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胃病,白朮要與這些藥一起用

小 編 導 讀

白朮辛、甘,溫,歸脾、胃經,是治療脾胃疾病的良藥。在治療脾胃疾病時,我們總能在方子中看到白朮二字。那麼,你有注意到它經常與哪些中藥配伍嗎?不知道也沒關係,我們來看一下施今墨先生的總結吧。

治療脾胃病,白朮要與這些藥一起用



1.茯苓、白朮

【功用】二藥相配,一溫健一滲溼,脾得健運,水溼得除。主治脾虛不運,痰飲內停,水溼氾濫,而致頭目眩暈,胸膈痞滿,食慾不振,或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解析】茯苓甘平,入心、肺、脾、腎經,甘味入脾,為健脾滲溼之良藥,用於脾虛溼盛,痰飲內停,便溏腹瀉,水腫,小便不利諸症;並能補脾養心,療心悸、失眠等。然茯苓有赤白之分,皮神之異用也,白者偏於補中滲溼,赤者偏於清熱利溼,皮者利水為優,神者益於安神,《得配本草》謂其:“性上行而下降,通心氣以交腎,開腠理,益脾胃,除嘔逆,止洩瀉,消水腫,利小便,除心下結痛,煩滿口乾,去胞中積熱,腰膝痺痛,及遺精淋濁,遺尿,帶下,概可治之。”與白朮相伍,屬相使為用,《景嶽全書》中稱之為茯苓湯,治溼熱洩瀉,或飲食洩瀉。若再伍桂枝、甘草則為《傷寒論》之苓桂術甘湯;若與附子、白芍、生薑相伍又成真武湯矣,故以二藥配伍的主方頗多,但皆未離健脾滲溼之用。

【用量】二者各10~15g。

2.白朮、生內金

【功用】二藥伍用,一補一消,補消並施,健脾開胃。主治脾胃虛弱,納呆食少,或納後不化,脘腹脹滿,倦怠乏力,或便溏洩瀉等。

【解析】二藥相用,為相使之用。白朮甘溫,健脾燥溼,固表止汗,和中安胎;內金甘平,生髮胃氣,消食開胃,化石固攝。白朮補脾健運為主,內金長於消導為輔,補中寓動,消中有補,令脾胃健運自如,生化無窮矣。施今墨先生臨證習以焦白朮與生內金相用。

【用量】白朮9~10g,生內金6~10g。

治療脾胃病,白朮要與這些藥一起用

3.白朮、枳實

【功用】二藥相用,一補一瀉,一急一緩,補消並用,健脾強胃,消痞散結。主治脾胃虛弱,飲食停滯,脘脹痞滿,大便不爽等,以及肝脾腫大或中氣不足而致脫肛、胃下垂、子宮脫垂等症。

【解析】枳實辛苦微酸,性微寒,入脾、胃經。本品辛散苦降,善於破氣滯,消積滯,除痞結,導痰飲,用於氣機阻滯,脾失健運,痰溼為患所致疾病,藥用有枳實、枳殼之分,殼者為橙之近成熟果殼,實者為未成熟果實,氣味功用相同,但作用有緩急之差。《本草求真》雲:“實小性酸,下氣較殼最迅,故書載有推牆倒壁之功,不以枳殼體大氣散,而僅為利肺開胸寬腸之味耳。是以氣在胸中,則用枳殼;氣在胸下,則用枳實;氣滯則用枳殼,氣堅則用枳實。”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能興奮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節律增加,並能興奮子宮,使子宮收縮,肌張力增強,故對中氣下陷之內臟下垂治療頗佳。其與白朮相伍,屬相使為用,補中寓通,柔中有剛,相反相成也。最早應用見於張仲景《金匱要略》枳術湯,治水飲停滯於胃,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者。後世張元素制枳術丸,治胃虛溼熱,飲食壅滯,心下痞悶等症。其制丸劑時白朮用量為枳實一倍,意在以補脾為主,枳實為輔;若用量反之則以消導破積為主,健脾扶正為輔也,可依證虛實多少而配用。施今墨先生臨證二者皆以炒用。

【用量】白朮10~15g,枳實5~10g。

4.白朮、半夏

【功用】二藥相配,甘苦為用,健脾燥溼,降逆止嘔,脾胃並治。主治脾胃虛弱,溼濁中陽,噁心嘔吐,納食不振,舌苔白膩等症。

【解析】二藥相用,屬相使之用,共奏健脾和胃,除溼止嘔之功。《得配本草》雲:“白朮得半夏,止吐。”《金幼心鑑》溫白丸,治脾虛,米穀不化,嘔惡,不進飲食,小兒久洩,即以炒白朮、半夏曲、丁香為丸,薑汁糊丸。《誠書》枳實丸,以二藥與枳實、楂肉、薑黃、神曲、麥芽、陳皮、木香為伍,治小兒脾虛食積。

【用量】白朮6~10g,半夏5~10g。

5.白朮、桂枝、生薑

【功用】三藥相伍,辛甘溫健脾陽,除溼蠲飲。主要用於痰飲內聚,胸膈痞悶,心悸呃逆,納呆便溏,苔白等症,或脾胃虛寒所致胃腸潰瘍等。

【解析】三藥辛甘化陽,苦溫健脾燥溼,利水蠲飲,屬相使之用。《局方》倍術丸,治五飲酒癖,即以三藥為用。名醫李振華先生制理脾愈瘍湯,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即取三者與黨參、茯苓、白芍、砂仁、厚朴、甘鬆、元胡、烏賊骨、大棗、甘草、劉寄奴為伍。

【用量】白朮6~10g,桂枝5~9g,生薑10~20g。

治療脾胃病,白朮要與這些藥一起用

6.白朮、陳皮

【功用】二藥相伍,健脾燥溼,理氣和胃,化痰止嘔。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納呆;脾肺兩虛,痰多食少,胸脘脹滿等,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病。

【解析】二藥相用,屬相使之用,務在健脾除溼,行氣和胃。宋·王貺《全生指迷方》寬中丸,即二藥成方,治脾虛寒客,脘腹脹滿。《小兒藥證直訣》五味異功散(四君子湯加陳皮),《醫學正傳》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景嶽全書》痛瀉要方(白朮、陳皮、芍藥、防風)等諸方用二藥治脾胃(消化)系統疾病,其應用不勝枚舉。名醫王伯嶽先生益氣定喘湯治肺虛哮喘,痰多氣短,畏風自汗,苔薄白,脈虛大等症,亦用二藥與參、芪、茯苓、紫菀、白果、甘草為伍(《中醫兒科臨床淺解》)。

【用量】白朮6~10g,陳皮6~10g。

7.白朮、黃連

【功用】二藥相伍,寒溫並用,健脾除溼,苦寒瀉火。用於溼熱內擾,脾胃不和,胃中嘈雜,反酸食少,如慢性胃炎等。

【解析】黃連苦寒,入心、肝、膽、胃、大腸經,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功,其用有三,一是清洩心、胃、肝、膽經之熱毒,治高熱、神昏,煩躁不寐,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症;二是治溼熱下痢、黃疸、溼疹等症;三是治熱毒瘡瘍,疔疽癰癤等症。臨床一般生用,生用清瀉心、大腸之火,薑汁炒制瀉胃火,吳茱萸炒清肝膽實火,酒炒清上焦之火。其與白朮為伍,屬相使之用,共奏清熱燥溼,除溼熱之功,故《得配本草》雲:“白朮佐川連去溼火。”《景嶽全書》有術連丸,即二藥以神曲糊丸,治嘈雜。《醫學入門萬病衡要》中以兩藥加橘紅,稱三聖丸,亦治嘈雜。

【用量】白朮6~10g,黃連3~8g。

所謂“用藥如用兵”,不同藥物配伍可產生不同的作用,若用得好,效果甚佳。

今言藥對應用者,當首推施今墨先生,其臨床治病,方藥施用,每善於對藥。

除了對藥經驗,施今墨先生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臨證經驗,想一次看過癮嗎?

施今墨先生醫學經驗首次集結出版!

治療脾胃病,白朮要與這些藥一起用

《 施今墨醫學全集 》

為了繼承和弘揚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學術成就和臨床經驗,發揮中醫藥在防治疾病、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方面的優勢,在“施今墨名家研究室”精心組織領導下,得以編纂《施今墨醫學全集》,內容囊括施今墨醫案、對藥與驗方,為學習和研究中醫藥人員以及中醫臨床工作者必備的參考書。(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臨證對藥大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道瑞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