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人生一串》中出鏡的銀川懷遠夜市烤羊蹄本蹄。攝影/Geethan

還有被《人生一串》帶成爆款的烤羊蹄。大鍋滷出的羊蹄,膠質滿滿,再經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勁,靠近蹄尖的部分韌勁更足,搖來晃去的蹄筋也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孜然、辣椒、鹽調味後,香氣濃烈,舉著羊蹄張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寧夏喧鬧無比的夜生活。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人生一串》中出鏡的銀川懷遠夜市烤羊蹄本蹄。攝影/Geethan

還有被《人生一串》帶成爆款的烤羊蹄。大鍋滷出的羊蹄,膠質滿滿,再經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勁,靠近蹄尖的部分韌勁更足,搖來晃去的蹄筋也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孜然、辣椒、鹽調味後,香氣濃烈,舉著羊蹄張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寧夏喧鬧無比的夜生活。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剛出鍋的油香捲上大塊羊肉,過癮!攝影/Geethan

沒吃過紅柳大串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擼過串。在寧夏入鄉隨俗,用燙麵油香(油炸的很薄的餅)裹著烤肉來吃。剛炸好的油香,熱烘烘地燙手,拿起來包握住肉串,退出紅柳枝。攥著油香烤肉卷,大口大口地吃完,攤開油光閃閃的手掌,不自覺地為油炸與燒烤、主食與肉的相遇而狂喜。

主食+羊肉=胖百斤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人生一串》中出鏡的銀川懷遠夜市烤羊蹄本蹄。攝影/Geethan

還有被《人生一串》帶成爆款的烤羊蹄。大鍋滷出的羊蹄,膠質滿滿,再經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勁,靠近蹄尖的部分韌勁更足,搖來晃去的蹄筋也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孜然、辣椒、鹽調味後,香氣濃烈,舉著羊蹄張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寧夏喧鬧無比的夜生活。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剛出鍋的油香捲上大塊羊肉,過癮!攝影/Geethan

沒吃過紅柳大串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擼過串。在寧夏入鄉隨俗,用燙麵油香(油炸的很薄的餅)裹著烤肉來吃。剛炸好的油香,熱烘烘地燙手,拿起來包握住肉串,退出紅柳枝。攥著油香烤肉卷,大口大口地吃完,攤開油光閃閃的手掌,不自覺地為油炸與燒烤、主食與肉的相遇而狂喜。

主食+羊肉=胖百斤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肉臊子面。攝影/陳鏞安

羊肉與主食的最佳搭配,莫過於一碗羊肉小揪面

油鍋爆香各種香料,下羊肉翻炒,再加水煮開,此時放入土豆、胡蘿蔔、豆腐、西紅柿,全憑個人喜好,總之要燉成一鍋濃香的湯。小揪面,顧名思義,要揪出來才對。長而薄的麵條,揪成一釐米見方的小片,投入羊肉湯中煮熟。

盛出來熱氣騰騰的一碗,連面帶湯,吃到額頭冒出細細的汗粒,最家常,也最滿足。相似的做法,改揪為搓,一碗細細長長的羊肉搓面也是地道的寧夏味道。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人生一串》中出鏡的銀川懷遠夜市烤羊蹄本蹄。攝影/Geethan

還有被《人生一串》帶成爆款的烤羊蹄。大鍋滷出的羊蹄,膠質滿滿,再經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勁,靠近蹄尖的部分韌勁更足,搖來晃去的蹄筋也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孜然、辣椒、鹽調味後,香氣濃烈,舉著羊蹄張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寧夏喧鬧無比的夜生活。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剛出鍋的油香捲上大塊羊肉,過癮!攝影/Geethan

沒吃過紅柳大串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擼過串。在寧夏入鄉隨俗,用燙麵油香(油炸的很薄的餅)裹著烤肉來吃。剛炸好的油香,熱烘烘地燙手,拿起來包握住肉串,退出紅柳枝。攥著油香烤肉卷,大口大口地吃完,攤開油光閃閃的手掌,不自覺地為油炸與燒烤、主食與肉的相遇而狂喜。

主食+羊肉=胖百斤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肉臊子面。攝影/陳鏞安

羊肉與主食的最佳搭配,莫過於一碗羊肉小揪面

油鍋爆香各種香料,下羊肉翻炒,再加水煮開,此時放入土豆、胡蘿蔔、豆腐、西紅柿,全憑個人喜好,總之要燉成一鍋濃香的湯。小揪面,顧名思義,要揪出來才對。長而薄的麵條,揪成一釐米見方的小片,投入羊肉湯中煮熟。

盛出來熱氣騰騰的一碗,連面帶湯,吃到額頭冒出細細的汗粒,最家常,也最滿足。相似的做法,改揪為搓,一碗細細長長的羊肉搓面也是地道的寧夏味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寧夏版羊肉泡饃。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也吃羊肉泡饃。只不過這羊肉泡饃配的是半發麵餅子,而不是要掰成小粒的死麵饃。拿過一張熱烘烘的餅子,扯開,抹上羊油,熱氣熥得羊油滲入麵餅細孔中,大口大口把餅消滅光,才想起還有一碗羊肉湯呢。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人生一串》中出鏡的銀川懷遠夜市烤羊蹄本蹄。攝影/Geethan

還有被《人生一串》帶成爆款的烤羊蹄。大鍋滷出的羊蹄,膠質滿滿,再經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勁,靠近蹄尖的部分韌勁更足,搖來晃去的蹄筋也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孜然、辣椒、鹽調味後,香氣濃烈,舉著羊蹄張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寧夏喧鬧無比的夜生活。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剛出鍋的油香捲上大塊羊肉,過癮!攝影/Geethan

沒吃過紅柳大串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擼過串。在寧夏入鄉隨俗,用燙麵油香(油炸的很薄的餅)裹著烤肉來吃。剛炸好的油香,熱烘烘地燙手,拿起來包握住肉串,退出紅柳枝。攥著油香烤肉卷,大口大口地吃完,攤開油光閃閃的手掌,不自覺地為油炸與燒烤、主食與肉的相遇而狂喜。

主食+羊肉=胖百斤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肉臊子面。攝影/陳鏞安

羊肉與主食的最佳搭配,莫過於一碗羊肉小揪面

油鍋爆香各種香料,下羊肉翻炒,再加水煮開,此時放入土豆、胡蘿蔔、豆腐、西紅柿,全憑個人喜好,總之要燉成一鍋濃香的湯。小揪面,顧名思義,要揪出來才對。長而薄的麵條,揪成一釐米見方的小片,投入羊肉湯中煮熟。

盛出來熱氣騰騰的一碗,連面帶湯,吃到額頭冒出細細的汗粒,最家常,也最滿足。相似的做法,改揪為搓,一碗細細長長的羊肉搓面也是地道的寧夏味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寧夏版羊肉泡饃。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也吃羊肉泡饃。只不過這羊肉泡饃配的是半發麵餅子,而不是要掰成小粒的死麵饃。拿過一張熱烘烘的餅子,扯開,抹上羊油,熱氣熥得羊油滲入麵餅細孔中,大口大口把餅消滅光,才想起還有一碗羊肉湯呢。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雜碎。白色像土豆一樣的條狀物就是面肺。攝影/Geethan

餅子可以就羊肉湯,也是羊雜碎的絕配。羊肚彈脆,羊肝綿密,羊腸肥潤而有嚼勁,調上一勺油辣子,冒著尖的一大碗,配張餅子既解油膩又能頂飽。銀川平原一帶,羊雜碎要放面肺

面肺不是肺。先將麵粉中的麵筋洗出,再把剩下的麵糊糊灌入沖洗得不帶血腥、乾淨發白的羊肺中,煮熟即可。晾涼切絲的面肺和羊雜一起燙在羊湯中,失去麵筋的面肺滑溜溜的,咬起來發綿,是鑑定一碗寧夏羊雜碎的標誌物。

第一次吃麵肺容易把它誤認為土豆。這也難免,寧夏盛產土豆。

"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眼暈不?攝影/Geethan


-風物君語-

不胖十斤,都對不起回到咩星的羊


“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

寧夏人對本地的羊肉有著十足的自豪感。坊間更是流傳著讓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美食逸聞。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乾煸羊排。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有驕傲的資本。這裡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遍地生長著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礦物質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品質出眾,尤以鹽池灘羊最為知名。

另外,寧夏地方本就不大,羊產量有限,質量相應更易把控。當地主要飼養寧夏黃河灘羊、小尾寒羊、黑山羊三大類肉用羊,其中黑山羊的價格遠遠高過其他品種,只是名氣還未叫響。數千年畜牧史,寧夏人養羊是一把好手,吃羊更是行家。

沒有一隻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寧夏人吃羊肉,是從頭吃到腳,從裡吃到外。其中,最考驗羊肉品質的做法是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手抓羊肉,寧夏人簡稱“手抓”。攝影/李鵬

羊肋排(按當地發音叫liaba)清水煮透,斬塊,蘸上醋碟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輕輕撕扯就是一大塊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潤豐腴熱熱地裹住牙齒,瘦肉細嫩彈牙,全無腥羶之氣。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壯”,這一盤手抓可以說是“死壯死壯”的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八寶茶。攝影/伊森

怕膩的人一定要來一碗八寶茶,這相當於寧夏人的“功能飲料”。想補氣加枸杞,想去火放菊花,解膩必備山楂。各色果乾,一大塊黃冰糖和玫瑰醬,甜而微酸,與茶葉搭配起來,能化油膩於無形,茶水熱氣一薰,感覺粘在嘴上的羊油還隱隱泛出香氣,十分滿足。

家裡吃羊就沒飯店那麼講究。清燉羊肉最家常。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等調味料,用清水燉到肉爛,還可以放大塊蘿蔔或胡蘿蔔。或者把羊肉斬件,加椒鹽燉煮個把小時,炒個土豆絲,沏上八寶茶,撈出羊肉就是一頓飯。扯塊羊肉丟進嘴裡大嚼,蓋碗刮開浮沫,嘬一口,不羨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用羊脖子製作的涼手抓。攝影/陳鏞安

吳忠人更厲害,吃涼手抓。按老樣子做好手抓,然後送進冰箱冷藏。凍到涼透,甚至白嫩嫩、顫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帶冰碴,涼手抓才算可以入口。這種做法,絕不容許低劣羊肉渾水摸魚,否則難以下嚥。羊脖子肉涼吃對不明真相的群眾更友好,瘦肉間雜著肥肉,只有鮮美,全無腥羶。只是不知道這涼手抓,是不是一定要兩手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涮羊肉,吃的就是個鮮嫩。攝影/伊森

涮羊肉也是發揮羊肉本色的絕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紅潤有光澤,少帶一點筋膜,如果盤子豎立而肉不掉落,才證明是真正的鮮切羊肉。筷子夾住肉片,在漂著大棗、蔥段、枸杞的滾水中上下幾次,變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爆炒羊羔肉。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對羊羔肉情有獨鍾。十幾斤的羊羔,肉質最好,細嫩豐盈,能吃出各種花樣。黃渠橋人偏愛爆炒。黃渠橋鎮是寧夏北部有名的貿易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109國道穿城而過,黃渠橋依然是周邊居民趕大集的首選。

人頭攢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滿街的爆炒羊羔肉招牌。羊羔肉切塊後大火爆炒,逼出多餘油脂,鎖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條為配菜,兼有燜、燴的技法,加入青紅椒,還有本地香辣無比的辣椒末,單是紅亮的色澤已讓人無法拒絕。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全羊。攝影/陳鏞安

羊肉如果不烤來吃,那才是暴殄天物。寧夏烤全羊不像內蒙古那樣隆重。選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帶皮,烤一個半小時即可。辣椒、孜然這些是各地都會用的調料,寧夏人會額外用甘草和地椒來調味去羶。甘草是寧夏五寶之一,也是寧夏羊最愛吃的草料。地椒是百里香屬的草本植物,可以入藥,但在寧夏人眼中,用來給羊肉調味才是物盡其用。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烤羊排。攝影/Geethan

如果羊肉夠好,只需一點點鹽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鮮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著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來,咬破的一剎那滋出油汁,羶香衝破天靈蓋,是內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重磅炸彈”。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人生一串》中出鏡的銀川懷遠夜市烤羊蹄本蹄。攝影/Geethan

還有被《人生一串》帶成爆款的烤羊蹄。大鍋滷出的羊蹄,膠質滿滿,再經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勁,靠近蹄尖的部分韌勁更足,搖來晃去的蹄筋也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孜然、辣椒、鹽調味後,香氣濃烈,舉著羊蹄張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寧夏喧鬧無比的夜生活。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剛出鍋的油香捲上大塊羊肉,過癮!攝影/Geethan

沒吃過紅柳大串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擼過串。在寧夏入鄉隨俗,用燙麵油香(油炸的很薄的餅)裹著烤肉來吃。剛炸好的油香,熱烘烘地燙手,拿起來包握住肉串,退出紅柳枝。攥著油香烤肉卷,大口大口地吃完,攤開油光閃閃的手掌,不自覺地為油炸與燒烤、主食與肉的相遇而狂喜。

主食+羊肉=胖百斤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肉臊子面。攝影/陳鏞安

羊肉與主食的最佳搭配,莫過於一碗羊肉小揪面

油鍋爆香各種香料,下羊肉翻炒,再加水煮開,此時放入土豆、胡蘿蔔、豆腐、西紅柿,全憑個人喜好,總之要燉成一鍋濃香的湯。小揪面,顧名思義,要揪出來才對。長而薄的麵條,揪成一釐米見方的小片,投入羊肉湯中煮熟。

盛出來熱氣騰騰的一碗,連面帶湯,吃到額頭冒出細細的汗粒,最家常,也最滿足。相似的做法,改揪為搓,一碗細細長長的羊肉搓面也是地道的寧夏味道。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寧夏版羊肉泡饃。攝影/陳鏞安

寧夏人也吃羊肉泡饃。只不過這羊肉泡饃配的是半發麵餅子,而不是要掰成小粒的死麵饃。拿過一張熱烘烘的餅子,扯開,抹上羊油,熱氣熥得羊油滲入麵餅細孔中,大口大口把餅消滅光,才想起還有一碗羊肉湯呢。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雜碎。白色像土豆一樣的條狀物就是面肺。攝影/Geethan

餅子可以就羊肉湯,也是羊雜碎的絕配。羊肚彈脆,羊肝綿密,羊腸肥潤而有嚼勁,調上一勺油辣子,冒著尖的一大碗,配張餅子既解油膩又能頂飽。銀川平原一帶,羊雜碎要放面肺

面肺不是肺。先將麵粉中的麵筋洗出,再把剩下的麵糊糊灌入沖洗得不帶血腥、乾淨發白的羊肺中,煮熟即可。晾涼切絲的面肺和羊雜一起燙在羊湯中,失去麵筋的面肺滑溜溜的,咬起來發綿,是鑑定一碗寧夏羊雜碎的標誌物。

第一次吃麵肺容易把它誤認為土豆。這也難免,寧夏盛產土豆。

說出:“我出了寧夏不吃羊肉”,是寧夏人最大的驕傲

▲ 羊肝土豆泥。攝影/Geethan

前文說,爆炒羊羔肉要加土豆粉條,已不稀奇。更叫人印象深刻的是羊肝拌土豆泥。寧夏涼冷乾燥,疏鬆的沙質土最適合土豆生長,這裡的土豆澱粉含量高,吃起來面面的,與沙蔥拌在一起就是美味。

有好吃者把熟羊肝切碎加在土豆泥上,澆上一勺辣油,動物性和植物性的兩種綿密口感,能產生一種奇妙的呼應,絲毫不羶。咀嚼起來時,牙齒微微黏住又分開的聲音,是吃貨私享的美妙背景音。

寧夏人可以把羊尾上的肥肉炸來吃,靈武人甚至可以拿羊羔肉泡酒。一隻羊若生在寧夏,真不知是生不逢時,還是死得其所。

- END -

文丨伊森

圖片編輯 | Geethan

禮牧、陳鏞安對本文亦有貢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