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豆腐的熱銷使製做豆腐的技藝逐漸被更廣泛地掌握。同時,源於寺院僧侶製做豆腐的虔誠之心,也被民間的手工業者所延續和踐行。豆腐的製做被視為一種心性的修行。傳統的加工者們,並不把自己視為商人,他們非常尊重自己的職業,也將豆腐的品質作為最高的追求。豆腐的製做,甚至成為了一種“道”。

像大多數日本傳統豆腐師傅一樣,荒井先生的作坊緊鄰住所,他每天堅持用天然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製做豆腐,並且只在自家店鋪的櫥窗販賣。“與茶道、花道,甚至禪道一樣,豆腐以及其他手工業的‘道’,都是藉由一種共同的精神,賦予作品以生命,而這種精神就是自我實現的體悟與實踐。在這種精神下,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領悟,結果反而變得並不重要,因為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履行與回饋。”荒井先生對自己豆腐師傅的身份引以為傲,“只有真正領悟了豆腐之‘道’的人, 才能被稱之為‘師傅’,在此之前只能叫做‘學徒’或者‘技士’。而從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師傅’,一般要花費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學徒,師傅往往就是他的父親。在日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做豆腐與魚水之歡是不能被看見的”,由於製做豆腐的技藝屬於一個家族的傳統與祕辛,所以傳承人必須是有血緣關係的子孫。荒井先生回憶道,“在我跟隨父親學習製做豆腐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劈柴、挑水、清洗黃豆和站在店鋪裡販賣豆腐。足足一年的時間後,我才開始為父親打下手。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徒,在親手學習製做豆腐之前,必須要學會尊重每一滴泉水,每一段柴火,以及每一顆黃豆。它們不只是製做豆腐的材料和工具,而是豆腐師傅的朋友。這樣製做的豆腐才能有‘道’,才是蘊含情感與自我的作品,而不是產品。

在日本,每年舉行的全國範圍的豆腐製做比賽,是師傳們切磋技藝,詮釋豆腐之“道”的舞臺。退休的大師作為評審,以切豆腐的速度及準確性、研磨豆汁的柔滑度、製做豆腐泡的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製做帶給人們頂級味覺和視覺享受的豆腐的能力為評判標準,品評優劣。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豆腐的熱銷使製做豆腐的技藝逐漸被更廣泛地掌握。同時,源於寺院僧侶製做豆腐的虔誠之心,也被民間的手工業者所延續和踐行。豆腐的製做被視為一種心性的修行。傳統的加工者們,並不把自己視為商人,他們非常尊重自己的職業,也將豆腐的品質作為最高的追求。豆腐的製做,甚至成為了一種“道”。

像大多數日本傳統豆腐師傅一樣,荒井先生的作坊緊鄰住所,他每天堅持用天然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製做豆腐,並且只在自家店鋪的櫥窗販賣。“與茶道、花道,甚至禪道一樣,豆腐以及其他手工業的‘道’,都是藉由一種共同的精神,賦予作品以生命,而這種精神就是自我實現的體悟與實踐。在這種精神下,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領悟,結果反而變得並不重要,因為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履行與回饋。”荒井先生對自己豆腐師傅的身份引以為傲,“只有真正領悟了豆腐之‘道’的人, 才能被稱之為‘師傅’,在此之前只能叫做‘學徒’或者‘技士’。而從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師傅’,一般要花費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學徒,師傅往往就是他的父親。在日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做豆腐與魚水之歡是不能被看見的”,由於製做豆腐的技藝屬於一個家族的傳統與祕辛,所以傳承人必須是有血緣關係的子孫。荒井先生回憶道,“在我跟隨父親學習製做豆腐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劈柴、挑水、清洗黃豆和站在店鋪裡販賣豆腐。足足一年的時間後,我才開始為父親打下手。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徒,在親手學習製做豆腐之前,必須要學會尊重每一滴泉水,每一段柴火,以及每一顆黃豆。它們不只是製做豆腐的材料和工具,而是豆腐師傅的朋友。這樣製做的豆腐才能有‘道’,才是蘊含情感與自我的作品,而不是產品。

在日本,每年舉行的全國範圍的豆腐製做比賽,是師傳們切磋技藝,詮釋豆腐之“道”的舞臺。退休的大師作為評審,以切豆腐的速度及準確性、研磨豆汁的柔滑度、製做豆腐泡的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製做帶給人們頂級味覺和視覺享受的豆腐的能力為評判標準,品評優劣。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被荒井先生奉為圭臬的“豆腐道”精神與傳統工藝,自豆腐傳入日本時起,被虔誠地延續了千年。即使在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後, 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豆腐行業和一些傳統工藝,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得以延傳。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的技藝與精神卻被措手不及地淹沒在機械工業的隆隆聲響中。60年代日本關於豆腐的行業研究,無一例外地集中到了如何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時間,及用理性客觀的標準化生產,來代替充滿個人情感與經驗的傳統方法。並且極力主張師傳們使用硫酸鈣來提高豆腐的含水量,並使用快鍋來降低烹調時間。東京食品研究中心在當時完成的一份權威報告中,通過詳盡而繁雜的數據,推動了豆腐產業現代化的進程,然而關於豆腐本身風味的問題卻全然沒有被提及。於是,鐵爐取代了大鐵鍋,硫酸鈣取代了鹽滷,部分黃豆原粒被脫脂黃豆粕取代。隨後,由於水質的汙染,優質泉水變成了自來水,竹箱變為鋁桶,石磨變為高速研磨機,炭火爐又變為了丙烷爐。到了70年代,只有在少數鄉下的豆腐店,才可以吃到用傳統工藝和天然食材製得的地道豆腐。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逐漸意識到了天然食材和傳統工藝的寶貴。許多百年豆腐店在人們的反思中又得到了新生。“叮咚叮咚”,每每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大阪鬆屋町的一些主婦便會端著鐵盆,等在巷口張望。她們知道本田先生一會兒就要推著叮噹車來販賣自家制做的豆腐了。因為本田先生每天都沿不同的街區叫賣,如果錯過,可能就又要等上一個星期了。本田家的豆腐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家的豆腐是純手工製做的,原料也是本國產的上等大豆,和超市裡的豆腐完全不是一個味道。”說這話的川崎太太是吃著本田先生父親親手做的豆腐長大的。

在這種傳統豆腐店備受青睞的同時,許多豆腐廠家都不斷推陳出新,製做更符合現代人口味,也更富有新意的豆腐。比如運用傳統發酵技術製做的豆腐冰激凌,美味香滑卻又低糖低脂,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以銷售“有男子氣概”的豆腐為營銷策略的男前豆腐,創造了日本豆腐銷售量的奇蹟。經過包裝的男前豆腐的售價是一般豆腐的3到4倍,可是仍然供不應求。除了生產豆腐,男前還推出了關於豆腐產品的扭蛋、鑰匙鏈、帆布包…傳統的豆腐如今也躋身潮流前沿。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豆腐的熱銷使製做豆腐的技藝逐漸被更廣泛地掌握。同時,源於寺院僧侶製做豆腐的虔誠之心,也被民間的手工業者所延續和踐行。豆腐的製做被視為一種心性的修行。傳統的加工者們,並不把自己視為商人,他們非常尊重自己的職業,也將豆腐的品質作為最高的追求。豆腐的製做,甚至成為了一種“道”。

像大多數日本傳統豆腐師傅一樣,荒井先生的作坊緊鄰住所,他每天堅持用天然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製做豆腐,並且只在自家店鋪的櫥窗販賣。“與茶道、花道,甚至禪道一樣,豆腐以及其他手工業的‘道’,都是藉由一種共同的精神,賦予作品以生命,而這種精神就是自我實現的體悟與實踐。在這種精神下,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領悟,結果反而變得並不重要,因為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履行與回饋。”荒井先生對自己豆腐師傅的身份引以為傲,“只有真正領悟了豆腐之‘道’的人, 才能被稱之為‘師傅’,在此之前只能叫做‘學徒’或者‘技士’。而從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師傅’,一般要花費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學徒,師傅往往就是他的父親。在日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做豆腐與魚水之歡是不能被看見的”,由於製做豆腐的技藝屬於一個家族的傳統與祕辛,所以傳承人必須是有血緣關係的子孫。荒井先生回憶道,“在我跟隨父親學習製做豆腐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劈柴、挑水、清洗黃豆和站在店鋪裡販賣豆腐。足足一年的時間後,我才開始為父親打下手。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徒,在親手學習製做豆腐之前,必須要學會尊重每一滴泉水,每一段柴火,以及每一顆黃豆。它們不只是製做豆腐的材料和工具,而是豆腐師傅的朋友。這樣製做的豆腐才能有‘道’,才是蘊含情感與自我的作品,而不是產品。

在日本,每年舉行的全國範圍的豆腐製做比賽,是師傳們切磋技藝,詮釋豆腐之“道”的舞臺。退休的大師作為評審,以切豆腐的速度及準確性、研磨豆汁的柔滑度、製做豆腐泡的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製做帶給人們頂級味覺和視覺享受的豆腐的能力為評判標準,品評優劣。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被荒井先生奉為圭臬的“豆腐道”精神與傳統工藝,自豆腐傳入日本時起,被虔誠地延續了千年。即使在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後, 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豆腐行業和一些傳統工藝,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得以延傳。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的技藝與精神卻被措手不及地淹沒在機械工業的隆隆聲響中。60年代日本關於豆腐的行業研究,無一例外地集中到了如何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時間,及用理性客觀的標準化生產,來代替充滿個人情感與經驗的傳統方法。並且極力主張師傳們使用硫酸鈣來提高豆腐的含水量,並使用快鍋來降低烹調時間。東京食品研究中心在當時完成的一份權威報告中,通過詳盡而繁雜的數據,推動了豆腐產業現代化的進程,然而關於豆腐本身風味的問題卻全然沒有被提及。於是,鐵爐取代了大鐵鍋,硫酸鈣取代了鹽滷,部分黃豆原粒被脫脂黃豆粕取代。隨後,由於水質的汙染,優質泉水變成了自來水,竹箱變為鋁桶,石磨變為高速研磨機,炭火爐又變為了丙烷爐。到了70年代,只有在少數鄉下的豆腐店,才可以吃到用傳統工藝和天然食材製得的地道豆腐。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逐漸意識到了天然食材和傳統工藝的寶貴。許多百年豆腐店在人們的反思中又得到了新生。“叮咚叮咚”,每每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大阪鬆屋町的一些主婦便會端著鐵盆,等在巷口張望。她們知道本田先生一會兒就要推著叮噹車來販賣自家制做的豆腐了。因為本田先生每天都沿不同的街區叫賣,如果錯過,可能就又要等上一個星期了。本田家的豆腐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家的豆腐是純手工製做的,原料也是本國產的上等大豆,和超市裡的豆腐完全不是一個味道。”說這話的川崎太太是吃著本田先生父親親手做的豆腐長大的。

在這種傳統豆腐店備受青睞的同時,許多豆腐廠家都不斷推陳出新,製做更符合現代人口味,也更富有新意的豆腐。比如運用傳統發酵技術製做的豆腐冰激凌,美味香滑卻又低糖低脂,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以銷售“有男子氣概”的豆腐為營銷策略的男前豆腐,創造了日本豆腐銷售量的奇蹟。經過包裝的男前豆腐的售價是一般豆腐的3到4倍,可是仍然供不應求。除了生產豆腐,男前還推出了關於豆腐產品的扭蛋、鑰匙鏈、帆布包…傳統的豆腐如今也躋身潮流前沿。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在日本,豆腐以更多樣的形態和更多元的文化理念,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當今,全日本共有一萬兩千家豆腐公司,生產各式原料與花色的豆腐滿足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這種在傳統豆腐的基礎上,積極嘗試豆腐料理各種可能性的探索,也正是日本豆腐業不斷煥發生機的祕訣。

歐美篇

豆腐傳入歐美國家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因為黃豆在17世紀末才被西方人知曉。當時的德國植物學家肯貝爾,利用1690到1693年在日本逗留的三年時間,通過一番潛心研究,完成了一系列介紹黃豆製品的文章。這是大洋彼岸的人們第一次通過西方人的筆觸,瞭解到東方的黃豆製品。直到1790年,第一批黃豆種子才作為植物樣本,被精心地栽種在英國貴族的植物園內。1908年,第一艘滿載著亞洲灌裝黃豆的貨輪在英國海港靠岸了。印著黃豆圖像的鐵罐包裝上,用鉛字標示著“原產國:日本”。然而,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使這批黃豆走上了與東方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它們並沒有被當作主食,也沒有被製做成豆醬或者豆漿,更不可能製成豆腐—而是用來榨油製作肥皂,或者成為了乳牛的飼料。

黃豆在美國也遭遇了同樣的境遇。首批到達這裡的黃豆也是被當作飼料或者綠肥。1923年,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和威廉·莫爾斯(William Morse)撰寫的《黃豆》一書,表現出了對東方傳統黃豆食品的極大興趣。他們仔細研究了這些聞所未聞的烹飪方法,並將當時西方僅有的幾種黃豆食譜也羅列其中。雖然他們對黃豆以及黃豆食品也只是知半解,但憑藉卓越的洞察力,二人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黃豆的重要性主要在於,種植黃豆比種植任何一種豆莢作物都便宜,它的產量高又易於收割,在未來土地只能用來種植高產量的作物時,這絕對會讓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毫無疑問,黃豆將成為美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儘管在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與威廉·莫爾斯( William Morse)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黃豆在美國還並不為人所知。但在20世紀的中期,這番預言卻得到了印證—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黃豆生產國,供應量佔全世界的65%。此時,黃豆已經是美國最大宗的外銷農產品。然而,在美國本土,黃豆依然主要是被視作經濟作物。就這樣,在亞洲因為豐富的蛋白質而被稱為“田野之肉”的黃豆,卻成了美國人口中的“從泥土來的黃金”。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豆腐的熱銷使製做豆腐的技藝逐漸被更廣泛地掌握。同時,源於寺院僧侶製做豆腐的虔誠之心,也被民間的手工業者所延續和踐行。豆腐的製做被視為一種心性的修行。傳統的加工者們,並不把自己視為商人,他們非常尊重自己的職業,也將豆腐的品質作為最高的追求。豆腐的製做,甚至成為了一種“道”。

像大多數日本傳統豆腐師傅一樣,荒井先生的作坊緊鄰住所,他每天堅持用天然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製做豆腐,並且只在自家店鋪的櫥窗販賣。“與茶道、花道,甚至禪道一樣,豆腐以及其他手工業的‘道’,都是藉由一種共同的精神,賦予作品以生命,而這種精神就是自我實現的體悟與實踐。在這種精神下,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領悟,結果反而變得並不重要,因為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履行與回饋。”荒井先生對自己豆腐師傅的身份引以為傲,“只有真正領悟了豆腐之‘道’的人, 才能被稱之為‘師傅’,在此之前只能叫做‘學徒’或者‘技士’。而從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師傅’,一般要花費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學徒,師傅往往就是他的父親。在日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做豆腐與魚水之歡是不能被看見的”,由於製做豆腐的技藝屬於一個家族的傳統與祕辛,所以傳承人必須是有血緣關係的子孫。荒井先生回憶道,“在我跟隨父親學習製做豆腐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劈柴、挑水、清洗黃豆和站在店鋪裡販賣豆腐。足足一年的時間後,我才開始為父親打下手。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徒,在親手學習製做豆腐之前,必須要學會尊重每一滴泉水,每一段柴火,以及每一顆黃豆。它們不只是製做豆腐的材料和工具,而是豆腐師傅的朋友。這樣製做的豆腐才能有‘道’,才是蘊含情感與自我的作品,而不是產品。

在日本,每年舉行的全國範圍的豆腐製做比賽,是師傳們切磋技藝,詮釋豆腐之“道”的舞臺。退休的大師作為評審,以切豆腐的速度及準確性、研磨豆汁的柔滑度、製做豆腐泡的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製做帶給人們頂級味覺和視覺享受的豆腐的能力為評判標準,品評優劣。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被荒井先生奉為圭臬的“豆腐道”精神與傳統工藝,自豆腐傳入日本時起,被虔誠地延續了千年。即使在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後, 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豆腐行業和一些傳統工藝,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得以延傳。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的技藝與精神卻被措手不及地淹沒在機械工業的隆隆聲響中。60年代日本關於豆腐的行業研究,無一例外地集中到了如何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時間,及用理性客觀的標準化生產,來代替充滿個人情感與經驗的傳統方法。並且極力主張師傳們使用硫酸鈣來提高豆腐的含水量,並使用快鍋來降低烹調時間。東京食品研究中心在當時完成的一份權威報告中,通過詳盡而繁雜的數據,推動了豆腐產業現代化的進程,然而關於豆腐本身風味的問題卻全然沒有被提及。於是,鐵爐取代了大鐵鍋,硫酸鈣取代了鹽滷,部分黃豆原粒被脫脂黃豆粕取代。隨後,由於水質的汙染,優質泉水變成了自來水,竹箱變為鋁桶,石磨變為高速研磨機,炭火爐又變為了丙烷爐。到了70年代,只有在少數鄉下的豆腐店,才可以吃到用傳統工藝和天然食材製得的地道豆腐。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逐漸意識到了天然食材和傳統工藝的寶貴。許多百年豆腐店在人們的反思中又得到了新生。“叮咚叮咚”,每每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大阪鬆屋町的一些主婦便會端著鐵盆,等在巷口張望。她們知道本田先生一會兒就要推著叮噹車來販賣自家制做的豆腐了。因為本田先生每天都沿不同的街區叫賣,如果錯過,可能就又要等上一個星期了。本田家的豆腐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家的豆腐是純手工製做的,原料也是本國產的上等大豆,和超市裡的豆腐完全不是一個味道。”說這話的川崎太太是吃著本田先生父親親手做的豆腐長大的。

在這種傳統豆腐店備受青睞的同時,許多豆腐廠家都不斷推陳出新,製做更符合現代人口味,也更富有新意的豆腐。比如運用傳統發酵技術製做的豆腐冰激凌,美味香滑卻又低糖低脂,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以銷售“有男子氣概”的豆腐為營銷策略的男前豆腐,創造了日本豆腐銷售量的奇蹟。經過包裝的男前豆腐的售價是一般豆腐的3到4倍,可是仍然供不應求。除了生產豆腐,男前還推出了關於豆腐產品的扭蛋、鑰匙鏈、帆布包…傳統的豆腐如今也躋身潮流前沿。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在日本,豆腐以更多樣的形態和更多元的文化理念,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當今,全日本共有一萬兩千家豆腐公司,生產各式原料與花色的豆腐滿足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這種在傳統豆腐的基礎上,積極嘗試豆腐料理各種可能性的探索,也正是日本豆腐業不斷煥發生機的祕訣。

歐美篇

豆腐傳入歐美國家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因為黃豆在17世紀末才被西方人知曉。當時的德國植物學家肯貝爾,利用1690到1693年在日本逗留的三年時間,通過一番潛心研究,完成了一系列介紹黃豆製品的文章。這是大洋彼岸的人們第一次通過西方人的筆觸,瞭解到東方的黃豆製品。直到1790年,第一批黃豆種子才作為植物樣本,被精心地栽種在英國貴族的植物園內。1908年,第一艘滿載著亞洲灌裝黃豆的貨輪在英國海港靠岸了。印著黃豆圖像的鐵罐包裝上,用鉛字標示著“原產國:日本”。然而,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使這批黃豆走上了與東方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它們並沒有被當作主食,也沒有被製做成豆醬或者豆漿,更不可能製成豆腐—而是用來榨油製作肥皂,或者成為了乳牛的飼料。

黃豆在美國也遭遇了同樣的境遇。首批到達這裡的黃豆也是被當作飼料或者綠肥。1923年,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和威廉·莫爾斯(William Morse)撰寫的《黃豆》一書,表現出了對東方傳統黃豆食品的極大興趣。他們仔細研究了這些聞所未聞的烹飪方法,並將當時西方僅有的幾種黃豆食譜也羅列其中。雖然他們對黃豆以及黃豆食品也只是知半解,但憑藉卓越的洞察力,二人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黃豆的重要性主要在於,種植黃豆比種植任何一種豆莢作物都便宜,它的產量高又易於收割,在未來土地只能用來種植高產量的作物時,這絕對會讓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毫無疑問,黃豆將成為美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儘管在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與威廉·莫爾斯( William Morse)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黃豆在美國還並不為人所知。但在20世紀的中期,這番預言卻得到了印證—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黃豆生產國,供應量佔全世界的65%。此時,黃豆已經是美國最大宗的外銷農產品。然而,在美國本土,黃豆依然主要是被視作經濟作物。就這樣,在亞洲因為豐富的蛋白質而被稱為“田野之肉”的黃豆,卻成了美國人口中的“從泥土來的黃金”。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這種局面在20世紀80年代才得以改善。伴隨著大量的亞洲移民,一些亞洲口味的食物逐漸傳入西方,而味噌、豆漿、豆腐等大豆製品也包括其中。在美國唐人街經營餐館的劉志國回憶道,“那時候,逐漸有些外國人開始到唐人街的華人餐館吃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此前從未聽說過豆腐。我們還要在菜單上做專門的說明。”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豆腐征服西方人味蕾的真正功臣,是一本由美國人威廉·舒特萊夫和他的日本妻子青柳秋池所撰寫的《豆腐之書》。這本書向西方人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姿又奇幻異常的豆腐世界。豆腐的營養價值和簡便多樣的烹飪方式,以及其中蘊含的遙遠而神祕的東方文化,引起了地球另一端美食家們極大的興趣,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們,也紛紛表示對豆腐這種東方健康食品的支持。

來自於亞洲的豆腐,富含大量的植物蛋白,又是一種傳統而正宗的素食。於是素食主義者們和篤信東方宗教的信徒們,成為豆腐最堅定的擁護者。全球知名搖滾樂隊披頭士的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 Cartney)就是一位素食主義者。在他舉辦的搖滾音樂會上,來自古老東方,清雅而醇香的豆腐,作為全場供應的幾樣素食之一,曾伴隨著激情四射的西方搖滾樂,讓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產生了奇妙的碰撞與交融。

坐落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地區第一家取得認證的有機素食餐廳。這裡的常客 Branda,回憶起初嘗豆腐的經歷,仍然顯得激動不已,“豆腐的味道很特別,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對於我這種素食主義者,豆腐的豐富蛋白質顯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每當我想到,我坐在華盛頓的餐廳中,口中吃到的食物卻來自於神祕東方千年的傳統,就感到無比的興奮。”或許對於許多像 Branda這樣的普通食客,豆腐的吸引力不僅僅限於一種口味,還有對未知的新奇與悸動。

上世紀末,以豆腐為食材的食品出現在了美國紐約Ross School私立大學學生餐廳的菜單上。這裡的營養師用豆腐製做漢堡包、三明治、意大利麵等15種膳食,每天輪換兩種,為學生們提供健康而豐富的豆腐食品。根據統計,在90年代,豆腐還是美國青少年最不喜愛的食物之一。但現在它卻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並喜愛。Ross School的很多學生們說,開始的時候,吃不慣豆腐的味道,總覺得十分苦澀,可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陷入豆腐的魅力而難以自拔。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豆腐的熱銷使製做豆腐的技藝逐漸被更廣泛地掌握。同時,源於寺院僧侶製做豆腐的虔誠之心,也被民間的手工業者所延續和踐行。豆腐的製做被視為一種心性的修行。傳統的加工者們,並不把自己視為商人,他們非常尊重自己的職業,也將豆腐的品質作為最高的追求。豆腐的製做,甚至成為了一種“道”。

像大多數日本傳統豆腐師傅一樣,荒井先生的作坊緊鄰住所,他每天堅持用天然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製做豆腐,並且只在自家店鋪的櫥窗販賣。“與茶道、花道,甚至禪道一樣,豆腐以及其他手工業的‘道’,都是藉由一種共同的精神,賦予作品以生命,而這種精神就是自我實現的體悟與實踐。在這種精神下,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領悟,結果反而變得並不重要,因為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履行與回饋。”荒井先生對自己豆腐師傅的身份引以為傲,“只有真正領悟了豆腐之‘道’的人, 才能被稱之為‘師傅’,在此之前只能叫做‘學徒’或者‘技士’。而從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師傅’,一般要花費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學徒,師傅往往就是他的父親。在日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做豆腐與魚水之歡是不能被看見的”,由於製做豆腐的技藝屬於一個家族的傳統與祕辛,所以傳承人必須是有血緣關係的子孫。荒井先生回憶道,“在我跟隨父親學習製做豆腐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劈柴、挑水、清洗黃豆和站在店鋪裡販賣豆腐。足足一年的時間後,我才開始為父親打下手。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徒,在親手學習製做豆腐之前,必須要學會尊重每一滴泉水,每一段柴火,以及每一顆黃豆。它們不只是製做豆腐的材料和工具,而是豆腐師傅的朋友。這樣製做的豆腐才能有‘道’,才是蘊含情感與自我的作品,而不是產品。

在日本,每年舉行的全國範圍的豆腐製做比賽,是師傳們切磋技藝,詮釋豆腐之“道”的舞臺。退休的大師作為評審,以切豆腐的速度及準確性、研磨豆汁的柔滑度、製做豆腐泡的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製做帶給人們頂級味覺和視覺享受的豆腐的能力為評判標準,品評優劣。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被荒井先生奉為圭臬的“豆腐道”精神與傳統工藝,自豆腐傳入日本時起,被虔誠地延續了千年。即使在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後, 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豆腐行業和一些傳統工藝,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得以延傳。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的技藝與精神卻被措手不及地淹沒在機械工業的隆隆聲響中。60年代日本關於豆腐的行業研究,無一例外地集中到了如何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時間,及用理性客觀的標準化生產,來代替充滿個人情感與經驗的傳統方法。並且極力主張師傳們使用硫酸鈣來提高豆腐的含水量,並使用快鍋來降低烹調時間。東京食品研究中心在當時完成的一份權威報告中,通過詳盡而繁雜的數據,推動了豆腐產業現代化的進程,然而關於豆腐本身風味的問題卻全然沒有被提及。於是,鐵爐取代了大鐵鍋,硫酸鈣取代了鹽滷,部分黃豆原粒被脫脂黃豆粕取代。隨後,由於水質的汙染,優質泉水變成了自來水,竹箱變為鋁桶,石磨變為高速研磨機,炭火爐又變為了丙烷爐。到了70年代,只有在少數鄉下的豆腐店,才可以吃到用傳統工藝和天然食材製得的地道豆腐。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逐漸意識到了天然食材和傳統工藝的寶貴。許多百年豆腐店在人們的反思中又得到了新生。“叮咚叮咚”,每每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大阪鬆屋町的一些主婦便會端著鐵盆,等在巷口張望。她們知道本田先生一會兒就要推著叮噹車來販賣自家制做的豆腐了。因為本田先生每天都沿不同的街區叫賣,如果錯過,可能就又要等上一個星期了。本田家的豆腐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家的豆腐是純手工製做的,原料也是本國產的上等大豆,和超市裡的豆腐完全不是一個味道。”說這話的川崎太太是吃著本田先生父親親手做的豆腐長大的。

在這種傳統豆腐店備受青睞的同時,許多豆腐廠家都不斷推陳出新,製做更符合現代人口味,也更富有新意的豆腐。比如運用傳統發酵技術製做的豆腐冰激凌,美味香滑卻又低糖低脂,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以銷售“有男子氣概”的豆腐為營銷策略的男前豆腐,創造了日本豆腐銷售量的奇蹟。經過包裝的男前豆腐的售價是一般豆腐的3到4倍,可是仍然供不應求。除了生產豆腐,男前還推出了關於豆腐產品的扭蛋、鑰匙鏈、帆布包…傳統的豆腐如今也躋身潮流前沿。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在日本,豆腐以更多樣的形態和更多元的文化理念,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當今,全日本共有一萬兩千家豆腐公司,生產各式原料與花色的豆腐滿足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這種在傳統豆腐的基礎上,積極嘗試豆腐料理各種可能性的探索,也正是日本豆腐業不斷煥發生機的祕訣。

歐美篇

豆腐傳入歐美國家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因為黃豆在17世紀末才被西方人知曉。當時的德國植物學家肯貝爾,利用1690到1693年在日本逗留的三年時間,通過一番潛心研究,完成了一系列介紹黃豆製品的文章。這是大洋彼岸的人們第一次通過西方人的筆觸,瞭解到東方的黃豆製品。直到1790年,第一批黃豆種子才作為植物樣本,被精心地栽種在英國貴族的植物園內。1908年,第一艘滿載著亞洲灌裝黃豆的貨輪在英國海港靠岸了。印著黃豆圖像的鐵罐包裝上,用鉛字標示著“原產國:日本”。然而,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使這批黃豆走上了與東方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它們並沒有被當作主食,也沒有被製做成豆醬或者豆漿,更不可能製成豆腐—而是用來榨油製作肥皂,或者成為了乳牛的飼料。

黃豆在美國也遭遇了同樣的境遇。首批到達這裡的黃豆也是被當作飼料或者綠肥。1923年,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和威廉·莫爾斯(William Morse)撰寫的《黃豆》一書,表現出了對東方傳統黃豆食品的極大興趣。他們仔細研究了這些聞所未聞的烹飪方法,並將當時西方僅有的幾種黃豆食譜也羅列其中。雖然他們對黃豆以及黃豆食品也只是知半解,但憑藉卓越的洞察力,二人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黃豆的重要性主要在於,種植黃豆比種植任何一種豆莢作物都便宜,它的產量高又易於收割,在未來土地只能用來種植高產量的作物時,這絕對會讓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毫無疑問,黃豆將成為美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儘管在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與威廉·莫爾斯( William Morse)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黃豆在美國還並不為人所知。但在20世紀的中期,這番預言卻得到了印證—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黃豆生產國,供應量佔全世界的65%。此時,黃豆已經是美國最大宗的外銷農產品。然而,在美國本土,黃豆依然主要是被視作經濟作物。就這樣,在亞洲因為豐富的蛋白質而被稱為“田野之肉”的黃豆,卻成了美國人口中的“從泥土來的黃金”。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這種局面在20世紀80年代才得以改善。伴隨著大量的亞洲移民,一些亞洲口味的食物逐漸傳入西方,而味噌、豆漿、豆腐等大豆製品也包括其中。在美國唐人街經營餐館的劉志國回憶道,“那時候,逐漸有些外國人開始到唐人街的華人餐館吃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此前從未聽說過豆腐。我們還要在菜單上做專門的說明。”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豆腐征服西方人味蕾的真正功臣,是一本由美國人威廉·舒特萊夫和他的日本妻子青柳秋池所撰寫的《豆腐之書》。這本書向西方人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姿又奇幻異常的豆腐世界。豆腐的營養價值和簡便多樣的烹飪方式,以及其中蘊含的遙遠而神祕的東方文化,引起了地球另一端美食家們極大的興趣,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們,也紛紛表示對豆腐這種東方健康食品的支持。

來自於亞洲的豆腐,富含大量的植物蛋白,又是一種傳統而正宗的素食。於是素食主義者們和篤信東方宗教的信徒們,成為豆腐最堅定的擁護者。全球知名搖滾樂隊披頭士的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 Cartney)就是一位素食主義者。在他舉辦的搖滾音樂會上,來自古老東方,清雅而醇香的豆腐,作為全場供應的幾樣素食之一,曾伴隨著激情四射的西方搖滾樂,讓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產生了奇妙的碰撞與交融。

坐落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地區第一家取得認證的有機素食餐廳。這裡的常客 Branda,回憶起初嘗豆腐的經歷,仍然顯得激動不已,“豆腐的味道很特別,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對於我這種素食主義者,豆腐的豐富蛋白質顯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每當我想到,我坐在華盛頓的餐廳中,口中吃到的食物卻來自於神祕東方千年的傳統,就感到無比的興奮。”或許對於許多像 Branda這樣的普通食客,豆腐的吸引力不僅僅限於一種口味,還有對未知的新奇與悸動。

上世紀末,以豆腐為食材的食品出現在了美國紐約Ross School私立大學學生餐廳的菜單上。這裡的營養師用豆腐製做漢堡包、三明治、意大利麵等15種膳食,每天輪換兩種,為學生們提供健康而豐富的豆腐食品。根據統計,在90年代,豆腐還是美國青少年最不喜愛的食物之一。但現在它卻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並喜愛。Ross School的很多學生們說,開始的時候,吃不慣豆腐的味道,總覺得十分苦澀,可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陷入豆腐的魅力而難以自拔。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位於德國賓根的 Sojafam豆腐公司,已有25年的歷史。公司的經理兼開發團隊負責人,早期專門造訪中、日、韓三國,細心品味不同國家豆腐的區別,並不斷學習總結它們各自的工藝技巧。深諳東方豆腐之道的工廠主管介紹道,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中式豆腐最馨香結實,日式豆腐最甘甜柔軟,而韓式豆腐則位於二者之間。在豆腐料理上,日本人偏愛豆腐簡單清爽的風味,傳統的日式豆腐料理基本完全不含肉類,豆腐本身就是菜餚的主角。而中餐中的豆腐卻往往喜愛加入大量的海鮮和肉類,甚至模仿它們的形態和味道。韓式料理中豆腐則以本色的豆腥味取勝。德國人最喜歡柔軟度高,豆香味不太重的豆腐。所以工廠選用了日式豆腐的工藝。

目前, Sojafan每天生產35種1500公斤的豆腐,大約7500塊。起初,大型超市和商店是主要的銷售渠道,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也慕名而來。芝士豆腐、咖喱豆腐、海帶豆腐……各種根據當地口味改良的豆腐,逐漸出現在德國的餐桌上西方人對於豆腐的逐漸熱衷,除了歸功於豆腐本身獨特的美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還與近代西方對環保問題的關注、生命規律的迴歸自然理念密切相關。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在地球食物鏈中位於過高的位置,這樣的局面,不僅會帶來資源的枯竭,更會把人類自身置於危險之中。

在Chaco Canyon Organic Cafe餐廳的主頁上,食用素食和手工食品的好處被放在了顯眼的位置。餐廳的創辦人Benson一直立志倡導綠色、環保的飲食及生活方式。“豆腐雖然是素食,但是卻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更重要的是,製作豆腐所消耗的資源以及排放的廢物實在是少得驚人。”當Benson意識到這一點時,豆腐料理便變成了Chaco Canyon Organic Cafe菜單上的一道主菜。

從單純的美食到一種生活理念的縮影,用自然植物大豆為原料製成的豆腐,也被作為一種迴歸自然的實際行動倍加推崇。豆腐走得越來越遠,開始了她的環球旅行。在這條漫長的豆腐之路上,不同的飲食習慣、迴異的地方口味和文化背景,賦予了豆腐一次次華麗的轉身和蛻變。無論是對傳統的堅持還是對創新的嘗試,也不管是對深奧玄妙的東方禪意的領悟,還是對迫在眉睫的環保主義的倡導,或許人們喜愛豆腐最基本的原因,只是對簡單純粹、自然純淨生活的嚮往。

"

韓國篇

或許文字的記載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忽略了一些信息而塵封了歷史的真相。至今保存在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中的一組石磨,似乎把豆腐之路的源頭指向了更為久遠的過去。“製做豆漿和豆腐所必須的石磨的出現,是相關研究的重要實物證據。”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樸研究員介紹道,他背後的這組石磨,上限可以定為公元7世紀左右,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釜底式內凹的上扇,毫無疑問是為盛放原料而鑿制的。館中精心繪製的石磨加工復原圖所展現的,也正是研磨豆漿的流程。如果說此時的朝鮮居民已經掌握了研磨豆漿的技術,那麼他們食用豆腐的歷史,也應該遠遠早於文獻記載始現的高麗末期。

雖然昔日王宮以何種方式開始製做、食用豆腐,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或許仍有一些歷史的碎片,可以拼湊出當年朝鮮王宮貴胄口中的美味。

朝鮮文獻《世宗實錄》中一封明代永樂大帝給朝鮮世宗皇帝的信函,引起了我的注意。永樂皇帝在信函中提到,朝鮮所進貢的宮女聰慧能幹,製做豆腐的手藝尤其絕妙高超,希望世宗可以再進貢一些善於製作豆腐的宮女,以滿足擴大產量的需要。

究竟是怎樣熟悉又陌生的口味,讓永樂帝如此讚不絕口呢?在今天依舊保持傳統的韓國豆腐料理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如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家製作傳統豆腐的店鋪。著名的位於江原道冮陵市的草堂純豆腐村,美麗的東海岸不僅給小村莊帶來了宜人的氣候與美景,更使這裡生產的豆腐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韓國大多數的傳統豆腐店都在使用明火加熱鐵鍋製作豆腐,並以硫酸鈣作為凝固劑。而這裡的豆腐則是加入了東海岸的海水,冷卻凝固而成的。

每天一早,六十多歲的韓英花,就要為製做豆腐而忙碌了。只見她不顯吃力地抱起一大塊石頭,壓在木質模子上。中國人所謂的“澀”,正是韓國人所酷愛的豆腥味。而草堂純豆腐村的豆腐之所以能夠遠近聞名,也正是由於用海水點過的豆腐,能夠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豆腥味。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而為了保證豆腐的原味不受減損,韓國人在料理方式上也儘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中式豆腐料理中,廚師為了中和豆腥味,經常利用食醋、花椒、黃酒等調味料,做岀或甘甜或辛辣,種類繁多的豆腐菜餚不同,轃國人主要食用的豆腐料理只有三大類——煎豆腐、泡菜豆腐和豆腐湯。看似單一的料理方式裡,飽含著人們對豆腐原味的痴迷與堅持。

不過也不盡然,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鄭孝珠在首爾經營了一家西餐廳。在這裡,豆腐被做成了肉排的樣式,配以番茄沙司,成了年輕人的新寵。“現在的年輕人對單一的傳統豆腐料理不怎麼感冒,也更偏愛帶給人愉悅的甜味。所以我就嘗試用西餐的方式烹飪豆腐。”西式豆腐的擁躉者,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韓銀京說,“傳統料理的豆腐有點苦,但是這種經過油炸,配著沙司的吃法就能掩蓋苦澀的豆腥,口感很不錯。”韓國人對於本國傳統豆腐的迷戀,正是源於其本色、樸素以及如豆腥味般甘中帶苦苦中回甘的價值觀念。那麼,今天韓國年輕人對於西式豆腐的喜愛,是否不僅僅是一種口味的轉變呢?

日本篇

作為豆腐原料的大豆,是在公元六到八世紀,從中國的北部或滿洲地區,經由韓國傳入日本的。對於當時靠天吃飯,又物產貧乏的日本先民來說,大豆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和易於種植的特點,無疑恰似從天而降的禮物。為了表示對豆類食品的神聖情感,味增和醬油的日文都被冠以敬語字首“o”音,表示敬意。豆腐就更是如此。人們不說tofu,而說o-tofu,意思為“可敬的豆腐”。

豆腐的日本之旅,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都與佛教的傳播密不可分。“豆腐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透過來自中國的僧侶和往返於兩國間的上流社會人士、王公貴胄以及神職人員傳入了日本。”致力於研究飲食史多年的足立勇教授介紹道。而現實生活中,被日本民間傳統的豆腐製造業封為祖師爺的,也恰恰是唐代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民間傳說中,正是這位高僧不遠萬里渡海而來,弘揚佛法的同時,帶來了製做豆腐的技藝。至今,在日本一些豆腐店的門口,還打著“鑑真豆腐”的名幡。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果真如此麼?研究中日文化的著名學者道端良秀指出,“隋唐時期,日本天皇在公元600年、607年、608年和614年,先後派出了造唐使去訪中國。這是有史以來最高層次、最大規模,時間也持續最久的四次訪問。而這四次的往返路線,都是取道朝鮮半島的。”正如道端良秀所說,在海上交通的高潮來臨之前,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多都是以朝鮮半島為媒介的。那麼,豆腐是否有可能經由韓國傳入日本呢?

翻開日本古文獻《日本書紀》,裡面的一則記載提供了另一種歷史的可能性。推古天皇十八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高麗王將高僧曇徵、法定等人薦貢日本。曇徵不僅精通五經,且善繪事、造紙、制墨,並且掌握製造碾的技術。而碾偎正是製做豆腐必備的旋轉石磨。

“在日本,旋轉磨是作為製做豆漿與豆腐的工具,被傳入並認知的。曇徵的身份,則說明了旋轉磨以及豆腐與佛教寺廟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另一種信息豆腐的傳播路線很可能是經由朝鮮半島,而不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傳入日本的。”韓國食生活文化主席金淑喜博士更大膽地推測道,“由此反推,豆腐文化及其製做技藝,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也許就要大大提前了。

面對種種關於豆腐之路的猜測,日本民俗學博物館的著名學者筱田統先生,在館內收藏的一些平安時代的官員日記中,找到了更為可信的文字記載,“奉上的御菜中有一道菜品為春近唐符一種’,‘唐符’被認為是現在‘豆腐’的實字。也就是說,這也許是在日本文獻中關於豆腐的最早記錄”。這本日記的主人正是在當時用於祭祀的行宮——春日若宮的主管——神主中臣佑重。記錄的日期為壽永二年(1183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二日。這樣的信息,很可能表明了豆腐傳入日本的時間和最初的功用。即,在宋代傳入,最初用於祭祀。此後約五十年,高僧日蓮上人送給供養南條七五郎的禮品單中,也出現了“磨豆腐”一詞。巧合的是,中國豆腐的古稱有“菽乳”、“黎祁”等,“豆腐”二字最早也正是出現在宋代的《清異錄》中。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由於史料和實物資料的缺乏,豆腐初到日本的時間仍難有定論。但是鎌倉時代(1185-1333年)大規模的政教運動,卻見證了豆腐在日本的大肆傳播。伴隨著政教運動的興起,佛教普及到一般百姓。當時最主要的五間寺廟內均設有素食館,大量的信眾在這裡,第一次品嚐到了豆腐。同時,由武士統治階層開始實踐的簡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加速了豆腐的傳播。據說豆腐和味噌一度代替了海鮮,成為了幕府將軍用來獎勵下士的美食。

到了室町時代(1336-1568年),豆腐逐漸被更多階層的民眾端上餐桌。許多著名的茶道大師都在茶道料理中開始大量的使用豆腐。由此,豆腐開始進入日本的高級料理世界。許多廚師和餐館老闆也都在這股風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豆腐。

而豆腐在日本的真正普及,則歸功於江戶時期(1603-1867年)一本叫作《豆腐百珍的書籍。這本成書於天明二年(1782年)的菜譜中,一共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隨著《豆腐百珍》的熱銷,品嚐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更多具有日本特色的豆腐被先後製做出來。

其中一種細膩柔滑,含水量極高的豆腐被稱為絹豆腐。這種豆腐廣受人們的喜愛,被推崇為最具日本特色的豆腐。但它和初傳到日本時的中式豆腐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傳到日本的中式豆腐被稱作木棉豆腐,也就是西方所謂的中式硬豆腐(Chinese-style firm tofu),口感結實,含水量較少。據說當中國的隱元禪師在1661年抵達日本時,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日本絹豆腐巳經與他在中國所見的完全不同,具有異常柔滑細膩的質地和自然的甜味,一口吃下,則能體會到豆腐滑落喉間的溫柔。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詩文來讚美這種全新的豆腐食品。至今仍然風靡於日本的絹豆腐,正是與日式料理清淡口味和生食習慣相適應的改良品。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豆腐的熱銷使製做豆腐的技藝逐漸被更廣泛地掌握。同時,源於寺院僧侶製做豆腐的虔誠之心,也被民間的手工業者所延續和踐行。豆腐的製做被視為一種心性的修行。傳統的加工者們,並不把自己視為商人,他們非常尊重自己的職業,也將豆腐的品質作為最高的追求。豆腐的製做,甚至成為了一種“道”。

像大多數日本傳統豆腐師傅一樣,荒井先生的作坊緊鄰住所,他每天堅持用天然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製做豆腐,並且只在自家店鋪的櫥窗販賣。“與茶道、花道,甚至禪道一樣,豆腐以及其他手工業的‘道’,都是藉由一種共同的精神,賦予作品以生命,而這種精神就是自我實現的體悟與實踐。在這種精神下,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領悟,結果反而變得並不重要,因為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履行與回饋。”荒井先生對自己豆腐師傅的身份引以為傲,“只有真正領悟了豆腐之‘道’的人, 才能被稱之為‘師傅’,在此之前只能叫做‘學徒’或者‘技士’。而從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師傅’,一般要花費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學徒,師傅往往就是他的父親。在日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做豆腐與魚水之歡是不能被看見的”,由於製做豆腐的技藝屬於一個家族的傳統與祕辛,所以傳承人必須是有血緣關係的子孫。荒井先生回憶道,“在我跟隨父親學習製做豆腐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劈柴、挑水、清洗黃豆和站在店鋪裡販賣豆腐。足足一年的時間後,我才開始為父親打下手。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徒,在親手學習製做豆腐之前,必須要學會尊重每一滴泉水,每一段柴火,以及每一顆黃豆。它們不只是製做豆腐的材料和工具,而是豆腐師傅的朋友。這樣製做的豆腐才能有‘道’,才是蘊含情感與自我的作品,而不是產品。

在日本,每年舉行的全國範圍的豆腐製做比賽,是師傳們切磋技藝,詮釋豆腐之“道”的舞臺。退休的大師作為評審,以切豆腐的速度及準確性、研磨豆汁的柔滑度、製做豆腐泡的技巧,以及最重要的——製做帶給人們頂級味覺和視覺享受的豆腐的能力為評判標準,品評優劣。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被荒井先生奉為圭臬的“豆腐道”精神與傳統工藝,自豆腐傳入日本時起,被虔誠地延續了千年。即使在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後, 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豆腐行業和一些傳統工藝,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得以延傳。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的技藝與精神卻被措手不及地淹沒在機械工業的隆隆聲響中。60年代日本關於豆腐的行業研究,無一例外地集中到了如何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時間,及用理性客觀的標準化生產,來代替充滿個人情感與經驗的傳統方法。並且極力主張師傳們使用硫酸鈣來提高豆腐的含水量,並使用快鍋來降低烹調時間。東京食品研究中心在當時完成的一份權威報告中,通過詳盡而繁雜的數據,推動了豆腐產業現代化的進程,然而關於豆腐本身風味的問題卻全然沒有被提及。於是,鐵爐取代了大鐵鍋,硫酸鈣取代了鹽滷,部分黃豆原粒被脫脂黃豆粕取代。隨後,由於水質的汙染,優質泉水變成了自來水,竹箱變為鋁桶,石磨變為高速研磨機,炭火爐又變為了丙烷爐。到了70年代,只有在少數鄉下的豆腐店,才可以吃到用傳統工藝和天然食材製得的地道豆腐。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逐漸意識到了天然食材和傳統工藝的寶貴。許多百年豆腐店在人們的反思中又得到了新生。“叮咚叮咚”,每每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大阪鬆屋町的一些主婦便會端著鐵盆,等在巷口張望。她們知道本田先生一會兒就要推著叮噹車來販賣自家制做的豆腐了。因為本田先生每天都沿不同的街區叫賣,如果錯過,可能就又要等上一個星期了。本田家的豆腐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家的豆腐是純手工製做的,原料也是本國產的上等大豆,和超市裡的豆腐完全不是一個味道。”說這話的川崎太太是吃著本田先生父親親手做的豆腐長大的。

在這種傳統豆腐店備受青睞的同時,許多豆腐廠家都不斷推陳出新,製做更符合現代人口味,也更富有新意的豆腐。比如運用傳統發酵技術製做的豆腐冰激凌,美味香滑卻又低糖低脂,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以銷售“有男子氣概”的豆腐為營銷策略的男前豆腐,創造了日本豆腐銷售量的奇蹟。經過包裝的男前豆腐的售價是一般豆腐的3到4倍,可是仍然供不應求。除了生產豆腐,男前還推出了關於豆腐產品的扭蛋、鑰匙鏈、帆布包…傳統的豆腐如今也躋身潮流前沿。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在日本,豆腐以更多樣的形態和更多元的文化理念,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當今,全日本共有一萬兩千家豆腐公司,生產各式原料與花色的豆腐滿足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這種在傳統豆腐的基礎上,積極嘗試豆腐料理各種可能性的探索,也正是日本豆腐業不斷煥發生機的祕訣。

歐美篇

豆腐傳入歐美國家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因為黃豆在17世紀末才被西方人知曉。當時的德國植物學家肯貝爾,利用1690到1693年在日本逗留的三年時間,通過一番潛心研究,完成了一系列介紹黃豆製品的文章。這是大洋彼岸的人們第一次通過西方人的筆觸,瞭解到東方的黃豆製品。直到1790年,第一批黃豆種子才作為植物樣本,被精心地栽種在英國貴族的植物園內。1908年,第一艘滿載著亞洲灌裝黃豆的貨輪在英國海港靠岸了。印著黃豆圖像的鐵罐包裝上,用鉛字標示著“原產國:日本”。然而,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使這批黃豆走上了與東方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它們並沒有被當作主食,也沒有被製做成豆醬或者豆漿,更不可能製成豆腐—而是用來榨油製作肥皂,或者成為了乳牛的飼料。

黃豆在美國也遭遇了同樣的境遇。首批到達這裡的黃豆也是被當作飼料或者綠肥。1923年,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和威廉·莫爾斯(William Morse)撰寫的《黃豆》一書,表現出了對東方傳統黃豆食品的極大興趣。他們仔細研究了這些聞所未聞的烹飪方法,並將當時西方僅有的幾種黃豆食譜也羅列其中。雖然他們對黃豆以及黃豆食品也只是知半解,但憑藉卓越的洞察力,二人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黃豆的重要性主要在於,種植黃豆比種植任何一種豆莢作物都便宜,它的產量高又易於收割,在未來土地只能用來種植高產量的作物時,這絕對會讓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毫無疑問,黃豆將成為美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儘管在查爾斯·派珀(Chares Piper)與威廉·莫爾斯( William Morse)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黃豆在美國還並不為人所知。但在20世紀的中期,這番預言卻得到了印證—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黃豆生產國,供應量佔全世界的65%。此時,黃豆已經是美國最大宗的外銷農產品。然而,在美國本土,黃豆依然主要是被視作經濟作物。就這樣,在亞洲因為豐富的蛋白質而被稱為“田野之肉”的黃豆,卻成了美國人口中的“從泥土來的黃金”。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這種局面在20世紀80年代才得以改善。伴隨著大量的亞洲移民,一些亞洲口味的食物逐漸傳入西方,而味噌、豆漿、豆腐等大豆製品也包括其中。在美國唐人街經營餐館的劉志國回憶道,“那時候,逐漸有些外國人開始到唐人街的華人餐館吃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此前從未聽說過豆腐。我們還要在菜單上做專門的說明。”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豆腐征服西方人味蕾的真正功臣,是一本由美國人威廉·舒特萊夫和他的日本妻子青柳秋池所撰寫的《豆腐之書》。這本書向西方人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姿又奇幻異常的豆腐世界。豆腐的營養價值和簡便多樣的烹飪方式,以及其中蘊含的遙遠而神祕的東方文化,引起了地球另一端美食家們極大的興趣,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們,也紛紛表示對豆腐這種東方健康食品的支持。

來自於亞洲的豆腐,富含大量的植物蛋白,又是一種傳統而正宗的素食。於是素食主義者們和篤信東方宗教的信徒們,成為豆腐最堅定的擁護者。全球知名搖滾樂隊披頭士的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 Cartney)就是一位素食主義者。在他舉辦的搖滾音樂會上,來自古老東方,清雅而醇香的豆腐,作為全場供應的幾樣素食之一,曾伴隨著激情四射的西方搖滾樂,讓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產生了奇妙的碰撞與交融。

坐落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地區第一家取得認證的有機素食餐廳。這裡的常客 Branda,回憶起初嘗豆腐的經歷,仍然顯得激動不已,“豆腐的味道很特別,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對於我這種素食主義者,豆腐的豐富蛋白質顯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每當我想到,我坐在華盛頓的餐廳中,口中吃到的食物卻來自於神祕東方千年的傳統,就感到無比的興奮。”或許對於許多像 Branda這樣的普通食客,豆腐的吸引力不僅僅限於一種口味,還有對未知的新奇與悸動。

上世紀末,以豆腐為食材的食品出現在了美國紐約Ross School私立大學學生餐廳的菜單上。這裡的營養師用豆腐製做漢堡包、三明治、意大利麵等15種膳食,每天輪換兩種,為學生們提供健康而豐富的豆腐食品。根據統計,在90年代,豆腐還是美國青少年最不喜愛的食物之一。但現在它卻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並喜愛。Ross School的很多學生們說,開始的時候,吃不慣豆腐的味道,總覺得十分苦澀,可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陷入豆腐的魅力而難以自拔。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位於德國賓根的 Sojafam豆腐公司,已有25年的歷史。公司的經理兼開發團隊負責人,早期專門造訪中、日、韓三國,細心品味不同國家豆腐的區別,並不斷學習總結它們各自的工藝技巧。深諳東方豆腐之道的工廠主管介紹道,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中式豆腐最馨香結實,日式豆腐最甘甜柔軟,而韓式豆腐則位於二者之間。在豆腐料理上,日本人偏愛豆腐簡單清爽的風味,傳統的日式豆腐料理基本完全不含肉類,豆腐本身就是菜餚的主角。而中餐中的豆腐卻往往喜愛加入大量的海鮮和肉類,甚至模仿它們的形態和味道。韓式料理中豆腐則以本色的豆腥味取勝。德國人最喜歡柔軟度高,豆香味不太重的豆腐。所以工廠選用了日式豆腐的工藝。

目前, Sojafan每天生產35種1500公斤的豆腐,大約7500塊。起初,大型超市和商店是主要的銷售渠道,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也慕名而來。芝士豆腐、咖喱豆腐、海帶豆腐……各種根據當地口味改良的豆腐,逐漸出現在德國的餐桌上西方人對於豆腐的逐漸熱衷,除了歸功於豆腐本身獨特的美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還與近代西方對環保問題的關注、生命規律的迴歸自然理念密切相關。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在地球食物鏈中位於過高的位置,這樣的局面,不僅會帶來資源的枯竭,更會把人類自身置於危險之中。

在Chaco Canyon Organic Cafe餐廳的主頁上,食用素食和手工食品的好處被放在了顯眼的位置。餐廳的創辦人Benson一直立志倡導綠色、環保的飲食及生活方式。“豆腐雖然是素食,但是卻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更重要的是,製作豆腐所消耗的資源以及排放的廢物實在是少得驚人。”當Benson意識到這一點時,豆腐料理便變成了Chaco Canyon Organic Cafe菜單上的一道主菜。

從單純的美食到一種生活理念的縮影,用自然植物大豆為原料製成的豆腐,也被作為一種迴歸自然的實際行動倍加推崇。豆腐走得越來越遠,開始了她的環球旅行。在這條漫長的豆腐之路上,不同的飲食習慣、迴異的地方口味和文化背景,賦予了豆腐一次次華麗的轉身和蛻變。無論是對傳統的堅持還是對創新的嘗試,也不管是對深奧玄妙的東方禪意的領悟,還是對迫在眉睫的環保主義的倡導,或許人們喜愛豆腐最基本的原因,只是對簡單純粹、自然純淨生活的嚮往。

走向世界的中國豆腐,是如何奪得外國人的青睞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