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經典背後的歷史故事:彭玉麟與衡陽頭碗

中餐 彭玉麟 湘菜 魚丸 湘軍廖正華 2017-03-29

湘菜經典背後的歷史故事:彭玉麟與衡陽頭碗

來衡陽,你一定要嚐嚐咱們衡陽人的招牌菜——衡陽頭碗。所謂頭碗,顧名思義,就是喜宴上第一道上來的菜。

堂屋中擺上四張方桌,每張方桌旁放四條長凳,一桌八人圍桌而坐。幫忙的鄉親拿來一張薄膜,鋪在桌子上,然後擺上碗筷,放上自家釀的米酒。

平日裡很少聚在一起的鄉親們交頭接耳,談論著鄉里的趣事,靜待著喜宴招牌菜——衡陽頭碗的到來。

五分鐘過去了,沒來。十分鐘過去了,還是沒來。埋怨的聲音從桌子旁傳來,起初是一人,後來是幾人,聲音越來越大。小朋友更是焦急,拿著筷子使勁敲碗。

幫忙的鄉親四處轉悠,一邊走一邊說:“快了,快了!”

“來咯!”幫廚捧著一個托盤來到桌子間,將身子往下一傾。所有客人的眼睛都瞧向那衡陽頭碗。早有幫忙的鄉親從托盤上取下菜,端到桌子上,每桌一碗,放在正中。

湘菜經典背後的歷史故事:彭玉麟與衡陽頭碗

看那衡陽頭碗吧!碩大瓷碗上覆蓋著雪白的魚丸和金黃的蛋片。魚丸的製作有講究。魚必須是鄉下魚塘裡的草魚,衡陽市郊產出的魚不能用,因其多被汙染,且大多是飼料喂養,沒有吸收天地之精華。

擺成星形的魚丸和蛋片之下,是晶瑩剔透的“黃雀肉”。所謂黃雀肉,不是黃雀的肉,而是一種香酥食品。其做法如下:將加了佐料的五花肉拌進麵粉裡,放到油鍋裡炸。

“黃雀肉”之下,藏著十來個剝好的圓雞蛋,還有些甜絲絲的紅棗和芋頭……這麼多好東西,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

好東西容易吃到,衡陽城內外有幾家以“頭碗”為招牌菜的土菜館,無論色、香、味、形還是用料,都極其講究。但吃的氛圍不如鄉下。鄉下辦一場喜宴,幾十桌,幾百人一起吃,那氣氛,真是滿滿的兒時的幸福啊!

說起衡陽頭碗,我不得不提到一個衡陽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湘軍名將彭玉麟。衡陽頭碗的聞名,乃至成為湘菜經典,都和彭玉麟有著莫大的關係。

湘菜經典背後的歷史故事:彭玉麟與衡陽頭碗

彭玉麟,衡陽渣江人。早年加入綠營軍中,參與鎮壓李沅發起義。曾國藩來衡陽練兵,聽說衡陽有個彭玉麟,忠義血性,萬人難敵,親自前往彭玉麟家中請他出山。彭玉麟不願意出山,曾國藩三顧茅廬,極盡禮遇,才將他請出。

後彭玉麟任湘軍水師統帥,參與鎮壓太平軍。後任兵部侍郎、兩江總督、兵部尚書等職。中法戰爭起,彭玉麟督軍廣東,與張之洞一起派出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

這彭玉麟雖說是將軍,但對吃很有研究。他對衡陽頭碗的改進,使得這道菜成為了湘菜經典。

話說這一天,彭玉麟家來了貴客。彭玉麟想破腦殼,也沒想出用什麼菜招待客人為好。平常的魚啊,肉啊,豆腐啊,青菜啊,都太普通,顯不出檔次。

看著彭玉麟一籌莫展的樣子,他家的家廚給他出主意了:“大人是不是在為拿什麼菜招待客人發愁?”

彭玉麟長嘆一口氣,說:“正是,你有什麼好主意嗎?”

家廚湊近彭玉麟,說:“我有一道菜,不知大人會不會喜歡。我想將咱們衡陽菜中的魚丸、鍋燒丸、炸芋艿、黃雀肉和腰花等全彙集一碗,依次疊成七層,做成下面大上面小的玲瓏寶塔形狀,一定十分美觀。這道菜不僅好看,而且寓意很好,有官運亨通、步步登高之意。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彭玉麟一聽,覺得這道菜很不錯,便吩咐家廚趕緊去做。

湘菜經典背後的歷史故事:彭玉麟與衡陽頭碗

不消半個鐘頭,這道菜就端上了桌。客人們吃了後,都覺得這是衡陽第一等的美味。有人便問:“這道佳餚,叫什麼名字?”

彭玉麟微微一笑,說:“這道菜是我授意家廚做的,還沒有名字。咱們衡陽有香腰一說,這道菜便可叫‘堆子香腰’或‘寶塔香腰’。”

客人們一聽,便奉承彭玉麟說:“今天是彭大人設宴,這道菜又是彭大人授意而做,還是叫‘玉麟香腰’為佳。”

湘菜經典“玉麟香腰”就這樣橫空出世!此菜後來傳入民間,被人們當作喜宴的頭道菜,這就是衡陽頭碗。

和“玉麟香腰”一樣,衡陽頭碗也是堆積菜餚,但食料不盡相同。尋常百姓家,畢竟不能像彭玉麟家那麼吃。衡陽頭碗更有平民特色。主人家闊氣的,食料就好些;主人家寒酸的,食料就差些。豐儉,由主人決定。唯一相同的,就是堆積菜餚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