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西餐 中餐 甜品 葡萄酒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2019-01-24

在今天,西餐成為了高雅就餐的代表。

十九世紀後半葉,西方人帶著“洋味兒”來到了中國,如同他們背後的文化一樣,洋味兒的西餐也被打上了“文明”的標誌,吃西餐成了近代中國上流社會的時尚。然而口味是頑固的,中國西餐裡分明是中國的味道。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中國人的麵包簡直就是麵粉和水的混合物,在我們要求下才烤得勉強可以下嚥;烤肉外觀奇特,味道卻遠不及歐洲用衛生又簡單的方法烹飪出的那麼合口味;酒的味道則如醋一般難喝;中國人的烹飪衛生連一個要餓死的歐洲人都接受不了,不管是什麼肉他們都吃;而杯子和筷子似乎也很不乾淨。”馬嘎爾尼的助理安德森,在自己的報告《英使來華記》中寫下了以上的內容。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近代老上海的一張畫報,去西餐館吃餐,喝咖啡,品洋酒,跳交際舞成為近代上海都市人夜生活主題

鴉片戰爭前夕,法國商人老尼克經過多日航行來到了廣州,令他驚訝的是在廣州十三行,他享受到了地道的家鄉口味,因此他在日記中興奮的寫道:“首先是兩道或三道濃湯,喝馬德拉葡萄酒、雪利酒和波爾多紅葡萄酒……然後是一盤魚,通常吃這道菜只喝啤酒。接著,就是這個時候,才開始真正的晚餐:烤牛肉、烤羊肉、烤雞和必不可少的牛峰肉、火腿。有時,為了換換口味,會有一塊來自歐洲的昂貴的肥鵝肝或小山鶇肉,和這道菜搭配的酒是波爾多紅葡萄酒和索泰爾納酒。所有這些菜撤掉後,開始餐中甜食和燒野味。”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老尼克在十三行吃的這頓飯,不但食材、味道、溫度、做法是西式,就連上菜順序也是西式的,但是廚師卻是清一色的廣東人。在接受、學習西餐料理的道路上,廣東廚師當仁不讓的走到了前列。

·摩登的口味

在清代晚期,大量社會精英接觸到了西餐,大家對西餐的口味評價基本相似:難吃。

因為正宗的西餐與中餐口味的差異巨大,比如西餐必備的起司(幹奶酪),這口味對中國人來說可能比臭豆腐還邪門,所以初次接觸西餐的國人會有如此觀感也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除了初次接觸的文化差異感,可能文化自負也是重要的原因。西方種種優越已然擺在了這批走出去人的眼前,科技不如人,承認就是,但是文化,我天朝上國卻萬萬不能不如人。中國飲食文化歷經千年積澱,是中國文化的基礎構成,若這也不如人,大概是不可能的吧?

但是無論他們怎麼排斥,西餐的市場都在逐步擴大,並且中國人開的西餐館也日益佔領了市場。

《申報》甚至認為這已構成了風氣危機,挖苦那些趕時髦的學生“就是口袋裡只剩下幾毛車費了,也要送到西餐館才放得下心。”遜帝溥儀也成為了西餐的狂熱粉絲,他曾在1922年創造了連續一個月吃西餐的個人記錄。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英法大菜?

不過,那時的西餐,有一種是專門針對中國人口味的西餐,叫 “英法大菜”。英法究竟有什麼大菜?有人根據當時各飯店的菜單,整理出以下“英法大菜”名錄:

湯:魚翅湯、鮑魚湯、魚片湯、鴿蛋湯、甲魚湯、雞粥湯、雞片湯、牛尾湯、椰菜湯……

魚蝦蟹:烙鰣魚、炸板魚、捲筒魚、炸叉魚、煙黃魚……魚餅、油炸板魚、明蝦

豬肉:燒豬仔、煎豬扒、燴豬扒、吉力豬扒、番茄燴豬扒、紙包豬扒……

雞:燒火雞、臺卜羅火雞、鐵扒雞……六吉蘑菇雞、炸法蘭西雞、通心粉燴

鴨:紅酒燴鴨、冬菇燴鴨、蘑菇燴鴨……

飯:咖喱雞飯、咖喱魚飯、火腿雞飯、冬菇鴨飯、咖喱雞肫肝飯……

布丁:杏仁布丁、西米布丁、全姆捲筒布丁、卜市布丁、糖果布丁……

攀(派,餡餅,下同):全姆攀、生梨攀、蘋果攀、南瓜攀……

不用說,這份菜單充滿著中國味道。那這些菜憑什麼能叫“英法大菜”呢?其實,這些菜的口味還是與傳統中餐有所不同的,比如西式的煎法在菜單中佔了最重地位,而咖喱、沙司(各種醬汁)則成了這些菜的主要調料。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仿西的中味

既然西餐都有了中味兒,那上海的摩登人到底在追逐西餐的什麼呢?

上海竹枝詞《上海黃鶯兒詞》的唱詞可以回答一二:“大菜仿西洋,最馳名,一品香,刀叉件件如霜亮。樓房透涼,杯盤透光,洋花洋果都新樣。吃完場,咖啡一盞,灌入九迴腸。”

一個“仿”字,道出了這些大眾番菜館的真相。人們嘴上喊著要吃正宗西餐,其實不過是要得到一種時尚的環境和就餐方式的體驗和感受罷了,似乎吃得了西餐方是摩登上海人,用得了刀叉才可以擺脫鄉下的味道,至於口中的味道,就不必計較是不是夠正宗了。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許多初到上海的人,都迫不及待地來到番菜館感受一下摩登的西式吃法,但是自家的口味是忘不掉的,於是這些體驗者的行為就成了上海市民口傳的笑料。

1899年的《遊戲報》記載了一個四川人到上海番菜館體驗西餐的故事,這個人看著菜單上稀奇古怪的名字,不知如何下手,就隨意點了一個冰淇淋,待侍者端上,他看到冰淇淋白白的樣子,心想味道必然太清淡,於是把桌上的姜芥等調料拌進了冰淇淋,然後大口吃了起來,吃完後自然是口舌麻木,卻還兀自說“咱最喜辣,菜重姜芥”。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最早將中西口味融合之法寫成菜譜的,是一個美國人,高第丕。1850年,29歲的高第丕來華傳教,他與他的夫人在中國生活了半個世紀,晚年的他說上海話、穿中國衣、吃中國菜,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通。高第丕編寫了一本《造洋飯書》,本意是想讓上海廚師做出更正宗的西餐,但是在這本食譜中,還是有很多的明顯是中西合璧的菜品,如甜品“雪球”:拿一小方布,浸於水內,取出鋪好,把洗淨的糯米,鋪約五分厚,加水果包起來,煮。這道菜作者自己也承認“像中國粽子”。

為什麼說好吃的西餐裡總有一股去不掉的中國味?答案都在這了

▲1917年上海一品香,當時兼營西餐與旅館業務。一品香是中國較早的西餐廳,它推出的“仿”西洋的西餐大受上海人歡迎

中國飯店的廚師,雖未寫出菜譜,但已將中西口味融於勺中灶上。粵菜西汁乳鴿,食材是中國,調料為西方,做法則是先炒後炸,這道菜有西方的味道,有粵菜的精細。上海菜“金必多湯”,名字透著洋味兒,需用奶油濃湯來做,主料卻是要火腿、鮑魚和魚翅,又是一道中國食材配西方口味的名吃。而這些菜,誰能說清是中是西呢?

-END-

資料來源:

中華遺產 2015年1月

文丨 陳立長

文章配圖丨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