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也曾是少年,家裡還有一個少年

按理說,男人四十左右,也正進入了當大叔的年齡。不過,真被小年輕人喚作大叔,心中總有幾分不甘。朋友圈裡有中年男子便表示,一天被數人叫大叔,極其鬱悶,承受不起!

大叔也曾是少年,家裡還有一個少年

熒屏、銀幕上,大叔正流行,張嘉譯等等都是迷倒萬千女生的大叔。年齡再長一點的,陳道明、張國立那樣的,其實已算大伯級別,還是被不少女生當作大叔。與這些大叔搭演愛情戲的女主,經常是年輕的“小蘿莉”。不過現實生活中,大叔可沒那麼受歡迎。畢竟,紅塵中的煙火男子,人到中年,沒幾人能擁有明星那樣的顏值、財富、名氣。叫你大叔,那是表明你和小年輕人之間已經有了明顯的年齡差。倘若確實到了當大叔的年齡,雖有不忿,自我安撫幾次,尚能平息心中塊壘。若只因長相著急,臉龐、體型過早展現出大叔的滄桑,那被人喚大叔一次,相當於心頭被溫柔地刻了一刀。

最喜歡叫人大叔的,多是那些二十左右的年輕女生,年輕男生通常還是喜歡叫年長自己的中年男子為哥。女生叫人大叔,或只是聚會時的隨意調侃,可也嬌滴滴地劃出一道界限:我還是個小女生呢!你都中年大叔了,要多照顧我,但千萬不要有其他想法呵!

大叔稱呼帶來的苦楚,中年男子只能往肚裡咽。

更可嘆的是,還有諸多標籤,如街頭小廣告般,使勁往中年大叔身上貼。“猥瑣中年大叔”,勾畫出一個鬼鬼祟祟、似有不良企圖的中年男性形象。“油膩中年大叔”,入神地概括出很多中年男子的共同特徵:臉上橫肉、大腹便便。“泡菊花或枸杞的保溫杯”,讓人想起身邊中年大叔的做派。還有,禿頂,髮際線,手串,養生……

如此這般,被稱作大叔的人,難免不產生過多浮想。本來還一直相信自己屬於年輕人,不小心卻成了大叔,與小年輕人很難再打成一片,好像真有了代溝。年輕時的衣服,再穿總覺得彆扭,必須去選些“灰白黑”穿上才不顯得突兀。大叔這才意識到,確已真正地、猝不及防地步入了中年。

懷舊多了。大叔曾經也是少年啊,烏髮茂盛,脣紅齒白,眼波清澈,滿臉膠原蛋白,心事可拿雲,情懷都是詩。那樣一個美好的少年,早已走丟在遠去的時光裡。當前存在的,只有大叔,禿頂、贅肉,用手摸摸,很真切,也很冰冷。

少年遠遠地與大叔對立,大叔或許是少年原本最不想成為的那個形象。所以,當已成了中年大叔的竇唯出現在地鐵裡,看上去他本人其實很灑脫很自在,大仙一般,大眾則極其通俗地聯想到了落魄、失意,還煞有介事地翻出竇唯俊朗年輕時的照片,調侃“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說好的“一樣寂寞一樣美麗”去了哪裡?

還有人寫道,“少年說,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了猥瑣中年男,我就殺死自己。可當他真變成了猥瑣中年,當初那個少年早已經死了。”

少年雖美好,註定無法常駐。那些所謂的凍齡男神、女神,其實都是自欺、妄談。再風華的少年,最後終會變成大叔,生命使然,人生使然。大叔雖被形容得諸般不堪,這世界又哪裡離得開?少年家裡,應該正有位中年大叔,每天在為著少年的成長勞心費神、盡心竭力。(馬繼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