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小吃 麵條 牛肉麵 炸醬麵 熱乾麵 旅見旅鮮 2018-11-28

眾所周知,上海別名魔都,北京別名帝都,合肥別名霸都,那南京別名是啥都?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鴨都。

但是,所長是有點不服氣的,畢竟南京有6000家以上的麵館,而鴨子店最多隻有2000家,整整三倍,三倍啥概念你阿曉得啊?

這麼說吧,你只知道南京人一年吃掉一億多隻鴨子,卻不知道南京人每年吃掉的麵條連起來能繞地球100圈。

總結:南京不只是鴨都,更是面都。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1

南京的麵條江湖,是由皮肚面和老滷麵兩位大佬撐起的。

南京人有多愛皮肚面和老滷麵?想要解答這個哲♂學問題,要分兩個層面去看:

一是從橫向看,也就是年齡。

在南京,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歲孩童,都知道吃皮肚面要放辣油、吃老滷麵認準小排大肉。甚至於年輕潘西和小杆子相親,都能在破爛麵館決定終生。

聽著是有些魔幻,沒辦法,南京人就是這麼扯淡。

二從縱向看,也就是時間。

無論是怎樣的時間節點,南京人都能捧起一碗皮肚/老滷麵大huai特huai,滋溜滋溜地比吃拉麵還帶感。

比如你一大早吃碗皮肚面填飽肚子很正常不稀奇,甚至還能在麵館的集體嗦面聲中獲得靈魂認同感。

但你捧一碗炸醬麵當早飯試試?你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像個傻逼。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儘管皮肚面和老滷麵同被南京人青睞,二者卻大相徑庭,裡面的門道多的很。

源自清末的老滷麵,資歷老道行深。就像是你公司裡那個前輩,似乎公司開天闢地之時她就在了,日日端坐在那裡氣場全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而皮肚面真正流行起來也就是近30年的事兒,更像是個能力爆表的五好新人,也難怪老滷麵黨會視其為“後來者居上的異端”

論輩分,皮肚面是得叫老滷麵一聲“老大guo!”但論人氣,南京人近些年對皮肚面進行了狂熱型擁簇,尤其是年輕人更偏愛相約huai碗兒皮肚面。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老滷麵看上去狂野粗糙,實則精細得很,老滷、澆頭、面三大奧義缺一不可。

皮肚面看似白淨精細,實則是個真正粗獷的老杆子,一口鍋滾面,一口鍋熟菜,一股腦倒進白瓷碗裡,汁水四濺,行雲流水。

先說二者的湯頭。

老滷麵先發制人,老滷可不是簡單的醬油湯,先用香料加水熬製,熬製好了再加入燒肉的肉滷繼續熬製,肉的醇厚香氣融進滷子,越熬越香。100家老滷麵館,就有100種老滷口味。

皮肚面表示,湯?什麼湯?麵條重要的當然是面!

再說二者的面。

戧是皮肚面的人生信條,戧出人生,戧出精彩,不戧不是南京人!

老滷麵駁以靈魂詰問,那麼半熟不生的誰要吃?面還是軟韌彈牙最妙。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最後說說二者的料。

老滷麵澆頭以種類繁多出名,小排、大肉、腰花、薰魚是南京人的至臻之選。腰花講究汆得嫩,小排得有骨有肉。

老瞻園麵館的薰魚最為出彩,先醃後炸,瀝油備用,老滷慢慢熬煮,鹹香浸入魚肉內部,嗝。

若想吃大肉澆頭,就得去小龍大肉麵館。一扇扇煨煮到酥爛的五花肉,碼得人心馳神往,剔骨熟五花的每一絲纖維都浸透了老滷,可謂是肉食動物的生命之光。

地雷麵館老闆胎氣,什麼澆頭都是大份大份地給,老滷經改良沒有那麼濃油赤醬,淡棕色的滷汁微甜口,也俘獲了一批南京吃貨的心。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皮肚面聽完這長篇大論,微微一笑,祭出C位皮肚,一招制敵。

選擇一隻粗壯膘肥的豬,選取後腿肉皮,剔淨肥膘,煮,晾乾,豬油煎炸,這樣的皮肚被稱為至尊皮肚,香飄十里。

一片片皮肚吸滿了辣油與湯汁,再加以青菜、西紅柿、豬肝、香腸、木耳、火腿腸、豬腰的輔助,以“老闆,阿有油渣啊”開篇裝逼。

這碗皮肚面,保你吃得渾身舒暢。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皮肚面與老滷麵的擁躉者爭論不休,一個硃砂痣,一個白月光,南京人徘徊在兩者的懷抱中無法自拔。

但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有了這兩位牛逼的主演,還需要眾多群演龍套哥撐場面。在南京麵條界,龍套哥或許叫炸醬麵,或許叫熱乾麵,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其他面。

對的,它們不配擁有姓名。

2

據所長瞎雞兒統計,南京的其他面數量如下:

老北京炸醬麵165家、武漢熱乾麵193家、四川宜賓燃面179家、陝西臊子面237家、蘭州牛肉拉麵378家、重慶小面366家,廣式雲吞麵205家……

不同流派的麵條翻山越嶺,不為修上市,只為路上與南京人相見。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首先,蘭州拉麵憑藉著門店數量,傲視群雄。你家樓下可能找不到沙縣小吃,但你絕對可以找到蘭州拉麵。它也以合格的味道與喜聞樂見的價格,成為南京人接納程度最高的外來面種。

湯清,蘿蔔白,辣子紅,蒜苗綠,麵條黃是牛肉麵的五要素,再把薄薄的肉片浸入熱湯,脂肪半化、吃得人心思活絡。

常年生活在小馬牛肉麵與老馬牛肉麵的壟斷下,南京人也管不了正不正宗。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重慶小面相似的門頭,有種洗腦的鬼畜感,但相比蘭州拉麵還是弱了些。

從工廠進的鹼水面也吃不出什麼花樣,但淋上油辣子,滴勺花椒油,豌豆油潤軟糯,高湯調成的蒜水糅合在一起…舌尖一麻,心裡一酥,“老闆,花椒油賣嗎?”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以“排面大,規格高”,也在南京佔據一席之地。

大碗麵、小碗醬,八碟菜碼滿滿佔了托盤,讓人不禁想捧在手上虔誠地焚香。面、醬、菜碼拌勻,濃郁的醬香和爽脆的素菜交融,也是一絕。

別想了,這是宮廷規格,你在南京吃到的都是店家貼心為你拌好的。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熱乾麵是武漢過早首選,通勤路上一碗麵,神清氣爽一整天。

黑芝麻醬之於熱乾麵,就像辣油之於皮肚面,皆是靈魂。芝麻油細細調合著芝麻醬,調出灰色的醬汁才正宗,綿稠的醬中偶有未磨開的芝麻碎,更能爆出滿嘴香氣。

問題來了,南京哪家熱乾麵好吃?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陝西臊子面講究“麵條薄精光,湯水煎稀旺,味道酸辣香”(三押×3);廣式雲吞麵,麵條比牙籤還細的才算地道,細而又有筋骨才算有靈魂;沒有芽菜,就沒有宜賓燃面,不多說。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在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下,數十種麵條在南京不大的土地上遍地開花。真想魂穿南京城,感受一下被各大面條流派爭奪的快感。

蘭州拉麵多不多?多,有人的地方就有蘭州拉麵;

重慶小面牛不牛?牛,吃辣的地方一定有重慶小面。

但是,抱歉,對不起,不好意思,南京人最認的還是隻有皮肚面和老滷麵。

3

為什麼外來麵條不被認可?

一是習慣。不論是老滷麵的濃油赤醬,還是皮肚面的料多鮮美,南京人的舌頭就認這一口。

二是口味。外來麵館總會有個毛病,不正宗。為啥?是他們不夠努力?是老闆不地道?是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

不,恰恰相反,這些外來麵館都是被逼的。想求生就得順應當地人的口味,又不能丟掉面種特色,比如炸醬麵館放香菜,比如熱乾麵館放辣油,像雨像霧又像風,能好吃就有鬼了。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那這些艱難求生、不惜魔改的“正宗面”就毫無價值可言?

當然不是,所長覺得無論這些面是加了香菜還是淋了辣油,本質上仍然承載著每個城市的獨特文化性格,一如熱乾麵之於武漢,炸醬麵之於北京,臊子面之於陝西。

文化這種東西,本就是“走出去,變個樣,再走出去”的循環。

只有當你離開南京多年,徘徊在上海、北京、廣州……或是任何一座城市的街頭,看到家皮肚麵館,才會明白那碗麵的真正意義——

也許店老闆壓根就不是南京人,也許這碗麵看起來就不正宗,但你還是想問一句:

“辣油在哪闊啊?”

南京麵條江湖風雲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