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映虹‖等爸爸來信!現在這個年代,人活著活著就活成了陀螺...'

爸爸回來了 春節家書 蘇軾 酒心巧克力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9-07-17
"

欄目:文棚

清歡(散文)

我愛花,尤其喜歡茉莉。色彩不濃豔,味道不濃烈,清新素雅,給人帶來淺淺淡淡的愉悅感,像極了平淡的日子,平和的內心,和極易滿足的小確幸。

"

欄目:文棚

清歡(散文)

我愛花,尤其喜歡茉莉。色彩不濃豔,味道不濃烈,清新素雅,給人帶來淺淺淡淡的愉悅感,像極了平淡的日子,平和的內心,和極易滿足的小確幸。

劉映虹‖等爸爸來信!現在這個年代,人活著活著就活成了陀螺...

這種感受,讓我懷念起那段歲月。

那一年,我們告別了老屋,全部家當,裝入兩個大籮筐裡,挑在了爸爸的肩頭上。我們隨爸爸搬往他工作單位分配的宿舍。

那是一個小單間,臨河,在公司二樓第二間,一木門,前後兩扇小窗,水泥的地面鐵青著臉,房裡擠下了兩張床,一張破桌一把木椅,就再沒有多餘的空間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一家四口就擠在這樣的小單間裡生活,直到鄰居搬家,把他的小單間給了我們,這樣,才有了兩個小單間,結束了挨挨擠擠、磕磕碰碰的日子。

但做飯,依然得在門外的過道處,支起一個煤爐,上面架上一口鍋或一個鼎,一日三餐,就在這張羅開了。冬天的時候,過道里的風“咻咻”吹著不成調的口哨,需拿一塊大木板擋住煤爐,但風大時,燒得通紅的蜂窩煤還是時不時的被吹滅,騰起一縷縷白煙,嗆得人眼淚鼻涕一起流。而洗澡,要提著熱水瓶挎個桶到下面的公用澡堂去……生活是諸多不便。

然而,甘苦的日子卻是有味。

從幽暗的樓道沿著破落的臺階上去,一個拐彎,眼前就豁然明亮起來。因為我們的兩個單間在第一、二間,佔盡了地利,房前過道比走廊寬敞了些許,有凸出去的一塊空地,因此,除了盡頭牆角當廚房,媽媽在門前空地種上了曇花和茉莉。

曇花的枝幹像是一條胖乎乎的小青蛇,順著欄杆蜿蜒著往上攀。在曇花悄然綻放的夏夜,這一角,總是出其不意地香豔了我們淡然的日子。黑暗裡,暗香幽幽隨風浮動,兩朵三朵的白,暈開了夜的黑。怪只怪這白太純正,縱使視線再怎麼模糊,終被它虜獲。

"

欄目:文棚

清歡(散文)

我愛花,尤其喜歡茉莉。色彩不濃豔,味道不濃烈,清新素雅,給人帶來淺淺淡淡的愉悅感,像極了平淡的日子,平和的內心,和極易滿足的小確幸。

劉映虹‖等爸爸來信!現在這個年代,人活著活著就活成了陀螺...

這種感受,讓我懷念起那段歲月。

那一年,我們告別了老屋,全部家當,裝入兩個大籮筐裡,挑在了爸爸的肩頭上。我們隨爸爸搬往他工作單位分配的宿舍。

那是一個小單間,臨河,在公司二樓第二間,一木門,前後兩扇小窗,水泥的地面鐵青著臉,房裡擠下了兩張床,一張破桌一把木椅,就再沒有多餘的空間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一家四口就擠在這樣的小單間裡生活,直到鄰居搬家,把他的小單間給了我們,這樣,才有了兩個小單間,結束了挨挨擠擠、磕磕碰碰的日子。

但做飯,依然得在門外的過道處,支起一個煤爐,上面架上一口鍋或一個鼎,一日三餐,就在這張羅開了。冬天的時候,過道里的風“咻咻”吹著不成調的口哨,需拿一塊大木板擋住煤爐,但風大時,燒得通紅的蜂窩煤還是時不時的被吹滅,騰起一縷縷白煙,嗆得人眼淚鼻涕一起流。而洗澡,要提著熱水瓶挎個桶到下面的公用澡堂去……生活是諸多不便。

然而,甘苦的日子卻是有味。

從幽暗的樓道沿著破落的臺階上去,一個拐彎,眼前就豁然明亮起來。因為我們的兩個單間在第一、二間,佔盡了地利,房前過道比走廊寬敞了些許,有凸出去的一塊空地,因此,除了盡頭牆角當廚房,媽媽在門前空地種上了曇花和茉莉。

曇花的枝幹像是一條胖乎乎的小青蛇,順著欄杆蜿蜒著往上攀。在曇花悄然綻放的夏夜,這一角,總是出其不意地香豔了我們淡然的日子。黑暗裡,暗香幽幽隨風浮動,兩朵三朵的白,暈開了夜的黑。怪只怪這白太純正,縱使視線再怎麼模糊,終被它虜獲。

劉映虹‖等爸爸來信!現在這個年代,人活著活著就活成了陀螺...

茉莉花很是好養,小小的花苞星星點點綴滿枝頭。待花開了,媽媽喜歡一朵一朵採摘下來,放在鼻尖深深吸入淡雅的香氣,又託在掌心讓我們也聞聞香,然後,把茉莉花裝在一個竹匾裡晾晒。泡茶時,放入三四朵晒乾的茉莉花,滾燙的水一衝,這點睛的幾筆擁住打著卷兒的綠,縱情翻騰,繼而開出了它最芬芳的姿顏。呷一口,媽媽滿是歡喜,臉上綻放著花樣笑容。於是,清貧的日子也暖暖生香起來……

茶香是時時能嗅到的,並不是在我家,而是一樓的門面店,有一戶人家在賣茶葉,裝茶、焙茶、泡茶,茶葉的清香,就那樣橫行肆虐在大院裡——這種香,我是極愛的。到今天,依然痴迷的愛著。那綠的清香、紅的醇香,是人間煙火味中並不奢侈的一縷,又儼然是超乎俗世外的一朵小花,清芬著重複的、碌碌無常的流光。

“人間有味是清歡。”那種淡淡的歡愉,是如今再也尋不回來的。

從前的日子很慢,慢到每一份等待都是那麼心平氣和,平和到醞釀不起一點焦灼;每一份等待的幸福又是那麼具體可感,掬起一捧,就心滿意足。

那時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在平淡的日子裡等信,等信如約而至。信一來,我和姐姐的兩個小腦瓜就湊在一起,爭著搶著拆信封。當那一個個字符跳入眼簾,連成爸爸一聲聲的問候、一句句的叮嚀和鋪天蓋地的關懷,爸爸也就在眼前了。見字如晤,見字如晤,這信呀,也就成了緩解思念的一味良藥。

在家家都沒有電話的年代裡,我們隔三差五的,就會隔著欄杆張望,等著樓下傳達室的老阿伯喚一聲“快下來接電話咯”——他粗獷沙啞的嗓音也就只有在這個時候變得分外好聽了——然後“咚咚咚”一溜小跑下樓去。拿起電話,聽電話那頭傳來的熟悉親切而遙遠的聲音,這邊,在肚子裡攢了很久很久的話霎時卻卡了殼,只餘下“嗯嗯,好的”。擱下電話,除了眼溼溼,就是悔青了腸子的惋惜:好多想說的都還沒有說呢,怎麼就這樣結束通話了。於是,姐妹倆在互相埋怨中互相補充話題,儲備彌補“嘴拙”的“能量”,日子也在期盼下次通話中又被拉得綿長。

在靜靜的等待裡,有一個節日叫作“爸爸回來了”。翹首等爸爸回來的消息,等著哪一天魔術師興致一來,就給你玩“大變活人”的把戲。當爸爸突然“空降”到面前時,那種快樂無異於過大年。何況,魔術師不僅變回了爸爸,還變了好多禮物呢,有成套的作文集,有倒上水就能看到美人的神奇的杯子玩具,有甜醉人的酒心巧克力……於是,爸爸回來的每一個日子,都成了我們家特有的節日。

媽媽教書備課改作業做家務,姐妹倆自覺學習主動承擔家務,爸爸在外打拼,用信件和電話牽起我們的家,這樣的日子,多麼簡單而又快樂!

允許我拿一個不太雅的例子為喻。生活如果是一盤魚,我們現在過的日子是吃魚肉,盡是肉,不用剔骨,吃得痛快;過去的那段日子則像吃魚頭,盡是骨啊,肯定硌嘴巴。但當你呼啦啦魚肉已經下肚,我這邊還在津津有味地吮著魚頭,時不時還有點骨髓吃,何況,魚腮幫子還有兩壇緊實的肉呢!吃魚肉的生活,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貪圖個“快”,下了肚還不知生活是什麼滋味。硌嘴巴的魚頭是物質貧乏的年代,儘管清貧,但大家都不緊不慢地過,中間有點“魚骨髓”和 “魚腮幫子肉”這樣的小插曲,那種滿足的幸福呀,就能開了花。

蘇軾說:“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是的,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在現在這個年代,有人活著活著,就活成了個連軸轉的陀螺;有人表情麻木內心卻張牙舞爪;有人要麼不說話,一說話就恨不得把你噎死。在步履匆匆的狂躁裡,“從前慢”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感受。

放慢一兩拍腳步,感受並享受生活裡的一點小確幸,是不是有點歡愉呢?嗯,沒錯,就是那麼一點,淺淺淡淡,但著實快樂!

(文棚是一個以散文為主的共享平臺,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徵集好稿,外地來稿不論公開發表與否,皆有可能採用。凡當月閱讀量達6500次,編輯部打賞100元/篇。請一稿一投。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1600字以內。非簽約作家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繫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賬號。)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編輯:徐向東

◆二審:張鵬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