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打滷麵,連吃三天都不夠

人的一天三餐,南方人多以大米為主,北方人以麵食雜糧為主。吃麵食的方式,北京人鍾愛的,除了饅頭、烙餅之外,最常吃的也就是吃麵條了。前幾天咱們說過了炸醬麵,今兒個就聊聊打滷麵吧!

所謂打滷麵,並不是簡單的滷麵。北京人把不論什麼菜做的湯汁勾了芡拌出的面都叫做滷麵,不過打滷麵不是,打滷麵是對應一種特定的製作方法的專用名詞。滷麵有“清滷”、“混滷”兩種,清滷又叫“汆兒滷”,清湯寡水的;混滷也叫“勾芡滷”,遠觀跟炒肝兒也差不多少。做法固然不同,吃到嘴裡滋味也兩樣。

老北京打滷麵,連吃三天都不夠

這打滷的製法,首先要煮大肉片兒,也就是把豬肉切成了大薄片放在鍋裡用開水煮成肉湯,但還不是上品的境界,要說能入化境的滷,非加入口蘑熬製不可,湯清味正,是湯料中雋品。更講究的吃主兒還要參考中醫說的藥食同源的理論,再加入什麼砂仁、白蔻、蔻仁、茴香、貴通、丁香、肉桂、甘草等等不下十幾味中草藥。這樣熬出來的湯,您說怎能不一滴入魂呢?最後再加入木耳、黃花,雞蛋要打勻甩在滷上,再上火腿、雞片、海蔘,這三鮮滷您就算熬得啦。

老北京打滷麵,連吃三天都不夠

費了這大勁就為了吃碗麵?那您算是小看了這三鮮打滷!咱們是有內涵、有深度、有文化的打滷,咱是充滿哲思的打滷,也是唯一能讓一個人從出生吃到初祭。

過去,小孩出生第三天,要舉行“洗三”儀式,為的是祝福小孩兒“長命百歲”,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要請親戚朋友吃上一碗“洗三面”,這是人生一面;成人之後過生日做壽,要吃“長壽麵”,其實還是這碗三鮮打滷麵,這是人生二面;最後,人過世了,三日後初祭,同樣還是這碗三鮮打滷麵招待悼客,這叫做“接三面”,這是人生三面。“人生三面”,對應著人生的三件大事,滿滿的儀式感。

老北京打滷麵,連吃三天都不夠

吃打滷跟吃炸醬不一樣,您得配上黃瓜絲、胡蘿蔔絲、菠菜、掐菜、毛豆、藕絲亂七八糟一大堆麵碼兒,吃打滷麵就全免啦。吃的時候最好是面少滷多,這樣吃起來才有滋味兒。吃的時候也不必拌,要是一拌,滷就懈了,就那麼喝滷吃麵,舒坦,順溜兒。

• END •

文&編輯 | 觀小魚

圖片 | 網絡

所有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版權歸觀魚文創社,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