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全家這樣吃,健康平安順遂!《夏至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今天是夏至,為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也是中醫養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聊夏至養生的那些事兒。

我們為何要特別關注夏至這個節氣?

  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之日白天最長、夜晚最短,表示陽氣旺盛。當天地陽氣旺盛到極點後,便開始衰退。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夏至是養生的關鍵時刻,能夠潛陽歸根,滋陰養腎。現在的人因為工作壓力大,熬夜、要吃宵夜、要喝冷飲、要吹空調,所以普遍的陽氣不足,就一定要注意養陽氣。

夏至全家這樣吃,健康平安順遂!《夏至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夏至要注意什麼?

  夏至,是夏季炎熱天氣的預警。民諺有云:“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後便是三伏天,即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期。不少人都會出現口渴汗出、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胸悶心悸、小便短赤等情況,這稱為傷暑。

今年夏至較往年是否有些不同之處?

  今年夏至(農曆)較往年時間延後,天氣炎熱推遲,從中醫角度講陽盛未到達極點而陰未生,應特別注意避免受涼受寒

夏至高發病症

  夏季人體為了適應炎熱的氣候,生理功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食慾下降、情緒低落等,導致抵抗力下降。同時高溫、高溼的氣候又給病原微生物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夏天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所以稱之為“多事之夏”。

夏至全家這樣吃,健康平安順遂!《夏至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①消化道疾病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沙門菌、致病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細菌毒素汙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腸炎。主要與夏季飲食不潔冰箱裡的生熟食不分開放置有關。

  ②心腦血管疾病

  夏季出汗多,水分流失的也多,血液濃縮,血液黏度也隨之升高,特別是老人血管彈性下降,血液黏度增加,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

  ③上呼吸道感染

  夏季睡眠不足、長時間使用空調、露宿等情況下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熱感冒

夏至飲食推薦

  夏至時,人的身體由於氣血外張,脾胃機能相對減弱,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避免大魚大肉或高湯大補,以起到調理胃氣、保養精氣的作用。同時,人們還應適當進食具有清熱、解暑、養陰功效的食物,以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為大家介紹兩款夏至保健湯品。

  ①竹蔗茅根飲。

  做法:鮮白茅根100克,竹蔗200克,將竹蔗切碎略搗,加入鮮白茅根,加水適量,煎沸去渣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咳止嘔。可用於夏季保健或作為消暑涼茶飲用,也適合肺熱咳嗽、咳痰黃稠、胃熱嘔吐的患者飲用。

  ②鐵皮石斛飲。

  做法:將50G新鮮鐵皮石斛洗淨,並剝去老皮,然後剪成2-3CM的小段放入普通榨汁機內,加入1000ML純淨水(此份量適合4-6人飲用),啟動榨汁機時間設定為3-5分鐘,這樣可以充分的將營養成份榨出,倒出即可飲用。飲用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或蜂蜜,口感更佳。

  如需熱飲可將鮮汁倒入電磁爐煮壺或牛奶鍋中,用中火煮沸,邊煮邊搖晃避免溢出與煮糊。煮至泡沫消失即可。

  功效:清熱祛溼、涼血止血,適合伴有水腫、小便不利、尿血等症狀的人群食用。

夏至全家這樣吃,健康平安順遂!《夏至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霍鬥鐵皮石斛原汁

夏至養生推薦

  ①心態平緩勿急躁

  進入夏季,心情變得容易急躁,《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洩,不要壓抑自己。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就是這個道理。心情不好時可以少吃一些甜食緩解一下,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體力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

  ②防暑降溫要做好

  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

  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晒,外出時,應採取防晒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晒霜等。

  ③晚睡早起最適當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洩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④艾灸養生作用大

  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溼,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⑤補水多喝溫開水

  夏季氣候熾熱,擠地鐵耗費更大,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怕費事不喝水。少喝冰水,過涼的飲料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有一些溫熱的水反而更解渴。

夏至全家這樣吃,健康平安順遂!《夏至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夏至養生誤區

  1、忌過於劇烈的運動

  一年當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就是夏至時節,人體的陽氣會升發、毛孔開洩,在此時如果做一些劇烈的運動,比如打籃球、快跑等等,都會使人體消耗過多從而使得身體內虛,因此切忌不可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運動最好以健步走、太極拳、游泳、瑜伽為宜。

  2、勿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汽水、果汁、可樂等冰凍飲料成為夏天最受歡迎的飲品。這些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及電解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如大量飲用,還會增加腎臟過濾負擔,影響腎功能。而且過多攝入糖分會增加人體熱量,使人肥胖。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來說,冰西瓜也要少吃,容易腹瀉。

  3、夏季多出汗能減肥

天氣炎熱,稍稍走動便汗流不止,不少愛美女士心裡竊喜,是不是我的脂肪在燃燒了?其實出汗減肥,並沒有科學依據。據瞭解,人的身體分佈著約300萬個汗腺。當熱引起血管擴張時,血液中的水將熱量傳遞至皮膚表面,然後隨汗水蒸發,將熱傳到周圍環境中。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出汗量可高達每天8-12升。夏天出汗只是身體調節溫度的一種生理現象,和燃燒脂肪關係不是很大。

夏至全家這樣吃,健康平安順遂!《夏至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4、在密閉的室內潑水可降溫

  在夏至炎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給室內灑水降溫,雖然這樣做可以使室內的溫度降低,帶走一些熱量,但是,如果室內的通風不是特別好,就會導致室內的溼氣增加,等過一會兒室內的溫度又會增高,這時由於室內潮溼,人就會感覺特別的悶熱,還可能會引起中暑。所以,夏至在密封的室內進行潑水降溫的做法並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潑水的同時,一併打開門窗以及電風扇,使空氣流通。

  5、忌夜臥吹冷風

  晚上睡覺時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嚴重。小兒睡後最好不要扇風取涼,否則易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痺等病症。夜臥吹冷,極易折損人的陽氣。但是很多人因為夏至炎熱,都會整夜開著空調,這樣做是不正確的。

  6、晨練越早越好

  許多人都認為夏季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時候,空氣並不清新,不利於健身。據專家研究,在夏季早晨6時前,空氣中的汙染物最不易擴散,是汙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於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周圍並沒有多少新鮮氧氣。太早晨練易患感冒,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於6時。

  最後,祝大家夏至快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