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歡迎大家閱讀圖文,我是執筆人“林少”!
響應頭條#吃在廣州#活動,林少將給大家蒐羅廣州小吃,美食,家常,名菜。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個“味覺廣州”感受!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
  • 廣州 · 煲仔飯

在之前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很多廣州的美食,小吃,名菜,茶點。大家也從很多渠道瞭解到廣州的特色。今天林少給大家講一講廣州的煲仔飯。為什麼要說這個美食呢?它不是名菜,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做法。甚至在很多快餐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它沒什麼特別,但是它很特殊,說它是粵菜的“始祖”不為過,因為從它“出生”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煲仔飯#吃在廣州#

煲仔飯顧名思義就是用廣東瓦煲來煲飯,但是廣東的煲仔飯可不是簡簡單單地煲一煲飯。它是飯菜同煲,通常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蓋,把米飯煲至七成熟時加入配料,再轉用慢火煲熟而成,整個過程即便你把材料準備好都要長達30分鐘的等待。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煲仔飯源自廣東廣州,是以砂鍋作為器皿煮米飯,而廣東稱砂鍋為煲仔,所以故稱煲仔飯,煲仔飯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禮記註疏》等書記載,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飯做法一樣,只不過改用黃米作原料罷了,可見在當時是很名貴的。按韋巨源的《食譜》上所記,到了唐代叫『御黃王母飯』,是編縷(肉絲)卵脂(蛋)蓋飯面表雜味做的,因而更具風味。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廣東的煲仔飯品種非常豐富:主要有豆豉排骨飯、臘味飯、滑雞飯、黃鱔飯、田雞飯、鹹魚香肉飯等,正宗的要用絲苗香米,取其堅實細密晶瑩,口感好、滋味濃又易被湯汁浸爛。

那麼一個好的煲仔飯是怎麼樣的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吃的煲仔飯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特徵,一是跟煲上桌的調味汁,揭開蓋子澆在飯上,有嗞嗞的響聲,此為畫龍點睛之筆,看上去黑又亮,全看調汁師傅的手藝了;另一處是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一層金黃的鍋巴,與普通鍋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長,實為一煲之精華,這不但取決於火候,還視乎煲仔本身的品質,好的煲仔裡面是有一層光亮的釉底,如果佈滿砂眼則萬萬不行。還有,洗碗工也不能馬虎,要用鋼絲刷把上一鍋的殘留刷得一乾二淨才成。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那如何能做出一個好的煲仔飯?

  • 煲與火:煲要使用陶製的,保溫性好,受熱均勻,能保存食物養分,特別馨香。火需斯文慢火,羽扇綸巾,不急不躁,火到功成。一人一煲,減少盛飯環節和汙染的機會,比較符合衛生條件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 米:用米十分講究,一般選用絲苗米,因為這種米油潤晶瑩、米身修長、柔韌適中,米味濃郁。煮煲仔飯選米是關鍵環節,最好選擇晚稻的瘦身米,由於瘦身米吸水性好,還可以吸收餡料和油的香味,讓煮出來的煲仔飯散發出獨特的飯香。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 肉:肉要新鮮採購,放入十幾種味料醃製同,方能提鮮入味。根據不同的食材使用不同的醃製方法,以達到最大程度呈現出食材本身的味道以及成品後與米的相互結合。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 料汁:料汁,是煲仔飯的香味魔法師。煲仔飯的調味很簡單,在煲制時不加任何調料,因此料汁的味道非常重要。在食用前直接淋在飯上就可以了。直接用醬油比較鹹,味道也單一,因此需要用菜譜中的其他幾味來一起配製。唯一不常見的味露(或魚露),在超市和大型批發市場都可以買到。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烹飪技法簡介:一般而言,生米生菜一鍋煮就,以豆豉排骨飯為例,洗米上鍋,煮六七成熟時揭開蓋子,加入調好味汁的生排骨,沿煲邊淋入醬汁香油,微火燜至飯收水,起鍋巴。起蓋後加入香蔥,鋪上青綠油菜,如果是黃鱔或田雞時間可短一些,若是牛肉還要再長一點,要注意的是飯菜要兼顧,這就是火候了。

說了這麼多,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款方便容易製作的煲仔飯,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廣式臘腸煲仔飯的製作方法

器具:砂鍋(廣東話:沙煲)

主料:廣式臘腸、絲苗米

輔料:雞蛋,小油菜,白開水,麻油,生抽,耗油,白糖,薑絲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製作方法:

  1. 砂鍋洗乾淨,在砂鍋內部塗抹上一層油
  2. 把大米洗乾淨,放入鍋中,倒入白開水;米和水的比例為1:1.5,浸泡一個小時
  3. 浸泡好的大米加入半湯匙食用油攪拌均勻
  4. 將鍋放到火上,大火煮開後立即轉小火,蓋上蓋子燜煮。將米飯煮至八成熟、
  5. 臘腸切片,薑絲準備
  6. 鍋中水份快乾時,在米飯表面鋪上臘腸和薑絲,再打個雞蛋進去。蓋上蓋子再小火煮五分鐘後關火,不要開蓋,繼續蓋著蓋子燜15分鐘。
  7. 把小油菜洗淨,鍋中水燒開,放點鹽,滴幾滴油,放入小油菜燙熟。撈出瀝乾水份。
  8. 調味汁:1湯匙蠔油、1湯匙涼開水、2湯匙生抽、0.5湯匙白糖、0.5湯匙香麻油攪拌勻。
  9. 燜好的米飯開蓋,排入小油菜,澆上調味汁,拌勻即可食用。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食用煲仔飯,最不能放過的就是鍋巴,粒粒清晰可見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了一層金黃色的鍋巴,幹香脆口,用勺子撥動煲口的鍋巴,沿著煲把勺子深到煲底,可以輕易地將這個煲底的鍋巴都剝了下來,在嘴裡慢慢嚼動,齒間留香,回味無窮。與一般的鍋巴不同的是,瓦煲的鍋巴不但脆而且滋味悠長,還集中了整個煲的精華。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80年代開始,廣東基本家家戶戶都會做煲仔飯。而且很多家庭都會用到現在做廣東燒鵝的荔枝柴來烹飪煲仔飯,使用荔枝柴能讓米飯有一股荔枝的香味,淡淡的荔枝味搭配豬肉或排骨味道一流。現在基本都使用煤氣了,而且大部分的家庭都不會再做煲仔飯!主要原因是比較麻煩,而且煲仔飯比較上火!想吃在外面餐館點上一煲便宜,味道也不錯。

歷經2000多年曆史的“廣式煲仔飯”,好吃到連鍋巴都不允許放過

好啦,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煲仔飯就說到這裡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吃在廣州#,與你吃遍廣州。記得關注哦!

部分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