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露時節話養生,做好“三防”、“三養”


文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萬潔 編 / 吳施楠

【搜狐健康】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今年的白露是9月8日。提及白露,不免讓大家聯想起《詩經》中著名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這個如此浪漫的節氣裡,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把這個節氣命名為白露呢?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夏已結束,深秋已來臨,是全年晝夜溫差、氣溫變化最快的時節。到了白露,陽消陰長,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故稱之為白露。


"


白露時節話養生,做好“三防”、“三養”


文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萬潔 編 / 吳施楠

【搜狐健康】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今年的白露是9月8日。提及白露,不免讓大家聯想起《詩經》中著名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這個如此浪漫的節氣裡,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把這個節氣命名為白露呢?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夏已結束,深秋已來臨,是全年晝夜溫差、氣溫變化最快的時節。到了白露,陽消陰長,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故稱之為白露。


白露時節話養生,做好“三防”、“三養”


中醫認為,秋季在五行中屬金,與五色中的白色相對應,主髒為肺,肺在志為悲,在體和皮,其華在毛,在液為涕,在竅為鼻。作為深秋的白露時節,天晴少雨、氣候乾燥、晝熱夜寒,容易傷陰,即損傷人體的津液,容易出現鼻子敏感(或流鼻血,或幹癢而打噴嚏)、皮膚乾燥粗糙、眼乾癢、口鼻咽幹、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等“秋燥”症狀。因此,白露養生要順應天時地利做好“三防”、“三養”:

“三防”:

一防涼(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二防燥(益胃生津,補水柔氣)

三防悲(安寧,平和,喜樂)

“三養”:

一養肺(通大便,調氣息,潔皮膚)

二養肌(脾為肺之母,脾主四肢;健肌肉,添秋膘)

三養津(飲食清淡,少辣多潤)

具體來說,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以下建議:

衣:早晚及時保暖,適當秋凍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過後,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體。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最好出門帶一件外套。面料以純絲、純棉或混紡為好,防涼又止燥。還要注意腰腹部、膝關節保暖,不要“刻意”露出後背和肚臍。夜晚要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十分必要。

由於“白露”後陰氣上升、陽氣下降,因此衣物可以單薄些,薄而不露,適當“秋凍”。但“秋凍”要因人而異,對於正在生長髮育的嬰幼兒、身體調節功能較差的年老體弱者以及體質較弱者是不宜“秋凍”的。此外,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冠心病等人群也不宜“秋凍”,一旦著涼感冒就很容易舊病復發。

另外,“寒從腳起”,對於耐寒能力差的人在白露過後,要注意足部保暖,儘量減少穿著露趾的涼鞋、拖鞋,雨天還要牢記不要溼腳走路,以防寒氣侵體引起不適。

食:養肺生津防秋燥

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口乾、脣乾、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隨之襲來,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現。正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白露時節燥邪襲肺,飲食應以養肺生津、健脾潤燥為主。

建議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還有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紅蘿蔔等。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蘭、菠菜、綠菜花等。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等。

在調節飲食上,應選擇清淡、富含營養、少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保證適量的新鮮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同時少吃黃魚、帶魚、蝦、蟹和肥肉,並戒菸戒酒。白露時節,人們會比較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的症狀,所以多吃些易吸收、有補養作用的粥品。

住:夜晚睡臥加床薄被

居住的房屋要保持充足日照,窗子儘量打開多通風,讓居室內外空氣流通,以保持室內空氣潔淨新鮮。可以在臥室放一盆水或者打開加溼器增加室內溼度,這對緩解秋燥有效果。此外,不要到空氣汙染嚴重的地方去。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室內可放置一些綠葉花卉,既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睡覺時儘量關閉空調,這個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夜晚的溫度適宜,最好是在自然溫度下睡眠,防止空調風引起咳嗽。天晴時,要及時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

行:外出鍛鍊,動靜結合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及秋三月的養生之道中說:“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晨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氣候宜人,天高氣爽,動靜相宜,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如登山、打太極拳、游泳等,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讓生物鐘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節氣。在進行以上運動鍛鍊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做到動靜結合,動靜和諧。

白露過後,由於晝夜溫差加大,因此,在晨霧的天氣裡儘量減少外出,老人或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更不宜在晨霧中鍛鍊。

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不建議晨起鍛鍊,建議將運動時間調整至上午10點以後或下午,因早晨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是一天中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過早起床鍛鍊,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則進一步增加了發病的可能。

情:常常悲寂寥,不如呼朋引伴

秋天花草樹木開始凋謝,人們觸景生情,易於傷悲。因此,秋五志為悲,白露過後,不宜過於傷悲,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與朋友進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鬱。

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正所謂“笑一笑,十年少”。

最後,白露的氣溫急劇變化,極易使心、腦、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遵循衣食住行調節神志的養生之道外,還需:

1、加強監測,未病先防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白露時節,受氣溫急劇變化的影響,血壓容易出現波動,夏季血壓平穩的患者(尤其是夏季降壓藥物減量的患者),在白露時節一定要加強血壓監測,建議早、中、晚固定時間監測血壓的變化,隨時根據血壓針對性的調整降壓藥物,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對於冠心病、心衰、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一定要加強保暖,避免寒熱交替,出現受涼感冒,促使其原發病的急性發作。

2、發現隱患,既病防變

對於年老體弱、免疫力較差或基礎疾病較多的患者,在白露時節,一旦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憋氣、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之時,建議第一時間就診,給與針對性的治療,以免病情加重,貽誤治療。

專家簡介:

萬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青年名醫培育對象,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祕書長、中國中藥協會心血管藥物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組織的《中藥新藥用於心律失常指導原則》(新版)專家組祕書、北京市第三批健康科普專家等學術任職。擅長從中醫氣血理論治療各種疑難雜病及急危重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失眠、頭暈頭痛等病證。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創新團隊青年項目負責人,主持並參與國家自然基金等多項省部級以上課題,發表國內外論文20餘篇,曾多次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華醫學會等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

出診時間:

週五上午(方莊院區);週三上午,隔週週六上午(經開院區)。


"


白露時節話養生,做好“三防”、“三養”


文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萬潔 編 / 吳施楠

【搜狐健康】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今年的白露是9月8日。提及白露,不免讓大家聯想起《詩經》中著名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這個如此浪漫的節氣裡,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把這個節氣命名為白露呢?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夏已結束,深秋已來臨,是全年晝夜溫差、氣溫變化最快的時節。到了白露,陽消陰長,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故稱之為白露。


白露時節話養生,做好“三防”、“三養”


中醫認為,秋季在五行中屬金,與五色中的白色相對應,主髒為肺,肺在志為悲,在體和皮,其華在毛,在液為涕,在竅為鼻。作為深秋的白露時節,天晴少雨、氣候乾燥、晝熱夜寒,容易傷陰,即損傷人體的津液,容易出現鼻子敏感(或流鼻血,或幹癢而打噴嚏)、皮膚乾燥粗糙、眼乾癢、口鼻咽幹、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等“秋燥”症狀。因此,白露養生要順應天時地利做好“三防”、“三養”:

“三防”:

一防涼(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二防燥(益胃生津,補水柔氣)

三防悲(安寧,平和,喜樂)

“三養”:

一養肺(通大便,調氣息,潔皮膚)

二養肌(脾為肺之母,脾主四肢;健肌肉,添秋膘)

三養津(飲食清淡,少辣多潤)

具體來說,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以下建議:

衣:早晚及時保暖,適當秋凍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過後,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體。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最好出門帶一件外套。面料以純絲、純棉或混紡為好,防涼又止燥。還要注意腰腹部、膝關節保暖,不要“刻意”露出後背和肚臍。夜晚要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十分必要。

由於“白露”後陰氣上升、陽氣下降,因此衣物可以單薄些,薄而不露,適當“秋凍”。但“秋凍”要因人而異,對於正在生長髮育的嬰幼兒、身體調節功能較差的年老體弱者以及體質較弱者是不宜“秋凍”的。此外,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冠心病等人群也不宜“秋凍”,一旦著涼感冒就很容易舊病復發。

另外,“寒從腳起”,對於耐寒能力差的人在白露過後,要注意足部保暖,儘量減少穿著露趾的涼鞋、拖鞋,雨天還要牢記不要溼腳走路,以防寒氣侵體引起不適。

食:養肺生津防秋燥

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口乾、脣乾、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隨之襲來,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現。正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白露時節燥邪襲肺,飲食應以養肺生津、健脾潤燥為主。

建議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還有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紅蘿蔔等。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蘭、菠菜、綠菜花等。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等。

在調節飲食上,應選擇清淡、富含營養、少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保證適量的新鮮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同時少吃黃魚、帶魚、蝦、蟹和肥肉,並戒菸戒酒。白露時節,人們會比較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的症狀,所以多吃些易吸收、有補養作用的粥品。

住:夜晚睡臥加床薄被

居住的房屋要保持充足日照,窗子儘量打開多通風,讓居室內外空氣流通,以保持室內空氣潔淨新鮮。可以在臥室放一盆水或者打開加溼器增加室內溼度,這對緩解秋燥有效果。此外,不要到空氣汙染嚴重的地方去。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室內可放置一些綠葉花卉,既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睡覺時儘量關閉空調,這個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夜晚的溫度適宜,最好是在自然溫度下睡眠,防止空調風引起咳嗽。天晴時,要及時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

行:外出鍛鍊,動靜結合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及秋三月的養生之道中說:“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晨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氣候宜人,天高氣爽,動靜相宜,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如登山、打太極拳、游泳等,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讓生物鐘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節氣。在進行以上運動鍛鍊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做到動靜結合,動靜和諧。

白露過後,由於晝夜溫差加大,因此,在晨霧的天氣裡儘量減少外出,老人或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更不宜在晨霧中鍛鍊。

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不建議晨起鍛鍊,建議將運動時間調整至上午10點以後或下午,因早晨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是一天中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過早起床鍛鍊,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則進一步增加了發病的可能。

情:常常悲寂寥,不如呼朋引伴

秋天花草樹木開始凋謝,人們觸景生情,易於傷悲。因此,秋五志為悲,白露過後,不宜過於傷悲,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與朋友進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鬱。

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正所謂“笑一笑,十年少”。

最後,白露的氣溫急劇變化,極易使心、腦、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遵循衣食住行調節神志的養生之道外,還需:

1、加強監測,未病先防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白露時節,受氣溫急劇變化的影響,血壓容易出現波動,夏季血壓平穩的患者(尤其是夏季降壓藥物減量的患者),在白露時節一定要加強血壓監測,建議早、中、晚固定時間監測血壓的變化,隨時根據血壓針對性的調整降壓藥物,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對於冠心病、心衰、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一定要加強保暖,避免寒熱交替,出現受涼感冒,促使其原發病的急性發作。

2、發現隱患,既病防變

對於年老體弱、免疫力較差或基礎疾病較多的患者,在白露時節,一旦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憋氣、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之時,建議第一時間就診,給與針對性的治療,以免病情加重,貽誤治療。

專家簡介:

萬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青年名醫培育對象,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祕書長、中國中藥協會心血管藥物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組織的《中藥新藥用於心律失常指導原則》(新版)專家組祕書、北京市第三批健康科普專家等學術任職。擅長從中醫氣血理論治療各種疑難雜病及急危重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失眠、頭暈頭痛等病證。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創新團隊青年項目負責人,主持並參與國家自然基金等多項省部級以上課題,發表國內外論文20餘篇,曾多次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華醫學會等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

出診時間:

週五上午(方莊院區);週三上午,隔週週六上午(經開院區)。


白露時節話養生,做好“三防”、“三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