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小雞燉蘑菇 蘑菇 植物 真菌 榛樹 孢子 生物 香菇 喵總海鮮日記 2019-07-20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而蜜環菌,還能形成更為粗大的菌索。所謂菌索,是眾多菌絲彼此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分化的根狀結構。蜜環菌的菌索呈紅褐色,老時顏色更深,包裹著一束白色的菌絲,直徑可達2~5毫米。菌索的頂端顏色較淺,能夠進行旺盛的生長,讓它更像是植物的根系。這也難怪18世紀人們觀察到蜜環菌菌索時,會將它認成是另一類真菌,專門給它建立了根狀菌屬(Rhizomorpha),甚至將生長於土壤和木材中的菌索歸為了兩個物種。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而蜜環菌,還能形成更為粗大的菌索。所謂菌索,是眾多菌絲彼此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分化的根狀結構。蜜環菌的菌索呈紅褐色,老時顏色更深,包裹著一束白色的菌絲,直徑可達2~5毫米。菌索的頂端顏色較淺,能夠進行旺盛的生長,讓它更像是植物的根系。這也難怪18世紀人們觀察到蜜環菌菌索時,會將它認成是另一類真菌,專門給它建立了根狀菌屬(Rhizomorpha),甚至將生長於土壤和木材中的菌索歸為了兩個物種。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一個龐大的地下菌團

通過菌絲和菌索在地下靜悄悄地擴張,一株蜜環菌可以將自己的領土擴大到超乎人們想象的範圍。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發現的一株奧氏蜜環菌,就在叢林中潛伏了2400多年,將自己的菌絲和菌索擴張到了近1000公頃的範圍內,菌體總重估計超過600噸,一舉成為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生物——因為它們共享同樣的DNA。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而蜜環菌,還能形成更為粗大的菌索。所謂菌索,是眾多菌絲彼此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分化的根狀結構。蜜環菌的菌索呈紅褐色,老時顏色更深,包裹著一束白色的菌絲,直徑可達2~5毫米。菌索的頂端顏色較淺,能夠進行旺盛的生長,讓它更像是植物的根系。這也難怪18世紀人們觀察到蜜環菌菌索時,會將它認成是另一類真菌,專門給它建立了根狀菌屬(Rhizomorpha),甚至將生長於土壤和木材中的菌索歸為了兩個物種。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一個龐大的地下菌團

通過菌絲和菌索在地下靜悄悄地擴張,一株蜜環菌可以將自己的領土擴大到超乎人們想象的範圍。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發現的一株奧氏蜜環菌,就在叢林中潛伏了2400多年,將自己的菌絲和菌索擴張到了近1000公頃的範圍內,菌體總重估計超過600噸,一舉成為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生物——因為它們共享同樣的DNA。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之所以產生菌索,是為了更為有效地汲取營養。然而蜜環菌的擴張,對於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的樹木來說,卻是一場緩慢而致命的屠殺。蜜環菌的菌索在碰到活的樹木之後,會立即分出細小的菌絲,入侵植物的根部組織,並殺死和消融植物根部細胞組織,以此獲得生活所需的有機物。

由於蜜環菌侵入性強,對樹種並無強烈特異性,因此常造成成片樹木產生根腐病而死亡。而樹木屍骸上那些可愛的榛蘑,正是蜜環菌完成對樹木屠殺後的炫耀方式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而蜜環菌,還能形成更為粗大的菌索。所謂菌索,是眾多菌絲彼此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分化的根狀結構。蜜環菌的菌索呈紅褐色,老時顏色更深,包裹著一束白色的菌絲,直徑可達2~5毫米。菌索的頂端顏色較淺,能夠進行旺盛的生長,讓它更像是植物的根系。這也難怪18世紀人們觀察到蜜環菌菌索時,會將它認成是另一類真菌,專門給它建立了根狀菌屬(Rhizomorpha),甚至將生長於土壤和木材中的菌索歸為了兩個物種。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一個龐大的地下菌團

通過菌絲和菌索在地下靜悄悄地擴張,一株蜜環菌可以將自己的領土擴大到超乎人們想象的範圍。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發現的一株奧氏蜜環菌,就在叢林中潛伏了2400多年,將自己的菌絲和菌索擴張到了近1000公頃的範圍內,菌體總重估計超過600噸,一舉成為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生物——因為它們共享同樣的DNA。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之所以產生菌索,是為了更為有效地汲取營養。然而蜜環菌的擴張,對於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的樹木來說,卻是一場緩慢而致命的屠殺。蜜環菌的菌索在碰到活的樹木之後,會立即分出細小的菌絲,入侵植物的根部組織,並殺死和消融植物根部細胞組織,以此獲得生活所需的有機物。

由於蜜環菌侵入性強,對樹種並無強烈特異性,因此常造成成片樹木產生根腐病而死亡。而樹木屍骸上那些可愛的榛蘑,正是蜜環菌完成對樹木屠殺後的炫耀方式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還會以一種更為神祕和魅惑的方式來慶祝它對樹木的屠殺。如果在夜晚走過生長有榛蘑的叢林,你會發現土壤和朽木上,常常會帶有點點黃綠色的熒光。這正是蜜環菌活動形成的。蜜環菌的菌絲和幼嫩菌索內會產生熒光素酶,藉以分解熒光素來釋放出熒光,其原理和螢火蟲發光類似。那若隱若現的鬼魅熒光,恰似被侵染樹木那呼喊冤魂。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而蜜環菌,還能形成更為粗大的菌索。所謂菌索,是眾多菌絲彼此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分化的根狀結構。蜜環菌的菌索呈紅褐色,老時顏色更深,包裹著一束白色的菌絲,直徑可達2~5毫米。菌索的頂端顏色較淺,能夠進行旺盛的生長,讓它更像是植物的根系。這也難怪18世紀人們觀察到蜜環菌菌索時,會將它認成是另一類真菌,專門給它建立了根狀菌屬(Rhizomorpha),甚至將生長於土壤和木材中的菌索歸為了兩個物種。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一個龐大的地下菌團

通過菌絲和菌索在地下靜悄悄地擴張,一株蜜環菌可以將自己的領土擴大到超乎人們想象的範圍。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發現的一株奧氏蜜環菌,就在叢林中潛伏了2400多年,將自己的菌絲和菌索擴張到了近1000公頃的範圍內,菌體總重估計超過600噸,一舉成為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生物——因為它們共享同樣的DNA。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之所以產生菌索,是為了更為有效地汲取營養。然而蜜環菌的擴張,對於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的樹木來說,卻是一場緩慢而致命的屠殺。蜜環菌的菌索在碰到活的樹木之後,會立即分出細小的菌絲,入侵植物的根部組織,並殺死和消融植物根部細胞組織,以此獲得生活所需的有機物。

由於蜜環菌侵入性強,對樹種並無強烈特異性,因此常造成成片樹木產生根腐病而死亡。而樹木屍骸上那些可愛的榛蘑,正是蜜環菌完成對樹木屠殺後的炫耀方式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還會以一種更為神祕和魅惑的方式來慶祝它對樹木的屠殺。如果在夜晚走過生長有榛蘑的叢林,你會發現土壤和朽木上,常常會帶有點點黃綠色的熒光。這正是蜜環菌活動形成的。蜜環菌的菌絲和幼嫩菌索內會產生熒光素酶,藉以分解熒光素來釋放出熒光,其原理和螢火蟲發光類似。那若隱若現的鬼魅熒光,恰似被侵染樹木那呼喊冤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以其菌之道還治其菌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植物在蜜環菌的屠殺面前繳械投降。相反,有一些植物卻恰恰利用這一特性將蜜環菌轉化為自己的“食物”。天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蜜環菌菌索侵入天麻的塊莖後,天麻先“誘敵深入”,待蜜環菌散發菌絲妄圖侵入塊莖皮層深處細胞時,天麻反而利用特殊的酶系,分解蜜環菌的菌絲,將其轉化為自身生長所需的營養。這場攻防戰中,天麻成為了勝利者,也使得它可以不再需要葉片和葉綠素就能很好地生存下來。與此類似的是,同樣屬於真菌的茯苓,也會利用蜜環菌來作為自己的營養來源。

"

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不差錢》,不但捧紅了小瀋陽,還捧紅了一道東北菜:小雞燉蘑菇。不過這道菜,在東北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被作為招待貴客的必點之菜,所謂“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之大。

不過平心而論,讓“小雞燉蘑菇”能榮登東北四大燉之首的,並不是那“小雞”,倒是以配菜身份出現的蘑菇。而烹製“小雞燉蘑菇”所用最為正宗的蘑菇,就是今天的主角——榛蘑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不挑基質的廣佈蘑菇

榛蘑又叫櫟蘑,從它的名字就能直白地看出,這是一種多生長在榛樹和櫟樹上的蘑菇。不過,能生長出榛蘑的樹木絕非只有榛樹、櫟樹兩類,事實上,榛蘑十分“不挑”,幾乎所有常見的闊葉樹木和針葉樹木,都能適合榛蘑生長的良好基質,甚至不等樹木死亡腐朽之時,這榛蘑就能從活的樹木基部冒出來。這種廣泛的適應性,也決定了它分佈的廣泛,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叢林中,都能找到它那熟悉的身影。我國東北大片的森林,正是榛蘑生長的理想環境,因此東北出產榛蘑也就不足為怪了。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新鮮的榛蘑有著典型的蘑菇形象——它們成叢生長,頂著淺褐色到黃褐色的小傘,表面肉質,有時略帶小鱗片。菌蓋表面滑膩,頗似塗了蜜一般,因此也有“蜜蘑”之稱。不過,我們能看到的榛蘑,大多是它的乾製品。乾製後的榛蘑失去了蜜黃色的外貌,變成了黃褐色乃至黑褐色,燉煮之後還會進一步“黑化”。不過,這黑化的背後,卻是無上的美味。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美味

和以香著(wéi)稱(míng)的香菇相比,燉煮過的榛蘑更有一絲特有的、略帶木材香氣的清香,烹調幹榛蘑尤甚。這來自廣袤森林的氣息縈繞於口中,足以讓人沉醉。而和小雞一起燉,這清香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滑嫩的雞肉和鮮香的榛蘑一起,成為了小雞燉蘑菇這道看起來平常的菜餚的不平常的靈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當然除了用於燉雞外,榛蘑還可以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同樣能起到增香提味的妙用。只有嘗過榛蘑的滋味之後,才能真切感覺到榛蘑被譽為“東北第四寶”、“山珍”並非徒有其名,毫不輸於南國邊陲那些引以為豪的“野山菌”。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榛蘑的族群不簡單

你以為這就是榛蘑的全部了?Naive!埋藏在這可愛的小傘、美味的山珍背後的,卻是一場森林中無聲的攻防戰,而我們看到的榛蘑,只是這場戰爭偶爾閃現的火光。

事實上,榛蘑並非它本身的學名——甚至連中文正名都算不上。它的另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名字,也就是它的正名,是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沒錯,那“天麻蜜環菌片”中的蜜環菌,實際上和榛蘑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同一個東西。對比上面的美食,是不是有些幻滅呢?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屬於擔子菌門、傘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或被歸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可以算得上是北方森林中最容易看到,但又最複雜的一類真菌。注意,這裡沒有說“種”而是說的“類”,這是因為近年來生理和分子學證據證明,早期被人們認為是單一物種的蜜環菌,也許能夠再分為若干個具有遺傳和形態差異的“物種”,使得蜜環菌成為了所謂的“隱種複合群”(Cryptic species complex)。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外貌也是特別

除了在族群上的複雜之外,蜜環菌的外貌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到的一叢小傘似的榛蘑,其實只是蜜環菌的子實體——換句話說,只是用於產生孢子、用於繁殖的結構罷了。而在生長榛蘑的基質中,還有著蜜環菌的其他存在形式。和其他絕大多數擔子菌不同,非子實體狀態的蜜環菌,可以以菌絲和菌索兩種形態存在

菌絲是一種較為早期、鬆散、出現較為普遍的形式,它是真菌最為“本真”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條或幾條菌絲彼此鬆散聚攏在一起,在土壤中擴散生長。菌絲通常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最多也是形成白色、纖細的細絲狀。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而蜜環菌,還能形成更為粗大的菌索。所謂菌索,是眾多菌絲彼此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分化的根狀結構。蜜環菌的菌索呈紅褐色,老時顏色更深,包裹著一束白色的菌絲,直徑可達2~5毫米。菌索的頂端顏色較淺,能夠進行旺盛的生長,讓它更像是植物的根系。這也難怪18世紀人們觀察到蜜環菌菌索時,會將它認成是另一類真菌,專門給它建立了根狀菌屬(Rhizomorpha),甚至將生長於土壤和木材中的菌索歸為了兩個物種。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一個龐大的地下菌團

通過菌絲和菌索在地下靜悄悄地擴張,一株蜜環菌可以將自己的領土擴大到超乎人們想象的範圍。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發現的一株奧氏蜜環菌,就在叢林中潛伏了2400多年,將自己的菌絲和菌索擴張到了近1000公頃的範圍內,菌體總重估計超過600噸,一舉成為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生物——因為它們共享同樣的DNA。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之所以產生菌索,是為了更為有效地汲取營養。然而蜜環菌的擴張,對於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的樹木來說,卻是一場緩慢而致命的屠殺。蜜環菌的菌索在碰到活的樹木之後,會立即分出細小的菌絲,入侵植物的根部組織,並殺死和消融植物根部細胞組織,以此獲得生活所需的有機物。

由於蜜環菌侵入性強,對樹種並無強烈特異性,因此常造成成片樹木產生根腐病而死亡。而樹木屍骸上那些可愛的榛蘑,正是蜜環菌完成對樹木屠殺後的炫耀方式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蜜環菌還會以一種更為神祕和魅惑的方式來慶祝它對樹木的屠殺。如果在夜晚走過生長有榛蘑的叢林,你會發現土壤和朽木上,常常會帶有點點黃綠色的熒光。這正是蜜環菌活動形成的。蜜環菌的菌絲和幼嫩菌索內會產生熒光素酶,藉以分解熒光素來釋放出熒光,其原理和螢火蟲發光類似。那若隱若現的鬼魅熒光,恰似被侵染樹木那呼喊冤魂。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以其菌之道還治其菌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植物在蜜環菌的屠殺面前繳械投降。相反,有一些植物卻恰恰利用這一特性將蜜環菌轉化為自己的“食物”。天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蜜環菌菌索侵入天麻的塊莖後,天麻先“誘敵深入”,待蜜環菌散發菌絲妄圖侵入塊莖皮層深處細胞時,天麻反而利用特殊的酶系,分解蜜環菌的菌絲,將其轉化為自身生長所需的營養。這場攻防戰中,天麻成為了勝利者,也使得它可以不再需要葉片和葉綠素就能很好地生存下來。與此類似的是,同樣屬於真菌的茯苓,也會利用蜜環菌來作為自己的營養來源。

小雞燉蘑菇,用的啥蘑菇?哈?它竟然是個植物殺手

子實體和菌索,這餐桌上的美味和叢林中的殺手,正是蜜環菌的一體兩面。由於蜜環菌生長方式的複雜性,人們目前只能通過發酵方式培養菌絲來生產藥物,而作為食材的子實體的人工培養,依然困難重重。目前出產的榛蘑,還主要得依靠人工野外採摘獲得。所以,小雞燉蘑菇可以有;加快榛蘑人工培養的研究,這個更可以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