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

宋朝 中國古代史 明朝 北宋 中國歷史 白鹿野史 2018-12-05

時間點:宋代。

宋人記史,太祖說:不用南人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並刻石在政事堂上。

宋代之前,中原文明兼具先發優勢與區位優勢,以河南-河北-關中一帶為核心,成為中國的本部所在,可謂擎天下權位,牽一髮而動全身。及至宋代,中原文明在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下,勢力不斷後縮,漸漸成為了“北退南進”的格局。其實從西晉滅亡時開啟的遊牧民族的進攻狂潮,一直持續到明清。

在古羅馬和古中國,都在保持了對遊牧勢力400多年的壓制後,變得力不從心,遊牧民族解除了暴力封印。因此,當時的世界的主要文明國家,普遍都遭受了遊牧民族的侵襲。羅馬帝國因此直接滅亡,而古中國則僅僅保留東南半壁江山。

為啥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

古中國保留了漢民族的火種,因此能夠在後來與遊牧勢力反覆拉鋸,並且在隋唐時期、北宋時期、明朝徹底擊敗他們,匡復中原,但遊牧勢力的威脅卻一直存在,並在公元316年後數度進入中原建立政權,如五胡政權、北魏、契丹(遼)、金、元、清。這種爭鬥的結果,便是中原地區成為戰略緩衝區,戰亂不斷、經濟崩潰、文化殘破,並出現了“胡化”的趨勢。

漢民族在這種壓力下,先後產生三次“南渡”,中原地區的百姓和士族大量遷入江東、江西、湖廣以及嶺南,並在人口激增的宋代之後,對南方地區進行了深度開發,使得南方逐漸成為華夏文明的“重心”。

先說文化。

北宋時,“南人不可為相”還相對有市場,但到了南宋,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南宋的宰相62人,南方人佔56, 北方僅6人。雖說北方半壁江山丟失,對北方宰相進入南宋中樞的可能性降低,那麼到了明代,這個趨勢就更明顯了。

明洪武三十年的皇榜中,第一次開榜,所錄進士51名,全是南方人。北方學子大鬧京城,驚動了朱元璋。震怒之下,重新開榜,又取61人,這次全是北方人。經由此案,明朝科舉,分為了北、中、南三榜。

明末顧炎武直言:“北方經過金元時期的戰亂,在文學修養上已經不及南方了……如今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二曰人荒”。所謂的“人荒”,並非是沒有人,而是沒有能“習比偶”、“調平仄”的文化人。

在文化上如此,經濟上也如是。

北人南遷,原有的平原已開發完了,只好開發山地。(田盡而地、地盡而山)在旱田、梯田等開展水稻種植業,難度可想而知。

在中國南方種植水稻,需要水利灌溉設施及短時間內大量的勞動力,比起小麥種植,水稻的複雜性更高,這就要求南方社會要在家庭之上,組建起更為緊密的組織來應對水利建設維護、互惠合作。這樣的組織,我們稱之為“宗族”。我們現在理解為“抱團”。

以種植小麥為主的北方,對組織的需求相對而言不強,因此北方人更傾向於獨立和個人主義。北方人的單兵作戰素質比較強,可能與此有關。

為了增加水稻產量,南方不停引入新品種,占城稻自宋代引入後,逐漸形成了一年兩熟,一年三熟,最後形成了“湖廣熟,天下足”的局面。南方自唐代安史之亂後,就成為了國家財賦之地。

為啥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

經濟上如此,人口上也如此。

北方黃河流域開發最早,因此人口密集,商業發達,在戰國時期,天下有名的都邑,大多集中在北方。秦漢時期,北方是天下的中心及重心,王朝的錢糧財賦之地,人才基地。王朝從此地四處征討,建設國家。曹魏能夠笑傲三國,與他的根基在北方有很大關係。

在遊牧民族的戰略擠壓下,自晉朝末年的“衣冠南渡”,到後來北宋末年的“南渡”,明朝末年的“南渡”,都給南方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從而將南方“同化”為“漢地”,隨著經濟、農作物產量的不斷增加,人口也不斷增加。到南宋中期,在中國南方地區生活的人口占了這片大陸總人口的80%以上。當然,這與蒙金戰爭造成北方赤地千里的現實情況有關,而且由於蒙金戰爭,原為北宋核心及精華所在中原一帶,盡成澤國,人民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

為啥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

在文化、經濟、人口數量上,南方逐漸追平甚至反超北方後,南方已經擁有足夠的資源抵禦北方的“南征”,甚至還發生了幾次“北伐”(朱元璋北伐、天平天國北伐、國民革命軍北伐)。

所以,在宋代以後,雖然也存在北方強,則中國在世界上強;北方弱,則中國在世界上弱的局面,但北方已經不處於經濟、文化、人口數量等綜合國力的主導地位,而是在守禦遊牧民族的侵襲、統控全國的政治地位方面,存在重要意義。從另一個層面說,如果北方的經濟、文化、人口能夠達到南方的水平,或者恢復到唐代之前的冠絕天下的水平,那麼中國的綜合國力必然還要再跨上一個大臺階。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方強,則中國強,也不無道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