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丨西瓜,夏天的紅寶石丨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風物君語-

夏天,當然要吃瓜

中國,是世界第一吃瓜大國。

中國的西瓜產量佔據了世界的七成。在今天,中國人每年要吃掉超過五千萬噸的西瓜。

西瓜西瓜,顧名思義,是一種來自西方的外來物種。那麼西瓜從哪裡來?它又是如何來到我大吃貨國,安家落戶,發揚光大?

今天,風物君推出了一期風物簡史的夏日特輯,帶你漂洋過海,吃一個關於西瓜本身的“瓜”。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西瓜:來自非洲的流浪者

西瓜起源於古老的非洲大地,本是一種葫蘆科的野生植物,直到今天,在埃及,蘇丹等國的沙漠裡,依然能找到原始的野生西瓜,它們形態和今天的瓜非常相似,但是果肉發苦,無法食用。

原始的瓜是生長在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果實身材玲瓏圓潤,能夠藉助風力在沙漠中滾動,尋找水源。一遇到水,它就會停下來,瓜皮裂開放出種子,並生根發芽,接續後代。

早在五千年前的利比亞墓葬中,已經有西瓜種子出土。古埃及人最早對西瓜進行人工培育,逐步改良了野生西瓜白色發苦的果肉,讓它開始變得香甜多汁,成為乾燥炎熱的沙漠地區中的“水罐”。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 西瓜汁對於最早培育西瓜的埃及人來說,喝水比吃瓜重要。圖/網絡

埃及人十分喜歡西瓜,不但在墓葬的壁畫裡描繪西瓜的枝蔓與果實,還親自把西瓜送入金字塔,讓它們成為了法老的墓葬品。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高原上的“東遊記”

那麼西瓜是如何傳入中國的呢?

西瓜西瓜,從西而來,自然是一個不遠萬里,一路東遊的客人。

按照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這個名稱,指一種從“西域”來的外國瓜種。

傳說正是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時,見到了西瓜,並把相關的見聞帶回漢朝。東漢班固在《前漢書·地理志》中,也有相應的記載,他寫瓜州(今甘肅瓜州縣)出產的瓜非常龐大且甜美,就連狐狸鑽進去吃,都不會露出尾巴。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 漢代羌中道,由此可以看到當時去往西域的兩條路線。製圖/paprika

漢代時期的“西域”,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廣義上看,從甘肅玉門關以西,到穿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向西到達的中亞、西亞等廣闊地區,都可以看作西域。由此大概可以描繪出一條西瓜從原產地向東方傳播的模糊路線。

在史書上,最早出現的關於“西瓜”的直接記載也印證了這條路線。在《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中,寫有一位五代時期的同州郃陽(今陝西大荔縣)縣令胡嶠。他被迫留在契丹時,在遼上京(今內蒙古赤峰市)一帶的平原見到了一種被稱為“西瓜”的瓜。

根據他的記載,契丹人向回紇人發動戰爭時搶到了西瓜瓜種,並且改良了種植方法: “以牛糞覆棚而種”。種出的瓜則味道可口:“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

被搶走寶貴西瓜的“回紇”民族,也就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他們就生活在今天的新疆地區。

這說明雖然西瓜在“西域”地帶的流傳時間不詳,但它傳入的路徑之一,正是經由原產地東非,沿西亞波斯(伊朗),傳向中亞地區,翻越帕米爾高原,向新疆地區流入,並隨著戰爭推動的民族交流與融合,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安家落戶。

可以看到,這條路線與著名的絲綢之路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西瓜“貴族”漂洋過海

胡嶠見到西瓜,返回北宋是公元953年,這也就是西瓜進入中國,留下記錄的最早時點。不過近代歷史考古中不斷有新的發現,說明西瓜的傳入途徑更為歷史悠久。

1991年8月,在西安東郊出土了一個唐三彩“西瓜”。 這說明西瓜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在了長安城,還受到人們的喜愛,以它為模型製作裝飾品。

而早在1976年,廣西貴縣西漢墓槨室淤泥中已經發現西瓜籽;1980年,江蘇省揚州邗江縣漢墓隨葬漆笥中也發現了西瓜籽,經考據,此處墓主卒於漢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

這些考古發現,將西瓜的傳入時間至少前推了一千年。

這不由使人發問,如果西瓜傳入的時間這麼早,為什麼自兩漢到隋唐歷史上從未見過對西瓜的記載呢?

其實早在數百年前,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解釋。他在《本草經集註》中,引用了南朝醫學家、道學名家陶弘景的記錄:

“永嘉(晉懷帝年號,公元307-312年)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李時珍認為,這種能夠長期儲存的大型“寒瓜”,可能就是“西瓜”早期在中國南方的稱呼。他據此進一步推論,估計西瓜早在五代之前六百多年的永嘉時期,就在浙江東部有種植,只是名字叫做“寒瓜”,種植也沒有廣泛展開,所以在五代前缺乏相關對“西瓜”的記載。

再反觀寒瓜這個詞,則是一個從魏晉到隋唐的歷史與文學記錄中的常客。

在《南史·滕曇恭傳》中,滕曇恭為母親尋求能夠清熱解暑的寒瓜卻處處碰壁,只能依靠“高僧贈瓜”的奇遇;南朝詩人沈約也有“寒瓜方臥壠,秋蒲正滿陂”的詩句,所寫的“寒瓜”正與西瓜時令相符。

這些記載最早到公元五百年左右,既說明了寒瓜的時令、功效與西瓜相似,也說明在當時寒瓜是珍稀的事物,是對李時珍“寒瓜=西瓜”觀點的有力補充。

如果將“西瓜”與“寒瓜”等同,再比照早期西瓜籽主要在南方沿海地區出土的現象。便可以發現另外一條西瓜傳入中國的可能路徑——水路。

這條水路,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按《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曾經派使者和商隊乘船向西到達過“已程不國”後返回,開闢了這條商路。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 宋元時期海外交通線路,後世稱這條商路為“海上絲綢之路”,它形成於秦漢時期,東漢時期的商人已能穿越印度洋,與羅馬、波斯等帝國進行貿易。製圖/paprika

這個非常神祕的“已程不國”,今天一般認為是印度以南的斯里蘭卡,但也有觀點認為是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等位於非洲的地區。

無論如何,根據歷史記載,此地正是漢朝、波斯(今伊朗高原)與印度的商船交匯的地點,是一個交通要地,貿易樞紐。考慮到其周邊波斯與東非地區的緊密連接與頻繁交流,西瓜很有可能便是藉由各國使節、商人的交流,以貢品或奢侈品的高貴身份,從原產地東非出發,沿著新開闢不久的“海上絲綢之路”,搶先在中國南方登陸,並在數百年的漫長時光後,與從北方南下的同族相會,藉著大規模種植推廣的東風,“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千年吃瓜,各顯風騷

這個人人皆可大口吃瓜的好時節,大致從南宋時期開始。

南宋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被金朝扣留十五年的南宋使節洪皓南歸,他對一樣在北方的事物念念不忘,那就是——西瓜


這瓜,吃了一千年——中國人吃瓜簡史


▲ 洪皓對西瓜的描述細緻入微而又令人充滿食慾:“西瓜,形如匾蒲而圓,色極青翠,經歲則變黃。其瓞類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圖/網絡

於是他帶回了西瓜種子,這些種子最初只在皇家苗圃裡栽種,但很快開始向民間傳播。等他在晚年時寫這本記載北方風土人情,山川形勢的個人見聞錄《松漠紀聞》時,則不無自豪地發出“今(西瓜在)禁圃鄉囿皆有”的感慨。

二十七年後,南宋詩人范成大出使金國時,在開封城外看到了西瓜大規模種植的景象,於是他留下了“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的詩句,並有“今河南(黃河以南)皆種之(西瓜)”的附註。此後,西瓜屢屢成為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如著名愛國將領文天祥的這一首《西瓜吟》,拔刀斬瓜,慷慨吟誦,非常有一代名將的英雄氣概: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

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

下嚥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

長安清富說邵平,爭如漢朝作公卿。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裡寫的西瓜,果肉是黃色的。這種果肉澄黃,晶瑩剔透的西瓜品種,一直延續到今天,比如名字自帶三分俠氣的“特小鳳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們走向了花式種瓜,花樣吃瓜的全新道路。

元代時,西瓜品種進一步改良,當時已有重約30斤的巨型西瓜出產。明清時期,北京南部的大興地區,已經有向皇室進貢的專門瓜園。清代康熙皇帝收復臺灣之後,更是挑選出在北方改良過的優質西瓜籽,送往臺灣種植,希望能利用臺灣地區“四季皆春”的氣候條件,在冬季也能夠吃到“反季節”的西瓜。

慈禧太后更是將“吃瓜”進行到了極致,據說她夏天時每天都要吃掉幾十個瓜。

可別為她恐怖的食量驚呆,其實慈禧太后每次都只吃掉瓜最中心的那一小塊——那又沙又甜的瓜中精華,其他部分要麼賞賜、要麼拋棄,實在是生活奢靡至極。

因為慈禧太后嗜好吃瓜,御廚也挖空心思開發出了名為“西瓜盅”的菜餚。“西瓜盅”以西瓜為容器,以火腿、雞丁、龍眼等食材為主料,輔以杏仁、松仁等堅果,小火慢燉,果香肉香兼備,是有名的御膳菜品。

後來,西瓜盅的做法從宮中流出,成為夏令時節的應季名菜,又在上世紀20年代隨著冷凍技術的發展,逐步改良,變成了一種只需要掏空瓜瓢,然後放入時令水果冰鎮的甜品。

這彷彿是西瓜在千年之間遷移流轉的縮影:從非洲傳來的珍稀貢品,到為皇家階級喜愛的上等果品,再到如今,紮根華夏沃土,培育出眾多良種。

西瓜,就這樣海陸並進,“滾”進了吃貨國,“滾”遍了千萬家。

文丨鞏逸帆

圖編 |鞏逸帆

參考資料

《西瓜小史》,張仲葛,農業考古(1984.01)

《本草綱目》卷三十三,李時珍(明),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松漠紀聞·四庫總目提要》,洪皓(宋),中華書局(2010)

相關推薦

推薦中...