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釣十大禁忌,你都犯過嗎?

釣魚 戶外運動 鯽魚 鯉魚 浪子漁樂 2018-12-18

冬天南方人出門作釣的人會比較多,因為北方冬天十分寒冷,魚兒真的是很少出門覓食的。但是不代表南方冬釣就很容易,還是會有不少釣友釣不到魚回家的。那麼, 下面這幾個禁忌你們都知道多少。

南方冬釣十大禁忌,你都犯過嗎?

一、忌釣大水域

大水域一般具有水面大,熱量散發快,水溫低,魚兒密度小,魚難誘聚等特點,因此,在大水域冬釣,往往是收效甚微。如選擇鄉村村前屋後避風向陽的小塘、小池、小坑等處作為釣場,那情況就大不一樣。

因為這種釣場水溫相對較高,還經常有人打水、洗滌,農戶飼養的鴨子經常下水遊玩嬉戲和覓食,鬧得魚兒(主要是鯽魚),難以冬眠,且有一定的食慾,魚容易被釣獲,在一般情況下,垂釣效果比較明顯。此外,選擇堤邊、山腳向陽避風的小塘、小池、小坑冬釣,也常傳佳音。

二、忌老窩久釣

在熱季選準一個窩點,持續垂釣數天,仍有魚上鉤,有時還上魚較歡。但是在冬季就不同了,因為在該季節,魚兒一般以小群分散,分別找到適合和屬於自己的水域(或叫領域)越冬,其活動和覓食極少,即使在陽光充足的天氣裡,也只在其領域附近活動。

因此,在此季節,選擇好的窩點,釣上幾個小時後再無魚上鉤,說明此領域的魚兒基本被釣完,就要立即轉移到預先準備好的窩點上垂釣或輪釣。

三、忌耐心不夠

冬季野釣,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釣者要有耐心,這也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當選好釣點,投下適量的誘餌後,一般需要1~2個小時,魚兒才會慢慢開口咬鉤。

南方冬釣十大禁忌,你都犯過嗎?

如果釣者缺乏耐心,每個窩點釣一二十分鐘,見無魚上鉤就走,其結果必然是收穫欠佳。但話又說回來,若在一個窩點已經釣了2個小時左右,仍然無魚兒問津,就要當即立斷,轉移到其他窩點垂釣。

四、忌風線鬆弛

南方冬釣十大禁忌,你都犯過嗎?

風線在水面過於鬆弛,直接影響提竿時竿、線、鉤的聯動速度,就難抓住那“一瞬”的時機,這是造成魚兒吐鉤、脫鉤跑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冬釣時宜用長竿(6.3米以上)短線(佔竿長50%),風線基本牽直,堅持按正確要領提竿,就會大大減少提空竿和脫鉤跑魚的現象。

五、忌大鉤大餌

冬天,魚兒一般食慾不振,即使咬鉤,也是張嘴小、吸食慢、動作輕。如用大鉤大餌垂釣,就難以奏效。據此,在冬釣中,應儘量使用小鉤小餌垂釣。例如:鉤可使用丸8號小鉤;

用面餌作釣餌,每次取綠豆大小一坨,掛在鉤尖上,整形成倒圓錐形(不露鉤尖),投入窩點垂釣;用蚯蚓做釣餌,每次取火柴捧粗細一條,將整個鉤身穿滿,長出部分從鉤尖外掐斷(也不露鉤尖),投入窩點垂釣。用小鉤小餌冬釣,不僅能多釣魚,而且還可以達到大小魚兼收的效果。

六、忌重墜大漂

冬季野釣,一般應使用流線形小墜,千秋3號小漂(類似即可)。出釣前,用水平調漂法調試好,釣時,漂尾露出水面1~2目為宜,這樣,不僅好觀漂,靈敏度高,而且上魚率也高。

七、忌釣線過粗

冬季垂釣,使用2.5號主線和1.5號腦線即可,不能太粗。不必擔心這樣的線組碰上大魚怎麼辦,事實上,因為冬天魚的掙扎力比較小,即使碰上大魚,只要不強拉硬拽,一樣可以將大魚擒獲。

如去年初冬的一天中午,筆者用上述同樣的主、腦線釣組,在一廢棄的渾水魚塘裡,順利地釣獲了一條2500餘克的大鯉魚。

八、忌寒潮出釣

冬季,在我們江漢平原,寒潮會頻繁“光臨”。大、中寒潮到來時,天氣惡劣,氣溫一般會下降6~10℃,水溫也隨之大幅度下降。這時,魚兒一度難以適應,表現出“身體”不適,萎靡不振,全無食慾。因此,最好是在寒潮來臨前的二日、當日或寒潮過去數日後再出釣為妙。

九、忌提竿過猛

鯽魚是冬季野釣的主要對象魚,其嘴脣具有薄、脆的生理特徵,因此,提竿用力過猛,很容易將其嘴脣拉豁,造成脫鉤跑魚。為此,應利用持竿手手腕用適當的“爆發力”向上抖竿,使鉤將魚嘴刺牢,隨即繃緊釣線,有節奏地將魚牽領到岸邊起魚。

十、忌誘餌質差

過去有一種說法:“不論塘,不論湖,撒把細米就釣魚”。這種情況,在我國五六十年代的確常見。但是,那種方法用於當今的冬季野釣,就很難行得通。在天寒地凍,水域魚兒密度小的條件下,必須要注意誘餌的質量問題,否則,就很難將魚誘進窩中釣之。

以上十種禁忌是不少南方釣友出門釣魚的時候會犯的一些禁忌,所以各位釣友在出門釣魚之前就需要學習一下,出門作釣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