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節,發篇舊文。我在新浪博客開博11年,今日頭條還是一月新手。

端午節起源先秦,聞一多先生考據本是百越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來與紀念紀念伍子胥、紀念屈原、紀念曹娥聯繫在一起。但經過賈誼、司馬遷等人廣泛宣傳,屈原逐漸成為端午節紀念對象,後來的民族文化乾脆把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其實屈原被追慕無關乎愛國,更多是寄託文人懷才不遇的失落。

屈原投江,文人為什麼關心國運?

秦滅六國,滅楚最艱難。後來推翻暴秦的從陳勝吳廣到項羽劉邦甚至韓信英布都是楚國“遺老遺少”。漢朝建立後“楚風盛行”,紀念屈原也就從楚地流向全國。賈誼少年得志卻被貶斥,祭奠屈原寄託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與失落。司馬遷更是懷才不遇滿腹傷痛,也是把屈原看成“知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更是“熟讀《離騷》,痛飲美酒”就可以成為“名士”標配。失意文人越來越多,屈原也就越被宣揚越來越豐富。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數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些經典名句讓多少人對屈原傾倒,“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領袖與印度總理尼赫魯“蜜月期”甚至用“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相贈送。騰衝遠征軍抗日墓園,也以“國殤”記名。我大學畢業去了湖北黃岡中學,那些去了大城市的同學用“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相勉勵。

屈原投江並非是“王思想”所言“想當奴才當不了”,畢竟楚國都城被秦軍攻陷楚國立即遷都陳國故都(淮陽),甚至在春申君時遷都壽春(壽縣)。楚國畢竟是七國中版圖最遼闊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甚至公元前256年楚國還滅掉了雄踞山東南部的魯國。這一年秦滅兩週,劉邦出生。屈原“想當奴才”完全可以跟著去楚王去新都,他完全可以象上官大夫一樣吹捧楚王。

屈原被紀念被流傳,並非是“王思想”借古諷今的來自統治者推動,而是一代代失意文人特別是賈誼、司馬遷等人“寄託哀思”的宣揚。此外,屈原高超的文學才華,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民生的關注,也使得傳統文人士大夫願意追慕屈原而不是靳尚、子蘭。紀念屈原,更多是文人士大夫家國情懷與官場失意的哀嘆,這是一個民族的樸素道德感情。

胡適先生“暴得大名”後就開始懷疑一切,認為屈原是司馬遷臆造出來的。幸虧他沒有說賈誼也是司馬遷臆造出來的,不然《過秦論》、《論積貯疏》、《治安策》、《吊屈原賦》也要重新尋找作者。只是不知胡適先生認為司馬遷《離騷》、《九歌》、《九章》、《天問》都是誰人代筆。當年英國人也曾懷疑莎士比亞一個馬車伕其能寫出《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等經典著作,卻也不能說出是誰人代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