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一丈青”扈三娘誤入白虎壇,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驚人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一丈青”扈三娘誤入白虎壇,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驚人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能力平庸,卻當上了一把手:道光為什麼選擇咸豐?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一丈青”扈三娘誤入白虎壇,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驚人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能力平庸,卻當上了一把手:道光為什麼選擇咸豐?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興屯田的時候,“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桑椹”一般也寫作“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袁紹的軍隊,一條條氣壯如牛的河北漢子,居然是靠吃樹上的果子過生活,而當時袁紹已奪了韓馥的權,佔據著冀州,袁紹在冀州的日子真的這麼拮据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書》,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編撰。據《晉書·王沈傳》,王沈所編的《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因為王沈編書時,曹魏尚未滅亡,當時雖是司馬氏當權,但出於政治需要,仍要在輿論上維護曹魏政權的正統性,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時偏袒曹魏一方過多,與稍晚的陳壽《三國志》相比,史實和史識都差了一大截,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

瞭解了王沈《魏書》的質量狀況,對待其中的記載,特別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記載,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分析判斷。王沈《魏書》所載的袁紹部隊吃桑椹,或許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紹統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結論,就有所誇張渲染,與事實不符了。

一、袁紹的部隊不缺糧


《全三國文》輯錄曹丕《酒誨》稱,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至許後,“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鬆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劉鬆能夠在袁紹軍中日夜酣飲,從側面反映袁紹有大量的餘糧可用於釀酒,根本不是缺糧乏食的模樣。

當然也會有人說,袁紹軍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錯,桑椹是可以用來釀酒。但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釀酒的歷史並不算很長。目前明文記載了桑椹酒的文獻,是明代《本草綱目》和清代《食鑑本草》,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釀酒的技術。而且,據學者考證,《食鑑本草》中所說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釀造的,其實是帶有桑椹味的米酒,並不是像葡萄酒那樣完全用葡萄釀造。完全用桑椹來釀造的純桑椹酒,是近年來才由中國製酒企業研發出來的新產品。所以,即使袁紹給劉鬆喝的是傳統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紹手裡的糧食為數不少,絕對不是沒飯吃的丐幫幫主。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不缺糧的更加實錘的證據是,《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載,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前夕,袁紹駐軍延津的時候,沮授以“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為由提出了持久戰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的窘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載,許攸投奔曹操後,對曹操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云云。後來,曹操燒了袁紹的軍糧,才導致袁軍士氣崩潰。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可見,袁紹的部隊在官渡之戰前並不缺糧,不但不缺糧,而且把己方的軍糧充足視為一項戰略優勢。如果說建安元年袁紹還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麼四年之後突然暴發成了儲糧大戶,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麥)嗎?袁紹在養活十餘萬人部隊的同時,還能維持萬乘級的糧食輜重,不可能是一兩年就搞得出來的,必然是經過多年的儲藏積累才能形成如此壯觀的軍糧數量規模。

二、桑椹是品質優良的食物


袁紹的軍隊不缺糧,為什麼還要吃桑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樹原產於中國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於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蠶絲紡織絲綢的技術,桑樹在中國栽培範圍非常廣泛。桑樹除了桑葉可用於養蠶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詩經·魯頌·泮水》雲:“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鴞”即貓頭鷹,因為叫聲怪異而被古人認為是凶鳥。但貓頭鷹吃了桑椹之後,也會回報給桑樹主人以好聽的聲音,這說明桑椹是一種好東西。“食椹懷音”也因此成為一個寓意知恩圖報的成語典故。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魏書·崔逞傳》(此《魏書》為二十四史之《魏書》,記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書》)載,北魏時,崔逞向道武帝進言:“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遊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價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軍糧,被道武帝所採納。

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桑樹經中亞、西亞,從美索不達米亞半島傳入希臘,當時希臘人不會養蠶紡絲,種桑樹就是為了吃桑椹。據西方文獻記載,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也有讓士兵食用桑椹作為軍糧的記錄。

古代農耕文明的軍隊口糧一般以米、麥、醬菜為主,條件好時可能有一些臘肉或肉乾,因為缺乏保鮮技術,很難有穩定的新鮮果蔬供應。桑椹可製成桑椹幹,長期保存,運輸也很方便,可長期用於軍隊口糧供應,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涼,可補充纖維和營養,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高體質。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還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椹還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並用作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的輔助手段。(認真臉聲明:以上不是廣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預防敗血症。這在軍事後勤保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敗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在戰爭時期的部隊中情況尤其嚴重,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致死是古代軍隊非戰鬥減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時期許多將領死於“癰疽發背”“金瘡迸裂”,都與傷口感染後引起皮膚軟組織壞死等併發症有關。讓將士們平時多吃桑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敗血症。

所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其實是袁紹改善部隊伙食的一種措施。王沈作為世家大族子弟,對軍隊後勤不夠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故意貶抑袁紹,因此得出了在袁紹的統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錯誤結論。

三、曹操的部隊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僅是袁紹的部隊,曹操的部隊其實也吃桑椹。

《三國志·楊沛傳》載,“興平末,人多飢窮,(楊)沛課民益蓄幹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幹椹。太祖甚喜。”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楊沛當時是新鄭縣的縣長(漢制,大縣長官為令,小縣為長),他很有遠見,平時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幹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隊西迎漢獻帝,走在路上就斷糧了,要不是楊沛及時送上桑椹幹,曹操很可能還沒見到漢獻帝的影子就歇菜了。從“太祖甚喜”這一表述來看,曹操對這些桑椹幹非常滿意。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餓了好幾天的曹操吧唧著嘴大嚼桑椹乾的畫面。

後來,楊沛因進獻桑椹幹之功,遷為長社縣令、鄴縣令、九江太守、東平太守、護羌都尉,曹操“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幹椹也。”可見曹操對美味的桑椹幹是多麼喜愛。

愛吃桑椹不是曹操的專利,而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後漢書·獻帝紀》載,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豐收隆重地寫入帝紀,說明當時的人們視之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們對桑椹這種食品的深深喜愛之情。

四、結論


王沈《魏書》以袁紹的軍隊“仰食桑椹”為依據貶抑袁紹,目的是襯托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確,吹捧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但事實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嚴重缺糧,幾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在官渡之戰期間,“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許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後來曹操之所以能夠打敗袁紹,是因為燒了袁紹的軍糧,使袁軍因軍糧不繼而士氣崩潰,而不是因為曹操“無運糧之勞”,當時的曹操根本無糧可運。

顯然,王沈《魏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其實想想也不難發現問題,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難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帶著幾萬、十幾萬的部隊,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屯田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就曾派軍隊在西域駐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過。所以,屯田是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的,不是曹操的發明創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載,興平二年(195年),公孫瓚在幽冀兩州交界處的易縣(今河北省雄縣)建造“易京”,聲稱:“我昔驅叛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孫瓚所說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實就是屯田。公孫瓚自稱其在易京有“積穀三百萬斛”,說明其屯田相當有成效。說起來,公孫瓚不但搞過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時間比曹操還要早一年呢。

公孫瓚和曹操的屯田都是軍民結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規軍輪流從事農業生產,實行耕戰結合,另一方面,組織收降的黃巾軍及其家屬開墾荒地,並徵收高額租稅。據《晉書·傅玄傳》,曹操早期實行屯田的稅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納50%的稅,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納60%的稅。公孫瓚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帶打敗黃巾軍,曹操也曾打敗並收編青州、豫州黃巾軍數十萬人(含家屬),他們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紹更是多次打敗過冀州的黃巾軍、白波軍、黑山軍等農民武裝,肯定也收降了眾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農業條件和基礎比曹操所在的兗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紹稍稍加以組織,稅率又比曹操低一點,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應”,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國志·任峻傳》注引《魏武故事》載:“袁紹在冀州,亦貪(棗)祗,欲得之。”棗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議者和執行者,是個人才,袁紹在冀州時想法設法拉攏棗祗,這說明袁紹也很需要棗祗這樣的會搞屯田的人才,從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紹也在實行屯田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此外,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大量充足軍糧的事實也表明,袁紹曾經實行過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產,積蓄糧草,致力農戰。只是敗者為寇,相關的資料沒有保存下來而已,因為歷史是曹操的人寫的,自然要把袁紹說得一無是處,以襯托曹操的英明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記載和描繪、不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應該承認,儘管有不少失誤,袁紹也確實可以算作是一代豪傑,至少其處理經濟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覷。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實行過發展經濟和生產的政策措施,袁紹怎能打造並維持一支“精卒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強大武裝?在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之後,再加上打敗公孫瓚應該得其“積穀三百萬斛”,袁紹軍事實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進取中原,也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了。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不過,袁紹屯田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曹操屯田是失敗的。因為糧食生產週期較長,曹操自建安元年實行屯田以來每年征戰不斷,糧食消耗很大,而且剛開始時屯田的規模不夠大,難以積蓄充足的軍糧,所以,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王沈在《魏書》中把屯田作為曹操能夠“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這一觀點至少在官渡之戰前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陳明光:《魏晉南北朝財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羅三洋:《袁本初密碼》,臺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一丈青”扈三娘誤入白虎壇,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驚人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能力平庸,卻當上了一把手:道光為什麼選擇咸豐?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