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中藥 山藥 陳皮 蓮子 汪記膏藥鋪 汪記膏藥鋪 2017-11-06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中國醫學大辭典》中說:“胃,匯也,水谷匯聚之所也,為人體內消化器,形如囊,左大右小,橫臥於膈膜下,上端為賁門,接於食道,下端為幽門,連於小腸”。

胃內腔寬闊,受納飲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靈樞•玉版》稱“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

俗話說“十人九胃”,說的是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患過或是患有胃腸病。有統計表明,中國人胃病發生率達到85%。 由於人們對初發時期的胃腸疾病不大重視,很多醫院對患者診斷與治療不到位,不少患者久拖不治或者久治不愈,最後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由此看來,關於胃病需要警鐘長鳴,關於胃病萬不可掉以輕心!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那麼,胃不好的人如何調理呢?飲食習慣很關鍵!

飲食習慣

(1)定時定量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 使胃堅持有規律的活動。每餐還應堅持食量適度。

(2)溫度合適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否則,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發胃病。

(3)細嚼慢嚥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維護作用。

(4)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健康食療

(1)豬肚黃芪湯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材料:豬肚1只,黃芪200克,陳皮30克。

做法:將豬肚去脂膜洗淨,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紮緊,加水文火燉熟,再加適量調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5只豬肚為一療程。

功效:黃芪為補氣要藥,李時珍稱其為“補藥之長”,尤其善於益氣昇陽,治療各種臟器下垂;陳皮理氣健脾,和中消滯;《隨息居飲食譜》說豬肚能“補胃,益氣”。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健脾胃,行氣滯,止疼痛,對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效驗。

(2)豬脾棗米粥

材料: 豬脾2具,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做法: 將豬脾洗淨切片,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共煮為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確有康復保健之效。

(3)蓮子山藥粥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材料: 豬肚1只,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

做法: 將豬肚去除脂膜,洗淨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同放鍋內,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功效: 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胃陰。脾胃得補,則中氣健旺,下垂的臟器即可回覆。

揉按三處緩解胃痛

如果在出現胃痛而身邊沒有任何藥物的情況下,有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緩解疼痛:

(1)揉內關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 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2)點按足三裡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足三裡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裡穴,平時3 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生活中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希望能夠點贊分享!

想要收到更多健康養生知識嗎?

喜歡它!撩它吧!等多驚喜等你哦~

三分治,七分養!請收好這份養胃祕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