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測血壓怎麼做才準確?

心血管病 高血壓 健康 人民網 人民網 2017-10-13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高血壓患者通常需要定期檢測血壓值,這有助於患者瞭解自身血壓波動情況以及降壓藥的效果。如果血壓長期波動幅度很大,對患者的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引發併發症。想要準確監測血壓波動情況,需要正確使用血壓計,家庭自測血壓怎麼做才準確?廣州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內科吳同果主任醫師此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對此作出了相關介紹。

吳同果主任醫師指出上午6:00~9:00和下午17:00~20:00正是人體血壓每天的兩個高峰期,因此這兩個是測血壓的最佳時段,除了在合適的時間檢測,檢測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測量前:測血壓前應休息5分鐘,患者取臥位或坐位,衣著不宜過緊,避免勞累、吸菸、憋尿和情緒激動。

2、測量過程中

(1)袖帶:測血壓一般應選擇測右上臂,右上肢的血壓通常會比左上肢高5~10mmHg。袖帶高度注意與心臟位置水平,否則會使測得的血壓值出現偏差,如過高測的血壓會偏低,反之會偏高。當雙側上肢血壓不一時,以血壓高值為準,血壓顯著低的一側可能動脈存在嚴重狹窄,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

(2)放氣:袖帶放氣減壓的速度應均衡,約為2~3mmHg/秒,速度過快易使聽診產生誤差,速度過慢可造成上肢淤血,使舒張壓偏高。

(3)聽診:目前並非所有的血壓計都需要聽診,但如果家裡使用的是傳統水銀柱式和氣壓表式血壓計,就需正確聽診,收縮壓是第一次聽到的輕而清晰的拍擊聲,較易聽診。但舒張壓有時不易聽診,多數情況為拍擊聲突然消失時定為舒張壓。

由於市面上的血壓計種類較多,患者選購時可能會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一般而言電子血壓計相對水銀柱式和氣壓表式操作更簡便。但患者需注意電子血壓計主要可分為上臂式、手腕式和指套式三類,其中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可靠性較好,而手腕式的位置往往低於心臟水平,指套式受動脈彈力回波的影響可靠性較差,因此一般不建議需要在家庭自測的高血壓患者選擇手腕式和指套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