滅明火,避免了車輛爆炸和人員傷亡的嚴重後果。

賴達怡被評為2016年“廣州好人”、“2016年度廣州市見義勇為人員”、“2016年十大廣州榜樣”提名獎、“2016年度廣州市交通行業十大見義勇之星”。

10、謝王平,男,1987年8月生,河源市龍川縣黃石鎮村民。

2019年3月18日晚9時許,謝王平夫婦在東江高進河段的岸邊釣魚時,發現有一輛小車墜入河中。危急時刻謝王平不顧河水冰冷,毫不猶豫地跳入河中,當他奮力遊至車旁時發現車內有一男一女,連忙拍打車窗與對方進行溝通。在確定女方仍有自主意識後,他立即讓女方藉助車內尖銳物體將車窗打破,隨後他將兩名被困人員從車廂內救出,並奮力將他們托出水面,帶至岸邊。此時,謝王平已耗盡體力、精疲力盡,無法把遇險人員救上岸。見此情況,妻子房遠春果斷攔下路過的車輛求救,將謝王平和兩名落水者送至黃石鎮衛生院救治,兩名遇險人員最終脫離危險。

11、【李淦倫】,男,1996年5月生,生前為梅州澣博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教練。

李淦倫是駐港部隊的一名退伍軍人,因爺爺長期住院,父親重病,選擇退伍回家照顧親人。2019年3月12日下午15時許,一名女子在梅州市畲江鎮不慎落入魚塘,正在附近的李淦倫聽到呼救後,迅速趕至事發地點,眼看落水人員逐漸下沉,他奮不顧身跳進水中展開施救。因魚塘水深,淤泥較厚,地形較為複雜,李淦倫雖用盡全身力氣拖行,但落水者奮力掙扎導致兩人再次滑落水塘深處,再也沒有起來。聞訊趕來的鎮、村幹部和周邊群眾迅速組織救援,將二人打撈上岸,但經醫護人員確認已沒有生命體徵。犧牲時,李淦倫年僅23歲。

李淦倫被評為2016年連隊“優秀士兵”、“訓練標兵”榮譽稱號。

12、郭浩傑,男,1992年9月生,中山市粵升土方工程公司運輸車司機。

2018年12月30日上午,溫度只有7攝氏度,郭浩傑開著運輸車經過中山市橫欄鎮躍進路時,發現一輛麵包車落水。河水很快就漫到車頂,而車內的水已經淹及被困人員的腰部,司機卻無法打開車窗和車門,在這危急時刻,郭浩傑毫不猶豫地停下車,直奔出事點,連衣物都來不及脫就直接跳進冰冷的河水。他抓住車窗玻璃的縫隙,使盡全身力氣徒手將玻璃掰碎,最終把被困司機救出。上岸後,郭浩傑不顧手上被玻璃碎片刺傷的傷口,迅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然後穿著溼漉漉的衣褲離開現場。救人視頻被上傳至網絡後,很快得到超過2萬人次的點贊和近千條評論,網友稱讚郭浩傑是見義勇為的救人英雄。這不是郭浩傑第一次見義勇為,2011年的一個晚上,郭浩傑和幾個同事在橫欄鎮三沙村還協助民警抓獲一名飛車搶劫歹徒。

郭浩傑榮獲2018年度“中山好人”榮譽。

誠實守信類

13、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經營位於獨樹崗市場旁的早餐店。這家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為確保質量,蔡結容每天到市場挑選新鮮食材,當天用不完的食材寧願倒掉,也不會留著第二天用。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不但沒有差過一分錢,反而贏得了一大批的“鐵桿顧客”。在蔡結容的帶動下,村民形成了珍惜信譽、重視名聲的習慣。30年過去了,早餐店的主理人也從蔡結容變成兒媳婦,但是自助收銀的方式一直沒有改變。早餐店的鐵桿顧客換了一批又一批,早餐店依然每日爆滿。

蔡結容被評為2018年第四季度“最美佛山人”、2018年度“佛山好人”。

14、張玉芳,女,1964年10月生,湛江雷州市雷高鎮雷高居委會婦女主任。

2003年,雷高鎮大群村青年朱其龍為救張玉芳弟弟的兒子而犧牲,考慮到弟弟家庭貧困,張玉芳主動擔負起照顧朱其龍家屬的重任。張玉芳無微不至照顧好朱其龍家屬,在農忙季節幫助他們耕田插秧,將朱其龍幾個孩子帶到自己家裡,每天為他們燒飯做菜,親自送他們上學、督促他們做作業。朱其龍父親生病住院期間,她整天陪在醫院,還自己掏錢給老人家拿藥做飯。作為居委會婦女主任,張玉芳視群眾為親人,她主動上門化解鄰里和家庭矛盾,義務帶領有需求群眾到醫院看病開藥。多年來,張玉芳和愛人還免費給100多名社會青年傳授理髮技術。

張玉芳榮獲2019年“雷州市最美家庭”。

15、彭智勇,男,1967年10月生,肇慶市匯福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智勇於1997年創辦了第一間走平民路線的超市“金禾2元店”,秉持“童叟無欺,不唯利是圖,不賣假冒偽劣商品,以誠信立市”的經營宗旨,微利多銷,誠信經營,發展成金禾“9+2”百貨連鎖店,旗下有百貨連鎖店41間,平均每家店鋪每日營業額超萬元。彭智勇招收員工的條件:第一要誠實,第二要肯幹,不要求年輕貌美,所以四、五十歲的下崗女工成了他公司的主力軍;他出資開店,賺錢大家分紅,虧了由自己來墊。彭智勇實施了“以工資加乾股分紅”的分配形式,讓員工得到最大實惠,發揮最大潛能。他還要求各連鎖店按期到稅務部門納稅,不能偷稅漏稅;按期發放工人的工資和各項津貼,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薪金。濃厚的企業誠信文化,讓1100多人的工作團隊保持了穩定。多年來,他開展幫扶貧困戶、獻愛敬老院、為貧寒學子撐起一片天等各類的活動100多場次,捐款捐物合計人民幣達200萬元左右。

彭智勇榮獲2018年“第四屆肇慶市道德模範”稱號。

16、張恆亮,男,1993年11月生,華南師範大學在讀研究生。

張恆亮是清遠市清新區太平鎮石桐村人。2008年張恆亮的叔公、父親、爺爺相繼去世,為給家人治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欠下6萬多元債務。那年寒假,年僅15歲的他主動向媽媽問起家裡的具體欠債情況,並一一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之後,他當著媽媽的面給每一個曾向他們伸出援手的親友逐一打電話送上春節祝福並許下諾言:“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好好工作,爭取儘快把債務還清!”自那時起,張恆亮就開始利用週末和節假日外出兼職,從初中到現在,他撿過廢品,貼過塑膠花,也曾做過拓展教官、游泳教練、籃球解說員、網絡廣告演員等。在上大學期間,他還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報名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先後擔任游泳館管理員、學院辦公室助理和學校組織部助理,還被評為了學校的“勤工助學”之星。他非常勤儉,每天堅持在學校食堂吃著3.7元一頓的經濟套餐,但他卻利用獎助學金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幫助一些比他更困難的人。經過多年辛勤努力,他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還幫助家裡償還債務25800元,兌現了當日對親友許下的承諾。

張恆亮2018年10月獲“清遠市時代楷模”稱號。

敬業奉獻類

17、【王磊】,男,1969年4月生,生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

他從醫20餘年,一直致力於結直腸癌、放射性腸炎預防與診治相關研究,他診治的患者大部分是疑難雜症,每年都超過4000名。他醫術精湛、品德高尚,原創了直腸癌擴大左半切除新術式——“天河術式”,有效推動國內結直腸癌預防與診治的技術發展。他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開展相關合作,與結直腸外科專業世界領先的克利夫蘭醫療中心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2018年初他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然而術後不到兩個月,他就重新出現在工作崗位上。一年來,他與時間賽跑,與生命抗爭,在被“控制”得很嚴格的出診時間中,他依然看診了近600位患者,參與上臺手術治療患者近100人。2019年6月23日,王磊因病去世。

王磊曾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2011、201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還曾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嶺南名醫等稱號。

18、孫永彬,男,1973年12月生,廣州市白雲區京溪街道辦事處禁毒辦負責人。

自2001年白雲區成立京溪街道辦事處以來,孫永彬便紮根京溪、服務京溪,先後輪崗城管、文化、社區服務、計劃生育、宣傳、禁毒等多項工作,是堅守京溪街時間最長的基層工作人員,也是街道內輪崗最多的工作人員之一。他總結出“三多”工作法,“話多、點子多、真情多”,熱心服務群眾,成為街坊的百事通。為方便開展工作,他還順手記錄下每一個人的聯繫方式和住址。如今,他的通訊錄裡已攢下超過2700位街坊的電話號碼。孫永彬在工作上勤思考、善總結,2017年調任至禁毒工作崗位後,通過從物流源頭禁毒,社區康復(戒毒)與強制戒毒相結合、建設禁毒教育主題公園等措施,推動京溪街道全民禁毒屢創先進。

孫永彬被評為廣州市落實屬地化源頭打假工作責任制先進個人,2017年度“白雲好人”,2018年度“廣州好人”。

19、宋耀平,男,1963年7月生,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炭步初級中學老師。

5年前,年過半百的宋耀平從廣州回到出生地新疆喀什進行教育扶貧工作,在疏附縣二中援教。宋耀平帶來了廣州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枯燥的化學課有了興趣,動手實驗能力明顯提高。在宋耀平的倡導下,該校化學實驗課的開設率由20%提高到90%以上。他還積極與少數民族老師一起探討授課方法和授課技巧,切實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宋耀平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把漢族、少數民族學生分在一組,讓各族同學在學習活動中相互瞭解、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在第一次援疆期滿後,在當地學校及政府的盛情挽留下,他毅然選擇了延長援疆時間,繼續為新疆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光與熱。

宋耀平被評為2015年“羊城最美教師”,2015年“喀什地區優秀援疆班幹部人才”,2016年“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2018感動廣州的教師”,2018年“花都好人”“感動花都十大好人”,2018年“廣州好人”

20、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2011年4月,張寶蘭被任命為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項目試驗室設在遠離陸地、四面環海、一片荒蕪的牛頭島上。她用4個月時間在牛頭島上建成了與世界最大的沉管預製廠相匹配的試驗室,為大橋沉管預製施工質量管控保駕護航。她直面挑戰、迎難而上,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進行了海量試驗,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並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為港珠澳大橋順利建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港珠澳大橋建設中唯一在一線的教授級女工程師,她“面對家人,我深感愧疚;面對大橋,我倍感自豪”,在荒島上的工地一待就是近7年,沒能在患有高血壓的80多歲老母跟前盡孝,錯過了兒子的高考,無法照顧身體不是很好的丈夫,7年中她只回家過了一個春節。

張寶蘭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

21、沈迦南,男,1982年11月生,南海救助局救助飛行隊飛行管理部部長。

2005年,大學畢業的沈迦南加入到南海救助局,成為救助飛行隊的一員並長期奮戰在海上救助的最前線。他先後駕機出動3200架次,參與各類救助任務260餘起,成功救助320餘名遇險人員。在東部海區“神七”發射海上應急保障、冬季渤海灣大寒潮救助保障任務、“蝴蝶”颱風西沙大救援等重特大救援以及馬航失聯客機搜尋、越南撤僑、海洋石油鑽井平臺等重大任務安全保障工作中表現突出。2017年7月16日,受颱風“塔拉斯”影響,63名遊客被困陽江南鵬島。沈迦南駕駛救助直升機穿過航路上大量烏雲和雨水抵達南鵬島,與救助船舶共同實施海空立體救援,成功將40名遊客運送到安全地點。2018年11月17日,揭陽惠來神泉港外海域“鴻泰16”運砂船遭遇風浪進水沉沒,船上11人落水遇險,沈迦駕駛救助直升機與時間賽跑,趕在天黑前到達出事海域,一舉將11名落水人員全部救起。

沈迦南2018年被交通運輸部救撈局授予“救撈功臣”稱號,2014年、2016年被評為交通運輸部救撈局“救撈標兵”。

22、管延萍,女,1968年4月生,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衛生院醫生。

管延萍是珠海市首批援助雲南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丙中洛鎮的醫生,丙中洛鎮出入全靠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來的羊腸小道,她和同事用揹簍將心電圖機、B超機等醫療器械背進大山,為村民們提供醫療服務。兩年多來,她送醫進山達300多次,丙中洛鎮散落在高山峽谷間中的46個村組,她整整走了4輪,人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揹簍醫生”。在大山裡的行醫路上充滿危險與艱辛,她曾與滑坡的山石擦肩而過,也曾在崎嶇的山路上摔倒被崖石將左臂擦得鮮血直流,還要在雨季忍受腰部病痛的折磨。為了幫助更多大峽谷群眾,她主動將扶貧支醫時間從半年延長至3年。除了起早貪黑地給人看病,她還帶領同事上山下鄉免費給村民健康體檢,對全鎮5143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100%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延萍還針對當地易患的疾病,積累大量素材做研究報告,希望找出規律,為當地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提供決策依據和啟發。管延萍的事蹟被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管延萍榮獲2012年度珠海市香洲區志願服務銅獎。

23、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追隨父輩從事農業,他致力於改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模式,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馬學傑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農忙時節,馬學傑用“無人機”代替人工,每天能為300畝田施肥,效率提高超過6倍。近幾年由於極端天氣頻繁,在早稻收割時常遇到颱風、連續雨天,農戶稻穀無法晾晒,他為周邊農戶提供烘乾服務,還牽頭本地其他種糧大戶為小農戶服務,自己的稻穀卻因無法及時烘乾變質損失300多噸。他敢闖敢試,主動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通過租賃方式承包泰國3000畝田地發展糧食生產,建立“異國糧倉”,力求讓經濟、綠色的糧食惠及國內。

馬學傑2017年被評為“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創業優秀帶頭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2018年榮獲第三季度“汕頭好人”“廣東五四青年獎章”“全國十佳農民”。

24、蔣耘,男,1973年7月生,廣東省委臺辦交流交往處副處長、韶關樂昌市五山鎮小山村扶貧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

蔣耘自2016年4月駐村精準扶貧以來,視貧困村為故鄉,把貧困戶當親人。他牽線搭橋找來社會熱心人士,為貧困戶陳賤忠的女兒解決上大學的學費,為貧困戶周福有解決2個子女的生活費;幫助智力殘疾的貧困戶賴經鬆辦理二代殘疾證納入低保,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難題。蔣耘還積極發動企業團體到村開展愛心捐款達12萬元,協調臺企捐資60萬元用於村小學整治、村道修復硬化和改善人居環境。經三年幫扶,小山村公共設施日益完善,村公共服務水平逐年提高,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3980元提高到2018年1.14萬元。蔣耘主推的“共當美麗田園主人”產業扶貧模式入選2016年廣東省十大扶貧產業案例。此外,蔣耘還積極修復和保護大王山紅軍長征戰壕遺址,配合當地政府實施紅色旅遊開發。

蔣耘被評為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提名,2018年南粵慈善盛典 “年度扶貧貢獻人”,韶關市2018年“最可愛脫貧攻堅人”,2018年第四季度“韶關好人”。

25、劉東,男,1987年3月生,河源消防支隊和平消防大隊裝備技師。

劉東加入消防隊伍13年來,忠實履責,身先士卒,總是主動請纓,衝在救援的第一線,共參與滅火和搶險救援600多次,搶救疏散被困群眾60餘名。他勤學苦練,從一名只有高中文化的“門外漢”成長為河源市消防隊伍的“裝備器材達人”,他先後檢查維修裝備器材500餘件(次),節約維修經費10餘萬元。他善於思考,發明了一套獨特的利於裝車隨行、可以裝載大量器材、能適應各種複雜地形的“摺疊式移動水槍架”,巧解和平縣老城區的滅火難題,並獲得國家專利。他還在滅火頭盔加裝緊急撤離裝置,為戰友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安全的保證。他注重傳幫帶,先後將12名隊友培養成為了中隊得力的駕駛員;他熱心公益,已無償獻血3000毫升,曾獨立承擔一名貧困大學生每年4000元的學費。

劉東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被評為公安部消防局“優秀士官人才獎”三等獎,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廣東省消防總隊優秀共產黨員,河源市“道德模範”,河源市“優秀青年志願者”。

26、袁宇靜,女,1974年7月生,河源市源城區殘疾人聯合會股長。

袁宇靜20年來奮戰在殘疾人工作一線。她的手機是殘疾人家庭的求助熱線,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袁宇靜的身影。多年來,她和殘聯團隊共為4600名白內障患者送上光明,為495名偏癱老人提供功能康復訓練幫助,為423名免費裝配假肢和矯形器,幫助32名聾啞兒童走出了無聲世界,為166名腦癱及智障兒童提供功能康復訓練,為98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功能康復訓練,為56名關鎖精神病人免費解鎖,堅持每月精防日為326名貧困精神病人免費發放藥物,源城區有7000多名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和幫助。全區建立了67個康復站,8個社區康園中心,為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及庇護等服務。袁宇靜還加入了河源好人志願者服務隊,經常利用節假日時間,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到各縣、區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及貧困家庭。

袁宇靜被評為2005年“河源市助殘扶殘先進個人”;2011年“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全省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2013年“河源好人”;2014年“河源市道德模範提名獎”;2018年“廣東省三八紅旗手”。

27、黃志平,男,1959年12月生,廣東振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廣東省四〇一廠廠長。

黃志平自197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與炸藥生產、銷售、推廣使用方面相關的工作,2005年起被聘任為廣東省四○一廠廠長,他帶領企業增產增資,成為年生產許可17000噸乳化炸藥、產值8000多萬元的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他帶領公司開展乳化炸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提前6年完成工信部“十二五”規劃的5人在線操作目標。他重視科研,公司於2008年7月通過國家審核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他的帶領下,廣東省四〇一廠獲得了30項授權專利,廣東振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40項授權專利。黃志平熱心公益事業。近年來,他累計投入500多萬元,發起成立了梅西鎮扶貧濟困獎教獎學基金會。黃志平先後捐資幫助梅西鎮政府、派出所、衛生院以及幸福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併為優秀師生、貧困學子發放獎教獎學金。

黃志平2010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2年獲中國爆破器材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被評為2011年廣東省優秀企業家,2012年中國最具創新力十大領軍人物,2015年廣東省勞動模範,2016年1月,被廣東省人社廳評為教授級火工品高級工程師。

28、黃月娥,女,1968年4月生,湛江市麻章區黃外社區委員、婦聯主席。

黃月娥充分發揮婦女在社區及家庭的獨特作用,聚力黃外鄉村振興發展。她組建婦女互助小組、婦女禁菸監督隊、巾幗志願者服務隊、婦女健身隊、婦女保潔隊、姐妹調解隊6支婦女主題隊伍,充分發揮婦女獨特優勢,在管理村容村貌、豐富社區文體生活、維繫社區和諧穩定均發揮重要的作用。她帶領婦女禁菸監督隊開展“無煙社區”創建活動,以“一旦發現抽菸,罰義務掃街一週”的公開亮相處罰方式,積極勸導村民戒菸戒毒;她帶領巾幗志願服務隊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實行每日輪值制度,為村中60歲以上無勞力的老人提供每日三餐、健康護理等服務,解決了外出務工的青年們後顧之憂。她帶領婦女保潔隊形成“兩天一小掃,一週一大掃”的定期保潔模式,使得村規民約中的衛生文明觀念深入人心。

黃月娥被評為2018年度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廣東十大最美鄉村女能手。

29、何秋梅,女,1972年1月生,肇慶市德慶縣香山中學教研室副主任。

何秋梅紮根粵西山區24年,始終奮戰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線。她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革,並取得良好效果:2009年她任教的地理科高考平均分名列肇慶市第一名;2011學年任教高一級地理科期末市統考平均分名列肇慶市重點中學第一名;2014-2017年擔任年級主任的三年裡,所管理的年級每學期市統考成績均名列全縣第一。她關懷愛護每一個學生,多次主動與問題學生聊天談心,重燃學生的學習鬥志和信心。2008年,帶高三畢業班的何秋梅在長期高負荷的工作外,還要照顧家中3個孩子以及照顧腦血栓中風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患上了子宮肌瘤,先後兩次到醫院做手術,她沒有向學校請假休息,手術後又繼續回校工作。何秋梅潛心教研,奮力耕耘,撰寫的20多篇論文在省市以上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多篇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發表。她先後主持參加了多項省市級以上的課題研究,多次獲得了縣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

何秋梅榮獲2018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30、聶桂清,男,1966年7月生,肇慶市德慶縣公安局官圩派出所科員。

聶桂清,參加工作32年,從警22載,一直在大山下的沙旁鎮服務群眾。2004年沙旁撤鎮併入官圩鎮,沙旁派出所隨即撤銷,37歲的聶桂清申請獨自留守沙旁,建立了當時獨一無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桂清警務室”,在這個面積66.8平方公里,有68個自然村、9000多人的社區,開啟了服務群眾的新曆程。他風雨無阻堅持每天一人巡邏在山村小巷,維護一方安寧;他關心下一代成長,定期到學校開展法制教育課;社區9000多名村民他認識的有8000多名;聶桂清十年如一日承當起照顧村裡的孤寡老人老徐的義務,挑水劈柴,補漏收拾屋子,每月除幫他繳交電費外,還給他100元左右的生活費。老徐逢人就說:“聶桂清親比兒子!”他出面調解的民事糾紛,有九成能解決;由於威望高,他出警跌傷40天,有800多名社區居民陸續自發去醫院看望。在他的管理下,沙旁社區年均刑事案件不到3宗,吸毒、六合彩等違法犯罪行為在這裡完全銷聲匿跡,成立名副其實的平安社區。

聶桂清,榮獲公安部2017年“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10年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2011年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幹警”稱號。

31、蔡幸生,男,1961年10月生,民盟揭陽市委會主委,揭陽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蔡幸生從事兒科工作35年,刻苦鑽研,成果豐碩。他以第一完成人獲科研成果10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揭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在《中華兒科雜誌》等國內、省內權威雜誌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40多篇,出版兒科專著一部。他帶領科室開展20多項新技術研究,大大提高了兒科技術水平,2013年兒科被評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在“非典”、甲型流感H1N1防控等多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作為專家組成員,他不顧個人安危,戰鬥在第一線,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醫德高尚,如父母一般悉心呵護患兒,從醫35年來,保持零糾紛、零投訴紀錄。他熱心公益,多次出資購藥義診,參加金秋助學,資助貧困大學生等活動。

蔡幸生2011年被評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4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類

32、何玉英,女,1957年12月,韶關市翁源縣新江鎮上壩村壩脣組村民。

何玉英自1982年結婚後,養育遺孤侄女,細心服侍癱瘓母親,耐心照顧癌症家婆,用心照顧中風的丈夫,盡心盡責,從無怨言。丈夫的弟弟長期生病無勞動能力,需要何玉英一家扶持過日,弟媳無法忍受家庭貧困,2007年生下女兒兩個多月便離家出走,2010年丈夫的弟弟病逝後,何玉英視侄女如己出,照顧侄女從兩個月大到現在上中學。2013年何玉英的母親摔傷後癱瘓在床,作為留在母親身邊唯一的女兒,何玉英自覺承擔了照料母親的重任,餵飯、喂藥、擦身、洗衣服成了何玉英每天必做的事情。不久後,家婆又因為骨癌右腿截肢,何玉英不惜花光家中所有積蓄為家婆治療,並承擔起服侍家婆的重擔。她細心地為老人開小灶,做她喜歡吃的飯菜,照顧得無微不至。後來家婆因脈管炎左腿開始潰爛,何玉英堅持每天早晚用消毒水為家婆清洗左腿、塗藥膏、裹紗布,每天晚上還要起來十餘次幫助家婆如廁。2017年何玉英丈夫不幸中風,經她細心照顧,丈夫現已可以慢慢行走。

何玉英被評為2018年第四季度“韶關好人”。

33、鍾飛娟,女,1977年9月生,河源市龍川縣老隆城鎮居民。

鍾飛娟的丈夫鍾建文在2011年因車禍智力退化至三歲水平。為了照顧丈夫,鍾飛娟辭去工作,每天都細心地幫丈夫穿衣洗澡、端水餵飯、倒屎倒尿。雖然生活過得非常艱辛,但她從沒有想過逃避,而是對丈夫關懷備至,不離不棄。2013年,鍾建文的奶奶中風癱瘓在床上。因家公要工作,家婆又身體不好,照料奶奶的重擔落在了鍾飛娟的頭上。鍾飛娟悉心照料老人的衣食住行,服侍奶奶直到2016年離世。在她的言傳身教之下,兩個兒子都成為善良孝順的人,為了讓勞累的媽媽多休息,兩個孩子總是儘可能地幫忙幹活照料父親。

鍾飛娟被評為2018年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範。

34、歐鐗歡,女,1973年7月生,中山市東昇鎮殘疾人聯合會專職委員。

歐鐗歡家境貧寒,兒子從小患上自閉症,丈夫在2013年被診斷為視力一級殘疾失去勞動能力,女兒2017年患上重病需要化療。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歐鐗歡不離不棄,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她學習照顧自閉症孩子的方法,陪兒子做遊戲,給他講故事,不厭其煩地教他吃喝拉撒穿衣戴帽等生活技能,並她把兒子送去中山市的康復中心接受專業的治療和幫助。她幫丈夫適應殘疾生活,使丈夫逐步能洗衣做飯,料理日常生活。為了給女兒增加營養,她有時間就轉三趟車回家,煲好湯再轉三趟車趕回醫院,女兒胃口不好,就一口一口喂在女兒嘴裡。連續幾個月,歐鐗歡都是在女兒病床邊和衣而臥。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歐鐗歡找了一份東昇鎮社工站居家養老服務員的工作,服務對象是一群孤寡老人,無論風雨,她總是及時出現在老人們的身邊,不怕髒臭,細心照料,幫老人們打理日常生活,使孤寡老人得以安享晚年。

歐鐗歡被評為2018年第三屆中山市道德模範,中山好人。

35、馬越甜,女,1990年9月生,江門臺山市汶村鎮五鄉白沙新村村民。

馬越甜出生一個月後就被遺棄,是養父母把她收養。馬越甜年幼時,養母早逝,養父身體不好,每年春秋換季時養父都會生病,常年臥床休息。馬越甜早早開始承擔起照顧養父的責任。2007年9月,64歲的養父突然病情加重癱瘓在家,生活起居不能自理。在中山打工的馬越甜立即辭工回家,專門照顧養父。她每天幫養父洗臉、梳頭,做飯、洗衣、喂藥、餵飯,端屎倒尿……。由於擔心常年臥床的養父長褥瘡,炎熱的夏天,她堅持每天為他換洗衣物,多次擦洗身體。哪怕是出嫁後,馬越甜對養父的照顧也沒削減半分。在照顧癱瘓養父與家庭的同時,馬越甜還對同村一位體弱多病的鄰居老奶奶及其兩個孫子給予無私的照顧,經常給她們送食品和衣物,為孩子們梳洗、理髮,教導她們生活常識。現在,雖然馬越甜的養父與鄰居老奶奶已分別於近兩年去世,但她孝老愛親的行為獲得村民稱讚。

馬越甜被評為2018年第四季度“江門好人”。

36、陳華玉,女,1951年1月生,湛江雷州市附城鎮城東村委會東門中村村民。

40年前,陳華玉嫁入雷州附城鎮東門中村塗家,從此擔負起照顧長期臥病在床的公公、婆婆的重任。公公婆婆平時洗臉穿衣吃飯,都要她照料。婆婆經常大小便失禁弄髒被子、衣服,陳華玉毫不嫌棄為她清潔、翻背擦腰、打掃衛生。陳華玉丈夫在20多年前去世後,她對公公、婆婆不離不棄,婆婆去世後,她依然挑起照顧九旬公公的重任。公公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陳華玉每天都要幫他翻身、擦背、穿衣,一湯匙一湯匙地給老人餵飯。受陳華玉言傳身教的影響,其子女人人尊老愛老,除共同照顧家中老人之外,還經常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來源:廣東省文明辦

關於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的公示

請搜索微信號

WMGuangDong

感謝您對文明廣東

官方微信的支持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 可關注

關於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的公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