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蘇軾,但這並不是蘇軾的全部,蘇軾還是一個造詣頗深的美食家,一個超級大吃貨,不僅體現在他的好吃知味而且懂吃會做,追求食中的情趣,他的一句“自笑平生為口忙”,對他的吃貨一生高度概括,絕對算得上是“吃貨鼻祖”了。

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對美食的愛好也是充滿著快樂氣息,他一生坎坷,歷典八州,身行萬里,但無論是何種境地,他都在構建完整的生活世界,美食作為其中的一環自然也就鋪開了。更為難得的是,蘇軾不僅是種菜,做菜,吃菜,更要發明菜,為菜寫詩作賦,讓菜也充滿了濃濃的文藝範兒。本期,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蘇軾,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吃貨”。

一路坎坷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蘇軾,但這並不是蘇軾的全部,蘇軾還是一個造詣頗深的美食家,一個超級大吃貨,不僅體現在他的好吃知味而且懂吃會做,追求食中的情趣,他的一句“自笑平生為口忙”,對他的吃貨一生高度概括,絕對算得上是“吃貨鼻祖”了。

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對美食的愛好也是充滿著快樂氣息,他一生坎坷,歷典八州,身行萬里,但無論是何種境地,他都在構建完整的生活世界,美食作為其中的一環自然也就鋪開了。更為難得的是,蘇軾不僅是種菜,做菜,吃菜,更要發明菜,為菜寫詩作賦,讓菜也充滿了濃濃的文藝範兒。本期,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蘇軾,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吃貨”。

一路坎坷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肉。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經歷坎坷,但無論到達哪種境地,他都不改快樂的本性,更不改他對美食的熱情。因為愛吃,所以,愛生命,愛生活,正如他自己在《老饕賦》中說的那樣:“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將別人的僅僅為了果腹的一日三餐吃出了橫生趣味,吃出了流變滄桑,這就是一種境界。

作為生活的大師,蘇軾總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活世界,其中就不乏對美食的探索,相傳蘇軾發明改進的菜餚有“三十二味”,而在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濃縮著蘇軾不同的故事。

像“東坡肉”的由來,就源於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當時,浙西大雨,太湖氾濫。蘇軾指揮疏浚西湖,築蘇堤,工程閒時,東坡先生便命人制作“東坡肉”招待工人。工程完畢後,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東坡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此後,蘇杭一帶過年過節,招待客人便愛做一盤“東坡肉”。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蘇軾,但這並不是蘇軾的全部,蘇軾還是一個造詣頗深的美食家,一個超級大吃貨,不僅體現在他的好吃知味而且懂吃會做,追求食中的情趣,他的一句“自笑平生為口忙”,對他的吃貨一生高度概括,絕對算得上是“吃貨鼻祖”了。

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對美食的愛好也是充滿著快樂氣息,他一生坎坷,歷典八州,身行萬里,但無論是何種境地,他都在構建完整的生活世界,美食作為其中的一環自然也就鋪開了。更為難得的是,蘇軾不僅是種菜,做菜,吃菜,更要發明菜,為菜寫詩作賦,讓菜也充滿了濃濃的文藝範兒。本期,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蘇軾,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吃貨”。

一路坎坷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肉。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經歷坎坷,但無論到達哪種境地,他都不改快樂的本性,更不改他對美食的熱情。因為愛吃,所以,愛生命,愛生活,正如他自己在《老饕賦》中說的那樣:“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將別人的僅僅為了果腹的一日三餐吃出了橫生趣味,吃出了流變滄桑,這就是一種境界。

作為生活的大師,蘇軾總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活世界,其中就不乏對美食的探索,相傳蘇軾發明改進的菜餚有“三十二味”,而在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濃縮著蘇軾不同的故事。

像“東坡肉”的由來,就源於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當時,浙西大雨,太湖氾濫。蘇軾指揮疏浚西湖,築蘇堤,工程閒時,東坡先生便命人制作“東坡肉”招待工人。工程完畢後,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東坡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此後,蘇杭一帶過年過節,招待客人便愛做一盤“東坡肉”。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湖堤犒民圖》

對於東坡肉的由來,坊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起源於蘇軾被貶黃州,如今黃州以北三十華里處的黃陂縣(編者注:1999年時已改為黃陂區),當地百姓過年過節也有吃東坡肉的傳統。在現存的明清古籍《東坡全集》中,記載了有關“東坡肉”做法的打油詩《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東坡肉”來歷的不同版本,完全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蘇軾的熱愛,也說明了他在不同境地發明創造美食的熱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無論生活是一帆風順還是充滿挫折,都完全掩蓋不了蘇軾作為一個快樂“吃貨”的本性。

當蘇軾年逾五旬,他再次因為政見不同被貶謫到了偏遠的蠻荒之地——廣東惠州。在北宋年間,惠州還是蠻荒邊陲,鄉野之邦,物資匱乏,缺肉少食。人們尋覓各種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土裡長的充當食物,實在是無奈之舉,絕稱不上是美味珍饈。但即使是這樣,蘇軾也不忘帶上一雙慧眼,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現美食的旅程。

惠州地處亞熱帶,瓜果蔬菜生長得快,蘇軾的口味似乎也發生了變化,喜歡上了素食,他看著自己耕種的蔬菜即將收穫,喜悅地賦詩道:“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這或許正是蘇軾與眾不同之處吧,他一生顛沛流離,足跡遍及我國南北,每到一地,他都有意識地發現當地食物美好的一面,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他也不改初衷。

一路行吟 讓美食散發文藝範兒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蘇軾,但這並不是蘇軾的全部,蘇軾還是一個造詣頗深的美食家,一個超級大吃貨,不僅體現在他的好吃知味而且懂吃會做,追求食中的情趣,他的一句“自笑平生為口忙”,對他的吃貨一生高度概括,絕對算得上是“吃貨鼻祖”了。

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對美食的愛好也是充滿著快樂氣息,他一生坎坷,歷典八州,身行萬里,但無論是何種境地,他都在構建完整的生活世界,美食作為其中的一環自然也就鋪開了。更為難得的是,蘇軾不僅是種菜,做菜,吃菜,更要發明菜,為菜寫詩作賦,讓菜也充滿了濃濃的文藝範兒。本期,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蘇軾,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吃貨”。

一路坎坷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肉。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經歷坎坷,但無論到達哪種境地,他都不改快樂的本性,更不改他對美食的熱情。因為愛吃,所以,愛生命,愛生活,正如他自己在《老饕賦》中說的那樣:“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將別人的僅僅為了果腹的一日三餐吃出了橫生趣味,吃出了流變滄桑,這就是一種境界。

作為生活的大師,蘇軾總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活世界,其中就不乏對美食的探索,相傳蘇軾發明改進的菜餚有“三十二味”,而在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濃縮著蘇軾不同的故事。

像“東坡肉”的由來,就源於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當時,浙西大雨,太湖氾濫。蘇軾指揮疏浚西湖,築蘇堤,工程閒時,東坡先生便命人制作“東坡肉”招待工人。工程完畢後,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東坡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此後,蘇杭一帶過年過節,招待客人便愛做一盤“東坡肉”。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湖堤犒民圖》

對於東坡肉的由來,坊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起源於蘇軾被貶黃州,如今黃州以北三十華里處的黃陂縣(編者注:1999年時已改為黃陂區),當地百姓過年過節也有吃東坡肉的傳統。在現存的明清古籍《東坡全集》中,記載了有關“東坡肉”做法的打油詩《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東坡肉”來歷的不同版本,完全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蘇軾的熱愛,也說明了他在不同境地發明創造美食的熱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無論生活是一帆風順還是充滿挫折,都完全掩蓋不了蘇軾作為一個快樂“吃貨”的本性。

當蘇軾年逾五旬,他再次因為政見不同被貶謫到了偏遠的蠻荒之地——廣東惠州。在北宋年間,惠州還是蠻荒邊陲,鄉野之邦,物資匱乏,缺肉少食。人們尋覓各種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土裡長的充當食物,實在是無奈之舉,絕稱不上是美味珍饈。但即使是這樣,蘇軾也不忘帶上一雙慧眼,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現美食的旅程。

惠州地處亞熱帶,瓜果蔬菜生長得快,蘇軾的口味似乎也發生了變化,喜歡上了素食,他看著自己耕種的蔬菜即將收穫,喜悅地賦詩道:“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這或許正是蘇軾與眾不同之處吧,他一生顛沛流離,足跡遍及我國南北,每到一地,他都有意識地發現當地食物美好的一面,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他也不改初衷。

一路行吟 讓美食散發文藝範兒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寒食帖》

蘇軾是一個才子,自然也少不了為他鐘愛的美食寫文章,可以說,他就是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寫得文章”的新三好男人。在蘇軾的筆下,美食不僅五味俱全,還散發著濃濃的文藝範兒,即使相隔近千年,再去讀他關於美食的文章,依然可以想象他做菜時的樂趣,忍不住想自己動手試一試。

如此有才氣的吃貨,可謂文學和美食界的雙瑰寶。據不完全統計,蘇軾直接描述飲食烹飪的詩文近百篇,間接描述的就更多, 如吃鯿魚,作《鯿魚》詩;吃野雞,寫《野雉》詩; 吃竹萩,有《竹萩》詩;吃蛇、蛙、蛤,寫《古意》一首; 吃竹筍,寫《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 吃梭子蟹,寫《丁公默送蝤蛑》; 吃豆粥,寫《豆粥》詩。另外,吃鮑魚、巢菜、河豚、寒具、棕筍、蜜唧、黃雀、二紅飯等,都寫有詩或文。有學者認為:“如果把蘇軾記錄的饌餚品種集中在一起,完全可以看出宋代的飲食狀況和烹飪水平。”

蘇軾並不是單純地寫美食,他的飲食題材的作品表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和人物形象,更貼近生活,有的還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朔野方赤地,河埂但黃塵。秋霖暗豆莢,夏旱癯麥人……爭勸加餐飯,實無負吏民。”在《蘇軾詩集》卷三十七中,蘇軾貶謫過湯陰市,正值災荒,和二子一起吃豌豆大麥粥,教育三兒子要知道生活的艱難,無負百姓,為此他特地寫了《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一詩。

作為一個吃貨,蘇軾都能如此與眾不同,自然有著強大吸引力和號召力。蘇軾喜歡素食,他把食素吃蔬視為復歸自然的重要手段,對各種素食大加讚美。

如他在《東坡羹頌並引》中稱“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在《菜羹賦》中說:“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在蘇軾以素食、蔬食為美思想的影響下,黃庭堅、陳師道、洪适、韓駒、朱熹、陸游、楊萬里、范成大等宋代著名文人幾乎沒有不讚美素食的。可以說,宋代文人士大夫飲食生活中重視素食的傳統與蘇軾的大力倡導不無關係。

由於蘇軾對中國食文化的發展貢獻頗多,故從宋代起,陸續出現了以蘇軾的號“東坡”命名的各種菜點。如杭州、四川有不同製法的東坡肉,一些地方有東坡魚、東坡脯、東坡肘子等品。

東坡系列菜點的開發與研究業已成為烹飪文化學界的熱點項目之一。如今琳琅滿目的“東坡菜”遍佈全國。其中不全是東坡本人做的。但東坡二字儼然成為美食符號,包含著今人對他的紀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RECOMMEND

"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蘇軾,但這並不是蘇軾的全部,蘇軾還是一個造詣頗深的美食家,一個超級大吃貨,不僅體現在他的好吃知味而且懂吃會做,追求食中的情趣,他的一句“自笑平生為口忙”,對他的吃貨一生高度概括,絕對算得上是“吃貨鼻祖”了。

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對美食的愛好也是充滿著快樂氣息,他一生坎坷,歷典八州,身行萬里,但無論是何種境地,他都在構建完整的生活世界,美食作為其中的一環自然也就鋪開了。更為難得的是,蘇軾不僅是種菜,做菜,吃菜,更要發明菜,為菜寫詩作賦,讓菜也充滿了濃濃的文藝範兒。本期,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蘇軾,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吃貨”。

一路坎坷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肉。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經歷坎坷,但無論到達哪種境地,他都不改快樂的本性,更不改他對美食的熱情。因為愛吃,所以,愛生命,愛生活,正如他自己在《老饕賦》中說的那樣:“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將別人的僅僅為了果腹的一日三餐吃出了橫生趣味,吃出了流變滄桑,這就是一種境界。

作為生活的大師,蘇軾總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活世界,其中就不乏對美食的探索,相傳蘇軾發明改進的菜餚有“三十二味”,而在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濃縮著蘇軾不同的故事。

像“東坡肉”的由來,就源於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當時,浙西大雨,太湖氾濫。蘇軾指揮疏浚西湖,築蘇堤,工程閒時,東坡先生便命人制作“東坡肉”招待工人。工程完畢後,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東坡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此後,蘇杭一帶過年過節,招待客人便愛做一盤“東坡肉”。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東坡湖堤犒民圖》

對於東坡肉的由來,坊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起源於蘇軾被貶黃州,如今黃州以北三十華里處的黃陂縣(編者注:1999年時已改為黃陂區),當地百姓過年過節也有吃東坡肉的傳統。在現存的明清古籍《東坡全集》中,記載了有關“東坡肉”做法的打油詩《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東坡肉”來歷的不同版本,完全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蘇軾的熱愛,也說明了他在不同境地發明創造美食的熱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無論生活是一帆風順還是充滿挫折,都完全掩蓋不了蘇軾作為一個快樂“吃貨”的本性。

當蘇軾年逾五旬,他再次因為政見不同被貶謫到了偏遠的蠻荒之地——廣東惠州。在北宋年間,惠州還是蠻荒邊陲,鄉野之邦,物資匱乏,缺肉少食。人們尋覓各種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土裡長的充當食物,實在是無奈之舉,絕稱不上是美味珍饈。但即使是這樣,蘇軾也不忘帶上一雙慧眼,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現美食的旅程。

惠州地處亞熱帶,瓜果蔬菜生長得快,蘇軾的口味似乎也發生了變化,喜歡上了素食,他看著自己耕種的蔬菜即將收穫,喜悅地賦詩道:“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這或許正是蘇軾與眾不同之處吧,他一生顛沛流離,足跡遍及我國南北,每到一地,他都有意識地發現當地食物美好的一面,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他也不改初衷。

一路行吟 讓美食散發文藝範兒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寒食帖》

蘇軾是一個才子,自然也少不了為他鐘愛的美食寫文章,可以說,他就是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寫得文章”的新三好男人。在蘇軾的筆下,美食不僅五味俱全,還散發著濃濃的文藝範兒,即使相隔近千年,再去讀他關於美食的文章,依然可以想象他做菜時的樂趣,忍不住想自己動手試一試。

如此有才氣的吃貨,可謂文學和美食界的雙瑰寶。據不完全統計,蘇軾直接描述飲食烹飪的詩文近百篇,間接描述的就更多, 如吃鯿魚,作《鯿魚》詩;吃野雞,寫《野雉》詩; 吃竹萩,有《竹萩》詩;吃蛇、蛙、蛤,寫《古意》一首; 吃竹筍,寫《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 吃梭子蟹,寫《丁公默送蝤蛑》; 吃豆粥,寫《豆粥》詩。另外,吃鮑魚、巢菜、河豚、寒具、棕筍、蜜唧、黃雀、二紅飯等,都寫有詩或文。有學者認為:“如果把蘇軾記錄的饌餚品種集中在一起,完全可以看出宋代的飲食狀況和烹飪水平。”

蘇軾並不是單純地寫美食,他的飲食題材的作品表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和人物形象,更貼近生活,有的還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朔野方赤地,河埂但黃塵。秋霖暗豆莢,夏旱癯麥人……爭勸加餐飯,實無負吏民。”在《蘇軾詩集》卷三十七中,蘇軾貶謫過湯陰市,正值災荒,和二子一起吃豌豆大麥粥,教育三兒子要知道生活的艱難,無負百姓,為此他特地寫了《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一詩。

作為一個吃貨,蘇軾都能如此與眾不同,自然有著強大吸引力和號召力。蘇軾喜歡素食,他把食素吃蔬視為復歸自然的重要手段,對各種素食大加讚美。

如他在《東坡羹頌並引》中稱“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在《菜羹賦》中說:“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在蘇軾以素食、蔬食為美思想的影響下,黃庭堅、陳師道、洪适、韓駒、朱熹、陸游、楊萬里、范成大等宋代著名文人幾乎沒有不讚美素食的。可以說,宋代文人士大夫飲食生活中重視素食的傳統與蘇軾的大力倡導不無關係。

由於蘇軾對中國食文化的發展貢獻頗多,故從宋代起,陸續出現了以蘇軾的號“東坡”命名的各種菜點。如杭州、四川有不同製法的東坡肉,一些地方有東坡魚、東坡脯、東坡肘子等品。

東坡系列菜點的開發與研究業已成為烹飪文化學界的熱點項目之一。如今琳琅滿目的“東坡菜”遍佈全國。其中不全是東坡本人做的。但東坡二字儼然成為美食符號,包含著今人對他的紀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RECOMMEND

眉山先賢集丨蘇軾——漫談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更多精彩內容請拿起手機微信關注“眉山東坡文化”~

來源:東坡文化網 張玉

編輯:劉寅

審核:周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