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

說起劉丁寧想必很多人對其留有印象,她六年前放棄港大,考入北大,是連續兩屆的高考狀元。

"

說起劉丁寧想必很多人對其留有印象,她六年前放棄港大,考入北大,是連續兩屆的高考狀元。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2013年,劉丁寧首次參加高考便取得668分(含加分10分),成為當年遼寧省文科狀元。隨後,劉丁寧被香港大學錄取,並獲得香港大學全額獎學金,72萬港元。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在進入香港大學一個月後選擇了退學,回到自己曾經的母校——本溪市高級中學復讀。經過一年的積累沉澱,在第二年高考,劉丁寧以666分的成績又獲得遼寧省高考文科最高分,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

當年的退學之舉,不僅令她身邊的人難以理解,也引來了媒體的眾多報道和大眾討論,當時,“劉丁寧為何辭別港大”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眾網友關注、聚焦的話題。據媒體報道,劉丁寧本人表示,是因為不習慣香港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圍,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時,選擇重新再來。

真實的具體原因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劉丁寧熱愛純粹的國學,而且她更喜歡北大的學術氛圍,更喜歡內陸高校教授以及同學們身上所具備的學術素養。2018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劉丁寧被北大成功保研。

在知乎“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再上北大?”這個問題的下面,有一些在香港求學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感受:

週一:劉丁寧只是做出了每一個初來香港的內地生都想做卻因為種種原因(比如我,就是沒實力)沒能做出的事。雖然留在香港的我們最終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但大一時候每個內地生要經歷的艱難是冷暖自知的(在香港這個逼仄的環境裡,在很多方面比出國的人還要承受更多)。在香港的內地生不會剛一認識就去評價香港,談論自己過得怎樣,但當彼此熟識後,關於自己放棄內地學校來香港的唏噓、感嘆甚至是落淚,都是難免的。

知乎用戶:在港大最“不合群”的就是那些平時不夠注意自己外表,不參加社團活動的“學霸”們。即使他們GPA再高也不會被認為是“出色的人才”。在港大,如果你只專心讀書,很難融入“主流圈”。我想丁寧放棄港大的原因可能是——不適合不喜歡商業性過強主流文化,而港大的主流文化的力量之強讓它根本不給其他的生活狀態足夠的尊重。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佈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2005年香港高校進入大陸招生,憑藉高額獎學金噱頭和國際化辦學特色,曾經吸引了不少全國高考狀元為代表的優質生源,使得高考狀元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發起猛烈攻勢集體挑戰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

"

說起劉丁寧想必很多人對其留有印象,她六年前放棄港大,考入北大,是連續兩屆的高考狀元。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2013年,劉丁寧首次參加高考便取得668分(含加分10分),成為當年遼寧省文科狀元。隨後,劉丁寧被香港大學錄取,並獲得香港大學全額獎學金,72萬港元。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在進入香港大學一個月後選擇了退學,回到自己曾經的母校——本溪市高級中學復讀。經過一年的積累沉澱,在第二年高考,劉丁寧以666分的成績又獲得遼寧省高考文科最高分,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

當年的退學之舉,不僅令她身邊的人難以理解,也引來了媒體的眾多報道和大眾討論,當時,“劉丁寧為何辭別港大”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眾網友關注、聚焦的話題。據媒體報道,劉丁寧本人表示,是因為不習慣香港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圍,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時,選擇重新再來。

真實的具體原因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劉丁寧熱愛純粹的國學,而且她更喜歡北大的學術氛圍,更喜歡內陸高校教授以及同學們身上所具備的學術素養。2018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劉丁寧被北大成功保研。

在知乎“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再上北大?”這個問題的下面,有一些在香港求學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感受:

週一:劉丁寧只是做出了每一個初來香港的內地生都想做卻因為種種原因(比如我,就是沒實力)沒能做出的事。雖然留在香港的我們最終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但大一時候每個內地生要經歷的艱難是冷暖自知的(在香港這個逼仄的環境裡,在很多方面比出國的人還要承受更多)。在香港的內地生不會剛一認識就去評價香港,談論自己過得怎樣,但當彼此熟識後,關於自己放棄內地學校來香港的唏噓、感嘆甚至是落淚,都是難免的。

知乎用戶:在港大最“不合群”的就是那些平時不夠注意自己外表,不參加社團活動的“學霸”們。即使他們GPA再高也不會被認為是“出色的人才”。在港大,如果你只專心讀書,很難融入“主流圈”。我想丁寧放棄港大的原因可能是——不適合不喜歡商業性過強主流文化,而港大的主流文化的力量之強讓它根本不給其他的生活狀態足夠的尊重。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佈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2005年香港高校進入大陸招生,憑藉高額獎學金噱頭和國際化辦學特色,曾經吸引了不少全國高考狀元為代表的優質生源,使得高考狀元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發起猛烈攻勢集體挑戰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

說起劉丁寧想必很多人對其留有印象,她六年前放棄港大,考入北大,是連續兩屆的高考狀元。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2013年,劉丁寧首次參加高考便取得668分(含加分10分),成為當年遼寧省文科狀元。隨後,劉丁寧被香港大學錄取,並獲得香港大學全額獎學金,72萬港元。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在進入香港大學一個月後選擇了退學,回到自己曾經的母校——本溪市高級中學復讀。經過一年的積累沉澱,在第二年高考,劉丁寧以666分的成績又獲得遼寧省高考文科最高分,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

當年的退學之舉,不僅令她身邊的人難以理解,也引來了媒體的眾多報道和大眾討論,當時,“劉丁寧為何辭別港大”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眾網友關注、聚焦的話題。據媒體報道,劉丁寧本人表示,是因為不習慣香港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圍,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時,選擇重新再來。

真實的具體原因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劉丁寧熱愛純粹的國學,而且她更喜歡北大的學術氛圍,更喜歡內陸高校教授以及同學們身上所具備的學術素養。2018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劉丁寧被北大成功保研。

在知乎“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再上北大?”這個問題的下面,有一些在香港求學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感受:

週一:劉丁寧只是做出了每一個初來香港的內地生都想做卻因為種種原因(比如我,就是沒實力)沒能做出的事。雖然留在香港的我們最終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但大一時候每個內地生要經歷的艱難是冷暖自知的(在香港這個逼仄的環境裡,在很多方面比出國的人還要承受更多)。在香港的內地生不會剛一認識就去評價香港,談論自己過得怎樣,但當彼此熟識後,關於自己放棄內地學校來香港的唏噓、感嘆甚至是落淚,都是難免的。

知乎用戶:在港大最“不合群”的就是那些平時不夠注意自己外表,不參加社團活動的“學霸”們。即使他們GPA再高也不會被認為是“出色的人才”。在港大,如果你只專心讀書,很難融入“主流圈”。我想丁寧放棄港大的原因可能是——不適合不喜歡商業性過強主流文化,而港大的主流文化的力量之強讓它根本不給其他的生活狀態足夠的尊重。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佈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2005年香港高校進入大陸招生,憑藉高額獎學金噱頭和國際化辦學特色,曾經吸引了不少全國高考狀元為代表的優質生源,使得高考狀元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發起猛烈攻勢集體挑戰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而從2016年、2017年“高考狀元無一前往港校”開始,近幾年,香港高校的勢頭似乎一落千丈,已經無法再對省級狀元等優質生源產生很強的吸引力。有人評論說,“港校的沒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側面反映了香港的衰落。”

如今,再回頭看“劉丁寧退學港大,重考北大”,還會引來那麼多質疑聲嗎?

"

說起劉丁寧想必很多人對其留有印象,她六年前放棄港大,考入北大,是連續兩屆的高考狀元。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2013年,劉丁寧首次參加高考便取得668分(含加分10分),成為當年遼寧省文科狀元。隨後,劉丁寧被香港大學錄取,並獲得香港大學全額獎學金,72萬港元。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在進入香港大學一個月後選擇了退學,回到自己曾經的母校——本溪市高級中學復讀。經過一年的積累沉澱,在第二年高考,劉丁寧以666分的成績又獲得遼寧省高考文科最高分,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

當年的退學之舉,不僅令她身邊的人難以理解,也引來了媒體的眾多報道和大眾討論,當時,“劉丁寧為何辭別港大”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眾網友關注、聚焦的話題。據媒體報道,劉丁寧本人表示,是因為不習慣香港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圍,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時,選擇重新再來。

真實的具體原因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劉丁寧熱愛純粹的國學,而且她更喜歡北大的學術氛圍,更喜歡內陸高校教授以及同學們身上所具備的學術素養。2018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劉丁寧被北大成功保研。

在知乎“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再上北大?”這個問題的下面,有一些在香港求學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感受:

週一:劉丁寧只是做出了每一個初來香港的內地生都想做卻因為種種原因(比如我,就是沒實力)沒能做出的事。雖然留在香港的我們最終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但大一時候每個內地生要經歷的艱難是冷暖自知的(在香港這個逼仄的環境裡,在很多方面比出國的人還要承受更多)。在香港的內地生不會剛一認識就去評價香港,談論自己過得怎樣,但當彼此熟識後,關於自己放棄內地學校來香港的唏噓、感嘆甚至是落淚,都是難免的。

知乎用戶:在港大最“不合群”的就是那些平時不夠注意自己外表,不參加社團活動的“學霸”們。即使他們GPA再高也不會被認為是“出色的人才”。在港大,如果你只專心讀書,很難融入“主流圈”。我想丁寧放棄港大的原因可能是——不適合不喜歡商業性過強主流文化,而港大的主流文化的力量之強讓它根本不給其他的生活狀態足夠的尊重。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佈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2005年香港高校進入大陸招生,憑藉高額獎學金噱頭和國際化辦學特色,曾經吸引了不少全國高考狀元為代表的優質生源,使得高考狀元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發起猛烈攻勢集體挑戰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而從2016年、2017年“高考狀元無一前往港校”開始,近幾年,香港高校的勢頭似乎一落千丈,已經無法再對省級狀元等優質生源產生很強的吸引力。有人評論說,“港校的沒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側面反映了香港的衰落。”

如今,再回頭看“劉丁寧退學港大,重考北大”,還會引來那麼多質疑聲嗎?

她是兩屆高考狀元,曾從港大退學重新考入北大,為什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