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配料指天椒和沙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本來的存在意義是給食材錦上添花,尤其針對那些烹飪過程簡單、保持清鮮原味的菜餚,全靠蘸料來入味,因此地位也格外重要,它決定了某一道菜的格局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配料指天椒和沙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本來的存在意義是給食材錦上添花,尤其針對那些烹飪過程簡單、保持清鮮原味的菜餚,全靠蘸料來入味,因此地位也格外重要,它決定了某一道菜的格局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蘸沙姜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去粵菜館子,桌上總是先擺好幾個精緻小碟:XO醬、陳皮水梅醬、海南黃辣醬、海鮮醬油、紅醋薑末……吃點心小菜可按自己喜歡的來,若是上燒鵝豉油雞等大菜,定會另配一碟蘸醬。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配料指天椒和沙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本來的存在意義是給食材錦上添花,尤其針對那些烹飪過程簡單、保持清鮮原味的菜餚,全靠蘸料來入味,因此地位也格外重要,它決定了某一道菜的格局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蘸沙姜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去粵菜館子,桌上總是先擺好幾個精緻小碟:XO醬、陳皮水梅醬、海南黃辣醬、海鮮醬油、紅醋薑末……吃點心小菜可按自己喜歡的來,若是上燒鵝豉油雞等大菜,定會另配一碟蘸醬。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高級粵菜館的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越好的粵菜館,越講究自制蘸醬。有些直接作為周邊來賣,甚至當手信贈送客人,我就收到過澳門某三星餐廳主廚送的XO醬、蝦籽醬,拿回家拌麵也是黯然銷魂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配料指天椒和沙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本來的存在意義是給食材錦上添花,尤其針對那些烹飪過程簡單、保持清鮮原味的菜餚,全靠蘸料來入味,因此地位也格外重要,它決定了某一道菜的格局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蘸沙姜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去粵菜館子,桌上總是先擺好幾個精緻小碟:XO醬、陳皮水梅醬、海南黃辣醬、海鮮醬油、紅醋薑末……吃點心小菜可按自己喜歡的來,若是上燒鵝豉油雞等大菜,定會另配一碟蘸醬。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高級粵菜館的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越好的粵菜館,越講究自制蘸醬。有些直接作為周邊來賣,甚至當手信贈送客人,我就收到過澳門某三星餐廳主廚送的XO醬、蝦籽醬,拿回家拌麵也是黯然銷魂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粵菜館裡的XO醬/圖由作者提供

自然,還有一類原教旨主義者,比如舟山、溫州、霞浦等海邊居民,仗著老天爺賞飯吃,他們表示,要蘸料做什麼?剛撈上來的海鮮一焯水就直接吃啦!頂多是醬油加點蒜末。你說氣不氣人。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配料指天椒和沙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本來的存在意義是給食材錦上添花,尤其針對那些烹飪過程簡單、保持清鮮原味的菜餚,全靠蘸料來入味,因此地位也格外重要,它決定了某一道菜的格局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蘸沙姜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去粵菜館子,桌上總是先擺好幾個精緻小碟:XO醬、陳皮水梅醬、海南黃辣醬、海鮮醬油、紅醋薑末……吃點心小菜可按自己喜歡的來,若是上燒鵝豉油雞等大菜,定會另配一碟蘸醬。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高級粵菜館的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越好的粵菜館,越講究自制蘸醬。有些直接作為周邊來賣,甚至當手信贈送客人,我就收到過澳門某三星餐廳主廚送的XO醬、蝦籽醬,拿回家拌麵也是黯然銷魂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粵菜館裡的XO醬/圖由作者提供

自然,還有一類原教旨主義者,比如舟山、溫州、霞浦等海邊居民,仗著老天爺賞飯吃,他們表示,要蘸料做什麼?剛撈上來的海鮮一焯水就直接吃啦!頂多是醬油加點蒜末。你說氣不氣人。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醬油蘸生蠔/圖由作者提供

有底氣說“啥也不蘸”的人,才是穩穩地站在鄙視鏈的頂端。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你吃雞鴨牛羊都蘸什麼料?這問題一出,估計天南地北的吃貨又要打起來了。

對我一個江南妹子來說,蘸料的底線是液體。比如常見的醬油或醋,雞蘸醬油蟹蘸醋。

搬去帝都生活後,卻徹底顛覆了我對蘸料的認知,什麼?芝麻醬居然是蘸的?在此之前,我吃過最接近芝麻醬的東西,應該是芝麻湯圓的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麻醬和韭菜花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然而在北方,麻醬可以蘸一切。沒有了麻醬,老北京銅鍋涮肉壓根就不能成立。作為蘸料的麻醬通常是調製過的,加入豆腐乳、蒜蓉、芝麻油、香蔥、韭菜花醬等等,不會那麼濃稠,但也鹹香具備。

麻醬跟銅鍋涮肉、爆肚的確是絕配,但老這麼吃,未免千篇一律。就說南方人吃火鍋,蘸料的種類加起來,都能比菜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涮羊肉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火鍋蘸料是一種信仰

全國遍地開花的川渝火鍋,被廣大群眾誤解得也最多。海底撈大行其道,小料臺成為火鍋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底撈各式各樣的蘸料/tripadvisor

如果碰上一個執拗的四川人,可是要在火鍋店裡掀桌子的。菌菇醬、芝麻醬、花生醬,XO醬,這都是什麼妖豔賤貨,吃火鍋蘸油碟+幹碟才是天經地義

在外地人看來,火鍋裡已經是紅油和辣椒滿滿,還要蘸油和辣椒麵,簡直不可想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其實啊,油碟的好處在於,它能快速讓食材降溫、增添香氣,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辣味

最簡單的重慶式油碟只是芝麻油和蒜蓉兩樣,憑個人喜好加點醋;四川式油碟更豐富些,加香菜、蔥、小米椒、蠔油都無妨。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四川火鍋少不了旁邊的紅色幹碟/圖由作者提供

幹碟呢,索性只有辣椒麵+花生碎+芝麻+鹽等,更適合黃喉、鴨腸、毛肚等口感豐富的下水類食材。

香是真香,但次次都把我這個浙江人辣得七竅生煙,一邊吐著舌頭說再也不蘸了,一邊筷子又忍不住伸下去。四川重慶人,真把火鍋吃成了一門哲學。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當下流行的粵式打邊爐又是另一回事了。講究的是鍋底,花膠走地雞、胡椒豬肚螺片……怎麼豪華怎麼來。

但蘸料本身卻沒有章法可循,越豐富越好,弄十幾二十種也無人詬病。動輒搞一個九宮格推上來,紅紅綠綠地煞是好看。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圖由作者提供

但事實上,因為涮的都是生猛海鮮、高級牛肉之類,食客對於調製蘸料可謂收斂,醬油打底,加一點香油香蔥已是極限,要不然哪能吃出新鮮食材的本味呢?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港式打邊爐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牛肉火鍋屬於其中的異類,它自有一套體系:唯有沙茶醬才能成就一片好牛肉

然而在向來都頑固堅守本土文化的潮汕,沙茶醬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起源於馬來印尼等南洋地區,傳入潮汕後經過改良,香而不辣還略帶甜味,用花生、芝麻、大蒜、蔥、蝦醬、辣椒、薑黃等數十種香料混合調製。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圖由作者提供

這麼說來,“牛肉火鍋+沙茶醬”的組合,還真和“銅鍋涮肉+麻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和辣椒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萬物皆可蘸

在肉菜的世界裡,蘸料除了提味,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去腥。然而很多地方,蘸料不止可以用來蘸肉,還能蘸千奇百怪的東西。

雲南人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碟水辣,無論是鮮美的飯菜,還是酸香的瓜果,能蘸蘸水辣。

路子更野的版納地區,除了“喃咪”和“剁生”,還有一款用牛苦腸汁做成的“黑暗”蘸料——撒撇,那味道真是光想想也要醉了。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雲南的燒烤蘸醬/圖由作者提供

貴州人特別鍾情折耳根,不管是小吃豆腐圓子、炸洋芋,還是麵條米線、滷味燙菜,總少不了一碟折耳根辣椒水,愛到極致,直接拌一盤折耳根當涼菜吃。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貴陽豆腐圓子和折耳根蘸水/圖由作者提供

論蘸料搭配的想象力,我只服潮汕人。他們眼裡,至高的美味需要一種甜鹹交錯的曖昧感,就連蠔仔烙都可以蘸綿白糖,味覺的複雜度立刻上了一個層次。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海鮮炒糕粿配綿白糖/圖由作者提供

一盤不起眼的魚生,竟然可以配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蘸料。金不換(羅勒葉)、芹菜絲、菜脯粒、洋蔥絲、香菜、辣椒、薑絲、蒜片,另有花生米、香油、黃豆醬等。

最妙的是酸楊桃,在一大堆香草香油的劇烈衝擊後,一片酸楊桃是渾然天成的解藥。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潮汕魚生配料/圖由作者提供

震驚之餘,又發現了更為天方夜譚的搭配——楊梅蘸醬油。確定不是要做紅燒肉?雖然難以想象,但還是本著不試不知道的心態吃了一下。

出乎意料,生抽醬油消解楊梅本身的酸澀、放大甘甜味,醬油的鹹味反而被深深藏了起來,舌頭也是會騙人的。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楊梅蘸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潮汕滿大街都有的甘草水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水果切片拼盤中澆一勺魔法調料汁,即酸梅汁,看起來是普通的水果沙拉,到嘴裡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甘草本身有生津止渴、清燥潤肺的功能,梅汁的酸非常順滑不刺激,有助於吃出不同水果豐富的層次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甘草水果拼盤/圖由作者提供

廣西人愛吃的“酸嘢”也類似,把瓜果蔬菜浸在白醋、辣椒和鹽調製的汁水中,李子、黃瓜、橄欖、芒果,真是萬物都可浸,酸的程度更上一層。飯前開胃,飯後消食,還能解南方的溼熱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廣西酸嘢/圖由作者提供

到了真正的熱帶,比如海南島,水果還有一種更重口味的吃法,那就是蘸辣椒鹽

在海南島買切片水果,小攤販都會提供一包配料,裡面裝著辣椒粉和鹽,尤其適合未成熟、口感爽脆的青芒果。在辣椒鹽的作用下,酸澀竟然瞬間變成溫柔甜蜜的口感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辣椒鹽水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決定菜的格局

正因為蘸料的存在,同樣的原材料,都能做到“一菜一格”。

上海有白切雞蘸甜味醬油、港式豉油雞配蔥姜油、四川口水雞則是五味俱全的麻辣汁。同樣在廣東吃雞,有人喜歡沙姜醬油、有人偏愛鹽焗蔥姜,有的地方則習慣蘸沙蟹汁。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玫瑰豉油雞和蔥姜油/圖由作者提供

而如假包換的深圳本土美食“椰子雞”,除了鍋底用新鮮椰子水,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蘸料,只有青桔、指天椒和沙姜三味,按自己喜好加入醬油。

沙姜沒有生薑那般辛辣,卻有一股濃郁奇香,青桔的天然酸味解膩,指天椒稍稍一過帶入辣味就行。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配料指天椒和沙姜/圖由作者提供

蘸料本來的存在意義是給食材錦上添花,尤其針對那些烹飪過程簡單、保持清鮮原味的菜餚,全靠蘸料來入味,因此地位也格外重要,它決定了某一道菜的格局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椰子雞蘸沙姜醬油/圖由作者提供

去粵菜館子,桌上總是先擺好幾個精緻小碟:XO醬、陳皮水梅醬、海南黃辣醬、海鮮醬油、紅醋薑末……吃點心小菜可按自己喜歡的來,若是上燒鵝豉油雞等大菜,定會另配一碟蘸醬。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高級粵菜館的蘸料/圖由作者提供

越好的粵菜館,越講究自制蘸醬。有些直接作為周邊來賣,甚至當手信贈送客人,我就收到過澳門某三星餐廳主廚送的XO醬、蝦籽醬,拿回家拌麵也是黯然銷魂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粵菜館裡的XO醬/圖由作者提供

自然,還有一類原教旨主義者,比如舟山、溫州、霞浦等海邊居民,仗著老天爺賞飯吃,他們表示,要蘸料做什麼?剛撈上來的海鮮一焯水就直接吃啦!頂多是醬油加點蒜末。你說氣不氣人。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醬油蘸生蠔/圖由作者提供

有底氣說“啥也不蘸”的人,才是穩穩地站在鄙視鏈的頂端。

南北方的battle,連蘸料都不放過

△白煮紅膏梭子蟹/圖由作者提供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

你最愛哪種蘸料?

今日作者

葉醬

開學警告:語文書裡的景點處處是坑

韓國泡菜再牛,來了中國也得低頭

新加坡人,你們真的輸不起

編輯 | 蟹老闆

排版 | 三號線的肉餅CC

封面圖來源於網絡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chujanfung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