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相信每一位去過寺院的人對香都不會陌生,不管是皈依三寶的居士,還是假日出行的香客,到了寺院為表示對佛菩薩的敬意或多或少都會上一炷香,拜一拜,希望佛菩薩可以保佑自己和親朋好友吉祥如意、身體安康。

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去寺院燒香拜佛有哪些講究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說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到寺院為什麼要上香。

一、以香敬佛的緣起:香為佛使

香在梵語中稱“健達”。傳說古印度有一位香神,即“乾達婆”,她不食酒肉,唯以香味為食,故名香神。後來被引為佛教護法的八部眾之一。

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據《賢愚經》卷六載:佛陀當年住在祗園時,有長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zhān tán,古書上指檀香)堂,準備禮請佛陀。他手持香爐,遙望祗園,梵香禮敬。香菸嫋嫋,飄往祗園,徐徐降落在佛陀頭頂上,形成一頂“香雲蓋”。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這就是佛陀與香的傳說,由此可以看出“香”作為一種媒介,傳達了弟子對佛陀的赤誠之心,故經書上稱“香為佛使”。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緣起。

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在佛教中以香敬佛是一種虔誠的供養。焚香時一縷縷清香嫋嫋升起,漸漸在空中消散開來,只留下陣陣清香,香客們焚香拜佛時的那種清淨、忘我、虔誠的狀態,讓人彷彿置身於佛國。

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二、戒定慧解脫香

佛教認為:通過修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可以成佛,喻為“五分香”。這是指通過身口意的修行,使自己身心清淨,升起覺悟和智慧。以此供佛,又稱理供佛,或心香供佛。

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佛教徒在焚香時常唱“香贊”:“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蓋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重證寂滅。”(出《華嚴經》),也是焚香供佛的又一象徵意義。《楞嚴經》卷五說香嚴童子聞比丘燒沉水香而悟入圓通,證羅漢果;《維摩詰經.香積佛品》中說上方有眾香佛國,一切皆以香作,乃至以香氣為語言聲音。都是與香有關的論述、記載。

三、行香促解脫

中國“行香”始於晉代道安法師。原為法會儀式,指法師升座說法時,向他燃香禮敬。也泛指燃香、上香、拈香。後來“行香”一般係指佛事齋會中,由法師和主持齋者持香爐繞行壇場,或引導儀仗巡行街市。

佛教為何供香?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供香的認知

南北朝開始,朝廷即舉辦“行香”法會。唐朝“行香”尤盛。如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中:“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白居易有詩《行香歸》中日:“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當時,朝廷舉辦“行香”法會,多用於國忌日。當然也有非忌日行香的。後又有民間以“行香”祝壽或超度亡靈的。民俗中廟會、求福、祈禱豐年、官場儀式、新官赴任、店鋪開張等都有所謂的行香,表達人們良好祝願的方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