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舌尖上的中國》裡面有一句文案是這樣的“往往最珍貴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在成都,往往最地道的美食,只需要在最普通的街頭就能找到!麵食,這應該是除了米飯之後,大家吃得最多的食物了,先不說全國各地的麵食吃法各不相同,就連成都本地開設的麵館就多達數千家,其中有著不少美味,就比如豆花蛋居住的小區門口的小麵攤,還有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家無名麵攤了。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這家面距離四川大學很近,距離王府井購物中心也不到1公里,在郭家橋5號院的門口。這家麵館準確來說不能稱為麵館,因為這裡沒有店鋪館子的形式,只有幾張簡陋的用餐小桌子,兩口煮麵的大鍋,一個放食材的小攤子。麵攤子靠在狹窄的小區門口,年代感的鐵門成了這個麵攤的“門面”,這裡沒有招牌,沒有像樣的門面,就連顧客吃麵的桌子凳子都是臨時搭的。就餐吃麵的位置就在老小區的樓道里,小區內道路的牆角邊。唯一醒目的就是煮麵的大鍋上的門牌了,清楚的寫著“郭家橋西街5號”。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這個麵攤存在多久了,豆花蛋一無所知,據在這裡吃麵的小姐姐說,經常來吃,已經好幾年了。無名麵攤的老闆是一對老夫妻,婆婆呢主要負責煮麵,包括到製作臊子,碗裡打調料這些都是婆婆親自動手的;老爺爺呢,圍著家常的圍腰,忙著給客人點餐,忙著給客人端面,人多的時候,就像是一股小旋風。在這裡吃麵的老顧客告訴豆花蛋,從來沒有哪次過來看見過這對老夫妻吵過架,也沒有見過他們秀過恩愛。空閒的時候,會坐在陰涼處休息閒談,忙碌的時候,也沒見過他們手忙腳亂,總是一人負責一頭,有條不紊。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這個無名麵攤很小,小到賣的麵條只有細面,寬面,韭葉面三種,臊子也只有雜醬這一種。這家店的特色在於調料和臊子,說它特色不是因為底料做了創新,而是底料製作得簡單而傳統。醬油,豬油,熟油海椒這些調料就擺在麵攤上,自家炒制的炸醬也擺在這裡,沒有豔麗的外表,沒有奇異的香味,就是普普通通的調料和臊子,搭配上剛剛從熱鍋煮好的麵條,只需要攪拌幾下,底料的香氣就撲鼻而來。一筷子下去,嘴裡滿是底料的醇厚香氣,這是好吃的家常味道。麵條勁道爽滑,雜醬瘦多肥少,底料回味悠長,吃完麵條,碗底是不會留下一滴油的,這才是最地道的資格老成都素椒雜醬麵。這家的寬面是最推薦的。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曾經有一個顧客慕名而來,曾經連續5次都沒有吃到,節假日不開門,週日不開門,夫妻吵架不開門。。。。。。老闆對於顧客吃不吃一點不關心,總是一股“你愛吃不吃”的態度,每天麵條賣完就收工,一般到每天的1點鐘左右就賣完了,大家記得提前一點去哦。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豆花蛋今天推薦的這家郭家橋無名麵攤,並不是給大家種草,或是收錢了成就網紅,要大家瘋狂去拔草,這家面不是那種特別好吃的,這裡有的就是普通的家常雜醬味道,在商業繁華的外面,吃膩了的話,可以來這裡點一碗雜醬,迴歸家常,嘗一下婆婆的味道。

無門面無招牌,僅一對老夫妻經營,這家無名麵攤賣著老成都雜醬麵

最後,我們是一個推薦四川美食的賬號,除了小吃,川菜,我們還會深入到成都的街頭巷尾找尋市井隱藏下的美食美味。如果覺得文章寫的不錯,麻煩點個贊,轉發,收藏,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