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釣魚 鯽魚 海鮮 飼料 野釣鰟鮍 2019-09-18
"

​對於自然水域,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水廣魚稀,所以很難有好的收穫。所以路人甲相信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打窩了半天才來口,或者是小魚在不停的鬧窩,又或者是釣了3-5條魚就直接停口了。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大家會說,水裡沒魚,魚都被電光了。確實,水裡魚的密度不夠確實會出現發窩慢,停口快的現象。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不然為啥同一條河裡有的人釣得多,有的人釣得少呢?既然這樣,問題出在哪兒?

"

​對於自然水域,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水廣魚稀,所以很難有好的收穫。所以路人甲相信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打窩了半天才來口,或者是小魚在不停的鬧窩,又或者是釣了3-5條魚就直接停口了。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大家會說,水裡沒魚,魚都被電光了。確實,水裡魚的密度不夠確實會出現發窩慢,停口快的現象。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不然為啥同一條河裡有的人釣得多,有的人釣得少呢?既然這樣,問題出在哪兒?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一,水廣魚稀是相對的,發窩太慢多半是釣位沒選好

自然水域水廣魚稀不假,但魚兒不可能永遠躲在深水區,它們也是需要到近岸來覓食的。打了窩半天卻沒魚進窩,那麼是不是要考慮釣位有沒有選對呢?水深是否符合魚兒的覓食和棲息習慣,溫度和溶氧量是否合適?在你沒打窩之前這裡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吸引魚兒到這裡覓食?你所選的釣位是否能給魚兒提供安全感?水底地形是否魚兒棲息和躲避危險?

不管在什麼時候選釣位,一定要考慮到魚兒的趨食性,趨溫性,趨氧性和對安全的需求。不然的話,除了小雜魚,也不會有啥正經魚進窩了。

"

​對於自然水域,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水廣魚稀,所以很難有好的收穫。所以路人甲相信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打窩了半天才來口,或者是小魚在不停的鬧窩,又或者是釣了3-5條魚就直接停口了。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大家會說,水裡沒魚,魚都被電光了。確實,水裡魚的密度不夠確實會出現發窩慢,停口快的現象。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不然為啥同一條河裡有的人釣得多,有的人釣得少呢?既然這樣,問題出在哪兒?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一,水廣魚稀是相對的,發窩太慢多半是釣位沒選好

自然水域水廣魚稀不假,但魚兒不可能永遠躲在深水區,它們也是需要到近岸來覓食的。打了窩半天卻沒魚進窩,那麼是不是要考慮釣位有沒有選對呢?水深是否符合魚兒的覓食和棲息習慣,溫度和溶氧量是否合適?在你沒打窩之前這裡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吸引魚兒到這裡覓食?你所選的釣位是否能給魚兒提供安全感?水底地形是否魚兒棲息和躲避危險?

不管在什麼時候選釣位,一定要考慮到魚兒的趨食性,趨溫性,趨氧性和對安全的需求。不然的話,除了小雜魚,也不會有啥正經魚進窩了。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二,發窩太慢也可能是窩料和餌料沒有針對性

對於自然水域的魚,很多釣友都覺得魚不挑食,窩料和餌料可以隨意一些。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也要分時候。比如說一條河特別偏僻,還沒啥人釣魚,我相信你拿2塊錢一斤的鴨飼料也能釣得盆滿缽滿。但是一條河經常有人釣,而且你左右兩邊都有不少人釣的時候就不能這樣操作了。這種場景就好像一桌子海鮮和2個饅頭在你面前一樣,你會選饅頭還是海鮮?

不要不信這個邪,有的高手在你旁邊真的可以把你打閉口,因為人家的窩料和餌料更好吃,味型和狀態都更勝你一籌,抽窩的頻率也把握得比你更好。

"

​對於自然水域,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水廣魚稀,所以很難有好的收穫。所以路人甲相信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打窩了半天才來口,或者是小魚在不停的鬧窩,又或者是釣了3-5條魚就直接停口了。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大家會說,水裡沒魚,魚都被電光了。確實,水裡魚的密度不夠確實會出現發窩慢,停口快的現象。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不然為啥同一條河裡有的人釣得多,有的人釣得少呢?既然這樣,問題出在哪兒?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一,水廣魚稀是相對的,發窩太慢多半是釣位沒選好

自然水域水廣魚稀不假,但魚兒不可能永遠躲在深水區,它們也是需要到近岸來覓食的。打了窩半天卻沒魚進窩,那麼是不是要考慮釣位有沒有選對呢?水深是否符合魚兒的覓食和棲息習慣,溫度和溶氧量是否合適?在你沒打窩之前這裡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吸引魚兒到這裡覓食?你所選的釣位是否能給魚兒提供安全感?水底地形是否魚兒棲息和躲避危險?

不管在什麼時候選釣位,一定要考慮到魚兒的趨食性,趨溫性,趨氧性和對安全的需求。不然的話,除了小雜魚,也不會有啥正經魚進窩了。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二,發窩太慢也可能是窩料和餌料沒有針對性

對於自然水域的魚,很多釣友都覺得魚不挑食,窩料和餌料可以隨意一些。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也要分時候。比如說一條河特別偏僻,還沒啥人釣魚,我相信你拿2塊錢一斤的鴨飼料也能釣得盆滿缽滿。但是一條河經常有人釣,而且你左右兩邊都有不少人釣的時候就不能這樣操作了。這種場景就好像一桌子海鮮和2個饅頭在你面前一樣,你會選饅頭還是海鮮?

不要不信這個邪,有的高手在你旁邊真的可以把你打閉口,因為人家的窩料和餌料更好吃,味型和狀態都更勝你一籌,抽窩的頻率也把握得比你更好。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三,很快停口可能是你的留魚策略出了問題

釣了幾條就停口,多半是窩子裡沒魚了。怎樣避免這種情況?首先你窩子裡要有足夠的食物給魚兒吃,比如說我們釣鯽魚,就要有足夠的小顆粒來留魚。這些細小的顆粒會散落得到處都是,鯽魚能吃到這些小顆粒,但絕對吃不飽,而且分散開來後吃起來也很困難。然後在抽竿的頻率上可以快一些,時不時的用餌料粘些酒米之類的來續窩,也可以搓大餌團來續窩。

尤其是現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窩料一定要夠,補窩的頻率一定要夠,不然幾下子就被小魚吃乾淨了,魚群進來沒啥東西吃也是留不住它們的。

"

​對於自然水域,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水廣魚稀,所以很難有好的收穫。所以路人甲相信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打窩了半天才來口,或者是小魚在不停的鬧窩,又或者是釣了3-5條魚就直接停口了。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大家會說,水裡沒魚,魚都被電光了。確實,水裡魚的密度不夠確實會出現發窩慢,停口快的現象。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不然為啥同一條河裡有的人釣得多,有的人釣得少呢?既然這樣,問題出在哪兒?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一,水廣魚稀是相對的,發窩太慢多半是釣位沒選好

自然水域水廣魚稀不假,但魚兒不可能永遠躲在深水區,它們也是需要到近岸來覓食的。打了窩半天卻沒魚進窩,那麼是不是要考慮釣位有沒有選對呢?水深是否符合魚兒的覓食和棲息習慣,溫度和溶氧量是否合適?在你沒打窩之前這裡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吸引魚兒到這裡覓食?你所選的釣位是否能給魚兒提供安全感?水底地形是否魚兒棲息和躲避危險?

不管在什麼時候選釣位,一定要考慮到魚兒的趨食性,趨溫性,趨氧性和對安全的需求。不然的話,除了小雜魚,也不會有啥正經魚進窩了。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二,發窩太慢也可能是窩料和餌料沒有針對性

對於自然水域的魚,很多釣友都覺得魚不挑食,窩料和餌料可以隨意一些。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也要分時候。比如說一條河特別偏僻,還沒啥人釣魚,我相信你拿2塊錢一斤的鴨飼料也能釣得盆滿缽滿。但是一條河經常有人釣,而且你左右兩邊都有不少人釣的時候就不能這樣操作了。這種場景就好像一桌子海鮮和2個饅頭在你面前一樣,你會選饅頭還是海鮮?

不要不信這個邪,有的高手在你旁邊真的可以把你打閉口,因為人家的窩料和餌料更好吃,味型和狀態都更勝你一籌,抽窩的頻率也把握得比你更好。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三,很快停口可能是你的留魚策略出了問題

釣了幾條就停口,多半是窩子裡沒魚了。怎樣避免這種情況?首先你窩子裡要有足夠的食物給魚兒吃,比如說我們釣鯽魚,就要有足夠的小顆粒來留魚。這些細小的顆粒會散落得到處都是,鯽魚能吃到這些小顆粒,但絕對吃不飽,而且分散開來後吃起來也很困難。然後在抽竿的頻率上可以快一些,時不時的用餌料粘些酒米之類的來續窩,也可以搓大餌團來續窩。

尤其是現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窩料一定要夠,補窩的頻率一定要夠,不然幾下子就被小魚吃乾淨了,魚群進來沒啥東西吃也是留不住它們的。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四,有魚吃餌的時候太性急,沒控制好節奏也很容易出現停口

在自然水域,魚的密度相對較低,魚群的數量也不是很大,拿鯽魚來說,一群魚也就十來條的樣子。如果你急急忙忙的把這群魚釣光了,那就只能等下一波魚群了。有經驗的老釣友在釣魚的時候都會刻意控制節奏,哪怕窩子裡留幾條小雜魚也比窩子裡乾乾淨淨的要好,因為魚兒在窩子裡吃東西是能將周圍的魚吸引進來的。

另外,節奏控制好了也意味著放口,主抓實口,就很難出現錨魚,脫鉤的現象,也不會驚窩,魚兒留在窩裡的機率自然會更高一些。

"

​對於自然水域,大家普遍的認知就是水廣魚稀,所以很難有好的收穫。所以路人甲相信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打窩了半天才來口,或者是小魚在不停的鬧窩,又或者是釣了3-5條魚就直接停口了。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大家會說,水裡沒魚,魚都被電光了。確實,水裡魚的密度不夠確實會出現發窩慢,停口快的現象。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不然為啥同一條河裡有的人釣得多,有的人釣得少呢?既然這樣,問題出在哪兒?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一,水廣魚稀是相對的,發窩太慢多半是釣位沒選好

自然水域水廣魚稀不假,但魚兒不可能永遠躲在深水區,它們也是需要到近岸來覓食的。打了窩半天卻沒魚進窩,那麼是不是要考慮釣位有沒有選對呢?水深是否符合魚兒的覓食和棲息習慣,溫度和溶氧量是否合適?在你沒打窩之前這裡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吸引魚兒到這裡覓食?你所選的釣位是否能給魚兒提供安全感?水底地形是否魚兒棲息和躲避危險?

不管在什麼時候選釣位,一定要考慮到魚兒的趨食性,趨溫性,趨氧性和對安全的需求。不然的話,除了小雜魚,也不會有啥正經魚進窩了。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二,發窩太慢也可能是窩料和餌料沒有針對性

對於自然水域的魚,很多釣友都覺得魚不挑食,窩料和餌料可以隨意一些。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也要分時候。比如說一條河特別偏僻,還沒啥人釣魚,我相信你拿2塊錢一斤的鴨飼料也能釣得盆滿缽滿。但是一條河經常有人釣,而且你左右兩邊都有不少人釣的時候就不能這樣操作了。這種場景就好像一桌子海鮮和2個饅頭在你面前一樣,你會選饅頭還是海鮮?

不要不信這個邪,有的高手在你旁邊真的可以把你打閉口,因為人家的窩料和餌料更好吃,味型和狀態都更勝你一籌,抽窩的頻率也把握得比你更好。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三,很快停口可能是你的留魚策略出了問題

釣了幾條就停口,多半是窩子裡沒魚了。怎樣避免這種情況?首先你窩子裡要有足夠的食物給魚兒吃,比如說我們釣鯽魚,就要有足夠的小顆粒來留魚。這些細小的顆粒會散落得到處都是,鯽魚能吃到這些小顆粒,但絕對吃不飽,而且分散開來後吃起來也很困難。然後在抽竿的頻率上可以快一些,時不時的用餌料粘些酒米之類的來續窩,也可以搓大餌團來續窩。

尤其是現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窩料一定要夠,補窩的頻率一定要夠,不然幾下子就被小魚吃乾淨了,魚群進來沒啥東西吃也是留不住它們的。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四,有魚吃餌的時候太性急,沒控制好節奏也很容易出現停口

在自然水域,魚的密度相對較低,魚群的數量也不是很大,拿鯽魚來說,一群魚也就十來條的樣子。如果你急急忙忙的把這群魚釣光了,那就只能等下一波魚群了。有經驗的老釣友在釣魚的時候都會刻意控制節奏,哪怕窩子裡留幾條小雜魚也比窩子裡乾乾淨淨的要好,因為魚兒在窩子裡吃東西是能將周圍的魚吸引進來的。

另外,節奏控制好了也意味著放口,主抓實口,就很難出現錨魚,脫鉤的現象,也不會驚窩,魚兒留在窩裡的機率自然會更高一些。

野釣發窩很慢,釣了幾條就停口?我幫你找到原因了,建議這樣調整

最後:需要聲明的是,並不是說做好了以上幾點就一定能爆護的,水廣魚稀的情況下就算是大毛也不能保證經常爆護。再說了,釣魚很多時候也和天氣有關,選的天氣不對,作釣的時間段不對,魚就更難釣了。只不過根據我的經驗,把這幾點做好了漁獲還是有比較明顯的提升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