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地中海式飲食是指地中海地區,比如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居民的飲食方式,其共同特點為包含全穀物食品和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油主要是橄欖油,還包含魚和乳製品,隨餐飲用紅酒,很少進食紅肉等。地中海式飲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健康飲食”模式,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

地中海式飲食是否也能減少房顫的風險呢?2011年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患者的房顫更容易自行轉復[2]。此外,地中海式飲食還有助於減少房顫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對服用華法林患者的抗凝效果也沒有明顯影響[5]。

橄欖油是地中海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PREDIMED研究將6000多名沒有房顫的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地中海式飲食+混合堅果組以及低脂飲食(對照)組,中位隨訪時間4.7年,最終有72例新發房顫,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發生率最低,提示特級初榨橄欖油對於房顫可能具有一定預防作用[6]。然而,另一項入選了10000多名年輕人、觀察了10年的隊列研究結果卻不同:與攝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少的人群(<7.9 g/日,平均4.4 g/日)相比,少~中量(平均10 g/日)、中~大量(平均25 g/日)以及大量(平均53.9 g/日)攝入者房顫發生風險均無顯著差異。特級初榨橄欖油僅在體重超重者中顯示出了一些減少房顫發生的趨勢[7]。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地中海式飲食是指地中海地區,比如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居民的飲食方式,其共同特點為包含全穀物食品和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油主要是橄欖油,還包含魚和乳製品,隨餐飲用紅酒,很少進食紅肉等。地中海式飲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健康飲食”模式,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

地中海式飲食是否也能減少房顫的風險呢?2011年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患者的房顫更容易自行轉復[2]。此外,地中海式飲食還有助於減少房顫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對服用華法林患者的抗凝效果也沒有明顯影響[5]。

橄欖油是地中海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PREDIMED研究將6000多名沒有房顫的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地中海式飲食+混合堅果組以及低脂飲食(對照)組,中位隨訪時間4.7年,最終有72例新發房顫,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發生率最低,提示特級初榨橄欖油對於房顫可能具有一定預防作用[6]。然而,另一項入選了10000多名年輕人、觀察了10年的隊列研究結果卻不同:與攝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少的人群(<7.9 g/日,平均4.4 g/日)相比,少~中量(平均10 g/日)、中~大量(平均25 g/日)以及大量(平均53.9 g/日)攝入者房顫發生風險均無顯著差異。特級初榨橄欖油僅在體重超重者中顯示出了一些減少房顫發生的趨勢[7]。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因此,地中海式飲食對於房顫可能有些好處,但證據還不夠充分。雖然不太符合咱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作為全球營養師推薦的飲食模式,其中還是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油裡面加上橄欖油,減少紅肉攝入等。

二、油脂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地中海式飲食是指地中海地區,比如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居民的飲食方式,其共同特點為包含全穀物食品和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油主要是橄欖油,還包含魚和乳製品,隨餐飲用紅酒,很少進食紅肉等。地中海式飲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健康飲食”模式,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

地中海式飲食是否也能減少房顫的風險呢?2011年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患者的房顫更容易自行轉復[2]。此外,地中海式飲食還有助於減少房顫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對服用華法林患者的抗凝效果也沒有明顯影響[5]。

橄欖油是地中海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PREDIMED研究將6000多名沒有房顫的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地中海式飲食+混合堅果組以及低脂飲食(對照)組,中位隨訪時間4.7年,最終有72例新發房顫,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發生率最低,提示特級初榨橄欖油對於房顫可能具有一定預防作用[6]。然而,另一項入選了10000多名年輕人、觀察了10年的隊列研究結果卻不同:與攝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少的人群(<7.9 g/日,平均4.4 g/日)相比,少~中量(平均10 g/日)、中~大量(平均25 g/日)以及大量(平均53.9 g/日)攝入者房顫發生風險均無顯著差異。特級初榨橄欖油僅在體重超重者中顯示出了一些減少房顫發生的趨勢[7]。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因此,地中海式飲食對於房顫可能有些好處,但證據還不夠充分。雖然不太符合咱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作為全球營養師推薦的飲食模式,其中還是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油裡面加上橄欖油,減少紅肉攝入等。

二、油脂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說到油脂,大家的感情可能會比較複雜——一方面難以拒絕其誘惑的香味,另一方面又擔心其帶來的健康隱患。

多項動物研究顯示,高脂飼料餵養的豬、大鼠和小鼠的心房會發生結構和心電變化[8-10],並且這些變化是更容易促發房顫的。然而,這些理論基礎卻沒能在人群中得到驗證。一項對於美國18000多名男性醫師平均隨訪9年的研究並沒有觀察到食用油炸食物的頻率與房顫發生率的關聯,並且在家自制或在外食用也沒有差異[11]。為啥“動物吃了有事,人吃了沒事”?其實不難理解。動物試驗的控制非常嚴格,幾乎沒有其他干擾因素。但現實中,我們沒法做到這樣,混雜因素難以排除。而且,這類研究在統計飲食習慣時通常是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也可能出現偏倚。雖然高脂飲食與房顫的直接關係尚不明確,但高脂飲食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房顫非常明確的危險因素。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遠離高脂飲食

如果細分起來,油脂也有很多種,其中也有“好油”。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其中之一,並且也是房顫飲食研究的熱點。然而,多不飽和脂肪酸與房顫的“愛恨情仇”並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一些研究發現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房顫風險[12,13],另一些則得到了不同結果[14-16]。2014年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發現,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房顫風險呈U型曲線,風險最低的攝入量是0.63g/日[17]。這些研究涉及的人群不同,關注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不同,評價攝入量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房顫是否一定有好處也無定論。我覺得倒不妨借用2014年研究的結果——好東西可以多吃,但吃太多也未必好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地中海式飲食是指地中海地區,比如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居民的飲食方式,其共同特點為包含全穀物食品和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油主要是橄欖油,還包含魚和乳製品,隨餐飲用紅酒,很少進食紅肉等。地中海式飲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健康飲食”模式,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

地中海式飲食是否也能減少房顫的風險呢?2011年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患者的房顫更容易自行轉復[2]。此外,地中海式飲食還有助於減少房顫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對服用華法林患者的抗凝效果也沒有明顯影響[5]。

橄欖油是地中海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PREDIMED研究將6000多名沒有房顫的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地中海式飲食+混合堅果組以及低脂飲食(對照)組,中位隨訪時間4.7年,最終有72例新發房顫,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發生率最低,提示特級初榨橄欖油對於房顫可能具有一定預防作用[6]。然而,另一項入選了10000多名年輕人、觀察了10年的隊列研究結果卻不同:與攝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少的人群(<7.9 g/日,平均4.4 g/日)相比,少~中量(平均10 g/日)、中~大量(平均25 g/日)以及大量(平均53.9 g/日)攝入者房顫發生風險均無顯著差異。特級初榨橄欖油僅在體重超重者中顯示出了一些減少房顫發生的趨勢[7]。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因此,地中海式飲食對於房顫可能有些好處,但證據還不夠充分。雖然不太符合咱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作為全球營養師推薦的飲食模式,其中還是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油裡面加上橄欖油,減少紅肉攝入等。

二、油脂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說到油脂,大家的感情可能會比較複雜——一方面難以拒絕其誘惑的香味,另一方面又擔心其帶來的健康隱患。

多項動物研究顯示,高脂飼料餵養的豬、大鼠和小鼠的心房會發生結構和心電變化[8-10],並且這些變化是更容易促發房顫的。然而,這些理論基礎卻沒能在人群中得到驗證。一項對於美國18000多名男性醫師平均隨訪9年的研究並沒有觀察到食用油炸食物的頻率與房顫發生率的關聯,並且在家自制或在外食用也沒有差異[11]。為啥“動物吃了有事,人吃了沒事”?其實不難理解。動物試驗的控制非常嚴格,幾乎沒有其他干擾因素。但現實中,我們沒法做到這樣,混雜因素難以排除。而且,這類研究在統計飲食習慣時通常是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也可能出現偏倚。雖然高脂飲食與房顫的直接關係尚不明確,但高脂飲食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房顫非常明確的危險因素。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遠離高脂飲食

如果細分起來,油脂也有很多種,其中也有“好油”。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其中之一,並且也是房顫飲食研究的熱點。然而,多不飽和脂肪酸與房顫的“愛恨情仇”並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一些研究發現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房顫風險[12,13],另一些則得到了不同結果[14-16]。2014年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發現,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房顫風險呈U型曲線,風險最低的攝入量是0.63g/日[17]。這些研究涉及的人群不同,關注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不同,評價攝入量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房顫是否一定有好處也無定論。我覺得倒不妨借用2014年研究的結果——好東西可以多吃,但吃太多也未必好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此外,這裡我們順便說一下吃魚的問題,因為深海魚正是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膳食來源。那麼,吃魚對於房顫有沒有好處?同樣是結論不一[17-19]。食用魚種類很多,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得到不同的結果也不足為怪。關於魚的種類和烹飪方法,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進食金槍魚和其他種類烤魚可以使血漿ω-3長鏈脂肪酸水平升高,而炸魚和魚肉三明治不能。相應地,金槍魚和其他種類烤魚可以使房顫風險下降,炸魚和魚肉三明治則沒有降低房顫風險的作用[18]。這樣看來,在房顫的預防方面,我們不能對魚肉作出明確推薦,但吃魚理論上應有一些好處,可以適當攝入,且需要注意魚的種類和烹飪方法

三、紅酒和白藜蘆醇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地中海式飲食是指地中海地區,比如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居民的飲食方式,其共同特點為包含全穀物食品和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油主要是橄欖油,還包含魚和乳製品,隨餐飲用紅酒,很少進食紅肉等。地中海式飲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健康飲食”模式,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

地中海式飲食是否也能減少房顫的風險呢?2011年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患者的房顫更容易自行轉復[2]。此外,地中海式飲食還有助於減少房顫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對服用華法林患者的抗凝效果也沒有明顯影響[5]。

橄欖油是地中海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PREDIMED研究將6000多名沒有房顫的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地中海式飲食+混合堅果組以及低脂飲食(對照)組,中位隨訪時間4.7年,最終有72例新發房顫,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發生率最低,提示特級初榨橄欖油對於房顫可能具有一定預防作用[6]。然而,另一項入選了10000多名年輕人、觀察了10年的隊列研究結果卻不同:與攝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少的人群(<7.9 g/日,平均4.4 g/日)相比,少~中量(平均10 g/日)、中~大量(平均25 g/日)以及大量(平均53.9 g/日)攝入者房顫發生風險均無顯著差異。特級初榨橄欖油僅在體重超重者中顯示出了一些減少房顫發生的趨勢[7]。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因此,地中海式飲食對於房顫可能有些好處,但證據還不夠充分。雖然不太符合咱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作為全球營養師推薦的飲食模式,其中還是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油裡面加上橄欖油,減少紅肉攝入等。

二、油脂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說到油脂,大家的感情可能會比較複雜——一方面難以拒絕其誘惑的香味,另一方面又擔心其帶來的健康隱患。

多項動物研究顯示,高脂飼料餵養的豬、大鼠和小鼠的心房會發生結構和心電變化[8-10],並且這些變化是更容易促發房顫的。然而,這些理論基礎卻沒能在人群中得到驗證。一項對於美國18000多名男性醫師平均隨訪9年的研究並沒有觀察到食用油炸食物的頻率與房顫發生率的關聯,並且在家自制或在外食用也沒有差異[11]。為啥“動物吃了有事,人吃了沒事”?其實不難理解。動物試驗的控制非常嚴格,幾乎沒有其他干擾因素。但現實中,我們沒法做到這樣,混雜因素難以排除。而且,這類研究在統計飲食習慣時通常是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也可能出現偏倚。雖然高脂飲食與房顫的直接關係尚不明確,但高脂飲食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房顫非常明確的危險因素。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遠離高脂飲食

如果細分起來,油脂也有很多種,其中也有“好油”。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其中之一,並且也是房顫飲食研究的熱點。然而,多不飽和脂肪酸與房顫的“愛恨情仇”並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一些研究發現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房顫風險[12,13],另一些則得到了不同結果[14-16]。2014年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發現,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房顫風險呈U型曲線,風險最低的攝入量是0.63g/日[17]。這些研究涉及的人群不同,關注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不同,評價攝入量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房顫是否一定有好處也無定論。我覺得倒不妨借用2014年研究的結果——好東西可以多吃,但吃太多也未必好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此外,這裡我們順便說一下吃魚的問題,因為深海魚正是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膳食來源。那麼,吃魚對於房顫有沒有好處?同樣是結論不一[17-19]。食用魚種類很多,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得到不同的結果也不足為怪。關於魚的種類和烹飪方法,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進食金槍魚和其他種類烤魚可以使血漿ω-3長鏈脂肪酸水平升高,而炸魚和魚肉三明治不能。相應地,金槍魚和其他種類烤魚可以使房顫風險下降,炸魚和魚肉三明治則沒有降低房顫風險的作用[18]。這樣看來,在房顫的預防方面,我們不能對魚肉作出明確推薦,但吃魚理論上應有一些好處,可以適當攝入,且需要注意魚的種類和烹飪方法

三、紅酒和白藜蘆醇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不同於其他食物種類,關於飲酒和房顫,目前的結論是比較明確的,即飲酒增加房顫風險,不論量多量少。問題主要出在酒精身上,但酒也有很多種,這裡我們特別要提到紅酒,因為紅酒裡面除了酒精,還含有白藜蘆醇等有益成分。動物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那麼,就紅酒來說,這種作用是否足以對抗酒精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呢?紅酒究竟能不能喝?該不該喝?現有的大型研究並未詳細區分酒的種類,而且這類研究飲酒情況多為自我報告,難免存在偏倚。紅酒和白藜蘆醇對房顫風險的影響還有待研究[20]。因此,無論什麼酒,按照指南,還是不推薦的。

四、咖啡和巧克力

"

臨床工作中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恐怕非“飲食上注意什麼”莫屬了。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會被很多患者或家屬放在首位。但是,有心的讀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很少涉及有關心房顫動(房顫)飲食建議方面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證據”並不充分,即這方面大型研究的結論不很明瞭,指南也沒有什麼確切的建議。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總是“避之不談”。今天,小編想利用找到的相關資料,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完全,也不權威,但希望有所幫助。

食物種類千千萬萬,在房顫方面比較受關注的主要有地中海式飲食不飽和脂肪酸咖啡巧克力等,小編也主要從這幾方面來談談。對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食物品種,比如火鍋、烤串,甚至魚香肉絲之類的,小編就真的不好回答了,因為真的沒找到“證據”……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一、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地中海式飲食是指地中海地區,比如意大利南部和希臘居民的飲食方式,其共同特點為包含全穀物食品和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油主要是橄欖油,還包含魚和乳製品,隨餐飲用紅酒,很少進食紅肉等。地中海式飲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健康飲食”模式,研究證實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

地中海式飲食是否也能減少房顫的風險呢?2011年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患者的房顫更容易自行轉復[2]。此外,地中海式飲食還有助於減少房顫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對服用華法林患者的抗凝效果也沒有明顯影響[5]。

橄欖油是地中海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PREDIMED研究將6000多名沒有房顫的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地中海式飲食+混合堅果組以及低脂飲食(對照)組,中位隨訪時間4.7年,最終有72例新發房顫,地中海式飲食+特級初榨橄欖油組發生率最低,提示特級初榨橄欖油對於房顫可能具有一定預防作用[6]。然而,另一項入選了10000多名年輕人、觀察了10年的隊列研究結果卻不同:與攝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少的人群(<7.9 g/日,平均4.4 g/日)相比,少~中量(平均10 g/日)、中~大量(平均25 g/日)以及大量(平均53.9 g/日)攝入者房顫發生風險均無顯著差異。特級初榨橄欖油僅在體重超重者中顯示出了一些減少房顫發生的趨勢[7]。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因此,地中海式飲食對於房顫可能有些好處,但證據還不夠充分。雖然不太符合咱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作為全球營養師推薦的飲食模式,其中還是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油裡面加上橄欖油,減少紅肉攝入等。

二、油脂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說到油脂,大家的感情可能會比較複雜——一方面難以拒絕其誘惑的香味,另一方面又擔心其帶來的健康隱患。

多項動物研究顯示,高脂飼料餵養的豬、大鼠和小鼠的心房會發生結構和心電變化[8-10],並且這些變化是更容易促發房顫的。然而,這些理論基礎卻沒能在人群中得到驗證。一項對於美國18000多名男性醫師平均隨訪9年的研究並沒有觀察到食用油炸食物的頻率與房顫發生率的關聯,並且在家自制或在外食用也沒有差異[11]。為啥“動物吃了有事,人吃了沒事”?其實不難理解。動物試驗的控制非常嚴格,幾乎沒有其他干擾因素。但現實中,我們沒法做到這樣,混雜因素難以排除。而且,這類研究在統計飲食習慣時通常是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也可能出現偏倚。雖然高脂飲食與房顫的直接關係尚不明確,但高脂飲食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房顫非常明確的危險因素。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遠離高脂飲食

如果細分起來,油脂也有很多種,其中也有“好油”。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其中之一,並且也是房顫飲食研究的熱點。然而,多不飽和脂肪酸與房顫的“愛恨情仇”並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一些研究發現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房顫風險[12,13],另一些則得到了不同結果[14-16]。2014年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發現,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房顫風險呈U型曲線,風險最低的攝入量是0.63g/日[17]。這些研究涉及的人群不同,關注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不同,評價攝入量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房顫是否一定有好處也無定論。我覺得倒不妨借用2014年研究的結果——好東西可以多吃,但吃太多也未必好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此外,這裡我們順便說一下吃魚的問題,因為深海魚正是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膳食來源。那麼,吃魚對於房顫有沒有好處?同樣是結論不一[17-19]。食用魚種類很多,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得到不同的結果也不足為怪。關於魚的種類和烹飪方法,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進食金槍魚和其他種類烤魚可以使血漿ω-3長鏈脂肪酸水平升高,而炸魚和魚肉三明治不能。相應地,金槍魚和其他種類烤魚可以使房顫風險下降,炸魚和魚肉三明治則沒有降低房顫風險的作用[18]。這樣看來,在房顫的預防方面,我們不能對魚肉作出明確推薦,但吃魚理論上應有一些好處,可以適當攝入,且需要注意魚的種類和烹飪方法

三、紅酒和白藜蘆醇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不同於其他食物種類,關於飲酒和房顫,目前的結論是比較明確的,即飲酒增加房顫風險,不論量多量少。問題主要出在酒精身上,但酒也有很多種,這裡我們特別要提到紅酒,因為紅酒裡面除了酒精,還含有白藜蘆醇等有益成分。動物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那麼,就紅酒來說,這種作用是否足以對抗酒精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呢?紅酒究竟能不能喝?該不該喝?現有的大型研究並未詳細區分酒的種類,而且這類研究飲酒情況多為自我報告,難免存在偏倚。紅酒和白藜蘆醇對房顫風險的影響還有待研究[20]。因此,無論什麼酒,按照指南,還是不推薦的。

四、咖啡和巧克力

這是一篇不太一樣的房顫飲食建議

關於這兩種食物,我們以前曾經推送過專門的文章(“寒冷冬日,一縷暖香繞心頭:咖啡與茶,房顫患者不能享有的幸福?”、“房顫的巧克力情緣”),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題目閱讀。概括起來,適量喝咖啡和進食巧克力並不會增加房顫發生的風險,甚至顯現出一些減少房顫的趨勢

總體看來,沒法說吃哪種特定的食物就能預防房顫或者減少房顫的危害;也沒有哪種食物一定會促發房顫(酒除外)。所以,關於房顫的飲食建議,小編能說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參考文獻:

[1] Mattioli AV, et al. 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 2017;18(12):925-35.

[2] Mattioli AV, et al.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3;23(2):115-21.

[3] Pastori D, et al.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5;23(8):682-7.

[4] Pastori D, et al.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6;25(14):751-5.

[5] Pignatelli P, et al. Europace. 2015;17(8):1223-8.

[6] Martínez-González MÁ, et al. Circulation. 2014;130(1):18-26.

[8] Okumura Y, et al. J Arrhythm. 2015;31(6):352-8.

[9] Zhang F, et al. Am J Cardiovasc Dis. 2016;6(1):1-9.

[10] Meng T, et al. Int J Mol Med. 2017;40(1):217-25.

[11] Khawaja O, et al. Eur J Nutr. 2019. doi: 10.1007/s00394-019-01952-3. [Epub ahead of print]

[12] Wu JH, et al. Circulation. 2012;125(9):1084-93.

[13] Dinesen PT, et al. PLoS One. 2018;13(12):e0208833. doi: 10.1371/journal.pone.0208833. eCollection 2018.

[14] Dinesen PT, et al. Am J Cardiol. 2017;120(7):1129-32.

[15] Mortensen LM, et al. PLoS One. 2017;12(12):e0190262. doi: 10.1371/journal.pone.0190262. eCollection 2017.

[16] Yuan S, et al. Nutrients. 2019;11(7). pii: E1651. doi: 10.3390/nu11071651.

[17] Rix TA, et al. Europace. 2014;16(11):1554-61.

[18] Mozaffarian D, et al. Circulation. 2004;110(4):368-73.

[19] Larsson SC, et al. Clin Nutr. 2017;36(2):537-41.

[20] Stephan LS, et al. Nutrients. 2017;9(11). pii: E1190. doi: 10.3390/nu9111190.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本文同步推送於微信公眾號“同仁房顫在線”(微信號:trfczx),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