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

翁源三華李

三華李原產於翁源縣龍仙鎮三華村,清嘉慶《翁源志》、《韶州府志》、《辭海》均有記載。每年初春開花掛果,“夏至”前後成熟。三華李果大、肉厚、無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並帶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糖分,素有“嶺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稱。1986年在廣東省水果品評會上榮獲“名優品種”稱號,1987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年,三華李被韶關市質監局批准為出口產品,同時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三華李品種很多,以雞麻李和蜜李風味最佳。三華李在芒種、夏至成熟,是城市的淡季水果。它的特點是果大、肉厚、無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7年,三華李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 ,每年的6月下旬有"中國翁源三華李節"。( 韶關)

2010年4月1日,翁源三華李獲韶關首個水果出境認證走出國門。翁源三華李久負盛名,是廣東省名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綠色食品。

三華李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壩仔鎮、江尾鎮等3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

翁源三華李

三華李原產於翁源縣龍仙鎮三華村,清嘉慶《翁源志》、《韶州府志》、《辭海》均有記載。每年初春開花掛果,“夏至”前後成熟。三華李果大、肉厚、無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並帶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糖分,素有“嶺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稱。1986年在廣東省水果品評會上榮獲“名優品種”稱號,1987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年,三華李被韶關市質監局批准為出口產品,同時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三華李品種很多,以雞麻李和蜜李風味最佳。三華李在芒種、夏至成熟,是城市的淡季水果。它的特點是果大、肉厚、無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7年,三華李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 ,每年的6月下旬有"中國翁源三華李節"。( 韶關)

2010年4月1日,翁源三華李獲韶關首個水果出境認證走出國門。翁源三華李久負盛名,是廣東省名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綠色食品。

三華李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壩仔鎮、江尾鎮等3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九仙桃

 翁源特產,因產於“中國九仙桃之鄉”翁源縣江尾鎮九仙村而得名。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種植,至今有近五百年栽培歷史。九仙桃屬我國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果肉離核、含糖量高等特點。果實外觀粉紅色,果身飽滿、肉質脆、化渣、清甜,平均單果重達200克以上,果長圓形,果實頂點尖小彎曲凸起,肉質爽脆,風味獨特,栽植主要分佈在龍仙、江尾、壩仔等地。翁江九仙桃,原產於翁源縣江尾鎮九仙村,由此而得名。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種植,至今已有近500年栽培歷史。

翁江九仙桃屬中國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飽滿、肉厚、核小、脫核、遲熟、含糖量高等特點。果實外觀粉紅色,平均單果重200克以上,果長圓形,果實頂點尖小彎曲凸起,皮外層有紅色小星點,皮紅肉白,肉質爽脆,蜜味濃香,入口清甜,風味獨特。

翁源是“中國九仙桃之鄉”。1985年翁江九仙桃被評定為廣東省優稀水果品種,2007年通過無公害食品認證,享有“仙桃”、“嶺南佳果”之美譽。採果期:7月1日—25日。

九仙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江尾鎮、壩仔鎮、官渡鎮現轄行政區域。

"

翁源三華李

三華李原產於翁源縣龍仙鎮三華村,清嘉慶《翁源志》、《韶州府志》、《辭海》均有記載。每年初春開花掛果,“夏至”前後成熟。三華李果大、肉厚、無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並帶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糖分,素有“嶺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稱。1986年在廣東省水果品評會上榮獲“名優品種”稱號,1987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年,三華李被韶關市質監局批准為出口產品,同時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三華李品種很多,以雞麻李和蜜李風味最佳。三華李在芒種、夏至成熟,是城市的淡季水果。它的特點是果大、肉厚、無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7年,三華李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 ,每年的6月下旬有"中國翁源三華李節"。( 韶關)

2010年4月1日,翁源三華李獲韶關首個水果出境認證走出國門。翁源三華李久負盛名,是廣東省名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綠色食品。

三華李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壩仔鎮、江尾鎮等3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九仙桃

 翁源特產,因產於“中國九仙桃之鄉”翁源縣江尾鎮九仙村而得名。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種植,至今有近五百年栽培歷史。九仙桃屬我國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果肉離核、含糖量高等特點。果實外觀粉紅色,果身飽滿、肉質脆、化渣、清甜,平均單果重達200克以上,果長圓形,果實頂點尖小彎曲凸起,肉質爽脆,風味獨特,栽植主要分佈在龍仙、江尾、壩仔等地。翁江九仙桃,原產於翁源縣江尾鎮九仙村,由此而得名。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種植,至今已有近500年栽培歷史。

翁江九仙桃屬中國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飽滿、肉厚、核小、脫核、遲熟、含糖量高等特點。果實外觀粉紅色,平均單果重200克以上,果長圓形,果實頂點尖小彎曲凸起,皮外層有紅色小星點,皮紅肉白,肉質爽脆,蜜味濃香,入口清甜,風味獨特。

翁源是“中國九仙桃之鄉”。1985年翁江九仙桃被評定為廣東省優稀水果品種,2007年通過無公害食品認證,享有“仙桃”、“嶺南佳果”之美譽。採果期:7月1日—25日。

九仙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江尾鎮、壩仔鎮、官渡鎮現轄行政區域。

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客家艾餈

客家艾餈三月清明,這一期間野艾草比較鮮嫩,客家人就採來做成餈來吃。清明過後,就開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語說:“吃了野艾餈,肩頭磨得損。”

清明期間有些小店,還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菜式,野艾具有清涼滋補的功效。

春天到,艾草香,摘艾葉,做艾餈,這是翁源客家人長久以來的習俗,這也是春天給我們的一種獻禮。艾餈清香獨特,飽含客家人的巧思匠心。具有濃郁香氣的艾草與香甜的糯米相結合,這一個個碧綠的糰子充滿著春天的氣息,吃一口軟糯甜香,是有名的客家美食。

艾草是一種野菜,一般長在菜園的田埂裡或空閒的田地裡,是天然的綠色的食品,每到春季,尤其是幾場春雨過後,一叢叢艾草就會雨後春筍般從田間地頭冒出來,摘艾葉要摘最上面的最嫩的部分,這樣做出來的艾餈味道才最香最濃郁。採摘回來的艾草要重新摘選一次,留下嫩葉嫩莖,用清水洗幾次,洗的時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不要扭出艾汁,洗乾淨泥土後就可以放進鍋裡煮了,艾葉要煮得很爛才可以用來和麵,一般煮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撈起備用了。把煮好的艾葉和糯米放在盆中,加入適量生油和赤砂糖,然後不停地揉搓麵糰,讓艾葉和糯米粉充分地糅合在一起,直到麵糰子柔軟均勻。做艾餈的餡料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鹹的,各地有所不同,甜的餡料是用花生、芝麻、白砂糖搗碎混合在一起,喜歡鹹的還可以用蔬菜和豬肉做成餡料,看個人的喜好。包艾餈其實和包餃子有些相像,但是包艾餈的麵皮比較特別,因為麵糰里加入了天然的艾草,整個麵糰的手感會比較厚實和粗糙些,只能手工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麵糰小心地加工成麵皮,要把麵皮壓得又薄又大,包的餡料又多又香,這樣包出來的艾餈圓滾滾,非常有“料”,很是好看!但是要注意不能把麵皮按得太薄,不然餡料很容易跑出來,一蒸就“露餡”了。標準的艾餈應該看起來表面光滑、完美無缺,一點也看不到接口的痕跡。蒸艾餈也是有講究的,在農村蒸艾餈,要用傳統的大鍋,用柴火蒸出來的艾餈會有一股獨特的清香,這是用現代廚具無法比擬的,把水燒開後就可以開始蒸艾餈了,通常蒸15-20分鐘就可以了,之前淺綠色的小糰子就會變成墨綠色,剛蒸好的艾餈軟糯甜香,口感略微粘牙,之前淡淡的艾草清香變得非常濃郁,咬一口脣齒留香。據翁源江尾鎮葸茅嶺村的村民介紹,吃艾餈是他們村裡留下來的風俗,艾可以暖胃、健胃,味道很清香,吃艾餈暖身體的說法是從老0那裡一直遺傳下來的,艾餈不僅好吃,更具有藥用價值。

周陂米餃

"

翁源三華李

三華李原產於翁源縣龍仙鎮三華村,清嘉慶《翁源志》、《韶州府志》、《辭海》均有記載。每年初春開花掛果,“夏至”前後成熟。三華李果大、肉厚、無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並帶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糖分,素有“嶺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稱。1986年在廣東省水果品評會上榮獲“名優品種”稱號,1987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年,三華李被韶關市質監局批准為出口產品,同時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三華李品種很多,以雞麻李和蜜李風味最佳。三華李在芒種、夏至成熟,是城市的淡季水果。它的特點是果大、肉厚、無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7年,三華李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稀水果之一 ,每年的6月下旬有"中國翁源三華李節"。( 韶關)

2010年4月1日,翁源三華李獲韶關首個水果出境認證走出國門。翁源三華李久負盛名,是廣東省名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綠色食品。

三華李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壩仔鎮、江尾鎮等3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九仙桃

 翁源特產,因產於“中國九仙桃之鄉”翁源縣江尾鎮九仙村而得名。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種植,至今有近五百年栽培歷史。九仙桃屬我國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果肉離核、含糖量高等特點。果實外觀粉紅色,果身飽滿、肉質脆、化渣、清甜,平均單果重達200克以上,果長圓形,果實頂點尖小彎曲凸起,肉質爽脆,風味獨特,栽植主要分佈在龍仙、江尾、壩仔等地。翁江九仙桃,原產於翁源縣江尾鎮九仙村,由此而得名。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種植,至今已有近500年栽培歷史。

翁江九仙桃屬中國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飽滿、肉厚、核小、脫核、遲熟、含糖量高等特點。果實外觀粉紅色,平均單果重200克以上,果長圓形,果實頂點尖小彎曲凸起,皮外層有紅色小星點,皮紅肉白,肉質爽脆,蜜味濃香,入口清甜,風味獨特。

翁源是“中國九仙桃之鄉”。1985年翁江九仙桃被評定為廣東省優稀水果品種,2007年通過無公害食品認證,享有“仙桃”、“嶺南佳果”之美譽。採果期:7月1日—25日。

九仙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江尾鎮、壩仔鎮、官渡鎮現轄行政區域。

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客家艾餈

客家艾餈三月清明,這一期間野艾草比較鮮嫩,客家人就採來做成餈來吃。清明過後,就開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語說:“吃了野艾餈,肩頭磨得損。”

清明期間有些小店,還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菜式,野艾具有清涼滋補的功效。

春天到,艾草香,摘艾葉,做艾餈,這是翁源客家人長久以來的習俗,這也是春天給我們的一種獻禮。艾餈清香獨特,飽含客家人的巧思匠心。具有濃郁香氣的艾草與香甜的糯米相結合,這一個個碧綠的糰子充滿著春天的氣息,吃一口軟糯甜香,是有名的客家美食。

艾草是一種野菜,一般長在菜園的田埂裡或空閒的田地裡,是天然的綠色的食品,每到春季,尤其是幾場春雨過後,一叢叢艾草就會雨後春筍般從田間地頭冒出來,摘艾葉要摘最上面的最嫩的部分,這樣做出來的艾餈味道才最香最濃郁。採摘回來的艾草要重新摘選一次,留下嫩葉嫩莖,用清水洗幾次,洗的時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不要扭出艾汁,洗乾淨泥土後就可以放進鍋裡煮了,艾葉要煮得很爛才可以用來和麵,一般煮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撈起備用了。把煮好的艾葉和糯米放在盆中,加入適量生油和赤砂糖,然後不停地揉搓麵糰,讓艾葉和糯米粉充分地糅合在一起,直到麵糰子柔軟均勻。做艾餈的餡料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鹹的,各地有所不同,甜的餡料是用花生、芝麻、白砂糖搗碎混合在一起,喜歡鹹的還可以用蔬菜和豬肉做成餡料,看個人的喜好。包艾餈其實和包餃子有些相像,但是包艾餈的麵皮比較特別,因為麵糰里加入了天然的艾草,整個麵糰的手感會比較厚實和粗糙些,只能手工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麵糰小心地加工成麵皮,要把麵皮壓得又薄又大,包的餡料又多又香,這樣包出來的艾餈圓滾滾,非常有“料”,很是好看!但是要注意不能把麵皮按得太薄,不然餡料很容易跑出來,一蒸就“露餡”了。標準的艾餈應該看起來表面光滑、完美無缺,一點也看不到接口的痕跡。蒸艾餈也是有講究的,在農村蒸艾餈,要用傳統的大鍋,用柴火蒸出來的艾餈會有一股獨特的清香,這是用現代廚具無法比擬的,把水燒開後就可以開始蒸艾餈了,通常蒸15-20分鐘就可以了,之前淺綠色的小糰子就會變成墨綠色,剛蒸好的艾餈軟糯甜香,口感略微粘牙,之前淡淡的艾草清香變得非常濃郁,咬一口脣齒留香。據翁源江尾鎮葸茅嶺村的村民介紹,吃艾餈是他們村裡留下來的風俗,艾可以暖胃、健胃,味道很清香,吃艾餈暖身體的說法是從老0那裡一直遺傳下來的,艾餈不僅好吃,更具有藥用價值。

周陂米餃

吃在中國,翁源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翁源

百年小食周陂米餃,源自翁源周陂鎮,以米為皮,具有皮薄餡多的特點,米餃是以水蒸而成的,因此有不同於水餃的風味。具有廣東風味的周陂米餃。周陂米餃皮白、脆、嫩、味鮮、滑口、餡料上等,趁熱吃,可一飽口福,深受大家的歡迎。周陂米餃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米餃的創始人是周陂陽東蓮江壩的許國濟,他在梭子的製作基礎上,再加以改進製作工序,便演變成了現在的周陂米餃。周陂米餃很講究製作工序:選擇白色優質冬米,擦洗五至六次米皮,用冷水浸兩小時,用石磨磨成漿(反覆二至三次),用中火邊煮漿邊攪拌熟至五成再用細火煮,仍邊用手搓至米漿韌會發出“拍”的響聲為止,然後壓成薄薄的一小圓塊,扣上精製餡料:蝦肉、豬肉、木耳、冬筍、香菇等,做成後,用猛火蒸二十分鐘,便成了具有豐滿、皮白、有光澤、脆、滑、鮮嫩、清香、爽口特色的米餃了,只要嘗一嘗,即會感覺出別有一番風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