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客家人讓客家建築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印尼總統親臨參觀

“印尼客家博物館是一棟有文化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是印尼縮影公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客家博物館記錄了華族先賢和客家英才艱苦奮鬥、為國奉獻的歷史,將永載印尼史冊!”時任印尼總統蘇西洛在2014年8月30日主持印尼客家博物館揭幕典禮時高度評價印尼客家博物館。

這個客家人讓客家建築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印尼總統親臨參觀

印尼客家博物館

印尼客家博物館,坐落在雅加達印尼縮影公園湖畔,建築面積4800米、三層的客家土樓式建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亮麗堂皇,十分壯觀。它是海外最大的客家及華人博物館,由印尼客屬聯誼總會籌資建成。它的建成背後凝聚著眾多華人華僑的心血,其中就有梅縣區傑出僑賢李世鐮。

李世鐮,印尼梅州會館會長、印尼客聯總會執行主席、印尼PT.Maharupa董事長、新加坡集團公司MTA Holdings總裁。2012年1月,印尼客屬聯誼總會成立“印尼客家博物館籌建工委會”,李世鐮被特別委任為工委會主席。

這個客家人讓客家建築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印尼總統親臨參觀

李世鐮

1945年,李世鐮出生在印尼雅加達,有10個兄弟姐妹,於1964年高中畢業於著名華校巴城中學,品學兼優,通曉華文、英文、印尼文。李世鐮回憶,他出生在一個幸運的年代,讀書期間還可以學習中文,於是他便熟練掌握了中文和客家方言,回到家鄉就跟本地人一樣溝通毫無障礙。李世鐮的父親母親都是梅州人,雖然漂泊離家在外鄉定居,但這對夫婦依然沒有忘記對子女進行中華文化的教育。父母耳濡目染的家風教育讓李世鐮對故鄉充滿嚮往,並愛得深沉,不僅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客家文化,還積極在家鄉捐資興建基礎設施,回報家鄉。

這個客家人讓客家建築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印尼總統親臨參觀

李世鐮回到梅州

在海外,李世鐮團結華人,成立社團,抱團取暖。2001年5月,他專程回到梅縣家鄉為隆文中學捐建一幢教學大樓,在從梅州至深圳的火車上,偶然遇到同一車廂的傑出僑賢黃德新,兩人一見如故,便開懷邀約他在雅加達共同參與創辦印尼梅州會館,達成共識。

2002年1月26日,由黃德新、熊德龍、鄭貴勳、李世鐮等20多位鄉賢共同發起創辦的印尼梅州會館宣告成立。他被推選為籌備委員會主席,承擔會徽、會旗的設計。還籌備當年3月26日在雅加達海霸王國際大酒樓舉行第一屆理監事就職典禮的千人大會,為佈置舞臺、彩旗、布條及就職典禮大會程序而日夜操勞以致差點昏倒。

這個客家人讓客家建築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印尼總統親臨參觀

李世鐮當選梅印尼州會館輔導主席

作為印尼一個龐大的群體,華人在當地繁衍生息多年,其文化在保留自己原生特色的同時也與當地相交融,對於印尼華人的歷史與故事,李世鐮非常瞭解,並深有體會。在雅加達有一個縮影公園,內有印尼各個民族的特色景觀,唯獨沒有華人的代表建築,這讓李世鐮非常鬱悶。

2012年,當地政府表示願意提供一塊土地給他們,於是他與印尼客屬聯誼總會的同仁商議後,決定建一座具有客家特色博物館,展示及承傳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同年1月,印尼客屬聯誼總會成立“印尼客家博物館籌建工委會”,李世鐮被特別委任為工委會主席。自此,肩負重任的他當即組成團隊,並率先設計“印尼客家博物館館徽”及撰寫《倡議書》。

這個客家人讓客家建築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印尼總統親臨參觀

2014年8月30日,李世鐮主席(左一)在印尼客家博物館展廳向蘇西洛總統(右一)作講解,中間為印尼客

隨即,他全身心地制訂了募款、考察、設計方案、購買客家民俗展品、物流海運展品、奠基日期等系列周密詳細的計劃。“然後我就帶領團隊來到中國福建永定和廣東梅縣、平遠等,實地考察客家土樓、圍龍屋,並全權委託梅州市城市建設設計院設計三層高、客家圓形土樓式的‘印尼客家博物館’”。

李世鐮說,印尼的建築設計師不懂客家建築的精髓,因此一定要請梅州的設計師來設計。從籌建到開館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年裡李世鐮像陀螺一樣為這個博物館忙前忙後,他感慨地說,博物館之所以可以順利建成,離不開印尼全國各地客家鄉親出錢出力,還有曾憲梓先生和梅州市人民政府聞訊後也熱心捐款。“特別是250多名熱心人士踴躍捐款四百億印尼盾。在印尼,別的族人都笑我們吝嗇,其實客家人不是吝嗇而是節儉,遇到文化教育事業他們都慷慨解囊!”(備註:本文部分資料來源:南方+、 梅州僑鄉月報、梅州時空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